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安
自2004年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語文課堂一直走在新課程改革的前沿,是課改的先驅,這源于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功能,“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毙抡n程要求要使全體高中學生都獲得必須具有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探尋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方向,給他們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為了滿足這個要求,新課程在內容上大為更新,增加了許多反映社會經濟文化科技新進展、時代性較強的新內容,而且必修選修相結合,必修課程包含“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系列的目標,組成 “語文課本一”至“語文課本五”五個模塊。每個模塊都是綜合的,體現“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目標和內容。選修課程設計五個系列: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與探究,文化論著選讀與專題研討。在這樣大范圍的閱讀和學習任務下,許多老師都反應任務重、課程緊,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必須優(yōu)化課堂,教學有取舍、有效率。
在理想的教學設想下,新課程課堂教學模式是由“充分預習+學生互助探究+課堂精講+復習鞏固練習提高”組成。現就自己從事新課改半年來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預想做一個總結和規(guī)劃。
課堂教學模式的確立:
課堂短短四十分鐘,許多教師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總覺得講不完,這里需要講,那里也需要講,總想把問題講得完備而透徹,特別是高三下來接手一年級的教師,他們的知識已經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以致于想一勞永逸,一次把一個知識系統(tǒng)講完備,對于新課堂和新學生來講這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新課改課堂教學模式的確立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一堂課來講,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年級的語文教學是這樣設計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模式的:創(chuàng)設情境的模式—問題設計的模式-問題探究的模式-問題交流的模式-講析問題的模式-反饋鞏固練習與遷移的模式
創(chuàng)設情境模式:
語言藝術是意象藝術和抽象的藝術的結合,理解語言就是將靜止的、抽象的語法規(guī)則,變?yōu)榛顫姷摹⑿蜗蟮难哉Z作品。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營造一種愉快、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一種生動、有趣、多樣的表達情境,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發(fā)展學生的言語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創(chuàng)設情境以前常常被誤解為只適用于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其實不然,在學生理解個別疑難字句、段落的時候,教師也可能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的辦法,同類同構,同類異構,讓學生從另一種相似的情境同化理解。
比如利用音樂、圖片、詩歌等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在上《蜀道難》時,筆者運用了自我配樂朗誦法導入,激發(fā)學生嘗試和挑戰(zhàn)詩歌朗誦的欲望,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上《蘇軾詞兩首》時,直接運用自制滾滾長江flash動畫,配合赤壁之戰(zhàn)背景鼓角爭鳴音樂導入,一下子就可以把學生帶入一種恢宏,磅礴的氣勢之中,對把握感情基調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問題設計的模式:
在“五步預習法”中,問一問這樣設計:“自己還有哪些不太明白的地方、還不會的內容,先問同學,還不會的以問題的方式上交給各小組長,小組長交給課代表匯總,最后以問題的形式交給教師,最后教師將這些問題呈現于課堂。”這是我的課堂問題設計的基礎來源,也是當初“問題法教學”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在新課程教學理念下,學生已經不再是被動地學習者,而是課堂的主動參與者,學生的主動參與并不只僅限于課堂四十分鐘,在預習階段學生就可以主動參與教師的備課環(huán)節(jié),我們現在強調的“備課備學生,備學情”也是基于這個原則,學生參與課堂問題設計,既能使教師更好的掌握學情,又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探究。直接為問題的探究模式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問題探究的模式: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說起形式,在早期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已經在自覺地使用,而新課程的實施更加說明這種學習方式是可行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自主、合作、探究”可能只是一種形而上的東西,其實質還需要在新課標的指導下進行規(guī)范,什么時候應該合作探究,什么模塊需要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的時間把握是多少,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如何體現……這都是問題探究模式應該挖掘的方面。單從筆者教學本身來講,以小組為單位,在預習過程中,學生以問題串的形式將問題上交,教師進行鑒別,將共性的問題作為合作探究的重點和課堂的焦點,其余的非共性問題,能讓其他小組回答的讓其他小組回答,沒有合作探究的必要,合作探究的結果以小組發(fā)言人總結的方法有效地呈現于課堂,不足之處,教師加以高濃度的總結。
問題交流的模式:
問題交流的模式分三種,一種是預習過程中“問一問”同桌交流和小組間同學交流;第二種是課堂環(huán)節(jié)中合作探究后的課堂交流;第三種是以隨筆“寫一寫”呈現的課文感悟與體驗的交流。關于第一、二種交流方式在“預習模式”和“問題探究模式”中已有論述,在此不作贅述。第三種交流方式應該歸屬于課堂之外,但是卻是不能忽視的一種高度的精神交流。新課程組成 “語文課本一”至“語文課本五”五個模塊的每個模塊都是綜合的,統(tǒng)統(tǒng)體現了“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目標和內容,高爾基說:“不閱讀的人沒有靈魂?!钡透咧姓Z文教學來說,閱讀最終的呈現方式還是寫作,閱讀和寫作是高中語文新課程的核心,也是全面培養(yǎng)學生素質的有效手段,通過“課文感悟與體驗交流”能有效地提升學生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教師的批閱也能使學生的學習有成就感,并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學習熱情。
講析問題的模式:
在前面的預習和其他的課堂四個環(huán)節(jié)落實之后,講析問題就再也不像以前那么的勞心勞力,我們可以看到,在以前的課堂中間,經常是教師一個人嘔心瀝血地把問題提出,然后逐個地把問題解決,這樣下來,教師覺得累,學生沒有嘗到方法的樂趣,久而久之,課堂就會靜寂如一潭死水,在新的課堂模式下,大部分問題由學生提出,大部分問題由學生合作解決,只有很少的一些尖銳的問題等待教師的“金口玉言”,一方面,學生嘗到了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教師的課堂霸語權也逐步消逝,從而省下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關注、關照學生的需要、興趣、追求、體驗、經驗、感覺、困惑、疑難等。
反饋鞏固練習與遷移的模式:
我們堅持認為在每堂課中,不能沒有練的環(huán)節(jié),所以反饋鞏固練習與遷移是課堂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在導學案模式的確立中也特地加入了這一點,在經過熱烈的討論、合作、探究之后,需要“冷課堂”,對這節(jié)課相關的知識進行總結,并通過鞏固練習的方式進行驗收,這樣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反芻所學的方法,并將這種方法適時地用于練習,真正達到學以致用,讓學生對課堂信服,對自己所學的知識信服!
以上是半年來筆者對新課程的粗淺認識和不成熟的嘗試,新課程還在每位教師的探索中曲折前進,沒有什么永遠是對的,也沒有什么永遠是錯的,作為一名剛接觸新課程的年輕教師,需要進行各種課堂方式的嘗試,讓每一堂課都能展現獨特的個性與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