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凌 許莎莎
摘 要:以往的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不僅在情緒反應上有差異,在言語表達上也有差異,對情緒詞匯的評估上也有差異。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中英文書寫形式的不同,男女大學生作文中的英文詞匯應用不同,對英語情緒詞匯的應用也不同。
關鍵詞:大學生;情緒詞匯;差異
一、引言
1.男性和女性言語表達差異
對于不同性別的詞匯使用狀況研究最多的是社會心理學、社會語言學。這些研究提出,由于女性和男性的生活目標、價值觀的不同,他們的言語表達也有差異。Lakoff(1975)在其著作中提到,女性更喜歡用模糊語(hedges),比如I think,sort of等。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差異:男性的言語表達更簡潔,很少談論私人話題。女性的言語表達有更多的情緒內容,會更多地談論親密的、情緒方面的內容(Janet Holmes,1997)。
女性和男性不僅在母語的言語表達方面表現(xiàn)出差異,在第二語言的應用上也有差異。這方面的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對第二語言的理解能力也勝過男性,她們的第二語言學習模式與男性不同,比男性的學習模式更牢固。女性被試(荷蘭語為第一語言)在和研究者用法語(第二語言)進行的雙語交流中,常常使用指示詞(deictic words)描述時間、空間的概念(Dewaele,2001)。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不同性別在語言表達上有所不同。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可能與進化有關,也有可能和兒時的教育有關。進化過程中,男性擔任的社會角色必然對他們的要求更為嚴格,肩負的重任可能致使他們的語言表達更簡潔明了。而社會對女性的要求沒有像男性那樣嚴格,因此,在言語表現(xiàn)中可以表現(xiàn)出模糊語或者用指示詞描述時間、空間概念。
2.男性和女性情緒反應差異
性別差異不僅在言語表達上有差異,在對情緒反應上也有所不同。大量的神經(jīng)科學研究證實了這一點。神經(jīng)科學方面對情緒的研究采用了事件相關電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s,即ERPs)、皮膚導電反應、功能性磁共振等研究設備,得出了很多實驗結果。這些研究結果大部分都證明情緒反應有性別差異。比如,神經(jīng)科學的影像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的大腦對負性情緒刺激反應更強烈,男性的大腦對正性情緒刺激反應更強烈(Jennifer S Stevens,Stephan Hamann,2012)。事件相關電位研究發(fā)現(xiàn),不愉快的、高喚醒的刺激讓女性被試產(chǎn)生了更大的ERP峰值(N100和N200)(Lithari et al.2010)。皮膚電生理反應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女性在回憶生氣的和愛情的內容時,比男性產(chǎn)生更強的皮膚電反應(Chentsova-Dutton and Tsai,2007)。
心理學研究中采用圖片回憶的研究發(fā)現(xiàn),和男性被試相比,女性被試更容易記住負性內容的圖片(Felmingham et al.2012)。對情緒詞匯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了性別差異。比如,英語情感詞匯(Affective Norms for English Words,i.e.ANEW)評估中,男性和女性對英語情感詞匯的評估也有不同(Bradley & Lang,1999)。比如,男性對情緒詞life給出的效價值(高興—不高興)為7.00,而女性給出的評估值為7.38;男性對情緒詞grateful給出的效價值為7.33,而女性對給出的效價值為7.39。女性給出的效價值與男性不同。
以上文獻表明,女性的情緒反應比男性敏感,尤其對負性情緒更加敏感,她們更容易記住負性內容的信息。但是,也有一些研究沒有發(fā)現(xiàn)以上提到的差異。比如,在一份功能性磁共振研究中,高喚醒的圖片(比如,威脅、肢體殘缺和色情)對男性和女性引起的情緒反應是一樣的,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Bradley et al.,2001)。對話語進行分析的研究發(fā)現(xiàn),男性和女性的話語數(shù)據(jù)分析沒有表現(xiàn)出哪一方的表達比另一方更有情緒特點。Shimanoff(1984)分析了錄音帶記錄的40名美國大學生(20名女生,20名男生)的閑暇交流內容,她發(fā)現(xiàn),這些年輕人在情緒詞匯的使用數(shù)量上沒有顯著差異,或者在討論情緒的方式方法上也沒有顯著差異。即使有,也只是男學生在談論他們的情緒時,使用的情感詞匯多一點(slightly)。
由上可知,目前對兩性情緒反應的差異研究沒有一致的結果,這也許是由于研究材料、研究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導致了不同的研
究結果。本文希望了解中國大學生的情緒詞匯應用上是否有性別差異存在。英語作為中國大學生的第二語言,并且,英語屬于表音文字,中文屬于表意文字,兩種文字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是否會導致對情緒詞匯的反應不同是本文希望了解的內容。
二、研究設計
1.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英語作為中國大學生的第二語言,英語情緒詞匯在英語作文中應用的性別差異。
2.被試
云南民族大學13級學生,男女各20名,分為男生組和女生組。年齡為19~20歲。
3.研究材料
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作文題目The Advantages of Saving Money,學生按考試要求寫三段或三段以上的作文。
4.研究程序
第一步:應用antconc篩選出男生組和女生組各自使用的詞匯,并統(tǒng)計出使用頻率。最后依據(jù)詞匯使用頻率排序。
第二步:依照使用頻率排序后的詞匯依據(jù)英語標準情感詞匯
(Affective Norms for English Words,i.e.ANEW)找出情感詞匯,并標出對這些詞匯的效價(valence),進行對比。在ANEW中,英語詞匯的效價評估從不高興到高興,即從1級到9級。1級表示最不高興,9級表示最高興。因此,數(shù)值1到3理解為低效價,4到6理解為中等效價,7到9理解為高效價。最后,將男女兩組的情感詞匯進行對比。endprint
三、結果及討論
上表中的詞匯來自于antconc軟件的篩選結果。男女學生的英語作文先通過antconc軟件將作文中應用的詞匯依據(jù)使用頻率排序,挑選出頻率為5以上的詞匯。頻率為5以上的詞匯依據(jù)ANEW找出情緒詞匯及其效價(快樂—不快樂)。上表即依據(jù)ANEW選出的結果。
從上表可以看出,女生在作文中應用了更多的情緒詞匯,比男生多出4個。男生寫作中用到的情緒詞匯最高效價為8.26(free),最低效價為4.11(habit)。女生用到的情緒詞匯最高效價為7.47
(good),最低效價為2.93(waste)。依據(jù)ANEW的劃分標準,1-3為低效價,屬消極詞匯(negative words);4-6為中等效價,屬中性詞匯(neutral words);7-9為高效價,屬積極詞匯(positive words)。依據(jù)這個評估標準,男生用到的情緒詞匯中有中性詞匯(4個)、積極詞匯(3個)。而女生在作文中用到的情緒詞匯中涉及積極詞匯
(6個)、中性詞匯(4個)、消極詞匯(1個)。這表明,男生的英語情緒詞匯應用傾向于積極詞匯或中性詞匯,而女生的情緒詞匯應用
范圍比較廣,涉及了三種情緒詞匯類型。這一結果和前面提到的研究結果一致,即男性和女性對情緒的反應不同,女性對負性情緒的反應更敏感。
本研究的被試主要是中國大學生,英語是被試的第二語言。并且,中文屬表意文字,英文屬表音文字。兩者無論從形態(tài)還是拼寫方式上都不同。縱然如此,中國大學生對英文(第二語言)的情緒反應還是表現(xiàn)出與英語為母語的被試一樣的反應,即對負性情緒詞匯表現(xiàn)得比男性敏感。這一點充分表明,無論是表音文字還是表意文字,不同性別對情緒的反應都不會受到語言文字的影響。
依據(jù)上面的表格還可得出另外一個結果,即女生的情緒詞匯
應用范圍比男生更廣、更豐富。男女生在作文中主要應用了good,
life,habit,opinion,clothes這些名詞和形容詞。女生應用的詞匯包括books,children,learn,house,useful,waste等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男生的情緒詞匯應用除了和女生組相同的good,life,habit,opinion,clothes這五個詞外,只多用了free,hard兩個形容詞。和女生相比,男生的情緒詞匯應用相對單一,主要集中在形容詞和名詞,而女生除了用到名詞和形容詞,還用到動詞(比如learn,waste)。由此可見,女生的詞匯應用具有多樣化。
參考文獻:
[1]G. Lakoff.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Contemporary Research in Philosophical Logic and Linguistic Semantics,1975(4):221-271.
[2]Janet Holmes.Woman,Language and Identity[J].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1997(2):195-223.
[3]Dewaele,J.M.,& Regan,V.The use of colloquial words in
advanced French interlangauge.In S. Foster-Cohen and A. Nizegorodcew (Eds.),EUROSLA Yearbook 2001:51-68.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4]Lithari et al.Are females more responsive to emotional
stimuli?A neurophysiological study across arousal and valence dimensions[J].Brain Topogr,2010(23):27-40.
[5]Chentsova-Dutton YE, Tsai JL Gender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response among European Americans and among Americans[J]. Cogn Emot,2007(21):162-181.
[6]Felmingham et al.Sex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memory consol-idation:The effect of stress-induced salivary alpha-amylase and cortisol[J], Biological Psychology,2012,89(3):539-544.
[7]Bradley, M.M., & Lang, P.J.Affective norms for English words
(ANEW): Instruction manual and affective ratings, Gainesville, FL:Center for Research in Psychophysiology, University of Florida,1999.
[8]Bradley et al.Emotion and motivation I: Defensive and appetitive reactions in picture processin[J]g. Emotion,2001,1(3):276-298.
[9]Shimanoff, S.B.Commonly named emotions in everyday con-versations[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984,58(2):514.
(作者單位 云南民族大學)
編輯 王團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