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世洪
左宗棠(1812—1885),漢族,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nóng)人。湖南湘陰人(今湖南湘陰縣界頭鋪鎮(zhèn))。晚清重臣,著名湘軍將領(lǐng),洋務(wù)派首領(lǐng)。左宗棠少年時屢試不第,轉(zhuǎn)而就讀于長沙岳麓書院,留意農(nóng)事,遍讀群書,鉆研輿地、兵法,后來竟因此成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東閣大學(xué)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經(jīng)歷了湘軍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洋務(wù)運動、平定陜甘“同治回變”和收復(fù)新疆維護中國統(tǒng)一等重要歷史事件。
左宗棠幼年時,家極貧。每年歲末,必拿東西到當(dāng)鋪典當(dāng),靠典當(dāng)來的錢,方能過年。那時,左宗棠家最值錢的東西就是一個銅質(zhì)的洗臉盆,全家就靠著這個洗臉盆到當(dāng)鋪里典當(dāng)回800文錢,作為過年的全部費用。然后,等下一年家里攢夠了錢,再去當(dāng)鋪贖回這個銅臉盆。如此往復(fù),這個銅臉盆幫左宗棠一家度過了兩三年的困難時光。
又一個年末,左宗棠再次興沖沖地拿著大銅盆到當(dāng)鋪去,準備拿到那800文錢,好置辦這一年的年貨??蛇@一次,當(dāng)鋪的伙計告訴他,他家的這個洗臉盆當(dāng)了這么幾年,需要折舊,今年只能當(dāng)500文錢了。左宗棠一聽,急了,他知道,根據(jù)往年的慣例,800文錢也只能勉強過個年,如果只有500文錢,那這個年就會過得更加不像樣了。于是,他就和伙計大吵起來,甚至把典當(dāng)鋪的老板也引來了。老板對左宗棠家的情況雖然了如指掌,但沒有格外同情,依然在商言商,只給左宗棠當(dāng)了500文錢。不用說,那一年,左宗棠家的年過得肯定是十分憋悶。
這件事情郁積在左宗棠心里幾十年,后來,他身居高位后,終于找了個機會,把典當(dāng)鋪老板勒索了3000兩銀子,出了這口“冤氣”。
成年后,有一年,左宗棠到京城會試,卻不幸名落孫山。由于家里帶來的盤纏不多,他在北京轉(zhuǎn)了幾圈后,就沒有錢回家了。了解到他的窘境,一個朋友送給了他300兩銀子,讓他盡快啟程回家。
左宗棠知道,自己來京考試,已經(jīng)把家里的錢都用光了,家里的老婆和孩子還眼巴巴地等著自己帶錢回家接濟家用呢。于是,他就急急往家趕。
一天黃昏,看著天色已晚,左宗棠就投宿在路上一家小客店。吃過晚飯,左宗棠正準備睡覺,忽然看到四五個大漢氣勢洶洶地闖進店里,圍著一個老太婆,而老太婆也呼天搶地地要去尋死。待幾個大漢走后,左宗棠問老太婆是怎么回事。老太婆說,她欠了那幾個人三四百兩銀子,因無法還錢,只有一死了之。左宗棠對老太婆說,你先不要著急,等我來給你想辦法。
第二天,那群人又找上門來。左宗棠就對他們說,你們不要再逼這個老太婆了,逼死她也沒有錢,我是一個過路客,身上帶的錢也不多,我可以拿200兩銀子替她還債,但剩下的你們也不能再向她要了。那伙人看老太婆也實在拿不出錢來,就無奈地答應(yīng)了。左宗棠替老太婆還了債,輾轉(zhuǎn)南回湘陰??苫氐郊視r,身上幾乎又分文不剩了,老婆、孩子的希望也落了空。
把300文錢的委屈記在心里幾十年,還依靠權(quán)勢敲詐別人3000兩銀子,左宗棠的“刻薄”顯而易見。但是,看到一個與己無關(guān)的人受難,他又慷慨地拿出自己僅有的200兩銀子。左宗棠貌似矛盾的舉動里,顯示出的是他對為富不仁者的厭惡和對受難百姓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