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超高層核心筒液壓爬模技術應用

2014-06-18 03:38:07賴世才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4年6期
關鍵詞:超高層技術應用

賴世才

摘 要:框筒結構是超高層建筑最為常見的結構形式,液壓爬模施工體系是核心筒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最為有效的施工措施和技術手段,本文介紹液壓爬模技術在建發(fā)國際大廈219m高鋼筋混凝土筒體結構施工中成功應用情況。

關鍵詞:超高層;液壓爬模;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U75 文獻標識碼:B

1 工程概況

1.1 工程概述

建發(fā)國際大廈項目于2013年年底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建成為廈門地區(qū)標志性建筑。本工程建設用地面積為:21748.677m2,總建筑面積:178793m2,其中地下室3層,面積為:55305m2;地上建筑面積為:123488 m2,其中主樓49層,建筑面積82289m2,建筑高度219m,結構形式為: 鋼管混凝土柱—鋼梁—現(xiàn)澆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剪力墻布置在樓梯間、電梯間等中心部位形成核心筒;為提高結構抗側能力,在15和31層設置鋼桁架伸臂層;主體結構外圍柱采用鋼管內灌混凝土,內側剪力墻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管柱間、鋼管柱與內側剪力墻間采用H型鋼梁。核心筒砼強度等級隨建筑高度逐步由C70變?yōu)镃40。

1.2 主體結構施工流程

本工程主樓主體結構施工采用立體交叉式施工工藝,即豎向結構與水平結構分離施工的施工方法,先進行豎向結構的施工,再進行水平結構施工。在地上2層開始安裝爬模,待豎向結構施工至6層(+27.53m)時,安裝地上首節(jié)外框鋼管柱,并此后依次安裝鋼梁→鋼管柱砼澆筑→鋼筋桁架樓承板鋪設(栓釘焊接)→樓板鋼筋安裝→樓板砼澆筑。核心筒豎向滯后鋼骨柱1~2層,保持鋼管柱滯后核心筒豎向結構4~5層,鋼梁滯后鋼柱1~2層,鋼筋桁架樓承板滯后鋼梁1~2層,鋼筋砼樓板滯后樓承板鋪設1~2層,總體立體交叉步距控制在10~12層。如圖1所示:

1.3 液壓爬模體系

1.3.1 液壓爬模體系組成:本工程爬模體系采用目前先進的“JFYM100型爬模架技術”。液壓爬模體系由三大系統(tǒng)組成:1鋼模板系統(tǒng);2架體系統(tǒng):由主平臺、模板平臺、液壓操作平臺和吊平臺組成;3電控液壓升降系統(tǒng):由爬升機構和安全裝置組成;

1.3.2 液壓爬模提升原理:以已施工完成并達到一定強度的建筑物鋼筋砼墻體為承力,通過附著于已完成的鋼筋砼墻體上的爬升架及導軌,利用液壓爬升體系來相互提升架體和導軌,從而實現(xiàn)完成筒體施工的整個模板操作工序。

施工流程:墻體砼澆筑→上層鋼筋綁扎→模板后移→安裝掛座→提升導軌→拆除掛座→提升支架→安裝預埋件→合璧模板→墻體砼澆筑。

1.3.3 液壓爬模架形式:外墻液壓爬模架,布置于核心筒外墻;該形式爬模架可帶墻體一側大模板一起爬升,平臺寬度2.25米,其覆蓋四個層高,架體共有八層操作平臺,從上至下分別為:上三層為綁筋操作平臺,可借助此三層平臺綁扎鋼筋;中間兩層為支模操作平臺,可在此平臺上完成合模、拆模、清理模板等工作;下層為爬升操作平臺;最底兩層為拆卸清理維護平臺。當墻體混凝土達到脫模要求后,先爬升爬模架,將爬模架爬升至上一層,此時將模板退600~700mm,即可借助此空隙清理模板,然后將支模體系靠近外墻,并對其進行剛性拉接,此時即可借助上兩層操作平臺綁扎墻體鋼筋,外墻液壓爬模架立面示意圖如圖2所示:

2 工程技術難點

2.1 墻體變截面處爬模架處理

本工程核心筒的墻體厚度隨高度多次變化,如在6層處Q1由900mm變?yōu)?00mm;因此從架體自身構造上實現(xiàn)架體跨越變截面處爬升,主要做法如下:在跨200mm變截面處爬升架體時,使用150mm變截面附墻座墊板,先將導軌斜向爬升入附墻裝置中,再借助導軌的導向,將架體爬升入位,在進行下一層爬升作業(yè)時,加墊100mm的變截面墊板,依此類推,通過變截面墊板保證每次爬升只往內收50mm,三次爬升后架體就恢復為正常爬升狀態(tài),同時變截面爬升需要將整個液壓爬模體系預埋位置上調60mm,保證模板的正常合模。

2.2 墻體水平梁鋼筋接駁處理

本工程爬模架方案為內外全爬,核心筒內梁、框梁及樓板滯后核心筒5~6層施工施工,混凝土梁鋼筋通過預留鋼筋接駁器來解決梁端鋼筋的連接問題,采用在墻體鋼筋綁扎后將樓板鋼筋彎折后封入模板內,拆模后再將板筋鑿出的方式施工。

2.3 伸臂桁架層牛腿處爬升架體處理

15、16、31和32層牛腿出墻面最多達838mm,圖4以第一組架體為例,牛腿伸出墻面尺寸為838mm,在二層安裝液壓爬模體系搭設架體防護時,水平鋼管搭設至虛線位置,虛線左側的防護通過與水平鋼管搭接進行搭設,當架體爬升至15、16、31和32層時,需拆除架體最靠近墻體一側的一道懸挑梁架,拆除紅色區(qū)域內與水平鋼管搭接的鋼管,并拆除紅色區(qū)域內的腳手板等。待架體順利爬升過15、16、31和32層后,恢復此位置的防護及懸挑梁架。

2.4 爬模預埋件與伸臂桁架節(jié)點處理

16層和32層核心筒T2、T3、T4、T5軸剪力墻內存在伸臂桁架,其中15層、31層為伸臂桁架下弦,16層、32層為伸臂桁架上弦。需先分別對T2、T3、T4、T5軸剪力墻爬模機位預埋位置進行模擬,施工時需要在伸臂桁架上相應標高上開孔預埋爬模架預埋套管(開孔位置在伸臂桁架連梁的腹板上,在開孔四周加設補強板)。

2.5 液壓爬模安全操作規(guī)程

液壓爬模施工屬于重大危險源,整個液壓爬模系統(tǒng)必須有詳盡的安裝實施方案及拆除方案,組織專家對方案進行評審,評審后再由專業(yè)檢測單位負責檢測,在確定爬模方案后立即編制落實安全操作規(guī)程,做好施工安全交底,在作業(yè)工程中由專人每日對架體、油泵、各項安全保護措施進行巡查,確保爬模安全處于受控狀態(tài)。

結語

本工程通過對該體系從液壓爬模技術方案研討細化、受力計算分析、安裝拆卸提升動態(tài)管理控制,以及對各項方案的制定、防護架體的完善、安全操作規(guī)程嚴格落實,最終滿足工程施工質量、進度和安全要求,液壓爬模技術工藝在本工程應用是成功的。

高層建筑特別是超高層建筑使用先進的液壓爬模工藝技術施工,在確保施工安全及施工質量的前提下能大大地提高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綜合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超高層建筑液壓爬模工藝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參考文獻

[1]GB50010-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S].

[2]GB50017-2003,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S].

[3]GB/T3766-2001,液壓系統(tǒng)通用技術條件[S].

[4]任海波,呂利霞,倪明非.中海廣場樓中樓筒內外墻體液壓爬模施工[J].施工技術,2008(06).endprint

摘 要:框筒結構是超高層建筑最為常見的結構形式,液壓爬模施工體系是核心筒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最為有效的施工措施和技術手段,本文介紹液壓爬模技術在建發(fā)國際大廈219m高鋼筋混凝土筒體結構施工中成功應用情況。

關鍵詞:超高層;液壓爬模;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U75 文獻標識碼:B

1 工程概況

1.1 工程概述

建發(fā)國際大廈項目于2013年年底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建成為廈門地區(qū)標志性建筑。本工程建設用地面積為:21748.677m2,總建筑面積:178793m2,其中地下室3層,面積為:55305m2;地上建筑面積為:123488 m2,其中主樓49層,建筑面積82289m2,建筑高度219m,結構形式為: 鋼管混凝土柱—鋼梁—現(xiàn)澆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剪力墻布置在樓梯間、電梯間等中心部位形成核心筒;為提高結構抗側能力,在15和31層設置鋼桁架伸臂層;主體結構外圍柱采用鋼管內灌混凝土,內側剪力墻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管柱間、鋼管柱與內側剪力墻間采用H型鋼梁。核心筒砼強度等級隨建筑高度逐步由C70變?yōu)镃40。

1.2 主體結構施工流程

本工程主樓主體結構施工采用立體交叉式施工工藝,即豎向結構與水平結構分離施工的施工方法,先進行豎向結構的施工,再進行水平結構施工。在地上2層開始安裝爬模,待豎向結構施工至6層(+27.53m)時,安裝地上首節(jié)外框鋼管柱,并此后依次安裝鋼梁→鋼管柱砼澆筑→鋼筋桁架樓承板鋪設(栓釘焊接)→樓板鋼筋安裝→樓板砼澆筑。核心筒豎向滯后鋼骨柱1~2層,保持鋼管柱滯后核心筒豎向結構4~5層,鋼梁滯后鋼柱1~2層,鋼筋桁架樓承板滯后鋼梁1~2層,鋼筋砼樓板滯后樓承板鋪設1~2層,總體立體交叉步距控制在10~12層。如圖1所示:

1.3 液壓爬模體系

1.3.1 液壓爬模體系組成:本工程爬模體系采用目前先進的“JFYM100型爬模架技術”。液壓爬模體系由三大系統(tǒng)組成:1鋼模板系統(tǒng);2架體系統(tǒng):由主平臺、模板平臺、液壓操作平臺和吊平臺組成;3電控液壓升降系統(tǒng):由爬升機構和安全裝置組成;

1.3.2 液壓爬模提升原理:以已施工完成并達到一定強度的建筑物鋼筋砼墻體為承力,通過附著于已完成的鋼筋砼墻體上的爬升架及導軌,利用液壓爬升體系來相互提升架體和導軌,從而實現(xiàn)完成筒體施工的整個模板操作工序。

施工流程:墻體砼澆筑→上層鋼筋綁扎→模板后移→安裝掛座→提升導軌→拆除掛座→提升支架→安裝預埋件→合璧模板→墻體砼澆筑。

1.3.3 液壓爬模架形式:外墻液壓爬模架,布置于核心筒外墻;該形式爬模架可帶墻體一側大模板一起爬升,平臺寬度2.25米,其覆蓋四個層高,架體共有八層操作平臺,從上至下分別為:上三層為綁筋操作平臺,可借助此三層平臺綁扎鋼筋;中間兩層為支模操作平臺,可在此平臺上完成合模、拆模、清理模板等工作;下層為爬升操作平臺;最底兩層為拆卸清理維護平臺。當墻體混凝土達到脫模要求后,先爬升爬模架,將爬模架爬升至上一層,此時將模板退600~700mm,即可借助此空隙清理模板,然后將支模體系靠近外墻,并對其進行剛性拉接,此時即可借助上兩層操作平臺綁扎墻體鋼筋,外墻液壓爬模架立面示意圖如圖2所示:

2 工程技術難點

2.1 墻體變截面處爬模架處理

本工程核心筒的墻體厚度隨高度多次變化,如在6層處Q1由900mm變?yōu)?00mm;因此從架體自身構造上實現(xiàn)架體跨越變截面處爬升,主要做法如下:在跨200mm變截面處爬升架體時,使用150mm變截面附墻座墊板,先將導軌斜向爬升入附墻裝置中,再借助導軌的導向,將架體爬升入位,在進行下一層爬升作業(yè)時,加墊100mm的變截面墊板,依此類推,通過變截面墊板保證每次爬升只往內收50mm,三次爬升后架體就恢復為正常爬升狀態(tài),同時變截面爬升需要將整個液壓爬模體系預埋位置上調60mm,保證模板的正常合模。

2.2 墻體水平梁鋼筋接駁處理

本工程爬模架方案為內外全爬,核心筒內梁、框梁及樓板滯后核心筒5~6層施工施工,混凝土梁鋼筋通過預留鋼筋接駁器來解決梁端鋼筋的連接問題,采用在墻體鋼筋綁扎后將樓板鋼筋彎折后封入模板內,拆模后再將板筋鑿出的方式施工。

2.3 伸臂桁架層牛腿處爬升架體處理

15、16、31和32層牛腿出墻面最多達838mm,圖4以第一組架體為例,牛腿伸出墻面尺寸為838mm,在二層安裝液壓爬模體系搭設架體防護時,水平鋼管搭設至虛線位置,虛線左側的防護通過與水平鋼管搭接進行搭設,當架體爬升至15、16、31和32層時,需拆除架體最靠近墻體一側的一道懸挑梁架,拆除紅色區(qū)域內與水平鋼管搭接的鋼管,并拆除紅色區(qū)域內的腳手板等。待架體順利爬升過15、16、31和32層后,恢復此位置的防護及懸挑梁架。

2.4 爬模預埋件與伸臂桁架節(jié)點處理

16層和32層核心筒T2、T3、T4、T5軸剪力墻內存在伸臂桁架,其中15層、31層為伸臂桁架下弦,16層、32層為伸臂桁架上弦。需先分別對T2、T3、T4、T5軸剪力墻爬模機位預埋位置進行模擬,施工時需要在伸臂桁架上相應標高上開孔預埋爬模架預埋套管(開孔位置在伸臂桁架連梁的腹板上,在開孔四周加設補強板)。

2.5 液壓爬模安全操作規(guī)程

液壓爬模施工屬于重大危險源,整個液壓爬模系統(tǒng)必須有詳盡的安裝實施方案及拆除方案,組織專家對方案進行評審,評審后再由專業(yè)檢測單位負責檢測,在確定爬模方案后立即編制落實安全操作規(guī)程,做好施工安全交底,在作業(yè)工程中由專人每日對架體、油泵、各項安全保護措施進行巡查,確保爬模安全處于受控狀態(tài)。

結語

本工程通過對該體系從液壓爬模技術方案研討細化、受力計算分析、安裝拆卸提升動態(tài)管理控制,以及對各項方案的制定、防護架體的完善、安全操作規(guī)程嚴格落實,最終滿足工程施工質量、進度和安全要求,液壓爬模技術工藝在本工程應用是成功的。

高層建筑特別是超高層建筑使用先進的液壓爬模工藝技術施工,在確保施工安全及施工質量的前提下能大大地提高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綜合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超高層建筑液壓爬模工藝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參考文獻

[1]GB50010-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S].

[2]GB50017-2003,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S].

[3]GB/T3766-2001,液壓系統(tǒng)通用技術條件[S].

[4]任海波,呂利霞,倪明非.中海廣場樓中樓筒內外墻體液壓爬模施工[J].施工技術,2008(06).endprint

摘 要:框筒結構是超高層建筑最為常見的結構形式,液壓爬模施工體系是核心筒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最為有效的施工措施和技術手段,本文介紹液壓爬模技術在建發(fā)國際大廈219m高鋼筋混凝土筒體結構施工中成功應用情況。

關鍵詞:超高層;液壓爬模;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U75 文獻標識碼:B

1 工程概況

1.1 工程概述

建發(fā)國際大廈項目于2013年年底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建成為廈門地區(qū)標志性建筑。本工程建設用地面積為:21748.677m2,總建筑面積:178793m2,其中地下室3層,面積為:55305m2;地上建筑面積為:123488 m2,其中主樓49層,建筑面積82289m2,建筑高度219m,結構形式為: 鋼管混凝土柱—鋼梁—現(xiàn)澆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剪力墻布置在樓梯間、電梯間等中心部位形成核心筒;為提高結構抗側能力,在15和31層設置鋼桁架伸臂層;主體結構外圍柱采用鋼管內灌混凝土,內側剪力墻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管柱間、鋼管柱與內側剪力墻間采用H型鋼梁。核心筒砼強度等級隨建筑高度逐步由C70變?yōu)镃40。

1.2 主體結構施工流程

本工程主樓主體結構施工采用立體交叉式施工工藝,即豎向結構與水平結構分離施工的施工方法,先進行豎向結構的施工,再進行水平結構施工。在地上2層開始安裝爬模,待豎向結構施工至6層(+27.53m)時,安裝地上首節(jié)外框鋼管柱,并此后依次安裝鋼梁→鋼管柱砼澆筑→鋼筋桁架樓承板鋪設(栓釘焊接)→樓板鋼筋安裝→樓板砼澆筑。核心筒豎向滯后鋼骨柱1~2層,保持鋼管柱滯后核心筒豎向結構4~5層,鋼梁滯后鋼柱1~2層,鋼筋桁架樓承板滯后鋼梁1~2層,鋼筋砼樓板滯后樓承板鋪設1~2層,總體立體交叉步距控制在10~12層。如圖1所示:

1.3 液壓爬模體系

1.3.1 液壓爬模體系組成:本工程爬模體系采用目前先進的“JFYM100型爬模架技術”。液壓爬模體系由三大系統(tǒng)組成:1鋼模板系統(tǒng);2架體系統(tǒng):由主平臺、模板平臺、液壓操作平臺和吊平臺組成;3電控液壓升降系統(tǒng):由爬升機構和安全裝置組成;

1.3.2 液壓爬模提升原理:以已施工完成并達到一定強度的建筑物鋼筋砼墻體為承力,通過附著于已完成的鋼筋砼墻體上的爬升架及導軌,利用液壓爬升體系來相互提升架體和導軌,從而實現(xiàn)完成筒體施工的整個模板操作工序。

施工流程:墻體砼澆筑→上層鋼筋綁扎→模板后移→安裝掛座→提升導軌→拆除掛座→提升支架→安裝預埋件→合璧模板→墻體砼澆筑。

1.3.3 液壓爬模架形式:外墻液壓爬模架,布置于核心筒外墻;該形式爬模架可帶墻體一側大模板一起爬升,平臺寬度2.25米,其覆蓋四個層高,架體共有八層操作平臺,從上至下分別為:上三層為綁筋操作平臺,可借助此三層平臺綁扎鋼筋;中間兩層為支模操作平臺,可在此平臺上完成合模、拆模、清理模板等工作;下層為爬升操作平臺;最底兩層為拆卸清理維護平臺。當墻體混凝土達到脫模要求后,先爬升爬模架,將爬模架爬升至上一層,此時將模板退600~700mm,即可借助此空隙清理模板,然后將支模體系靠近外墻,并對其進行剛性拉接,此時即可借助上兩層操作平臺綁扎墻體鋼筋,外墻液壓爬模架立面示意圖如圖2所示:

2 工程技術難點

2.1 墻體變截面處爬模架處理

本工程核心筒的墻體厚度隨高度多次變化,如在6層處Q1由900mm變?yōu)?00mm;因此從架體自身構造上實現(xiàn)架體跨越變截面處爬升,主要做法如下:在跨200mm變截面處爬升架體時,使用150mm變截面附墻座墊板,先將導軌斜向爬升入附墻裝置中,再借助導軌的導向,將架體爬升入位,在進行下一層爬升作業(yè)時,加墊100mm的變截面墊板,依此類推,通過變截面墊板保證每次爬升只往內收50mm,三次爬升后架體就恢復為正常爬升狀態(tài),同時變截面爬升需要將整個液壓爬模體系預埋位置上調60mm,保證模板的正常合模。

2.2 墻體水平梁鋼筋接駁處理

本工程爬模架方案為內外全爬,核心筒內梁、框梁及樓板滯后核心筒5~6層施工施工,混凝土梁鋼筋通過預留鋼筋接駁器來解決梁端鋼筋的連接問題,采用在墻體鋼筋綁扎后將樓板鋼筋彎折后封入模板內,拆模后再將板筋鑿出的方式施工。

2.3 伸臂桁架層牛腿處爬升架體處理

15、16、31和32層牛腿出墻面最多達838mm,圖4以第一組架體為例,牛腿伸出墻面尺寸為838mm,在二層安裝液壓爬模體系搭設架體防護時,水平鋼管搭設至虛線位置,虛線左側的防護通過與水平鋼管搭接進行搭設,當架體爬升至15、16、31和32層時,需拆除架體最靠近墻體一側的一道懸挑梁架,拆除紅色區(qū)域內與水平鋼管搭接的鋼管,并拆除紅色區(qū)域內的腳手板等。待架體順利爬升過15、16、31和32層后,恢復此位置的防護及懸挑梁架。

2.4 爬模預埋件與伸臂桁架節(jié)點處理

16層和32層核心筒T2、T3、T4、T5軸剪力墻內存在伸臂桁架,其中15層、31層為伸臂桁架下弦,16層、32層為伸臂桁架上弦。需先分別對T2、T3、T4、T5軸剪力墻爬模機位預埋位置進行模擬,施工時需要在伸臂桁架上相應標高上開孔預埋爬模架預埋套管(開孔位置在伸臂桁架連梁的腹板上,在開孔四周加設補強板)。

2.5 液壓爬模安全操作規(guī)程

液壓爬模施工屬于重大危險源,整個液壓爬模系統(tǒng)必須有詳盡的安裝實施方案及拆除方案,組織專家對方案進行評審,評審后再由專業(yè)檢測單位負責檢測,在確定爬模方案后立即編制落實安全操作規(guī)程,做好施工安全交底,在作業(yè)工程中由專人每日對架體、油泵、各項安全保護措施進行巡查,確保爬模安全處于受控狀態(tài)。

結語

本工程通過對該體系從液壓爬模技術方案研討細化、受力計算分析、安裝拆卸提升動態(tài)管理控制,以及對各項方案的制定、防護架體的完善、安全操作規(guī)程嚴格落實,最終滿足工程施工質量、進度和安全要求,液壓爬模技術工藝在本工程應用是成功的。

高層建筑特別是超高層建筑使用先進的液壓爬模工藝技術施工,在確保施工安全及施工質量的前提下能大大地提高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綜合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超高層建筑液壓爬模工藝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參考文獻

[1]GB50010-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S].

[2]GB50017-2003,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S].

[3]GB/T3766-2001,液壓系統(tǒng)通用技術條件[S].

[4]任海波,呂利霞,倪明非.中海廣場樓中樓筒內外墻體液壓爬模施工[J].施工技術,2008(06).endprint

猜你喜歡
超高層技術應用
超高層建筑施工垂直運輸方案及管理
居業(yè)(2016年6期)2017-02-05 01:25:55
高烈度區(qū)超高層結構選型探討
某超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tǒng)設計
淺談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應用外包粘鋼加固技術
探討電力系統(tǒng)中配網自動化技術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00:58
移動應用系統(tǒng)開發(fā)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8:30
北京市中小企業(yè)優(yōu)化升級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3:28
GM(1,1)白化微分優(yōu)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03:12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47:01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02:20
龙江县| 肥东县| 柘城县| 南开区| 焉耆| 永兴县| 扶沟县| 塘沽区| 都昌县| 陕西省| 木兰县| 永仁县| 明水县| 廉江市| 裕民县| 南投县| 宁波市| 沁阳市| 晋江市| 日照市| 偃师市| 南平市| 新巴尔虎右旗| 浏阳市| 社旗县| 翁牛特旗| 社会| 台江县| 喜德县| 齐河县| 肥乡县| 宕昌县| 泰宁县| 江川县| 安化县| 麻阳| 寿宁县| 福安市| 射阳县| 平潭县| 利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