普藝
半夜醒來,周圍黑成一片。這種純凈的黑暗使我一時不知身在何處。聽見不遠(yuǎn)處此起彼落的鼾聲,才想起是在老漁民楊六斤家的漁船上。頭天晚上,老楊把船艙收拾了一下,讓我挨著鍋灶睡下,他和妻子張四姐睡在僅一塊竹板相隔的另外一個小船艙里。那是他們在船上的“臥室”,很緊湊,只能容兩人平躺,腳剛剛可以伸直。他們每年最少有八個月是睡在這小船艙里。老楊家在大理的沙村有一處講究的磚瓦房,不過那里對他們來說就像一個設(shè)施齊全的旅館,水上生活實在累了才過去待幾天,再有就是來了親戚朋友要往那邊帶,我是第一個執(zhí)意要在他們船上的家留宿的客人。
楊六斤家是洱海周圍有名的捕魚世家,傳到他這代,至少也有三四百年歷史了。他小學(xué)畢業(yè)后沒考上中學(xué),正式子承父業(yè)做起了漁民,那年他剛滿十三歲。
八九點鐘,老楊一家吃完早飯準(zhǔn)備開工。我和老楊夫婦一條船,他們的兒子兒媳一條船,幾十只魚鷹肩并肩站在船的兩側(cè),用四個趾頭緊緊抓住船舷。魚鷹趾頭間有黑色的蹼,可以幫助它們抓穩(wěn)東西,下水時又會成為有力的槳,使它們在水中的速度像箭一樣快。
小船悠悠向湖心劃去,老楊用一些稻草套住魚鷹的脖子,輕輕系上扣,防止它們把捉到的魚吞下去,隨后就把它們趕下水。魚鷹一到水里就愉快地撒起歡來,或拼命扇動翅膀,水花濺得到處都是,或是一個猛子扎下去,一分多鐘才露面,再露頭時有的嘴里已經(jīng)叼著魚。魚鷹的羽毛是不防水的,這反而有助于它們下潛,吸滿水分的羽毛能增加身體重量,從而潛得更深。
魚鷹在水里玩耍的時候,老楊在船上微笑地看著它們,眼睛里有父親般的慈愛。這些魚鷹剛剛換完羽毛,正是最漂亮的時候,眼睛由褐黃變成翠綠,頭上的毛變成白色,身上的毛黑白相間,黑得發(fā)亮,白得耀眼。魚鷹也有勤快和懶惰之分,勤快的每次捉魚都來回跑好幾趟,懶惰的有時一條魚也抓不到。打完一場魚,老楊都要用小花魚犒勞魚鷹,勤快的魚鷹總能最先得到獎賞。魚鷹一次只能喂個半飽,吃飽了就沒有抓魚的動力了。
老楊家的午飯很簡單,一般是冷飯就點咸菜,或者是涼拌米線、豌豆粉等,吃完馬上再出發(fā)捕魚。老楊還帶著四五條網(wǎng),船劃到深水處,估摸有魚了,就慢慢把網(wǎng)一條條撒下去?,F(xiàn)在湖里的魚少了,只靠魚鷹捕魚,時間勢必要延長,魚鷹會很累,可能還會生病,老楊心疼,就想了這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四五月份的魚最肥、最多,常常魚鷹、漁網(wǎng)雙豐收,這種時候全家就高興得不得了。“不過,用漁網(wǎng)捕魚還是沒有魚鷹來得快,有些時候還會掛空網(wǎng)。而每次帶魚鷹出來,只要不是風(fēng)浪太大,多少都會有些收獲?!闭f到捕魚,老楊的心還是偏在魚鷹身上。張四姐常對外來人講起他家魚鷹的一次“壯舉”:有一年,大概是四五月份,他們把魚鷹帶到了沙坪,那是洱海水草最肥美的地方之一;魚鷹下水不一會兒就發(fā)現(xiàn)了一條大魚,所有魚鷹立刻圍攏來,追了十多米,硬是把魚圍到了船邊;老楊一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魚弄上船,到岸上一稱,足有一百多斤重?!笆嗄昵?,一天打個幾百斤魚是常事,這些年,打到百十斤魚要算菩薩保佑了。”
收工了,老楊總是先讓魚鷹吃個飽,然后把它們趕上岸,讓它們曬太陽、梳羽毛、自由地走來走去。張四姐忙著給魚過秤。通常老兩口一天能打一百來斤魚,少的時候五六十斤,也有兩三百斤的時候。他們二十多歲的兒子和兒媳打得就少些,每天只有四五十斤左右。每次過秤時,兒子總是抓抓頭,不好意思地說:“姜還是老的辣!”而父親也總是拍拍他的肩膀說:“年輕人,不要急,你有的是學(xué)的時間,我和你媽老了,今后還得靠你。”
過完秤,張四姐和兒媳婦把魚拿到附近村子的集市上去賣。附近的人都知道他家的魚是魚鷹捕的,是地地道道的洱海魚,又鮮又甜又環(huán)保,魚到了集市上總是一搶而空。別家的魚五六元一斤,他家的魚能賣到七八元。收攤后,張四姐照例要買幾十斤小花魚回去,魚鷹是不能虧待的。
楊六斤老兩口每年捕魚的收入一萬二千元左右,扣掉買小花魚的三四千元,還有七八千,他家在沙村還有一點地,“只要好好計劃,日子可以過得好好的?!?/p>
我用了三年時間拍攝老楊的船上生活,記錄下太多畫面,比如:魚鷹捕魚時老楊用船槳奮力敲擊船板指揮的瞬間,魚鷹集體作戰(zhàn)時靈動機(jī)敏的身影,后來,我已經(jīng)能夠在與魚鷹對視的時候,從平時無比銳利的眼神里讀出羞澀。
老楊很歡迎我上他的船,但不明白我為什么要拍他,大理最美麗的不是風(fēng)景嗎?我試著解釋:雪山大海,世世代代的攝影人都可以拍,但本民族的生活,才是我的根之所在,我最熟悉、最敬佩、最有感情的人都在故鄉(xiāng)。
1990年我到北京新聞學(xué)院學(xué)習(xí)了一年,開拓了視野,再回到大理,我的感受不一樣了。大理沒有北京那么規(guī)整的馬路,也沒有那么多樓房和密密麻麻的人群,生活水平不高,粗茶淡飯,馬車布衣。但這里的人樸實,去到哪兒都能看到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容,用現(xiàn)在時髦的話說,就是幸福指數(shù)相當(dāng)高。我那時特別喜歡交朋友,天南海北的人都交,尤其喜歡和洱海周邊的漁民打交道。俗話說,朋友在哪里,故鄉(xiāng)就在哪里。后來去了昆明,我的心還是在大理,每年都要跑很多趟,感覺從來沒有離開過。美國戰(zhàn)地攝影師羅伯特·卡帕說過:“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币粋€紀(jì)實攝影師,貼近拍攝對象才能拍出生動的照片。再后來,我每年大概有半年會在大理和周邊行走,深入到白族人的日常生活中,深入到最細(xì)節(jié)的瑣事中,和他們共喜共悲。
在我眼里,風(fēng)花雪月是大理的外在,是大理區(qū)別于其他地方的地域性標(biāo)志。對于我們本地人來說,一方面是在這種美的環(huán)境里面享受生活、陶冶情操,另外一方面又是拋開浮華,踏踏實實地過接地氣的日子。就拿楊六斤一家來說吧,他們生活在洱海邊,生活在風(fēng)景里,但好風(fēng)景不能當(dāng)飯吃,他們還是要捕魚為生。開海的季節(ji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淘生活,養(yǎng)娃娃,日子充滿艱辛。好在大理人天性樂觀,善于以苦為樂,苦日子過著過著就有甜的滋味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大理給予當(dāng)?shù)厝说?,不僅有自然的美景,還有更多生活的智慧。
跟隨攝影師尋找原味大理
以前,走進(jìn)大理的城門,人們就在道路兩邊曬太陽、養(yǎng)花,街道寧靜,小城安詳。如今大理成了旅游勝地,街邊換成了商賈叫賣,喧鬧繁華。
想體會原味大理,這些地方不可錯過:
劍川縣:位于滇西北橫斷山中段,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北大門,唐宋時期是南詔大理國扼守其北方門戶的軍事重鎮(zhèn)。民族建筑保存相當(dāng)完好,民風(fēng)淳樸。劍川古城有600多年歷史,劍川沙溪的寺登街,與北京的長城、陜西的大秦寶塔一起被列入世界101個瀕危建筑遺址。
云龍縣諾鄧村:地處橫斷山南端瀾滄江縱谷區(qū),這里有千年白族村,世代做手工鹽,游客相對較少,環(huán)境清雅,不那么擁擠。
洱源縣:位于大理市北,是洱海之源,白、漢、彝、回、傣等23個民族雜居,當(dāng)?shù)氐臏厝浅2诲e,玩累了可以享受一下。
此外。漾濞、永平、彌渡、祥云、云龍也是不錯的大美之地,自然、人文景觀都非常豐富。
在大理總能遇到無數(shù)外來旅行者,他們拍攝的大理特別美,但深入的不多,就像面對一個漂亮姑娘,多數(shù)人只關(guān)注她嬌美的面容。要了解大理的奧妙,可以深入到大理人的日常生活和節(jié)慶之中。大理白族節(jié)日很多,下面兩個最為精華。
本主節(jié):又稱“迎本主”。本主崇拜是白族傳統(tǒng)的民間信仰,白族地區(qū)幾乎每個村寨都有本主廟。本主是神也是人,在白族的神靈體系中,他們既主宰人的命運,也有人的七情六欲。迎本主和祭祀本主的活動是白族人一年中的大事,祈年求豐,載歌載舞,營造出人神共娛的歡快氣氛。
繞三靈:白族主要的農(nóng)事節(jié)日,已有一千多年歷史,人們希望通過虔誠的祭拜,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也祈禱闔家平安。農(nóng)歷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剛好是種植水稻的農(nóng)忙節(jié)令之前,天氣和煦,山川秀麗,白族不分男女都插花戴朵,身著節(jié)日盛裝,成群結(jié)隊,攜帶祭祀用具和食品、炊具等,從四面八方赴會,盡情歌舞,通宵達(dá)旦。
歐燕生,白族,出生在北京,1957年隨父親調(diào)回大理,在大理生活了十多年后,隨父母到昆明,現(xiàn)就職于云南民族出版社。長期行走于大理,拍攝白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