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華
楊柳
元好問①
楊柳青青溝水流,鶯兒調(diào)舌弄嬌柔。
桃花記得題詩客②,斜倚春風(fēng)笑不休。
◤注釋
①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金、元時期著名詩人。
②題詩客:據(jù)孟棨《本事詩·情感》載,唐崔護游長安城南,經(jīng)過一人家,渴而求飲,這戶人家的女兒端水給他,站在桃花樹下,眉目有情。次年,崔護再到此地,卻見門戶緊閉,不見去年的少女,于是在此家門上題詩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p>
◤簡析
在中國的古典詩歌里,“楊柳”常常是春天的符號。這首詩開頭,楊柳就呈現(xiàn)出“青青”一片的盎然生機,春天的生機當(dāng)然不止這個。聽,旁邊溝渠里,潺潺的水流聲不倦地唱響,演奏著春天的旋律。還有黃鶯兒在樹枝上啁啾不休,仿佛在炫自己的口舌功夫。于是,那嬌嫩輕柔的音色便融入到春天的樂章中啦!
詩人似乎覺得這樣的春色還不夠濃艷,便又請出了桃花仙子。瞧,那欹斜的樹枝上,一簇簇粉紅嬌艷的桃花,正在煦暖的春風(fēng)中露齒而笑呢!你看她們笑得沒完沒了的,到底是為什么呢?
詩人告訴我們,那是因為桃花記起了當(dāng)年題詩的那個人呀!
到此為止,你是否被詩人描摹的這幅聲色兼具、情辭并茂的“楊柳”春景圖陶醉?你的心中是否洋溢著一種由盎然的春意帶來的輕松與歡娛?你或許會揣測詩人寫此詩時心中蕩漾著春天帶來的快樂?
但是,還是不要那么快就醉倒呀!觸摸著詩句的經(jīng)脈,再往詩人的內(nèi)心深處走一走吧。
看“題詩客”三字呀!表面上,詩人似乎是在暗指唐朝時那位在桃花樹旁有過一段艷遇的崔護,“記得”二字卻告訴你,詩人實際是在借“桃花”的記憶,借崔護題詩時花依舊人不在的傷懷之情,表述一種物是人非、昔日不再的滄桑時變哪!所以,你再留心細(xì)察的話,桃花“不休”的“笑”容后面,藏著的或許是詩人含淚的心事……只不過,這流淚的心被生機勃勃的春景給深深地迷醉了,一時忘記了傷痛,卻在不經(jīng)意間,讓歲月滄桑帶來的傷感顯現(xiàn)于“題詩客”三字之中。
那么詩人會有怎樣的傷感呢?生活在金、元時期的詩人,經(jīng)歷過兵禍之苦、喪親之哀、毀家之悲,感受過亂離之世生活的悲苦,這些都會讓他的內(nèi)心經(jīng)受深深的變易之痛。雖然這首七言詩別具一種清新俊雅的特點,卻依然有一種內(nèi)在的滄桑感悄悄地由詩句的“心臟”處傳遞出來……
趙翼在《題遺山詩》中寫道“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在這首小詩中,你,感應(yīng)到那美麗動人的春日景象下另一味滄桑的意味了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