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佩
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師的提問。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為實現(xiàn)目標而筑起的階梯。然而,目前的語文教學中存在著濫用提問的現(xiàn)象。這種“滿堂問答”的語文教學,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上呆板單調,即浪費了語言訓練的時間,又束縛了學生主體能力的發(fā)展,嚴重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課堂時間是一個常數(shù)。為了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讀書、思考、評議的機會,教師的提問應力求少而精。這就要求教師深入鉆研教材,從整體目標出發(fā),找準切入點,精心設計有分量的問題,啟發(fā)學生思維,指導學生閱讀,以完成語言文字訓練的任務。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應該瞄準那些“切入”進行突破呢?為此,筆者在這里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提問設計的切入點。
一、關鍵點
緊扣語言文字,突出關鍵性詞句,提出富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作出探究反射,這是語文學科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標志。如果離開語言文字,泛泛而問。遍地開“話”,語文課的特征難以體現(xiàn)。如筆者教學《“你們想錯了”》一文時,我們圍繞“你們想錯了”這一人物語言,引導學生帶著下列問題讀書、思考、討論:1、這句話是誰說的?他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這句話?2、“你們”指什么人?這些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3、為什么說他們想錯了?錯在那里?這一組問題層層遞進,形成連續(xù)思考的問題鏈,促使學生憑借閱讀順著已知向未知的縱深方向發(fā)展。這種抓關鍵點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設問,即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又使學生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內容,真可謂一舉兩得。
二、疑難點
古人云,“疑者,覺悟之機也?!睂W生面對一篇閱讀材料,原有的認知結構與新接受的信息總有不相適應的地方。教師要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向,借助提問,引導學生通過積極的思考,釋疑解惑,去獲取新的知識和能力。如筆者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在“等靈車”的一組特寫鏡頭中,作者刻畫了一位滿頭銀發(fā)的老奶奶“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崩夏棠虨槭裁达@得那樣焦急?又為什么那樣很耐心呢?作者將這一對反義詞放在異地是否矛盾呢?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針對學生的思維障礙,我們出示上述問題,讓學生去揣摩、體會,學生終于發(fā)現(xiàn);這句話真實地反映了人們復雜的心境,而一切都源于對周總理的深切的愛。
三、忽略點
忽略點,即課文中一些需要看重理解但卻被學生忽略過去的地方,而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地方,恰恰是課文的精妙之處。倘若教師沒課都做到于忽略點生疑,啟發(fā)學生質疑解疑,就會收到“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的教學效果。如筆者教學《黃河象》一文寫的是陳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館的一具古象化石的來歷,說明古象化石保存得十分完整。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在結尾段介紹了象化石發(fā)現(xiàn)時的情景,粗讀這一部分,學生并不一定能沙里淘金,粘出“發(fā)掘”一詞深究其義。我們運用點撥法,啟發(fā)學生多讀幾遍原文,仔細推敲:1、這里為什么用“發(fā)掘”而不用“挖掘”。這對近義詞的區(qū)別在哪里?2、課文主要寫象化石的完整,這與“完整”有什么關系?3、從“發(fā)掘”而不是“挖掘”這件事中,我們能夠看出什么?這樣一來,將語言文字訓練與思想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就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四、興趣點
一切有成效的學習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因此,語文教師要潛心分析教學內容,設計有趣的問題,給以新穎的刺激,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學生在解疑中體會到歡樂和滿足。如筆者在教學王維的《雜詩》,該詩沒有什么華麗的詞藻,沒有什么難字僻句,看起來很平常的詢問,游子思鄉(xiāng)懷人之情卻流露其中。教學中,我們在學生弄清詩句大意之后,設計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1、“君自故鄉(xiāng)來”,詩人有許多事情要問,為什么唯獨關心寒梅?2、只詢問寒梅的情況,能表達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懷念嗎?這樣從“寒梅”入手,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欣賞詩歌“淡而有味”的藝術風格,對于提高學生的堅賞水平是很有裨益的。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提問設計的切入點,需要語文教師樹立整體觀念,強化目標意識,堅持發(fā)展原則,在精簡數(shù)量、加大容量、提高質量上下功夫,課堂提問的優(yōu)化就一定會進入一個嶄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