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照
18世紀末,英國等帝國主義國家的毒販,開始向我國傾銷鴉片,數(shù)量越來越大,不僅造成中國白銀大量外流,而且給群眾健康、社會安定帶來嚴重危害。生于1785年、清嘉慶年間考中進士的林則徐,1838年任湖廣總督時,就深刻認識到煙毒泛濫這種狀況必須改變,采取了有力措施查禁,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這年年底,林則徐受命擔任欽差大臣,到鴉片主要入境地廣東省禁毒,堅定了“鴉片一日不絕,本大臣一日不回”的決心。他在群眾支持下,廣泛搜集研究國內(nèi)外有關(guān)情報,同販毒分子展開了堅決斗爭,收繳鴉片達237萬多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為中華兒女反帝斗爭譜寫了光輝的一頁。
針對帝國主義的武裝挑釁,林則徐與廣東水師提督關(guān)天培密切配合,大力整頓海防,招募民兵,訓練水勇,在練兵場上樹起了他撰寫的大旗:
小隊出郊垌,愿七年功成,凈洗銀河長不用;
偏師成堡壘,看百蠻氣懾,煙消珠海有余清。
在群眾積極支持參與下,林則徐、關(guān)天培多次率部打退了帝國主義的武裝挑釁。1840年1月林則徐任兩廣總督后,進一步開展了禁毒斗爭。但清政府卻屈服于帝國主義的壓力,在1840年10月將林則徐革職,不久又將他充軍到新疆伊犁。流放途中,林則徐在給他妻子的信中,寫下了這樣的誓言,表明他把國家利益放在最高地位,決不顧及自己的禍福生死:
茍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趨避之。
當初與林則徐并肩抗擊帝國主義武力入侵的關(guān)天培,因清政府的壓制,在與入侵的帝國主義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林則徐滿懷悲憤地為他撰題了如下挽聯(lián):
六載固金湯,問何人忽壞長城,孤注竟教躬盡瘁;
雙忠共坎壈,聞異類亦欽偉節(jié),魂歸相送面如生。
上聯(lián)“問何人忽壞長城”,所指十分明白,這就是腐敗的清廷!但他不能挑明。
林則徐流放新疆期間,推動當?shù)貙嵭斜r(nóng)合一,屯懇戎邊,興修水利,發(fā)展農(nóng)林,嚴防外敵,為民造福。清代著名學者梁章鉅贊他“萬頃開荒成偉業(yè)”,當?shù)厝嗣裰两袢詫λ指袘选?/p>
林則徐得知流放在此的友人黃冕將被朝廷起用時,曾賦詩自勉,流露出他對報國的期待:
西塞論心親舊雨,
東山轉(zhuǎn)眼起亭云。
偶然風雨驚花落,
再起樓臺待月明。
相傳有年除夕,他的父親寫出一副春聯(lián)的上聯(lián)后,卻想不出下聯(lián)。幼年的林則徐擂了三聲鼓后,續(xù)對了下聯(lián),便產(chǎn)生了一副有氣勢的名聯(lián):
除夕月不明,點數(shù)盞燈,代乾坤壯色;
新春雷未響,擂三聲鼓,替天地揚威。
有次老師帶領(lǐng)他與同學去傍海的鼓山春游,要學生寫聯(lián)敘感受,并嵌入海、山二字。林則徐反復咀嚼登山觀海的體會,吟出了氣勢恢宏的一聯(lián):
海到無邊天作岸;
山登絕頂我為峰。
林則徐還撰寫了多副自勉聯(lián),以下是其中之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文學家冰心曾在《讀我家的對聯(lián)》一文中說:“我非常喜歡這副對聯(lián)!念了總覺得有股凜然正氣撲面而來。它不但描寫了我所熱愛的大海和高山,那‘有容’和‘無欲’四個字,更含有很深的意義;‘無欲’又使我憶起諸葛亮武侯《訓子篇》中‘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兩句名言。這些掛在墻上的好對聯(lián),孩子們天天眼里看著,口里念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對于他們的人格培養(yǎng),是有很大好處的,其效果決不在‘言教’和‘身教’之下!”(見《冰心全集》第8卷第455頁)
1829年林則徐主持疏浚福州西湖時,順便修復了南宋抗金名將李綱祠。在贊頌李綱的題聯(lián)中,抒發(fā)了自己的報國壯志:
進退一身關(guān)社稷;
英靈千古鎮(zhèn)湖山。
林則徐還在他辦公的大堂等處,撰題了一些自勉對聯(lián),如:
愿聞己過;
求通民情。
應視國事如家事;
能盡人心即佛心。
定而后能靜;
言之必可行。
林則徐與張仲甫合作,寫了一批集句聯(lián),例如:
讀書破萬卷;
(杜甫句)
落筆超群英。
(李白句)
閑看秋水心無事;
(皇甫冉句)
久住西湖夢亦佳。
(方岳句)
1843年林則徐的妻子鄭淑卿病故,林則徐懷著深深的悲痛,寫了以下挽聯(lián):
相夫垂四十載辛勤,出處同心,晝錦歸來猶并轡;
濟世具萬千緍功德,熾昌啟后,夜臺化去合升天。
1849年林則徐因病辭歸,撰有幾聯(lián)寫當時的心境與家境:
坐臥一樓間,因病得閑,如此散材天或?。?/p>
結(jié)交千載上,過時為學,庶幾秉燭老猶明。
林則徐病逝后,思想家、史學家魏源撰聯(lián)對他作了這樣的評價:
品望重當朝,猶憶追陪瞻雅范;
褒榮垂史乘,徒殷景仰吊遺徽。
左宗棠,在挽聯(lián)中把林則徐的人品比同諸葛亮、岳飛:
憂國如家,二百余年遺直在;
出師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頹。
當代名家胡喬木、郭沫若曾分別撰聯(lián)贊頌他:
捷報新傳,百載冤仇今盡雪;
將軍雖去,千秋大樹永凌云。
焚毒沖云霄,正氣壯山河之色;
揮旗抗敵寇,義勇奪魑魅之心。
(此文素材取自四川辭書出版社《中華小百科全書(歷史卷)》,人民日報出版社《中華對聯(lián)鑒賞》,花山文藝出版社《清朝那些事兒》,中州古籍出版社《中華古今奇聯(lián)鑒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