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琨
2013年10月11日,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12月7日,他在瑞典文學院發(fā)表了《講故事的人》的文學演講。我要寫的第一個孩子,使我想起了這些。
寫小說的人
他叫李俊豪,上初一。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在班里后五名,他的鼻尖總是抹得引人注目的黑,每次我都得提醒他去洗洗。除了他的黑鼻尖,他看上去與一般孩子沒什么不同。他被我注意,是源于一本筆記本。那本筆記本上,有他用潦草的筆跡寫的小說,小說的名字是《奇幻探險》,他用的筆名是奇幻小俠。
他剛開始寫時,我曾翻看過,受《查理九世》的影響。后來我多次要求再拿給我看,他卻害羞了。也罷,畢竟他是個不太受我“待見”的孩子,但我鼓勵他繼續(xù)寫下去的話卻從沒斷過。一學期過去了,他的《奇幻探險》已完成了15000字,他比較得意的章節(jié)有“法老王的詛咒”“倒轉(zhuǎn)的時間”“詭異的舊學生公寓”“機械星球”等。
本學期的第一次作文題是《我的夢想》,當我詢問學生的夢想是什么時,李俊豪破天荒地第一個舉手:“我的夢想是當一名小說家?!睕]有嘲笑,沒有質(zhì)疑,有的只是學生的佩服和贊賞。對于這樣的學生,老師的態(tài)度其實非常重要。與他交流時,他說:“他的夢想是成為像雷歐幻像那樣的小說家,寫出更多類型的小說,能暢銷全國,讓更多的人看?!彼€說:“為了實現(xiàn)夢想,他要看更多的書,學習、吸取寫作的經(jīng)驗。”他的字很差,他說:“還要寫好字?!?/p>
現(xiàn)在,他正在看《希臘神話》和《史記》。他睡覺前的“必修課”就是看書。
他也越來越自信,敢于舉手回應我的提問和分享他的閱讀體會。這些,歸根結(jié)底,是閱讀帶給他的。
“開花”的文字
追溯至上一學年,初四。
喜歡梁衡的散文,也印發(fā)了幾篇給學生看:《跨越百年的美麗》《讀柳永》《把欄桿拍遍》《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林則徐》。他們寫了很多精彩的點評和讀后感言:
每讀一段,口怯心悸,像不認識字一樣,感覺這八年書白讀了。(讀《把欄桿拍遍》)
曾經(jīng)失落過,曾經(jīng)彷徨過,曾經(jīng)不知所措過;曾經(jīng)茫然過,曾經(jīng)難過過,曾經(jīng)想要放棄過。但多次的失落,不曾使他頹廢,多次的彷徨,不曾使他放棄。(讀《讀柳永》)
虎門銷煙,他執(zhí)行公務;戍守邊疆,他無怨無悔。為黎民百姓鞠躬盡瘁,卻不為朝廷低眉順眼。一個愛國之臣被封建君主折磨得筋疲力盡,不得安寧,他卻處處為國著想,為民擔憂,希望天下太平,民可聊生。(讀《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林則徐》)
從沙場血戰(zhàn)到字里行間,從白日批官文到“夢回吹角連營”。他在逆境中逆流而上,雖不曾實現(xiàn)夢想,卻成就了另一番風采。大洋彼岸的實驗室里,居里夫人從內(nèi)向外透著一種難以言表的美麗,堅定的信念,永恒的執(zhí)著,不懈的追求,使她載入歲月的輝煌歷史。(讀《把欄桿拍遍》與《跨越百年的美麗》)
柳永,一個像錐子一樣的詩人。在歷史的畫卷上,用他的尖銳捅出一片新的天地。他曾“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他的一生平靜而洶涌。在市井凡塵中,他用獨特的方式記下了這過往的“煙柳畫橋,風簾翠幕”。他是被歷史銘記的人。(讀《讀柳永》)
捫心自問,我寫不出這樣的文字。但我自豪,我是他們的老師。
有了書櫥之后
初一,每個教室配備了一個大書櫥。實木的,五層,1.8米高。從圖書館借來書,學生從家里帶來書,還是顯得空蕩蕩的。似乎我們書櫥里的書總是不夠。中午,午飯后,校園里不久就會靜悄悄的,初一的學生尤其安靜。他們會安安靜靜地坐在座位上,讀書、做筆記?!稅鄣慕逃贰兑了髟⒀浴贰斗毙恰贰洞核飞蠈W期是普及了的,《讀者》《意林》每小組一套,每次來了新一期,都是迫不及待、先睹為快。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我看得見的變化是,讀書讓他們變得安靜,讓他們學會了思考。
本周周一的班會上,兩個學生主持了“讀書”主題的班會《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因為我的懶惰,沒有任何的指點,完全地放手。流暢的表達,巧妙的穿插,機智的提問,我由衷地贊嘆:作為老師,也有不如他們的地方,也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
我是他們的老師,書籍更是他們的老師。如影相隨,潛移默化。
其實,我更是一個牽線人,我讓他們與書結(jié)緣。
我更滿意我的后一個角色。
(作者單位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龍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