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亮
摘要: 目的:探討高血壓腦病的臨床特點和治療方法。方法:對50例高血壓腦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結果:3~4h后大部分病人癥狀明顯改善或消失,46例血壓降至目標血壓范圍,6~12h后神志逐漸清晰患者35例,偏側肢癱患者肌力恢復8例,肢體感覺障礙恢復7例,24~48h后腦電圖恢復正常43例,死亡2例。結論:通過臨床治療盡快降低血壓,控制抽搐,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和病因治療等。治療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迅速降低血壓,根據不同病因選擇合適的降壓藥,以達到預期療效及對癥處理。
關鍵詞:高血壓腦??;降壓治療;對癥治療【中圖分類號】R54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4-0085-01
高血壓腦病是危及生命的急癥之一,是指血壓驟然急劇升高引起全面性腦功能障礙。盡快降低血壓,控制抽搐,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和病因治療等以達到預期療效及對癥處理。[1]選取臨床50例高血壓腦病患者臨床診斷治療分析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收治的為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0例高血壓腦病患者,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 46~59歲,平均52歲。血壓24.94~30.39/16.06~18.28kPa。頭疼、眩暈、嘔吐、煩躁、視力模糊44例,抽搐,意識障礙6例。
1.2方法
1.2.1迅速降低血壓:在不可逆性腦損害出現之前,應緊急降壓治療。常用的降壓藥物有:①硝普鈉常用50~100mg加入5%葡萄糖500~1000ml中靜滴,每分鐘1ml,此藥作用快,維持時間短,須在監(jiān)護下緩慢靜脈滴注,根據血壓情況調節(jié)用量。②利血平l~2mg肌肉注射,每日l~3次。注射后1.5~3h才顯示降壓效果。重癥病人不應作為首選。③氯苯甲噻二嗪(降壓嗪)首次用150~300mg靜脈注射,15~30min內注完。1分鐘后即開始起作用,可維持4~12h,必要時2h后可再注射。每日總量不超過1200mg。本藥有抗利尿作用,滯留鈉,故應并用利尿劑如速尿等。④鈣通道阻滯劑硝苯地平10~20mg,舌下含化,1~5min即可見效,若口服,15min內血壓即可下降,它對正常人血壓無作用,只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特別是高血壓危象者,選用鈣通道阻滯劑,不僅迅速有效,而且用藥方便。⑤肼苯噠嗪一次劑量10mg肌肉注射,30min后即起作用,持續(xù)4~6h。
1.2.2維持降壓治療:當緊急降壓治療后高血壓腦病開始好轉,舒張壓降至13.3kPa(100mmHg)左右時,可逐漸改為口服降壓藥控制血壓如:尼莫地平片,每次20~40mg,每日2~3次口服;硝苯地平片,每次10~20mg,每日2~3次口服。
1.2.3治療腦水腫降低顱內壓:高血壓腦病發(fā)生后多可產生腦水腫,甚至引起腦疝。在降壓的同時應用脫水利尿藥,減輕腦水腫,尤其血壓達適當水平顱內壓仍高者,選用20%甘露醇125~250ml靜注,1次/4~6h或甘油果糖注射液250ml靜注,1~2次/d,靜滴,注意滴注速度不宜過快。心、腎功能不全者慎用或禁用。必要時呋塞米20~40mg靜注,1~2次/d,同時密切觀察尿量及血壓變化,地塞米松10mg加入液體中靜滴,以維持毛細血管的完整性,減少蛋白質和液體的滲出,減輕腦水腫。亦可口服氫氯噻嗪等。
1.2.4制止抽搐:用地西泮10~20mg緩慢靜注,必要時30min后再注射1次或用地西泮40~5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靜滴,直至抽搐停止,24h總量控制在100~150mg;抽搐停止后可用苯巴比妥鈉0.1~0.2g肌注,每隔8~12h 1次,控制發(fā)作。
1.2.5恢復期的治療:高血壓腦病經過有效的降壓治療,大多數患者在數小時或1~2d內可完全恢復,不留任何后遺癥。少數有頭暈、頭漲及記憶力減退等癥狀,應積極治療,使患者完全康復。血壓控制后,應口服降壓藥維持;限制鈉鹽的攝入并避免服用某些藥物及食物如麻黃堿、含酪胺食物等以防誘發(fā)高血壓腦病;進一步查明病因,尤其是繼發(fā)性高血壓者;在降壓過程中可能出現腦梗死、心肌梗死、腎功能不全等,應早期發(fā)現。
2結果
3~4h后大部分病人癥狀明顯改善或消失,46例血壓降至目標血壓范圍,6~12h后神志逐漸清晰患者35例,偏側肢癱患者肌力恢復8例,肢體感覺障礙恢復7例,24~48h后腦電圖恢復正常43例,死亡2例。
3討論
高血壓腦病的降壓治療應做到迅速、適度、個體化。應了解病人的基礎血壓。腦血管自動調節(jié)機制是否受損。一般在短期內爭取使血壓迅速降至160/100mmHg左右或接近病人平時血壓水平。不易降的過低,以免發(fā)生腦、心供血障礙,發(fā)生梗死。藥物選擇要作用快,易調控,療效確切,無中樞神經抑制作用,毒性小,原則上靜脈給藥,血壓控制后改為口服藥,但應逐漸引入,不應突然取代;根據不同病因選擇藥物,如腎性高血壓或子癇,可選用不影響腎血流量和胎盤血流藥物;加用不同輔助藥物減少副作用;避免使用使顱內壓增高的藥物。硝普鈉直接松弛周圍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此藥作用快,維持時間短,須在監(jiān)護下緩慢靜脈滴注,根據血壓情況調節(jié)用量[2]。利血平兼有降血壓及安定作用,可減慢心率,對精神躁狂有安定作用,阻止交感神經沖動傳導,使交感神經末梢囊泡內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并耗竭,從而降血壓。氯苯甲噻二嗪(降壓嗪)能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周圍血管阻力,使血壓急劇下降。本藥有抗利尿作用,滯留鈉,故應并用利尿劑如速尿等。鈣通道阻滯劑具有抑制Ga2+內流作用,松弛血管平滑肌,擴張冠狀動脈,提高心肌對缺血耐受性,擴張周圍小動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壓的作用,沒有一般血管擴張劑常有的水鈉潴留和水腫等不良反應。肼苯噠嗪具有中等強度的降壓作用,舒張壓下降較明顯,增加腎血流量,使小動脈擴張,外周總阻力降低。
高血壓腦病往往會反復發(fā)作,因而在首次發(fā)作被控制之后,必須給予綜合性治療。首次發(fā)作后經降低血壓和防治腦水腫治療與患者的預后密切相關。如果能及時而恰當的控制血壓,則對患者腦功能的恢復預后較好。
參考文獻
[1]王維治.神經病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56-157.
[2]王小寧.硝苯吡啶治療高血壓腦病的臨床體會[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