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燕 張宇翔
“同課異構”指的是以同一的教學內(nèi)容為媒介,由一位或多位教師根據(jù)學生特點,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師的自身特點,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安排,選擇有效的、適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的一種課例研究[1],是近些年在校本研究和教師職業(yè)培訓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教研活動方式,它對于促進教師職業(yè)發(fā)展,激發(fā)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國內(nèi)學者主要從兩方面研究“同課異構”:一是從教學設計的角度,任慶梅指出教學規(guī)律和教學內(nèi)容的共性決定了同課異構中的“同”,教學環(huán)境因素的不同和不同教師的教學個性決定了同課異構中的“異”,而反映出同課異構的魅力與內(nèi)涵,體現(xiàn)不同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水平恰恰是“異構”。[2]二是從研究方式的角度,陳瑞生認為,同課異構是一種教育比較研究方式,是創(chuàng)建一種參照的框架,便于把不同的觀察結果聯(lián)系起來,不但尋求教育事件與現(xiàn)象之間的相似性,還關注它們之間的不同與異趣。[3]目前“同課異構”研究中對于構成“異”的要素及其對比缺乏系統(tǒng)研究。本文旨在探討中學英語“同課異構”中學生、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分析中的各種變量對“異構”的影響,并比較“同課異構”課堂教學案例及創(chuàng)建對比研究體系。
同課異構的本質(zhì)是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因此,同課異構應以英語教學設計為其理論基礎。英語教學設計是一種基于現(xiàn)代學習理論的現(xiàn)代教學技術,是教師基于學習者特征,學習需求分析,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技術,并進行評價反饋,以進行教學準備的過程。[4]從定義中可知,學習者分析、學習需求分析、教學內(nèi)容分析和教學目標的確定是教學設計的前提,要進行“同課異構”研究,首先要分析出主要影響“異構”的要素,即教學內(nèi)容、學習者和教學目標。
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分析是影響同課異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本文研究中我們提出,教學內(nèi)容的分析體系中包括教學內(nèi)容分析要素可概括如下:橫向分析維度和縱向分析維度。橫向分析維度指教學內(nèi)容涉及的主要方面;縱向分析維度涉及每一要素的分析深度。關于教學內(nèi)容橫向分析,尚無研究成果。我們可先觀察下面的案例,來概括出教學內(nèi)容橫向分析要素。
教學內(nèi)容分析案例1:Unit 2 What Traditions do you have at Spring Festival?
[教材來源] The material of this lesson plan is taken from the 2nd term,Grade 7 of New Standard English published b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話題及地位] The topic of this module is Spring Festival.It is the second unit of Module 2.
[內(nèi)容概述] In Unit 1,the text tells the students some traditions about Spring Festival through a conversation between Lingling and her foreign friends.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China,so in Unit 2,students can get further information of this traditional festival,for example,the history of Spring Festival,how to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and some traditions at Spring Festival.
[教學目標] After having completing this unit,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identify and use new words such as tradition,decorate,paper cut,dumpling,firework;to get information about Spring Festival by using skimming,scanning;to talk about the activities of Spring Festival;to be willing to express best wishes to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跨文化交際] In addition,this unit also tells us another festival in Western countries——Christmas.As we know,the importance of Christmas to Western countries is just like Spring Festival to China.So,in this unit,it not only gives students the similarities,but als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traditional festivals.It enables students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foreign cultures,broaden their views,to learn English well.[5]
表1 教學內(nèi)容橫向分析要素構成
以上5個基本要素構成了教學內(nèi)容的橫向分析維度,即教學內(nèi)容分析的主要方面,同時也是影響“同課異構”的基本因素。
在橫向教學內(nèi)容分析基礎上,縱向的教學內(nèi)容分析也是影響“異構”的重要因素。其中,教學內(nèi)容的概括和意義分析尤為重要,它將決定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步驟和教學活動的設計以及教學意義的生成。下面將重點闡述教學內(nèi)容分析的問題。教學內(nèi)容,無論是聽力材料還是閱讀材料,一般以文本形式出現(xiàn)。對于文本的解讀,Richards[6]提出了三個層面,如表2所示:
表2 文本解讀的三個基本層面
在英語教學設計中,對文本分析的深度主要體現(xiàn)在對文本的深層解讀和評價性解讀層面上,對這些層面的解讀不同構成了“同課異構”的主要因素。
“異構”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能根據(jù)學習者的特點來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目前主要從七個方面分析學習者特征:學生的興趣、首要任務、能力、態(tài)度、學習需求等。參照這一學習者分析要素,結合下面的案例,可總結出學習者分析維度中的主要要素構成。
學生分析案例1:Unit 2 What Traditions do you have at Spring Festival?
[學生興趣] The topic of this unit is Spring Festival.It is a topic that all the students are familiar with and interested in.Chinese students are eager to know the history of Spring Festival,and traditions at Spring Festival.So students may be excited and active in class.
[已有知識] Besides,they have learnt the key words and sentences in advance,so students can talk about this topic actively.
根據(jù)以上案例,學生分析要素可概括如表3:
從上述分析中可知,學習者學習特征的分析目的在于:一方面將有助于更準確把握學習者特征,設計出符合學生興趣和認知能力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設計方案,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習者深度分析的不同也是成為影響“同課異構”的主要方面。
表3 學習者分析要素構成
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解讀和對學生不同深度的分析都將反映在教學目標的表述上,并直接影響著“異構”。英語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五維目標構成了教學目標的分析的橫向維度,而教學目標的層次性構成了縱向的分析維度。請比較下面的案例:
表4 教學目標分析案例1
表5 教學目標分析案例2
比較以上案例,案例1包括了教學目標的主要方面,尤其 在 跨 文 化 意 識 方 面 提 到 了 “history”、 “similarities” 和“differences”以及“cultures”在情感態(tài)度方面提到“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awareness”等。案例2在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方面大致相同,但在跨文化意識方面僅用了 “willing to understand holidays”,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 about holidays”,沒有表達出教學深層的目的和豐富的社會文化意義。
在五維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教學目標的層次性構成了教學目標的縱向分析維度。王篤勤在《英語閱讀教學》一書中提出并論述了教學目標的層次性問題。[7]根據(jù)布魯姆(1987)教學目標分類,認知層次可分為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個層次。這六個層面構成教學目標分析的縱向分析維度。下面以閱讀課為例,簡要說明教學目標的層次性:
表6 教學目標層次性
綜上所述,教學目標的橫向與縱向分析的目的在于:一方面要充分注重教學目標的橫向全面性和教學目標的層次性,以達到在教學目標設計上遞進性和層次性;另一方面教學目標的層次性的差異也是造成“異構“的主要因素。
“同課異構”是一種教育比較方法。本項目研究將選擇教學設計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以建立“同課異構”的課堂教學案例比較分析系統(tǒng),包括(1)熱身-導入環(huán)節(jié)“異構”;(2)學習中(while-learning)步驟的“異構”;(3)學習后(post-learning)步驟的“異構”。下面主要以合肥一中2013年“高中優(yōu)質(zhì)課展評”中的兩位參賽老師的聽力課的“同課異構”為課堂教學案例,比較兩位老師的“異構”,并分析出基本的教學模式。
案例中所選用的教材是來自北師大版模塊8第22單元第2課,題目是Endangered Species,主要介紹目前幾種瀕危的動物,包括大熊貓、老虎等動物的日益惡化的生存狀況和不斷減少的物種數(shù)目,以喚起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熱身-導入環(huán)節(jié)為一節(jié)英語課的起始環(huán)節(jié),在整個一節(jié)課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熱身環(huán)節(jié)為營造活潑的課堂氣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打下基礎,為下面的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教師A設計:
步驟1:教師A以“腦筋急轉(zhuǎn)彎”為熱身環(huán)節(jié),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北極熊不吃企鵝?教師創(chuàng)設猜謎的情境,激發(fā)學習好奇心。步驟2:老師很快帶領學生進入導入環(huán)節(jié),展示圖片,與學生討論瀕危的動物,導出本節(jié)課學習主題“瀕危的動物”和關鍵詞匯。
教師B的設計:
步驟1:教師B設計了“深呼吸比賽”的小游戲。教師B充分考慮到上公開課學生心理緊張這一特殊因素,設計了比賽游戲,看似與學習無關,其作用至關重要,為接下來的活動的開展做好了心理準備。步驟2:教師呈現(xiàn)單詞,如:Yangtze dolphin,snow leopard,Yangtze alligator,并重點呈現(xiàn)不斷減少的物種數(shù)目,引發(fā)思考。步驟3:教師講解記筆記技巧:聽與主題相關的詞匯;關注重要信息;學會使用速記方法,如用縮寫詞的形式,并舉例說明。
以上教學設計各有不同。教師A的設計意圖是:注重“知識”的呈現(xiàn)與學生學習知識。教師B的意圖是:營造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以“問題”為導向,激發(fā)學生認知動機,注重聽力策略的訓練。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活潑的學習氣氛直接影響學生外在動機,而“問題”直接影響內(nèi)在動機,內(nèi)外動機結合,可謂是全部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
根據(jù)PWP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聽中(while-listening)的教學步驟是學習新語言的階段,是教師進行知識呈現(xiàn)、講解,引導學生進行訓練,學生通過學習掌握語言內(nèi)容,形成語言運用能力的主要過程,“異構”也是主要體現(xiàn)在這一構成中?,F(xiàn)在比較教師A與教師B的 “聽中”教學步驟設計。
教師A的設計:
步驟1:預測聽力材料大意,整體感知。步驟2:第一遍聽,讓學生記筆記并驗證預測。步驟3:第二遍聽,獲取細節(jié),完成信息表格的填寫任務。步驟4:尋找表達“原因”的功能性短語,并填表并完成聽說技能訓練。
教師B的設計:步驟1:第一步聽,引導學生預測聽力材料大意,并回答2個問題:
What animals are mentioned?(2)What has been discussed about the animals?
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很容易地完成了第一個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的問題起到了“支架”作用,引導學生抓住主要信息,并化解了聽力理解的難度。步驟2:第二步聽,完成Ex.6的有關熊貓和老虎生存現(xiàn)狀的信息表格填寫任務,必要時可再聽一次,老師幫助學生解決聽力中的問題。
教師A的設計意圖仍然是圍繞“知識點”設計教學活動并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教師B的設計意圖是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獲取主旨大意和細節(jié),在聽力過程中教師始終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或“支架”。
學習后步驟是學生開展交際活動、運用知識的階段,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中的技能目標、情感態(tài)度等目標的重要階段,也是升華學習主題的關鍵階段?,F(xiàn)在比較教師A與教師B的“聽后”教學步驟設計。
教師A的設計:
步驟1:小組活動設計訪談節(jié)目,介紹一個瀕危動物,要求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新詞匯和表達“原因”的短語,談論在動物保護中的問題與解決方案。步驟2:結對活動,創(chuàng)設一個口號,向公眾傳遞動物保護的意識。
教師B的設計:
步驟1:寫一篇演講:題為“我的動物保護宣言”,要求學生假設自己是動物的代言人,寫一篇演講稿,包括以下問題:(1)Which animal do you want to speak for?(2)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animal?(3)What will you do to protect it?
教師A的設計意圖是,設計活動把培養(yǎng)學生的“動物保護”意識與口號設計巧妙地結合起來,升華了本課的學習目的,但是活動中涉及到的語言知識和技能不夠全面。教師B設計意圖是通過演講這一交際活動,將聽力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表達三項技能融為一體,并以演講這一較高的語言形式表達出來,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技能和強化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在較高的層次上實現(xiàn)了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也取得較好效果,學生積極參與,最后教師選了兩名學生為代表,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現(xiàn)演講,其中有一位學生以“I have a dream”為題,表達了自己的動物保護的夢想和行動,贏得了在場師生的掌聲。
教學模式通常指的是一個完整的課堂操作所依據(jù)的教學理念、采用的教學流程和教學活動。[7]在認知心理學的影響下,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涌現(xiàn),主要包括情景式教學模式和基于建構主義的“支架教學模式”。從以上案例對比分析可以看出,教師A和教師B選擇了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A的整體設計思路是:整體感知聽力材料-細節(jié)信息獲取-學習重點單詞-訓練聽說能力。教學設計圍繞“學習”聽力材料,設計學習活動,訓練學生的聽力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體現(xiàn)了以“教”為主的課堂教學設計模式。
與之不同的是,教師B的整體設計思路是:激發(fā)學生聽力動機-學生聽力策略訓練-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獲取信息-學生綜合語言能力訓練。教學始終以“學生”為出發(fā)點,設計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能力,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設計模式并融合了基于建構主義的“支架教學模式”。通過同課異構的教學案例對比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最終影響“同課異構”的根本因素是教師對教學理論的不同解讀和對教學模式的不同選擇。
文章分析了影響“同課異構”的因素,建立了學習者要素、教材分析要素和教學目標要素的分析體系。對于三大要素橫向與縱向分析的不同是造成“異構”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同課異構”課堂教學案例對比分析體系,主要包括熱身-導入步驟、學習中步驟和學習后步驟的“異構”。從案例的對比分析中得出結論,影響“同課異構”的根本因素是教學模式的選擇。文章倡導 “支架教學模式”,以達到真正激發(fā)學習動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1]陳愛蘭.基于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同課異構”研究——以英語學科為例[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
[2]任慶梅.中小學英語同課異構教研方式的理論思考[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3).
[3]陳瑞生.同課異構:一種有效的教育比較研究方式[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0,(1).
[4]魯子問,康淑敏.英語教學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5]方東玲.大練兵優(yōu)秀教學設計選——中學篇[C].合肥教育局,2008.
[6]Richards,J.et al.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England:Longman Group Limited.1985.
[7]王篤勤.英語閱讀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