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宇
就這樣默默地埋頭寫作,辛勤地耕耘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至于收獲則不是我們所能企求的。
不論是一國的總統(tǒng)、大公司的老總,也不論是個體從業(yè)者,亦或是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都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雖然種的“莊稼”各不相同,但是,每個人都渴望豐收。
有的時候,我們太看重結(jié)果,還沒付出就妄想得到,總是好高騖遠,而往往忽視了腳下的泥土,懈怠了每天的耕耘。因為心的力量分散了,我們?nèi)亩獾亟?jīng)營著自己的事業(yè),到頭來,收獲寥寥,只有嘆息。
同樣都是“種地”,為什么有的人豐收,有的人總是欠收呢?
這里面有客觀的原因。比如說,有的地在高崗上,土壤肥沃,遇到雨水大的天氣也不會發(fā)生澇災(zāi);有的地在低洼處,土質(zhì)貧瘠,莊稼因先天不足而生長緩慢,收成當然不盡人意了。此外,種地靠天,也非人力所能左右的。
可是,主觀因素起著決定的作用,豐收還是欠收往往取決于你是否用心地耕耘。種地分人。再好的土地如果遇到懶惰的人,也不會有大的收獲;再差的土地如果遇到勤勞的人,那么總有一年會豐收。
雖然每個人的事業(yè)有大有小,但是,相對來說,都是一畝三分地。土地是不會欺人的,它只青睞那些肯付出汗水的人。
你看臺上演戲的人,他們把角色演得惟妙惟肖,孰不知,“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他們成功的背后不知要付出多少汗水啊!
再看那些有成就的大作家,也并非一蹴成名的。要知道,“板凳須坐十年冷”,“字字看來皆是血”,此中滋味又有誰能真正理解和體會呢?
冰心說:“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它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血雨?!?/p>
于是,我們懂得了成功與付出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系,幾分耕耘才能換得一分收獲,這世上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人生應(yīng)抱著這樣的態(tài)度,只問耕耘,莫問收獲,因為收獲正蘊藏在默默耕耘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