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音 陳其祿
北京已進入午夜。電車停擺,地鐵鎖上了閘門,只有夜班公交偶爾呼嘯而過。隆福寺一帶的商店早已關門。白天,它們售賣BlingBling風格的妖艷服飾,夜晚,只剩下櫥窗里目光呆滯的塑膠模特,凝視著黑洞洞的街區(qū)。
居民樓里最后的燈光也滅了。
整個美術館東街,唯一燈火通明的是一家書店。遠遠望去,這個四四方方、透出橙色燈光的大“盒子”,好像一艘暗夜降落的UFO。
這里是北京三聯(lián)韜奮書店,2014年4月8日起,它決定不再打烊。
人們還無法意識到,24小時營業(yè),對一家已開張20多年的老牌書店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唯一清晰的是,在酒吧、餐館熙熙攘攘的后海、三里屯、簋街之外,這個城市多了一盞留給失眠者的不滅燈光。
“你是猴子派來的夜讀者嗎?”一個女生走到頭戴鴨舌帽的小爾面前,說了當晚“三聯(lián)夜讀群”的接頭暗號——找到組織了,小爾往她手上系了一根紅布條。
26歲的小爾是三聯(lián)書店的粉絲,來北京四年了,一直住在附近?!拔蚁矚g它國營的氣氛,很樸素,連服務員都上了年紀,有一種很懷舊的fashion,不像其他書店那么商業(yè)?!?/p>
她游走在北京夜晚豐富多彩的文藝生活之中。以三聯(lián)書店為中心,往東的東宮影劇院、三里屯,往南的首都劇場,往西的南鑼鼓巷、鼓樓大街,往北的方家胡同、五道營都是她常去的地方。搖滾、詩歌、話劇,她攢了一個又一個文藝活動。這一次,三聯(lián)書店開始通宵營業(yè),她立即在豆瓣上發(fā)起了讀書會。
深夜11點半,書店里漸漸安靜下來。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拍了許多照片后漸漸散去。有的人滿載而歸,有的人兩手空空。有的人準備回家,有的人繼續(xù)下一站。
夜讀群的人到了17個,兩個從通州騎車過來的姑娘還在路上。他們聚集在書店地下一層的角落里,沒有wifi,甚至連手機信號都沒有。這些素不相識的年輕人席地而坐,一人挑了一本書念起來。
“那時我們有夢,關于文學,關于愛情,關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币粋€男生朗誦了北島的這首詩。旁邊的一個人“嗤”地一聲,開了一瓶啤酒。
過了一會兒,他們開始爭論“你覺得紙質書還能存活多久,會不會被電子書徹底擊敗”。沒有答案。凌晨兩點多,大家都有些餓了。有個人隨手拿起身邊的滅火器,打開噴了一下,引發(fā)一陣驚叫,隨后是一陣歡笑?!白甙?,走吧,先去吃點宵夜,回來再繼續(xù)?!币蝗喝宋爻鲩T而去。
這里是北京最新鮮的文藝刷夜地?!捌鋵嵃滋煲部梢匀サ?,非憋著夜里去,是尋找一種結構主義的感覺——當一個姿勢來到我們身上,要的是這種文藝的身形?!痹娙舜笙烧f。
媒體人張世豪晚上9點多進入書店時,感覺進入了一個秀場。穿著棉布長裙的文藝女生,腳踏馬丁靴的長發(fā)青年,抱著孩子的青年夫婦,拄著拐杖、拎著水壺走來走去的老人,還有從外地特意請假趕來的讀者……
在實體書店被網商逼到絕境的今天,三聯(lián)書店的通宵營業(yè)有點像行為藝術,蜂擁而來的顧客也有集體表演的味道。但張世豪坐在一群閱讀的人中間,還是忍不住在朋友圈里分享了文章《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的一小時,就是我的一生。”
深夜書房是三聯(lián)書店總經理樊希安多年的情結。2007年的一個夜晚,他第一次逛了24小時營業(yè)的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之后,心里便種下了這個念頭。但實體書店日漸式微,固守陣地都很困難,又怎么敢增加開支?
一直到去年,國家加大文化產業(yè)投入,三聯(lián)書店先后獲得二百多萬元的撥款。這差不多足夠支持書店夜晚的運營。樊希安又開始蠢蠢欲動,今年春節(jié)放假回來的第一天,他就布置員工著手這件事:“要為城市點亮一盞閱讀的燈,即使虧損也要堅持?!?/p>
理想的城市就應該有足夠多的空間和時間讓人們免費棲息。大仙引用了伊夫·博納富瓦的一段詩:“愿有一地備給遠道的來客,一個冰冷的無家可歸的人,一個被燈光所誘惑的人,在孤寂之屋光亮的門檻上?!?/p>
深夜書房便是這樣一個地方,它是給這個城市無心睡眠者的一個承諾。
凌晨兩點多,有的人趴在桌子上睡,有的人靠著墻角睡,有的人坐在臺階上,連保安也開始不停地打瞌睡。35歲的高強終于把當天《北京晚報》的54個版從頭至尾看了一遍,然后也睡著了。
一個老人拎著一瓶大可樂進來。他原本在家上網打斗地主,結果不到一小時就把10塊錢的歡樂豆打完了。于是他決定出門轉轉,正好聽說這里有家書店開始通宵營業(yè),就想來看看熱鬧,就像他以前常去24小時的彩票站。他穿上旅游鞋,但沒有穿襪子。11點多,他從工大橋出發(fā),經過國貿,走過長安街,穿過王府井,三個小時后到達這里。
他把書店上上下下參觀了一遍,花了40多塊買了一本厚厚的《圍棋常型》,然后就找了個凳子坐下。他看著窗外,隔一會兒喝一口可樂,并不看書?!拔揖褪墙洺T诰W上跟人下棋,買了也不看,累眼睛。”他嘴巴一張一合,露出僅剩的幾顆黃牙,“唉,出來花錢更多?!彼鸵恢弊任妩c多的頭班公交車回家。他不肯透露自己的名字,“就是老百姓,一個不給黨和國家添麻煩的老百姓?!?/p>
60多歲的孝女一晚上都在忙碌。她背著一個米色的雙肩包,身前又挎了一個紅色小包。這是她旅游的標準配置,里面裝有一瓶水、一個筆記本、一支筆,還有一個DV攝像機。她一晚上翻了十五六本書,看到好的段落,就拿出DV拍下來?!拔覍懖┛鸵眠@些資料。我的老朋友都說看我的博客沒白看,長知識?!?/p>
她晚上8點就從人民日報家屬院坐公交車來這里了。丈夫已經去世,她一個人獨居?!捌綍r9點多就已經躺下了,但是總睡不著。”她并不滿意這里的環(huán)境,空間逼仄,又不是木地板,她懷念兩個月前剛去過的誠品書店。不過,她還是打算以后要常常來這里過夜。
編劇宋方金在微博上說:“一座城,沒有一家二十四小時書店是不完美的。北京的深夜,在簋街、三里屯之外,終于有了一叢不眠的文字的燈火。最美的是,你去不去,它都在那兒亮著。這好。”
三聯(lián)書店的夜晚終將歸于寧靜,但或許它能走得更久更遠一些。對于很多人來說,這里承載了太多的記憶,許多人在那個階梯上度過了人生中最寧靜的時光,那里已經成了不忍舍棄的精神符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