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生命主體,人是有能動性的。這種能動性的發(fā)展程度,決定了生命的精彩程度和發(fā)展高度,決定了人的價值尺度和意義空間。激活人的能動性,對于生命自主成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最亮的星
生命是有差異的,這要求學校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必須是有差異的。為激勵孩子天天向上,三好學生評比一直是學校最傳統(tǒng)、最常見的評價手段。然而,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用“三好”去評價“多元”,顯然是不科學、不合理的。
蒲鞋市小學龜湖校區(qū)的朱艷校長深有同感:
“三好學生這一評價機制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和滯后性:不能對孩子作出即時性評價;評價標準過于統(tǒng)一;過于注重孩子間的橫向比較,而忽略了孩子個人的縱向發(fā)展;人選者集中為學習成績排前的孩子,對大多數(shù)孩子失去了激勵作用;忽略了心理、情感、社會交往諸方面素質(zhì)的評價,致使‘三好異化成了‘一好——學習好。”
為此,蒲鞋市小學在創(chuàng)新評價機制上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
為讓更多孩子感受到被激勵、被肯定的快樂,學校嘗試建立了“亮麗十星”多元評價機制;為讓孩子感受到成長的快樂,學校引入了“成長記錄袋”評價機制;為實現(xiàn)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校推出了“四心相連”評價體系。
見記者的眼光停留在“四心相連”評語卡上,朱校長會心地作起了介紹:
“在‘四心相連評價體系中,評語的內(nèi)容從原來單一的老師評改變?yōu)槔蠋煛⒑⒆?、朋友、家長評;評語的形式從原來簡單的一張成績報告單改變?yōu)檎郫B式的,配以白描插圖的‘四心相連評語卡??ㄉ系陌酌璨鍒D卡通畫,是根據(jù)孩子喜歡卡通畫的心理特點而設計的,目的是讓孩子自己動手,添加上喜愛的色彩。”
說話間,朱校長從一大堆評價卡中隨便挑出了幾張,遞給了記者:
在一張“我眼中的自己”評價卡中,一位孩子對自己說:“我是只快樂的小鳥,舒展愉悅的心情,輕松歡快地飛翔。跌倒了,爬起來,繼續(xù)跑,直到終點。請大家別說我小,我會天天向前跑?!?/p>
而在一張“來自朋友的鼓勵”評價卡上,一位同學對他的好朋友說:“眉宇間透露出你的聰慧,談吐中透露出你對文學的了解。當你滔滔不絕地講述名人故事,當你只讀幾次就能流利地背出英文,我總會向你投去崇拜的目光。但數(shù)學是你的弱項,希望你能攻下數(shù)學難關,做個全面發(fā)展的人?!?/p>
在一張“老師對我說”評價卡上,記者看到了這樣的評價:“可愛的你在班上就像一個跳躍的音符,時時奏出悅耳的旋律。你思維敏捷,發(fā)言積極,集體榮譽感特別強,你的熱情和善解人意使你擁有許多好伙伴?!?/p>
一位家長在“父母的期望”評價卡上,寫下了這樣的話語:“我們很愛你,不敢要求你太多,怕給你帶來壓力,讓你瘦小的肩膀承受不起,只希望為你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你有快樂的童年,平平安安到永遠。我們沒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在學習上沒能給你很大的支持,請你諒解。但在你不斷汲取知識的同時,我們作為父母也會努力的。讓我們一起學習吧!”
在不同的眼睛里,自己竟然有這么多的優(yōu)點!讀這樣的評語,就如同與老師、伙伴、父母,甚至與自己平等對話,不管是肯定的話語,還是善意的提醒,都在激勵孩子向上的心:努力吧,做更好的自己!如此,在充滿激勵的樂園中,每個人都成了那顆最閃亮的星!
同樣的星卡,不一樣的精彩
位于溫州老城區(qū)深處的建設小學五馬校區(qū),房舍古舊,巷道逼仄,古樹參天。已放學的校園異常安靜,讓人幾乎忘了這里就是繁華的溫州城。
“大隱隱于市”,突然浮現(xiàn)在腦海的一句古語,讓記者對接下來的采訪交流充滿了期待。
記者和陳錢林校長聊起了星卡評價這個話題。
建設小學的星卡評價載體,分為綠星卡、紅星卡、黃星卡,以及與星卡配套使用的“厚德篤行少年”獎章。
綠星卡分好學卡、特長卡、習慣卡、班級卡、活動卡、努力卡、家庭卡、進步卡。好學卡用于對學科優(yōu)秀生的獎勵。每班限發(fā)100張。特長卡用于獎勵特長獲獎者,由學生干部自主管理。凡獲得校級以上特長比賽榮譽者,可獲1張?zhí)亻L卡。但是,一月內(nèi)如獲得多個榮譽,也只能領取1張?zhí)亻L卡。
“為什么要限發(fā)?”陳校長的一席話消除了記者的疑問:“好學卡和特長卡之所以單列并限量,是為了避免星卡總量取決于考試成績與特長的導向偏差。學科優(yōu)秀生與特長生應該受到表彰,但是,當前社會評價過于看重這兩項內(nèi)容了!學校稍微淡化,既顯示與社會評價的互補,也體現(xiàn)了學校少些錦上添花、多些雪中送炭的多元化評價理念?!?/p>
班級卡和習慣卡用于習慣養(yǎng)成教育,由學生干部自主管理。班級卡是基于集體榮譽的獎勵,每四周考核評比一次,凡獲優(yōu)勝班級,全體孩子都可獲得1張班級卡。習慣卡側重孩子個體德行,學校根據(jù)孩子習慣情況動態(tài)制訂《良好習慣自主評價表》,每周由孩子自評,每月由孩子小組互評,合格者獲1張卡。
“小學教育以習慣養(yǎng)成為重,幾乎所有小學都會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紀律、衛(wèi)生、出勤等方面的競賽。班級卡的設計,正好與這類競賽活動相配套。習慣養(yǎng)成教育,尤其需要孩子自主、自覺,周評月獎的習慣卡,對孩子個體提出了具體的引導要求。”陳校長道出了設計這兩種卡的背景。
活動卡設體育獎章、科技獎章、英語獎章、閱讀獎章、數(shù)學獎章、藝術獎章。凡體育節(jié)、科技節(jié)、英語節(jié)、讀書節(jié)、數(shù)學節(jié)、藝術節(jié)活動達標者,均可獲得1張綠卡;比賽獲獎者再得1張,由組織者頒發(fā)。
“這樣的評價,既面向全體,又鼓勵了優(yōu)秀者,不可謂不妙!”記者不禁感嘆。
最能體現(xiàn)多元評價色彩的是努力卡。每學期每個班主任500張,數(shù)學、英語教師每班100張,科學、音樂、體育、美術教師每班50張,其余科任教師每班25張。學校要求教師制訂各具特點的努力卡獎勵制度,以擴大評價量。努力卡用于獎勵除學習成績、特長獲獎之外的所有努力。
“努力卡倡導努力取向,在孩子的縱向比較中發(fā)現(xiàn)閃光點;允許老師自由發(fā)放,充分體現(xiàn)對教師智慧的尊重。因為孩子的個性都不一樣,只有老師最能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惫芾碚叩闹腔郏屓烁信?。
進步卡主要用于潛能生,由班主任頒發(fā),每學期100-200張。這樣的設計,目的是關注獲得綠星卡總數(shù)過低的孩子,放大他們的優(yōu)點。
“孩子表現(xiàn)固然有差異,但‘貧富分化過度,對弱者是不尊重的。設計進步卡,就充分體現(xiàn)了尊重差異理念?!标愋iL解釋道。
家庭卡則是家校合作新的載體。學校制定《家庭自主教育評價表》,開學初,孩子在家長幫助下填寫評價表,交班主任審核。每月由孩子自評、家長評價,凡家長認為合格者,即在評價單上簽章,孩子憑此可換取家庭卡。
“以往的家庭作業(yè),大多都是家長要求,孩子被動去做。如此,即使是很有意義的項目,也因為缺乏自主選擇,而讓孩子產(chǎn)生抵觸情緒。家庭卡的評價方式,尊重孩子的自主設計、自主評價,能使其品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睂τ诩彝タǖ膬r值,陳校長深有感觸。
紅星卡是一種過程性榮譽,10張綠星卡換取1張紅星卡。為了讓孩子多一些成功的體驗,學校設計了換卡程序:孩子到班主任處領取紅星卡申請單,填寫10張綠星卡來歷,申請單交家長簽字,換紅星卡,名單在校園“星卡光榮榜”公開表彰。
黃星卡則為懲罰措施。孩子如有嚴重過失,教師可出示黃星卡,扣回該生1張綠星卡。一周內(nèi)幫助其改正后,取回黃星卡,歸還綠星卡。黃星卡由班主任使用。
“黃星卡也用于成績優(yōu)秀生。這些孩子也有缺點,更需要挫折教育。以往的評價,獎勵多給了優(yōu)秀生,而懲罰往往給了后進生。不經(jīng)意間,懲罰便帶上消極解氣的色彩。實際上,懲罰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是教育藝術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適用于所有孩子?!标愋iL對否定性評價的價值,有著獨到的見解。
與校訓“厚德篤行、止于至善”相呼應的“厚德篤行少年”獎章,是終結性的榮譽。凡獲得三張紅星卡者,即可獲此榮譽。學校設計了七彩獎章,供孩子自由選擇。凡獲該榮譽者,都會在學校晨會時上臺接受表彰。
“有了‘厚德篤行少年獎章后,原有的期末評比全部取消,不再寫獎狀發(fā)獎品,既節(jié)省經(jīng)費,又利于收藏?!标愋iL的話,透著幾分輕松。
對于星卡評價的效果,二(4)班潘奕衡家長湯巧珍深有體會:
那天,我和女兒一起去逛街,經(jīng)過人民路的一個路口時,正好紅燈亮著??吹接腥碎_始走動,我也緊緊地拉著女兒的小手,打算進行“中國式過馬路”。不料,女兒卻拽著我往后拖,還一臉正氣地說:“媽媽,現(xiàn)在還是紅燈,不能走?!蔽衣晕⑦t疑,正想辯解時,女兒又說:“媽媽,您忘了,我們在家庭卡上不是寫著‘過斑馬線時,紅燈停,綠燈行嗎?我們要說到做到?!迸畠旱囊痪湓掦@醒了我,也讓我想起來,前不久學校下發(fā)了一張家庭卡表格,要求孩子平時在家糾正不良習慣,養(yǎng)成好習慣,家長要監(jiān)督孩子堅持做到。我們一家三口討論了一下,覺得女兒喜歡蹦蹦跳跳,不注意路上的車來車往,很不安全,所以首先要糾正的就是出行的安全習慣,于是填上了“要走人行道;過斑馬線時,紅燈停,綠燈行”。女兒的這句話,讓我深感慚愧,我馬上向女兒道歉:“對不起,寶寶,媽媽剛剛忘了。媽媽以后一定做到‘紅燈停,綠燈行。”“我們拉鉤約定,說到做到?!迸畠盒χf道。說話間,綠燈亮了,我們一大一小,手拉著手,開心地往前走去。
就是這枚小小的星卡,讓女兒堅持了“說到做到”;正是這枚小小的星卡,讓女兒懂得了自律;正是這枚小小的星卡,讓女兒每天自覺地彈鋼琴、練書法;正是這枚小小的星卡,讓女兒堅持了長達一個月的魔尺強化訓練,鍛煉了女兒的毅力;正是這枚小小的星卡,讓女兒每天見縫插針地閱讀課外書,懂得了珍惜時間;正是這枚小小的星卡,讓我真正懂得了身教重于言教……
其實,卡只是形式,重要的是背后的理念。正是有了理念的支撐,建設小學的星卡評價模式,才有了與眾不同的精彩。
激活人的內(nèi)在活力,評價是重要的方式。只有站在孩子的立場,與孩子平等對話,評價才會如一把智慧的鑰匙,打開他們稚嫩的心扉,激活他們的生命潛力。蒲鞋市小學和建設小學的探索給人的啟示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