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得雄
現(xiàn)在全球各地的人普遍感到,世界正處在一個新舊交替的多變時期。
鑒于我國已被普遍視為“老二”,這樣的形勢對我們提出了挑戰(zhàn)。我的回答是:一要自信,二要從容。
中國并非盲目自信
這種自信至少有以下三個依據(jù):
第一,中國是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經(jīng)得起風浪。
中華文明5000年來從未中斷,在世界文明史上絕無僅有。美國人傅高義1991年寫了一本題為《四小龍:工業(yè)化在東亞的伸展》的書,分析為什么儒家文化圈的這四小龍可以興起。他歸納了四點:1.有一批以天下為己任的儒家精英管理政府;2.統(tǒng)一的高等學校入學考試(科舉);3.弘揚集體主義精神;4.自力更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個人奮斗精神。
后來,傅高義也從這個角度分析了中國改革開放后突飛猛進的原因,他表述的“工業(yè)化的新儒家”令西方人耳目一新。且不論他的分析是否都有道理,至少可以相信,中國這棵根深蒂固的大樹,只要有合適的陽光雨露,是可以煥發(fā)青春的,是經(jīng)得起大風大浪的。
第二,學習西方,但不必跪拜西方。
其實,中國在很長的歷史時期里都比西方強,從思想、制度到道德理念,中國一直是優(yōu)秀的,只是近幾百年,由于閉關鎖國,錯失了工業(yè)革命這班車,中國才落后了。這一點西方人看得很清楚。約翰·霍布森2004年在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西方文明的東方起源》一書,用十分翔實的資料論證認為,現(xiàn)代西方文明,尤其是英國工業(yè)革命,其核心的技術、核心價值觀主要起源于東方,主要起源于中國。
西方啟蒙思想家如伏爾泰等人,曾十分贊賞中國的文明與治理,尤其是科舉制度。如此看來,西方學東方,東方學西方,只要平等相待,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第三,我們成績斐然,更沒有理由自卑。
90多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摘掉了兩頂帽子,第一頂是“東亞病夫”,第二頂是“一盤散沙”。我們?nèi)砸卫斡涀∵@兩句話:落后就要挨打,腐敗就要滅亡。我們堅定地走自己的路,前景一定會更加美好。有人企圖改寫歷史,但不管如何變著法子涂涂抹抹,都改變不了一個鐵的事實: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一洗恥辱站起來了,強起來了,富起來了!
形勢復雜仍須謹慎
基于以上三條理由,我們完全可以自信地往前走。但是,由于當今世界正在發(fā)生前所未有的復雜變化,充滿很多不確定性,“行成于思,毀于隨”,一著不慎滿盤皆輸?shù)睦硬⒉簧僖姟?/p>
我們難以把握的情況有以下幾點:
第一,資本主義的前途如何?
西方的左翼人士如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相信:在全球社會劇變的當今時代,我們正見證資本主義的最后表演。雖然有許許多多人認為“另一種世界”是可能的,但迄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模式可以全面替代資本主義。而面對亂局的民眾往往喜歡風格強硬的領導人,這將帶來什么結果還是個未知數(shù)。這些變動都會對我們產(chǎn)生影響,所以必須冷靜觀察。
第二,民主的前途如何?
從表面上看,西方是很“民主”的,群眾想上街就上街,想抗議就抗議。只講民主,不講集中,不講良治,不講協(xié)商和妥協(xié),很可能“民主反被民主誤”,或者一小撮政客利用人民的不滿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情況值得我們警鑒,我們的政治體制改革必須既堅定又從容地進行。
第三,世界經(jīng)濟的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資本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長處是善于調(diào)動個人積極性,說白了就是鼓勵個人發(fā)財致富。它的毛病是,如果只知個人發(fā)財,想不到別人的利益,想不到社會的責任,就會帶來對立。貧富差距太大,動亂便會接踵而至。雖然這一輪金融和經(jīng)濟危機已有復蘇跡象,但西方的老毛病不除,不知何時又會陷入危機。現(xiàn)在我國經(jīng)濟已與世界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如何應對上述局面,這對我們來講還很陌生,所以,還是謹慎一點為好。
第四,我們的核心價值觀比西方高尚,但形成風氣非一朝一夕之功。
資本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倫理基礎是個人主義,這容易使人想到:我能掙大錢,有錢就有了一切。這種想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但也帶來禍害。而我們倡導的價值觀是既要充分發(fā)揚個人的積極性,又要自覺地想到為家庭、為社會、為國家爭光。這要求我們鍥而不舍地下功夫,十分耐心地推進。
第五,國際政治格局正在深刻變化,必須從容應對。
最近,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和國防部長哈格爾到亞洲想拉攏一些國家對付中國。其實那些國家一面對中國心存疑懼,一面又對美國三心二意,我們完全可以耐心地把它們爭取過來或讓雙方都過得去。我們現(xiàn)在確有一手好牌,但還是要謹慎出牌,切忌圖一時之快。我們應有一個信念:只要我們強大,不主動惹事,即使一時解決不了,也對我們沒有大礙,放一放以待時機。
當今世界總的來講物質(zhì)較豐富,世界大戰(zhàn)打不起來,可以稱是盛世;但各地動亂不斷,又可以說是亂世。我們正在做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偉大事業(yè)。時間在我們這邊,如果這件事做成了,建立起一個富強和諧的社會,就是中華民族對世界的最大貢獻。
“咬定青山不放松”,“亂云飛渡仍從容”,應是當下我們最合適的心態(tài)。
(摘自2014年5月9日《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