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一葉一世界 一盞一乾坤

2014-05-23 10:46:50張亦斌
遼河 2014年5期
關(guān)鍵詞:茶道茶葉

張亦斌

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飲料之一。神農(nóng)嘗百草,以茶解百毒,遂有茶葉流傳于世。在漫漫數(shù)千年的悠悠歲月里,中國人以茶為飲,留下了許多與茶有關(guān)的詩句,演繹出許多以茶為媒的佳話,品味出許多與茶相關(guān)的人生哲理。

茶 詩

因為茶飲歷史悠久,所以古人先哲對茶頗多贊譽,所謂“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為后代留下的茶詩、茶詞,不下數(shù)千首,而且各種詩詞體裁一應(yīng)俱全,有五古、七古、五律、七律、排律、五絕、六絕、七絕,還有不少在詩海中所見甚少的體裁,在茶詩中同樣可以找到。中國歷代詠茶詩詞具有數(shù)量豐富、題材廣泛和體裁多樣的特征,是中國文學(xué)寶庫中的一支奇葩。

西晉左思的詩《嬌女》也許是中國最早的茶詩了:“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礪”。寫的是左思的兩位嬌女,因急著要品香茗,就用嘴對著燒水的“鼎”吹氣。與左思此詩差不多年代的還有兩首詠茶詩, 一首是張載的《登成都樓》,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qū)”的詩句來贊美成都的茶;一首是孫楚的《出歌》,用“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桔木蘭出高山”的詩句,點明了茶的原產(chǎn)地。到唐宋以后,隨著茶葉生產(chǎn)與貿(mào)易的發(fā)展,詠茶的詩詞驟然增多,這些茶詩茶詞既反映了詩人們對茶的寶愛,也反映出茶葉在人們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由于茶能益思,所以詩人飲茶成習(xí),對此體會更深。盧仝在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除了對孟諫議寄新茶的感激,以及對辛勤采制茶葉的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外,其余寫的是煮茶和飲茶的體會。詩中說由于茶味好,詩人連飲數(shù)碗,每飲一碗,都有一種新的感受:“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xí)習(xí)清風(fēng)生?!?盧仝描述的各種不同的飲茶感受,對提倡飲茶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所以在唐以后,盧仝連同他的七碗茶詩一起,每每為后人所傳誦,盧仝亦從此被后人稱之為愛茶詩人。

“詩言志”是我國古代文論家對詩的本質(zhì)特征的認(rèn)識。詩人們往往通過詩歌表達(dá)自己的情感、思想、抱負(fù)、志向等。唐代是我國歷史上詩歌的鼎盛時期,涌現(xiàn)了大批以茶為題材的詩篇,有的贊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托詩人的感遇,描寫官府催迫貢茶的情景,表現(xiàn)了詩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內(nèi)心苦悶之情。北宋由于在“靖康之變”前的近百年中,中原有過一個經(jīng)濟繁榮時期,加之當(dāng)時斗茶和茶宴的盛行,所以茶詩、茶詞大多表現(xiàn)以茶會友,相互唱和,以及觸景生情、抒懷寄興的內(nèi)容。南宋由于茍安江南,所以茶詩、茶詞中出現(xiàn)了不少憂國憂民、傷事感懷的內(nèi)容,最有代表性的是陸游和楊萬里的詠茶詩。陸游在他的《晚秋雜興十二首》詩中寫道:“置酒何由辦咄嗟,清言深愧談生涯。聊將橫浦紅絲碨,自作蒙山紫筍茶?!边@首詩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清貧,無錢置酒,只得以茶代酒,自己親自碾茶的情景。元代也有許多詠茶的詩文,以反映飲茶的意境和感受的居多。明代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譏諷時政的詠茶詩。如高啟的《采茶詞》:

雷過溪山碧云暖,幽叢半吐槍旗短。

銀釵女兒相應(yīng)歌,筐中采得誰最多?

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太守。

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

山家不解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詩中描寫了茶農(nóng)把茶葉供官后,其余全部賣給商人,自己卻舍不得嘗新的痛苦,表現(xiàn)了詩人對人民生活極大的同情與關(guān)懷。又如明代正德年間身居浙江按察僉事的韓邦奇,根據(jù)民謠加工潤色而寫成的《富陽民謠》,揭露了當(dāng)時浙江富陽貢茶和貢魚擾民害民的苛政。這兩位同情民間疾苦的詩人,后來都因賦詩而慘遭迫害,高啟腰斬于市,韓邦奇罷官下獄,幾乎送掉性命。但這些關(guān)心民瘼的詩篇,卻長留在人民心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代乾隆皇帝,他六下江南,曾五次為杭州西湖龍井茶作詩,其中最為后人傳誦的是《觀采茶作歌》詩: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騎火品最好。

西湖龍井舊擅名,適來試一觀其道。

村男接踵下層椒,傾筐雀舌還鷹爪。

地爐文火續(xù)續(xù)添,干釜柔風(fēng)旋旋炒。

慢炒細(xì)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肅酪奴惜不知,陸羽茶經(jīng)太精討。

我雖貢茗未求佳,防微猶恐開奇巧。

茶 禮

茶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國飲,在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敬茶,成了我們這個禮儀之邦、文明古國的傳統(tǒng)禮節(jié)。而且,隨著飲茶習(xí)俗的演變,日常的茶風(fēng)茶禮漸漸變得越來越具有藝術(shù)性。對于茶禮,人們有許多約定俗成的講究。賓客到家,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外地親朋好友來做客,必定會將上等的好茶相饋贈。在江浙一帶,好客的主人定會泡上一杯好茶,這好茶,往往是龍井茶。而在閩粵,主人待客的則是上好的鐵觀音功夫茶,一邊品茶,一邊談天說地,其樂融融。這與當(dāng)?shù)氐奶厣枞~有關(guān)。據(jù)我猜測,在云南,待客之物必定是普洱無疑;在湖南益陽,則必定是黑茶;在湖南岳陽,肯定是君山毛尖了。

“莫道茶葉只宜飲,誰知其中寄深情。妙趣橫生茶與愛,千古佳話后人吟?!弊怨乓詠?,以茶為媒、以茶結(jié)緣,就是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的傳統(tǒng)習(xí)俗。很多地方以茶為婚嫁的聘禮,叫做“茶定”,或稱“下茶”。宋吳自牧在《夢粱錄》里講了杭州當(dāng)時的嫁娶風(fēng)俗:男女兩親相見后,若中意,則由媒人與雙方家長議定聘禮,往女家報定?!柏S富之家,以珠翠、首飾、全器、銷金裙裙及緞匹、茶餅,加以雙羊牽送?!碑?dāng)時習(xí)俗,茶是可以與金銀珠寶相并列,而作為婚娶定禮的。

茶葉為何有這樣高貴的身價?為何茶葉可以與金銀珠寶并列成為婚娶定禮?明代茶人兼學(xué)者許次紓在其傳世著作《茶疏》中為我們揭曉:“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結(jié)婚,必以茶為禮,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今人猶名其禮曰下茶?!痹谏瞎艜r代,還沒有掌握扦插、壓條、分株和嫁接等繁植技術(shù),種茶都采取種子繁殖,所以古人又稱茶為“不遷”。對于以茶為媒的習(xí)俗,明代學(xué)者陳耀文所撰的《天中記》也有記載:“凡種茶樹必下子,移植則不復(fù)生,故俗聘婦必以茶為禮?!痹瓉恚枞~之所以能夠成為聘禮,是因為茶葉寄寓著對婚姻的“矢志不移”和“必定有子”的深意,以茶為禮,實際上是取其吉祥之意。盡管唐宋以來茶樹繁殖已掌握了移栽技術(shù),“茶定”作為一種民族的傳統(tǒng)禮儀,并沒有改變,還是繼續(xù)沿襲下來。陸游在《老學(xué)庵筆記》中說:“辰、沅、靖各州之蠻,男女未嫁娶時,相聚踏唱,歌曰:小娘子葉底花,無事出來吃盞茶?!鄙贁?shù)民族中亦有以茶傳情、吃茶定親的習(xí)俗。生活在云南瀾滄江兩岸的拉祜族人,善栽茶且善評茶,通過品嘗茶就可以了解對方的勞動本領(lǐng),因此,茶葉質(zhì)量的好壞成為男女雙方互相愛慕的先決條件。endprint

明清以后,雖然聘禮中已經(jīng)沒有茶了,但仍然把聘禮叫“茶禮”或“茶銀”。清代詩人、戲曲家孔尚任的《桃花扇·媚座》有這樣的句子:“花花彩轎門前擠,不少欠分毫茶禮?!鼻宕诹睢段鳂菈簟芬灿小澳赣H寫下婚書,茶銀五百親收”之說。

據(jù)說,在盛產(chǎn)龍井茶的杭州西湖,茶農(nóng)的婚俗習(xí)慣,依然繼承了以茶為媒結(jié)良緣的習(xí)俗。當(dāng)?shù)孛裰V曰:“吃了那家茶,就是那家人”。一女不吃兩家茶,“吃茶”即“定親”之意。女方接愛男方聘禮,叫“下茶”或“定茶”,也叫“受茶”或“吃茶”。同時,西湖茶農(nóng)還將整個婚嫁禮儀稱為“三茶六禮”?!叭琛敝赣喕闀r“下茶”,結(jié)婚時之“定茶”,洞房時之“合茶”。“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分,即在定婚時,男方除送如意、押貼外,還要送盛有香茗之錫茶羨瓶。洞房“合茶”,要吃“三杯茶”,第一杯桂圓湯,第二杯蓮子、棗兒湯,第三杯才是茶。吃喝時還有一套規(guī)定,第一杯接杯后,要深深作揖,用嘴唇一嘬,即由伴娘收去,第二杯亦如此,第三杯茶則必須一飲而盡。

在我所生活的湘中地區(qū),上世紀(jì)還流傳著未婚男女吃茶定親的習(xí)俗,稱之為“篩茶”。未婚男女經(jīng)媒人介紹后,到雙方家庭實地考察,如果男女雙方對對方的各方面都滿意,就可以吃茶定親。吃茶定親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男方提著禮物到女方家里。待男方坐定后,女方便倒一杯茶,雙手遞給男方,稱之為“篩茶”。男方起身,雙手接過茶杯,先抿一口,再從口袋里掏出事先準(zhǔn)備好的紅包遞給女方,稱之為“茶錢”。喝茶定親之后,雙方便選定日子舉行訂婚儀式。

茶 道

小小的一片茶葉,其實與天地之間的別的植物并無多大的區(qū)別。但是,由于自古以來國人對茶葉鐘愛有加,所以賦予了茶葉更多的文化元素。作為一種傳統(tǒng)文化,喝茶品茗,既可怡情養(yǎng)性,也可休閑交友;既可寄高風(fēng)雅韻,也可淡泊明志、寧靜致遠(yuǎn)……于是,便有了茶道。

茶道,是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xiàn)一定的禮節(jié)、人品、意境、美學(xué)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行為藝術(shù),被稱為美學(xué)宗教,是茶藝與精神的結(jié)合,通過茶藝表現(xiàn)精神,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xí)慣和中華的文化內(nèi)涵相結(jié)合,形成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征的文化現(xiàn)象。所以,茶道特別講究,尤其是講究名茶、好水、美境、佳人、雅事、細(xì)器。于真正品茗者而言,前三種講究至為重要,名茶好水為茶藝之本,清雅美境則關(guān)系心境;后三種講究尤為難得,器皿或可選擇,而人、事卻是可遇不可求,與無趣之人談不雅之事,哪里還有心思品茶喲。

茶道興于中國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國茶道的主要內(nèi)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huán)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和、敬、清、寂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是繼承唐宋遺風(fēng)。

茶文化既屬中國文化范疇,其內(nèi)涵也是中國文化內(nèi)涵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在古代,茶道是需要遵循一定法則的。唐代為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宋代品茶有“三點”與“三不點”之說?!叭c”為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好為一,風(fēng)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反之,是為“三不點”。明代則有“十三宜”與“七禁忌”之說。“十三宜”為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詠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會心、十二鑒賞、十三文僮;“七禁忌”為一不如法、二惡具、三主客不韻、四冠裳苛禮、五葷肴雜味、六忙冗、七壁間案頭多惡趣。

真正意義上的茶道,在現(xiàn)如今的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中已經(jīng)漸行漸遠(yuǎn),逐漸消失在人們的浮躁與虛偽之中。坐在茶館里看古裝小姐演示茶藝,那刻意的氣氛,做作的洗茶、泡茶、聞香、啜飲,只覺得矯情。同時,茶在整個飲品市場中的份額正在萎縮,畢竟可供現(xiàn)代人選擇的飲品種類已經(jīng)太多,人們喝茶,也喝咖啡、果汁、可樂。

有哲人說,“茶道近禪”。這話頗有深意,告誡蕓蕓眾生對塵世間的事物不必刻意追求。不同的茶,有的清淡,有的濃釅,有的在若有若無之間,有的卻厚重得化不開來。尋常生活其實就是一杯茶,可以細(xì)品,可以牛飲。細(xì)致與豪放,各有各的風(fēng)范,只是在品飲之時,心中仍然需要保留一份清純,保留一份對茶葉的敬意。

千萬別小看了這些細(xì)細(xì)的葉片,他們是大自然的精靈,傳達(dá)給我們太多太多的信息,讓我們在不經(jīng)意間幡然醒悟:一葉一世界,一盞一乾坤。endprint

猜你喜歡
茶道茶葉
巖骨花香通茶道
《茶葉通訊》簡介
茶葉通訊(2022年2期)2022-11-15 08:53:56
《茶葉通訊》簡介
茶葉通訊(2022年3期)2022-11-11 08:43:50
體驗茶道魅力
小主人報(2022年6期)2022-04-01 00:49:32
尋跡萬里茶道
中華瑰寶(2021年4期)2021-04-16 11:15:12
論新時代中國茶道精神
藏族對茶葉情有獨鐘
創(chuàng)造(2020年5期)2020-09-10 09:19:22
茶道人生
香噴噴的茶葉
快樂語文(2018年36期)2018-03-12 00:56:02
徐召學(xué):到北方種茶葉
商周刊(2017年23期)2017-11-24 03:23:32
宁都县| 孙吴县| 定陶县| 扬州市| 谢通门县| 高陵县| 河南省| 巴里| 海阳市| 应用必备| 昭平县| 怀柔区| 襄樊市| 独山县| 五台县| 乐陵市| 荣成市| 普安县| 青海省| 北辰区| 宿迁市| 东至县| 太原市| 城固县| 营山县| 瑞金市| 桦甸市| 于田县| 桑日县| 美姑县| 舞钢市| 泽库县| 田阳县| 华池县| 凤台县| 民丰县| 阳高县| 鄂伦春自治旗| 岑巩县| 林周县| 斗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