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俊 錢靜
不久前,顏曉川應邀接受了《新高考》編輯顧俊、錢靜的專訪。他著重結合自己在中美兩國的經歷,談了一些高中同學在緊張的學習備考生活中容易忽略的,但對以后人生發(fā)展非常關鍵的內容:不夠寬廣的視野和經歷,在國內養(yǎng)成的標準答案式思維方式,可能會對中國學生學業(yè)、生活中的各種選擇帶來負面影響。他談的內容可能對參加高考的直接幫助不大,不過對高考以后同學們的專業(yè)選擇和人生規(guī)劃一定有所啟發(fā)。
新高考:你的功課那么好,就先請談談你的高中學習經驗吧。
顏曉川:好的,現在我對高中課程的學習還有鮮明的印象。每學一個新的物理公式,我下面幾節(jié)課都會不停地想,想各種可能遇到的情況,一個量的變化會引發(fā)另一個量怎么的變化,各種排列組合、聯系貫通,玩得特別轉。再去看例題,發(fā)現幾乎所有找得到的相關題目我都考慮過。
同樣,對于高中數學,每學一個概念、定義、定理、公式等,都可以不停地琢磨,考慮各種排列組合,無非是知道什么條件,得到什么結論,少一個限制會怎么樣,多一個限制又會怎么樣,等等,吃透了以后,看到一個復雜問題,題目給你一些條件,也許讀完之后你能立刻推理、發(fā)散出好幾倍的結論,再去看題目要求的是什么,會發(fā)現可能已經求出來了,也可能只需要再把得到的結論適當地組合一下、推算幾步,就解決了。
不過,在大學里面學物理、數學的話,上面的方法就行不通了,因為公式比中學里的多十倍以上,涉及的變量也非常多,光靠在腦子里面想就行不通了,必須寫下來。
另外,高中物理,尤其是力學,非常直觀、形象,通過直覺,非常好理解(高中數學也是這樣,它的主線是數與形的結合,腦子里面要經常有直觀的圖象,則非常容易找到問題的本質,打開解題的思路)。但是,大學物理就非常抽象了,尤其是量子力學,你很難想象的,直覺就不那么管用了。
新高考:這就是說,高中學習和大學學習還是有差異的。
顏曉川:是的,差異還挺大。高中學習的很多課程,其實只是整個學術世界的冰山一角。
高中學習的這幾門課程和大學里面同樣的課程,很多時候要求是相反的。
我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做采訪的時候,有老師和同學就說,高中歷史學得越好、分數越高的同學,到大學來學歷史反而越不適應,因為有根本觀念的差別。比如高中歷史要想學得好,分數高,需要一種服從的心態(tài),背下標準答案。但是到了大學歷史系,這樣做根本就拿不到分,因為需要的是提不一樣的想法,而且要有理有據,合情合理。
還有地理,高中地理是文科課程,而大學地理系招生主要是面向理科的,因為大學地理的研究是從事物的機理上去探討它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演變,整個這套知識體系和研究方法是以理科為主的,有大量的數學運算、統(tǒng)計分析。在自然地理領域,甚至還需要用到很多化學和物理的方法。
再說物理,高中物理學習是基于直覺的一種領悟,大學則主要是基于邏輯推導,所以高中物理學得好的同學大學不一定適合學物理。
新高考:但是高中學習的內容還是有用的啊!
顏曉川:當然。在高中,能領會很多學科的精神,這對我們做其他事情非常有幫助。比如,物理學的精神:發(fā)現現象背后的本質;總結規(guī)律,解決一類問題;學會取舍,抓住主要矛盾,這些精神在高中就能接觸到。
高中學科學習中形成的觀點和思維,對以后學習、工作的作用主要都是正向的;此外,高中學到的知識本身,一定是奠基性的,與以后要學、要用的知識有密切的聯系。比如,不學代數,就沒辦法學坐標系;不學歐幾里得幾何,后面的微積分、微分方程等課程就學不下去,甚至連圖象也看不懂。
新高考:你說過,國內教育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學生不會自己作選擇,可否請你詳細談談?
顏曉川:在國內,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幾乎一切都是給你安排好了的,上什么課,背什么知識點,做什么作業(yè),連作業(yè)里某道題的答案應該是什么,都給你安排或者說規(guī)定好了,所以不少同學只練到了一部分的能力,而另一部分的自己作選擇的能力并沒有練到。
當然,很多時候主動權不在學生手上,而在家長、老師手上。比如,有時父母一方面覺得你不夠獨立,另一方面又不給你自己作決定的權力。好比父母一方面嫌你不會游泳(擔心你掉到水里淹死),另一方面卻從來不準你下水。
不過,很多同學自身也有一些認識上的誤區(qū),會覺得父母經歷豐富,看著自己長大,比自己更了解社會,甚至更了解自己。我覺得很小的時候你可以這樣想,但是快成年了你還這樣想,就是有問題的。再不試圖去了解自己、反省自己,那你到社會上去該怎么生存呢?不試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社會中有些什么,你怎么可能成功,怎么可能幸福呢?
新高考:不會自己做選擇,會導致什么問題呢?
顏曉川:就近講,如果你不會自己做選擇,到了大學會就會很不適應。在美國的大學,簡直什么都要自己作選擇,要考慮選擇什么專業(yè)、什么課程,參加什么活動,怎么分配時間,朝哪個方向發(fā)展,你是學術型的、就業(yè)型的,還是創(chuàng)業(yè)型的,等等。老師不會逼你每天上課,每天自習,每天交作業(yè)(平時作業(yè)也不算分了)。在中國的大學,學生自主選擇的方面雖然沒有美國多,但是同樣也有不少事項需要自己作出決定。如果前面18年,家長、學校都不準你“下水”,讓你站在“岸上”,而你自己也缺乏作選擇的意識和能力,到大學一下子把你推進“大海”,讓你自己“游泳”,你就會非常不適應,不少人渾渾噩噩打發(fā)時間。到大二、大三,有自己想法、能自己選擇的同學和其他同學的差距就非常明顯了。
在美國,我接觸到很多同學,可以看到各方面稍微有點成就的,都是有自己想法的人、自己要做什么就決定去做的人,都是就算不給學分,也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做的人。
就我自己來說,我的大學課表上除了土木工程、物理以外,還有金融、法律,為什么呢?因為我想去了解金融行業(yè)未來的發(fā)展,而最近幾年政府進行金融監(jiān)管的力度實在太大,我不得不了解相關法律。
這也體現了所謂“通識教育”或“素質教育”的理念:你可以自己提出想法,給自己量身定做一些東西。你想把自己的大腦打造成什么樣的,就可以根據這個去組合你的課程,而不是表面上理解的“這個學一點,那個也學一點”。
新高考:我們不少人都覺得什么選擇不選擇的啊,逼一逼就出來了,你覺得呢?
顏曉川:我為了寫這套書,采訪了一百多位教授,只有個別教授說你可以靠逼自己,把成功逼出來。其他一百多位教授全部反對這個觀點,因為你怎么逼得過真正自己作選擇的人呢?真正屬于自己的選擇,就是熱情、興趣所在,為此他翻墻、過河都要去實現,你逼自己哪能逼到這個地步??!
我們上一代的很多人逼得出來,為什么?不逼會餓肚子,會找不到容身之處,這個動力多強大!我們這一代哪有這個動力啊!那我們靠什么動力?只有自己選擇,很多教授講,在大學階段學習的動力是來自你對所學東西的熱情的。
我在初中、高中的時候也很被動。我真正改變了是在我自己作了選擇了后,自己選擇的過程其實就是自己說服自己的過程,自己選擇事情的行動起來感覺會很不一樣,因為是自己選擇的,自然而然地就會想盡一些辦法學,甚至半夜都想起來再學一點。
新高考:那么我們怎么才能學會自己做選擇?
顏曉川:這不是短時間之內,我教你作選擇,你試個幾分鐘,就能學會了的,這需要很長時間的嘗試和經驗。
我覺得,在高中重要的是改變自己的觀念,擁有自己作選擇的意識。至于具體操作層面的事,我覺得說多了沒有意義,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我覺得適合于所有人的就是這個觀念上的東西,一旦觀念上的東西扭轉了,在操作層面自己就會找到方法。
說說我的經驗吧,我自己是這么過來的:小時候也是家長包辦,中間產生過一點矛盾,就是你想做什么和家長想做什么之間的矛盾,但是,要想讓家長信任你,你在作決定的時候就一定不能不靠譜,你若做錯一個決定,家長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讓你再自己做決定。
我16歲時決定要到美國去讀書,之前我做了很久的調研工作。我父母不同意我去,他們說不好的地方有哪些;我想要去,我也說不好的地方有哪些,但我還說出好的地方有哪些。結果證明,對于我來說那個決定做得非常正確。后來一系列不同的決定都是我自己做的,最后事實表明都是我對了。這樣幾次之后,父母就不會來插手我的事情了。
新高考:美國高中生是怎么學會自己做選擇的?和國內有什么不同?
顏曉川:在美國,高中生要選擇自己聽的課程、參加的戶外活動,在某個領域里多上點課或少上點課,構建自己的知識背景,決定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等等。在整個初、高中六年的時間里,他們逐漸地習慣了自己做選擇,慢慢就練就了這種做選擇的能力,包括前期的信息搜集分析,問他們?yōu)槭裁催x擇這個、不選擇那個,都能說出一套一套的東西來。
在美國,有很大一部分學生18歲以后就完全獨立了。這個獨立性是怎么養(yǎng)成的?我覺得是從自己作決定開始的。當然,這和美國的觀念、文化、制度,家長、老師的放手有關。
美國大學招生錄取跟中國不太一樣,不是只看分數的,還看學生能不能干成事等。其中有一個就是看你是不是對所學所做的抱有熱情,主考官覺得你有熱情就很容易做成事。
當然,成績也很重要,因為是否有好一點的成績也能體現你靠不靠譜,別人交給你的事情你能否認真完成,值不值得依靠等。
新高考:那么我們國內的同學就沒辦法再做點什么(以學會自己作選擇)了嗎?
顏曉川:為什么沒辦法自己作選擇?還是因為對自己、對各種選擇不了解。我覺得了解非常重要,要了解自己(擅長什么,想要什么),了解社會(候選對象有什么)。對于高中生,了解的最好途徑是讀書,讀教材、教輔以外的書。美國、日本學生的讀書量是中國學生的十倍到二十倍。當然,讀書要有選擇,聽更可靠、更權威的人說,這樣才能了解得更真切。
即使對于課內的學習,多讀課外書也是有好處的。比如,閱讀物理學(自然科學)的歷史(背后的故事),能讓物理概念變得更生動更有趣,而且能讓零散的概念拼湊成一幅完整的圖。如果你的物理老師在講物理的時候不講這些概念背后的故事,比如那個年代的時代背景、思想觀念、關注的問題等,你就要在課余時間做一些調查了解,這對你非常有幫助,而且這樣的學習把人性跟學科結合起來,能激發(fā)興趣。
除了讀書,我們還需要自己嘗試實踐,比如參加一些夏令營活動。因為我們常常會在了解不太深入的情況下感覺自己喜歡什么,但是在深入以后發(fā)現自己并不太喜歡,所以尋找興趣所在不能太草率,要經過比較真切的接觸、嘗試,才能發(fā)現自己真正的熱情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