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清和
【摘 要】眾所周知,物理學科教學系統(tǒng)是學校教學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通過教師對知識的傳授、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把教材等各要素相互聯(lián)系起來、并促進教學過程的正常開展來完成物理教學任務,達到物理教學目的。因此,加強物理教學與其他學科間的聯(lián)系,無論對教師還是學生來說都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可以開闊教學思路,挖掘教學潛力,提高教學效果等等。本文就此進行探討。
【關鍵詞】物理;教學;學科;聯(lián)系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科學研究已不局限于單一的學科領域,而是發(fā)展成為綜合性或邊緣學科研究;學校教育的主旨方向決定了教育教學重在培養(yǎng)全方位、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們要具備廣博的知識;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涉獵和擴充知識,才能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對于物理教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本人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物理教學與數學的聯(lián)系
物理和數學的相似之處都是要和數打交道,它們之間的不同在于:數學的數往往是抽象的,而物理的數需要回歸到其本身的物理含義上。數學是專門研究量,是定量討論物理問題的工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是一種簡潔、系統(tǒng)、深刻的語言,是物理規(guī)律最好的表述和論證方式,也是認識和掌握物理規(guī)律的工具。一般來說,物理學的形式比較復雜,內容比較抽象,現(xiàn)實生活中難以找到合適的模型供參考,如果不借助數學工具,很難描述其概念和規(guī)律。
例如能量守恒定律,雖然也可以用語言進行描述,并進行定性分析,但是實際應用過程中,大多數時候必須借助嚴謹的數學公式得出定量的、有用的結果。物理學是應用數學方法最充分、最成功的一門學科。大家都知道物理與數學密不可分,數學是物理的基礎,物理規(guī)律描述和物理運算離不開數學,物理空間解析離不開數學,物理學上的震動波動描述需要數學中的三角函數等等。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經常要應用數學術語、數學方程、數學推導。
教物理的教師,不懂數學或懂得不多就不可能教好物理。物理教學與數學知識有著廣泛聯(lián)系。物理和數學是兩個關系極為密切的學科。在物理學中經常運用數學來表達、推導和計算;而在數學中也廣泛應用物理模型。因此,認真研究物理教學中如何應用數學概念和在數學中如何正確應用物理模型,使這兩個重要學科彼此促進而不互相牽制,對于學生智力的發(fā)展與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教好物理就必須發(fā)揮教師的數學特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和學生把已學過的數學知識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學到了物理知識,還鞏固了數學知識。
二、物理教學與化學生物的聯(lián)系
當今的高考有理綜試卷,其中就有物理知識與化學生物知識的綜合題,把能量與動植物生長能量的轉化聯(lián)系起來,物理教學中經常有化學生物術語,如果不懂一定的化學生物知識,如化學反應方程式、或生物上的有機反應式,對分析能的轉化和能量守恒有一定困難。物理與化學知識主要在“熱學、原子物理學、電學、光學方面聯(lián)系較多,化學重點研究物質的組成和性質,而物理則重點研究物質的運動過程和規(guī)律。若說化學是研究某件事發(fā)生的前因,則物理是研究事件的發(fā)展過程及結果。生物學主要是研究生物體的物質構成及各種生物器官的功能,物理學科與生物學科主要是在能量的轉化與守恒、光學、原子物理學和熱學方面聯(lián)系較多。
物理、化學、生物三科都屬于自然科學,雖然它們的研究對象、知識體系不同,但由于自然界本身是統(tǒng)一的、和諧的,它們對自然現(xiàn)象的研究是遵循相同的認識規(guī)律,在一些研究方法上是相同的,而且有許多共性的方面。生物學的發(fā)展和所取得的突破,離不開物理學、化學對生物學的滲透。生物學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運用物理學、化學中的原理和方法去解決,這是因為它們在知識上彼此密切聯(lián)系,有著共同的結合點。例如光合作用這一自然現(xiàn)象是一個生化過程,又與物理學、化學緊密聯(lián)系,人體的骨骼肌的收縮、舒張,人體的運動等生物現(xiàn)象都離不開物理學中的力矩、杠桿原理和能量轉化與守恒,離不開化學反應。
至于當今社會中的環(huán)境問題、資源問題、能源問題更要將三科結合起來去解決。綜合能力問題就是以它們各學科的這種內在的必然聯(lián)系為結合點。從研究問題依據的內容看,物理與化學在某些方面有交叉和融合。例如,原子是物理與化學中共有的重要概念,其結構是物理和化學都要研究的內容。從知識體系來看,物理與化學在初中階段的內容彼此依賴,相互支持。從化學變化的過程看,在化學變化中一定有物理變化(分子運動的過程)。只有掌握一定的化學生物知識,在物理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
三、物理教學與語文的聯(lián)系
物理規(guī)律、物理過程等都需要語言描述,有些語句很復雜,需要從語法的角度來分析語句。如:楞次定理,“感應電流產生的磁場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磁通量的變化”。用語法分析,“磁場”是主語,“阻礙”是謂語,“變化”是賓語。這一句話簡言之:“磁場阻礙變化”,其中“感應電流產生的”是定語,“總是”是狀語,“引起感應電流磁場量”是定語。如果這樣分析,學生就不會理解為“感應電流產生的磁場阻礙磁場量”的常見錯誤。每解一道物理題都要讓別人看得懂,就像寫一篇小論文,推理清楚,分析透徹。很多學生在考試后問老師,為什么這道題沒有得到滿分,多是因為論述不清或是其他的原因。
當然,這樣的例子很多。許多學生苦于沒有理解題意而不會做物理題,但只要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多強調物理過程的語句的理解,對例如“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用光學知識解釋桃花紅的原因就是桃花反射紅光?!皦菙抵γ罚韬氉蚤_,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在遠處就能聞到淡淡的梅花香味是因為分子在不斷地無規(guī)則運動。“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反映聲音的衍射現(xiàn)象?!吧巾斢腥?,煮米不成飯”表明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吧傩‰x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指出的是音色沒有變化?!白T清疑水淺”說明光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諸如此類例子很多,教師合理利用這些,可以讓物理教學也富有文學色彩。于學生學習物理定有幫助。因此,中文里的語法和寫作知識很有必要灌輸到物理學習中去。
四、物理教學與外語的聯(lián)系
物理上的很多文獻都是外語翻譯過來的,有很多符號、詞匯的外語味很濃,甚至用中文比較難解釋,而用英語或其他外語解釋就很明了。比如:物理上關于力的表示符號“F”或“f”,是英語中力“Force”的第一個字母;速度“velocity”用V表示,調頻用FW時間(t\time)、重力(G\gravity)、質量(m\mass)、功(w\ work)、頻率(f\frequency)、南極(S\south)、北極(N\ north)等。例如,米(m\metre)、秒(s\second)、分(min\ minute)、小時(h\hour)、牛頓(N\Newton)、瓦特(W\Watt)、千米(km\kilometre)等。教師能用英語說出牛頓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等一些著名的定律,一定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且有助于對定律的更透徹理解。有時用簡單的英語表達一些意思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在這樣的語境熏陶下,學生能夠鞏固英語中的日常用語,還會通過物理教學,在提升外語方面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
五、物理與歷史的聯(lián)系
物理研究和發(fā)展伴隨著物理史的發(fā)展,很多物理學家就是著名的歷史人物,如對力學有著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有:亞里士多德、伽利略、萊布尼茲、迪卡斯、牛頓;對原子的發(fā)現(xiàn)有巨大貢獻的物理學家有:湯姆森、盧瑟夫、波爾、普朗克;對原子核發(fā)現(xiàn)、核能的利用有重大貢獻的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瑪麗.居里、約里奧.居里、愛因斯坦等等。歷史的發(fā)展伴隨著物理學的發(fā)展,物理學的發(fā)展推動著歷史的發(fā)展。不懂物理發(fā)展史,就不懂物理規(guī)律發(fā)展的原因和條件,學生對物理規(guī)律和概念的理解就認識不深刻,就談不上創(chuàng)新思維。
當然,物理教學還與地理、政治、音樂、美術等學科都有很大關系,只要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應用其他學科的知識,都能使物理教學生動有趣,更能是學生觸類旁通,達到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效果。
物理教師除了要精通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外,同時還應當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俗話說“打鐵要靠本身硬”,廣博的知識是基礎、是前提。物理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吸取新知識,以求跟上時代的步伐。要掌握必要的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教學方法,積極應用現(xiàn)代教育教學儀器設備,如計算機、信息網絡、遠程教育等等,這樣才能適應物理教學的發(fā)展。加強物理與其他學科間的聯(lián)系,對教師而言,可以開闊教學思路,挖掘教學潛力,提高教學效果;對學生而言,可以形成各學科間融會貫通的知識體系,培養(yǎng)和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對教材而言,可以取長補短,使教材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引人入勝。與此同時,也使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實現(xiàn)了從多方面提高教學質量、發(fā)展學生素質,并恰到好處地進行知識遷移,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中學物理教材教法》.李桂福,1998.5
[2]《對高中物理新教材的研究與教法建議》.徐學軍,2003.3
[3]《新課程物理教與學》.郭長江,2005.2
[4]《中學物理教學參考》.陜西師范大學,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