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認真研讀《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2、13冊),便不難發(fā)現(xiàn),從1966年5月到1976年9月,毛澤東的文革心路大體經歷發(fā)動文化大革命、結束文化大革命和捍衛(wèi)文化大革命三個階段。前后長達10多年,毛澤東最終不僅沒有結束文化大革命,達到“天下大治”,反而以捍衛(wèi)文化大革命走到生命終點。究其根源,是毛澤東堅持“以階級斗爭為綱”的理論所致。
關鍵詞:《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毛澤東;文革心路
中圖分類號:A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6721101(2014)01000109
收稿日期:2012-12-20
作者簡介:謝昌余(1951-),男,安徽巢湖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毛澤東思想。
Reviewing Mao Zedongs Cultural Revolution intention from
Mao Zedongs Manuscript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Country
XIE Chang-yu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Hefei 238000, China)
Abstract:A close reading of Mao Zedongs Manuscript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untry (no.12 and no.13) finds it not difficult to discover that from May 1966 to September 1976, Maos cultural evolution intention had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the launching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ending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defend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After as long as more than 10 years, Mao Zedong ultimately not only did not e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o achieve the “nationwide peace & order”, but instead defende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ill the end of his own life.Well regarded as a tragedy, the source of it lies in Mao Zedongs adherence to the “class-based struggle” theory.
Key words:Mao Zedongs Manuscript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untry; Mao Zedong; Cultural Revolution intention
從1966年到1976年9月,毛澤東的文革心路大體經歷發(fā)動文化大革命、結束文化大革命和捍衛(wèi)文化大革命三個階段。本文以解讀《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2、13冊)(以下簡稱文稿)的方法對毛澤東這一心路歷程作出具體分析。
一、發(fā)動文化大革命——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時的(1966年5月—1969年3月)
(一)發(fā)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時的
《文稿》中多處記錄了毛澤東關于這一思想的闡述。1966年4月,毛澤東在審閱和修改文化革命文件起草小組起草的“五·一六通知”時,就非常明確地指出:一大批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已經混進黨里、政府里、軍隊里和文化領域的各界里。他們中的一些人不但沒有被識破,而且還正在受到我們的信用,被培養(yǎng)為接班人,是睡在我們身旁的赫魯曉夫式的人物。他還認為,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會奪取政權,由無產階級專政變?yōu)橘Y產階級專政?;谶@種對黨內、國內政治形勢和干部隊伍狀況的錯誤估計,毛澤東決定:在徹底揭露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所謂“學術權威”的資產階級反動立場,徹底批判學術界、教育界、新聞界、文藝界、出版界的資產階級反動思想,奪取在這些文化領域中的領導權的同時,必須批判、清洗混進黨里、政府里、軍隊里和文化領域的各界里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和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1]43-44。由此,文化大革命正式開始。1967年1月30日,在《對譚震林關于國務院農口幾個單位情況報告的批語》中,毛澤東又寫道:“黨、政、軍、民、學、工廠、農村、商業(yè)內部,都混入了少數(shù)反革命分子、右派分子、變質分子。此次運動中這些人大部都自己跳了出來,是大好事。應由革命群眾認真查明,徹底批倒,然后分別輕重,酌情處理?!盵1]209 這里,反革命分子、右派分子、變質分子不僅是混入了黨、政、軍等重要部門,而且也混入了學校、工廠、農村、商業(yè)內部,人民群眾內部。由此,文化大革命的沖擊對象由初期主要是黨政部門和知識界擴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1968年4月,在闡述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實質時,毛澤東將“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說成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廣大革命人民群眾和國民黨反動派長期斗爭的繼續(xù)?!盵1]485這種新的提法,使問題進一步升級:文化大革命不僅要有面的擴展,而且要向深度發(fā)展,即徹底清查解放前有著或被懷疑有這樣那樣歷史問題的人。這樣,文化大革命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內容,就是在全國范圍內清理階級隊伍。
從點到面,直至對深挖歷史問題的思考,到1968年10月召開的中共八屆擴大的十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將發(fā)動文化大革命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時的定位于“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防止資本主義復辟,建設社會主義”[1]593的層面上。作這種定位表明了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毛澤東思考、關心諸多問題的焦點所在——就是怎樣看待這場文化大革命?以致到生命最后時刻,他還要中共中央為文化大革命作一個“基本正確,有所不足”的決議[2]426-427[3]1756-1758,希望留下一個為后人不能推翻的結論。甚至在生命臨終之前,毛澤東又將發(fā)動文化大革命同趕走日本人、推翻蔣介石總結為他一生中的兩件大事[3]1781。endprint
(二)采取寫大字報的方法,推動文化大革命全面鋪開
“五·一六通知”下發(fā)后,毛澤東所關注、思考的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就是用什么方法來發(fā)動文化大革命。
6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大學聶元梓等7人所寫的大字報中終于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這就是:“出大字報”聶元梓等7人的大字報中寫道:“反擊向黨向社會主義向毛澤東思想猖狂進攻的黑幫,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階級斗爭,革命人民必須充分發(fā)動起來,轟轟烈烈、義憤聲討,開大會,出大字報就是最好的一種群眾戰(zhàn)斗形式?!眳⒁娭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編:《毛澤東傳(1949—1976)》(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第1414頁。。 為此,毛澤東當即批示道:“康生、伯達同志:此文可以由新華社全文廣播,在全國各報刊發(fā)表,十分必要。北京大學這個反動堡壘,從此可以開始打破。請酌辦?!盵1]62
聶元梓等人的大字報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于當天晚上播放后,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局面頓時大變。北京各大中學校的學生們紛紛起來“造修正主義的反”,校園里鋪天蓋地貼出矛頭指向各級領導干部和教師的大字報,學校黨組織陷于癱瘓,亂打亂斗現(xiàn)象開始出現(xiàn)。全國其他各地也不例外。對于這種亂的“新”局面,毛澤東寫下《七律·有所思》1966年6月,毛澤東在《七律·有所思》一詩中寫道:“青松怒向蒼天發(fā),敗葉紛隨碧水馳。一陣風雷驚世界,滿街紅綠走旌旗?!眳⒁姟督▏詠砻珴蓶|文稿》第1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67頁。, 表達了自己十分滿意的心情。
不僅如此,對待這種亂的“新”局面,毛澤東還從理論上給以肯定。經過在韶山滴水洞中整整11天的沉思,毛澤東得出“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的結論。他認為,“有些反黨分子……他們是要整個打倒我們的黨和我本人”, 他所發(fā)動的文化大革命是一次打倒黨內右派的“全國性的演習”。正是在左派的打擊下,根深蒂固的北京市一朝覆亡,盤根錯節(jié)的北大、清華也頃刻瓦解。所以,在他看來,“亂”是好事,而不是壞事?!疤煜麓髞y”是達到“天下大治”的必經途徑,“天下大亂”是解決中國出修正主義問題的根本辦法。由此,他還認為,這種“天下大亂”的“文化大革命”每隔七、八年就要又來一次[1]71-73。
正是因為采取大字報的方法,達到了毛澤東的預期目的。所以,8月1日,也就是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召開的當天,毛澤東在寫給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紅衛(wèi)兵的信中,對清華、北大附屬中學紅衛(wèi)兵以大字報的方式向反動派造反的“革命造反精神”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熱烈的支持”態(tài)度[1]87。接著,8月5日,毛澤東自己也以大字報的形式,以“炮打司令部”為題,嚴厲指責劉少奇等人“站在反動的資產階級立場,實行資產階級專政,長資產階級的威風,滅無產階級的志氣,將無產階級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運動打下去?!盵1]90還是在同一天,毛澤東為《歡呼北大的一張大字報》一文加寫了一個批注,號召全黨向以劉少奇為首的所謂資產階級司令部開展斗爭《歡呼北大的一張大字報》是《人民日報》為發(fā)表北京大學聶元梓等7人的大字報而寫的一篇本報評論員文章。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印發(fā)此文。毛澤東加寫的批注是:“危害革命的錯誤領導,不應當無條件接受,而應當堅決抵制,在這次文化大革命中廣大革命師生及革命干部對于錯誤的領導,就廣泛地進行過抵制?!眳⒁姟督▏詠砻珴蓶|文稿》第1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93頁。。
總之,通過播發(fā)聶元梓等人的大字報,鼓動廣大群眾運用大字報的方法向各級黨委開戰(zhàn),終于達到毛澤東推動文化大革命全面開展的目的。所以,在1966年12月25日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毛澤東對大字報的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時間很短,來勢很猛。我也沒有料到,一張大字報(北大的大字報)一廣播,就全國轟動了?!盵1]144
(三)支持紅衛(wèi)兵運動
繼采取大字報的方法推動文化大革命全面鋪開后,毛澤東又以支持紅衛(wèi)兵運動的方法,更大規(guī)模地發(fā)動群眾,形成席卷全國的風暴,推動文化大革命向深度和廣度迅速展開。
從《文稿》中可以看到,從1966年8月1日到12月15日,毛澤東寫下的支持紅衛(wèi)兵運動的批語有12條。歸納其內容,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肯定紅衛(wèi)兵運動的方向是正確的,明確表態(tài)支持紅衛(wèi)兵運動。就在支持清華、北大附屬中學紅衛(wèi)兵的信中,毛澤東還明確表態(tài)他熱烈地支持全國各地的紅衛(wèi)兵運動在1966年8月1日給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紅衛(wèi)兵的信中,毛澤東還寫道:“不論在北京,在全國,在文化大革命運動中,凡是同你們采取同樣革命態(tài)度的人們,我們一律給予熱烈的支持。”參見《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87-88頁。。 1966年8月31日,對林彪在送審的講話稿中“革命的小將們,毛主席和黨中央熱烈贊揚你們敢想、敢說、敢干、敢闖、敢革命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你們干了大量的好事,你們提出了大量的好倡議。我們十分高興,我們熱烈支持你們”這段話后面加寫的“堅決反對壓制你們!你們的革命行動好的很!”一句話,毛澤東批示道:“這樣修改很好”這天下午,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其他領導人一起在天安門廣場接見了來自北京及全國各地的50萬師生和紅衛(wèi)兵。林彪發(fā)表講話。參見《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118頁。 不僅如此,毛澤東還以自己實際行動激勵、支持紅衛(wèi)兵運動。文化大革命期間,毛澤東先后8次接見紅衛(wèi)兵,總共1 100多萬人次。1966年9月13日,就接見全國各地來京師生一事,毛澤東在給林彪等的信中說:“林彪、總理、陶鑄同志:臥病三天,尚有微溫,今天略好??稍诿魈欤ㄊ模┗蚝筇欤ㄊ澹┥衔缡畷r或下午五時在天安門開七十萬人大會。我能起床,即去見見群眾,不能起床,則請你主持,我不去了?!比欢?,15日下午,毛澤東還是趕到天安門廣場,又一次接見了來自全國各地及首都的百萬師生和紅衛(wèi)兵[1]133。這說明毛澤東是多么支持紅衛(wèi)兵運動,又對紅衛(wèi)兵運動寄予多大期望!由此,他還要求各級領導支持紅衛(wèi)兵運動。11月10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對參加接見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萬師生和紅衛(wèi)兵的一些中央和其他方面的負責人說:“你們要政治掛帥,到群眾里面去,和群眾在一起,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搞得更好?!盵1]158endprint
第二,對紅衛(wèi)兵運動所造成的社會動亂問題,毛澤東采取“放任自流”的態(tài)度。1966年8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富春給中央文化革命小組并毛澤東、林彪、周恩來寫報告,匯報了國務院八個口(外事、文教、科學三口除外)機關兩個多月來文化大革命運動的情況,對這些單位如何貫徹“十六條”,搞好文化大革命問題提出了10條意見。在8月29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上,毛澤東對此發(fā)表意見說:“一條也不要。何必十條。來一個放任自流。有十六條嘛,都不聽,讓它去搞?!盵1]112他還說:“全國的省委、大市委、中等市委,要跨一批??缇涂?,要準備個別中央局、一部份省委、一部份市委垮臺。”[3]1440采取“放任自流”、不惜一批黨委垮臺的姿態(tài)顯示出毛澤東對通過紅衛(wèi)兵運動來推動文化大革命向深度和廣度的開展已下了何等大的決心。
第三,不準調動工農干預學生運動。1966年9月4日,中共青島市委嶗山縣“四清”工作團副團長、青島市副市長王效禹給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的報告說:青島市委嶗山縣“四清”工作團黨委,不是號召工農兵堅決支持學生的革命行動,而是組織工人農民反對學生運動。報告認為“這是方向的錯誤”。 對此,毛澤東批示道:“林彪、恩來、陶鑄、伯達、康生、富春、任重、江青各同志:此件請一看。青島、長沙、西安等地的情況是一樣的,都是組織工農反學生,這樣下去,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似宜由中央發(fā)一指示,不準各地這樣做,然后再寫一篇社論,勸工農不要干預學生運動,北京就沒有調動工農整學生,除人民大學曾調六百農民入城保郭影秋,其他都沒有,以北京的經驗告地方照辦。”[1]124
第四,批準紅衛(wèi)兵運動發(fā)展到農村。1966年12月13日,周恩來將《中央關于農村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意見稿》送毛澤東、林彪審閱。意見共10條,其中有:“在文化大革命中,建立和發(fā)展以貧下中農青少年為骨干的紅衛(wèi)兵。紅衛(wèi)兵可以參加民兵?!薄霸陉犈c隊之間,社與社之間,可以利用生產的空閑時間,進行串聯(lián)。還可以組織一批革命學生下鄉(xiāng)串聯(lián),和貧下中農同吃同住同勞動,參加農村文化大革命。”對于這個《意見稿》,毛澤東的批示是:“退總理辦。請林彪同志主持開會通過,旋即發(fā)出?!盵1]173-174由此,紅衛(wèi)兵運動發(fā)展到農村。
隨著紅衛(wèi)兵運動的興起,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黨政領導機關紛紛遭到圍攻,被“炮打”。相當多數(shù)的黨政負責人因遭到紅衛(wèi)兵的責難和攻擊被迫一再檢討而始終無法“過關”,有的被野蠻揪斗以至失去人身自由。許多黨政機關陷入癱瘓或半癱瘓。社會秩序處于失控的無序狀態(tài)。毛澤東所需要的那種“天下大亂”的局面終于出現(xiàn)。
(四)號召開展全國全面的階級斗爭,支持“全面奪權”
按照毛澤東的思路和部署,大字報和紅衛(wèi)兵運動雖然打開了局面,但到1966年底,文化大革命仍然是在文教部門和黨政機關進行。如何突破這個范圍,推動運動向社會各個層面深入?這又是毛澤東所關注和思考的一個根本性問題。為此,毛澤東發(fā)出號召:開展全國全面的階級斗爭。
從《毛澤東傳(1949—1976)》得知,開展全國全面的階級斗爭,其具體含義就是“全面奪權”[3]1462-1464。
《文稿》顯示,從1967年1月8日到3月9日的前后僅兩個月的時間內,毛澤東寫下的支持全面奪權的批語就有18條。在這些批語中,毛澤東充分肯定了全面奪權的意義和作用。他指出:“從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手里奪權,是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革命,即無產階級消滅資產階級的革命?!盵1]193由于奪“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權在毛澤東的心目中被看成是如此重要,所以,當?shù)弥段膮R報》、《解放日報》的造反派分別于1967年1月4日、1月6日宣布接管報社的信息后,毛澤東很快就予以高度評價。他指出:“這是一個大革命,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大革命。這件大事對于整個華東,對于全國各省市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動的發(fā)展,必將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盵1]185這個指示,實際上成為在全國進行全面奪權的號召。1月10日,對江青報送的兩篇新華社電訊稿:《上海革命造反派向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發(fā)起總攻擊——〈文匯報〉〈解放日報〉記者評述上海地區(qū)當前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大好形勢》和《上海工人革命造反總司令部等革命造反組織,在〈文匯報〉〈解放日報〉發(fā)出〈緊急通告〉》,毛澤東當即將其批給陳伯達和中央文革小組:“(一)此兩件很好;(二)請你們在二三日內,替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起草一個致上海各革命造反團體的賀電,指出他們的方針、行動是正確的,號召全國黨、政、軍、民學習上海的經驗雖然毛澤東的批示里沒有正面提到上海造反派的“奪權”行動,但他“號召全國黨、政、軍、民學習上海的經驗”,不言而喻,就是號召和鼓勵各地造反派向所在地區(qū)的黨政領導機關“奪權”。參見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傳(1949—197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第1466—1467頁。,一致行動起來。”[1]186緊隨之,1月11日,毛澤東對報送的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給上海市各造反團體的賀電稿作出批示:“很好?!盵1]1881月14日,對陳伯達送審的以《紅旗》雜志評論員名義發(fā)表的《無產階級革命派聯(lián)合起來》一文,毛澤東當日批示:“寫得很好?!盵1]193文章高度贊揚上海的奪權,號召“堅決向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奪權?!盵4]187從1月8日到14日,前后只有6天,毛澤東就寫下4條支持全面奪權的批語。而且,內容由支持一個單位造反派的奪權到支持整個上海市造反派奪取市委、市政府領導機關的大權,這說明毛澤東為了開展全國全面的階級斗爭,推動文化大革命的深入不惜以摧毀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黨和國家各級領導機構為代價。僅從1月到2月初,《人民日報》以編者按、社論的形式發(fā)表支持奪權、號召奪權的文章就有8 篇它們是:1月1日的元旦社論;1月9日轉載《告上海市人民書》的編者按;1月12日,同《紅旗》雜志聯(lián)合發(fā)表社論《反對經濟主義 粉碎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新反撲》;1月16日,轉載《紅旗》雜志評論員文章《無產階級革命派聯(lián)合起來》;1月19日,發(fā)表社論《讓毛澤東思想占領報紙陣地》;1月22日,發(fā)表經陳伯達審定的社論《無產階級革命派大聯(lián)合,奪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權!》;(參見王年一著:《大動亂的年代》,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85-197頁)2月1日,在刊登貴州省造反派奪權消息同時,發(fā)表了題為《西南的春雷》的社論;2日,在刊登黑龍江省造反派奪權消息同時,又發(fā)表《東北的新曙光》的社論(參見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傳(1949—197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第1470頁)。 上海市、山西省、貴州省、黑龍江省、山東省等5個省、市宣布奪權??梢哉f,1967年1月、2月的中國,奪權風潮如火如荼,如瘋似癲。全國民眾真正地卷入了文化大革命。對此局面,毛澤東感到由衷的高興,這從他1967年2月8日和卡博、巴盧庫的談話中可以得到印證1967年2月8日,毛澤東在同卡博、巴盧庫談話時說:“過去我們搞了農村的斗爭,工廠的斗爭,文化界的斗爭,進行了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但不能解決問題,因為沒有找到一種形式,一種方式,公開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發(fā)動廣大群眾來揭發(fā)我們的黑暗面?!眳⒁姟督▏詠砻珴蓶|文稿》第1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220頁。。endprint
二、結束文化大革命——落實政策,治理混亂局面,恢復生產和社會秩序,將社會生活逐步引入正軌(1969年4月—1975年10月)
(一)再沒有給中央文革小組寫批語《毛澤東傳(1949—1976)》(下)第1557頁寫道,中央文革小組九大后被取消。王年一在其所著的《大動亂的年代》第335頁寫道,九大后,中央文革小組的取消還拖延了一些時日,以后悄然消失。但兩書都沒有提供中央文革小組被取消的具體時間。實際上,直到1970年3月13日,中央文革小組仍然存在,因為,1970年3月11日,周恩來在給毛澤東的報告中提出:在國務院之下設立一文化組,管理有關文藝、電影、出版、圖書、博物等方面的工作。文化組的思想政治領導屬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分工歸中央文革。對于周恩來的這個報告,毛澤東3月13日批示“同意”。(參見《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3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82頁。)然而,從1968年12月18日起,《文稿》中就未見毛澤東寫給中央文革小組閱看的批語,所以,本文使用“再沒有給中央文革小組寫批語”的提法。
翻開《文稿》,我們就可發(fā)現(xiàn),從1968年12月18日起,毛澤東就再沒有給中央文革小組寫過一條批語。而在此之前,從1966年8月21日到1968年12月17日的兩年零四個月的時間,毛澤東寫給中央文革小組以及中央文革小組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共同閱看的批語竟達61條之多。(不包括這一期間專門寫給康生、陳伯達、陶鑄、江青、關鋒、戚本禹、王力、姚文元等人閱看的74條批語)
對待中央文革小組,毛澤東的態(tài)度為何會出現(xiàn)如此巨大的反差變化?
解讀《文稿》之中的《對中央關于撤銷〈文化革命五人小組關于當前學術討論的匯報提綱〉通知稿的批語和修改》,便不難看到,撤銷以彭真為首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組及其辦事機構,重新設立文化革命小組,隸屬于政治局常委之下,是毛澤東同時作出的兩個決策。設立中央文革小組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順利發(fā)動和開展文化大革命[1]40-44。
隨著劉少奇等人問題的解決,意味著文化大革命的任務基本完成。所以,在九大黨章修改過程中,原來由康生主持起草的修改黨章草案中規(guī)定“在主席、副主席和中央常委領導下,設立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產生的中央文革這樣的機構,統(tǒng)一處理黨、政、軍的日常工作”,毛澤東在審閱時改為“設立若干必要的精干的機構。”[1]584-5861969年3月 在《對林彪中共九大報告稿的批語和修改》中,毛澤東寫道:“中央文革成員的名字一個也不要提”[1]11。在討論九大一個文件的署名時,毛澤東又說:“中央文革不要加了,是管文化革命的。文化革命快要結束了,用常委?!盵3]1547顯然,“文化革命快要結束”是毛澤東不設“中央文革這樣的機構”、不提“中央文革成員的名字”、不用“中央文革”署名的理由。這也是《文稿》從1968年12月18日起未見毛澤東寫給中央文革小組閱看批語的原因。由此應該能夠得出結論,此時的毛澤東正在思考著結束文化大革命的問題。
(二)落實政策
由于以劉少奇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司令部”及其在各地的“代理人”已被打倒,文化大革命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毛澤東的主要注意力開始由發(fā)動急風暴雨式的群眾斗爭轉向落實各項政策的問題上。這表現(xiàn)在:
1.多次提出解放老同志。
查閱《文稿》得知:從1972年1月10日參加陳毅追悼會到1975年12月18日,毛澤東為落實老干部政策、處理老干部問題寫下了36條批語,解決了40多位老同志的問題。這些老同志,都是副部級和軍級以上的領導干部,有的還是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的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經毛澤東批示后,他們之中有的被解除監(jiān)禁,原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羅瑞卿,1973年11月15日,給毛澤東寫信懇求解除對其關押,給其一定限度的自由。毛澤東寫的批語是:“似可釋放。請中央酌定?!盵5]366有的被允許送醫(yī)院治病,1972年8月5日,原中共中央高級黨校校長林楓的子女林梅梅等給毛澤東寫信,請求讓其父出監(jiān)治療休養(yǎng)。毛澤東批示道:“我意放他出來治病。林楓問題過去沒有弄清楚,有些證據不足,辦案人員似有一些逼供信?!盵5]307有的被解放,如在原海軍政委蘇振華的來信上批示:“此人似可解放了。如果海軍不能用他,似可改回陸軍(或在地方)讓他做一些工作?!盵5]290有的被恢復名譽,1972年11月4日、12月5日,毛澤東兩次在被迫害自殺的原馬列主義研究院秘書長柴沐的妻子王若林懇請責成有關部門為柴沐平反,恢復名譽的來信上批示:“紀、(指紀登奎)汪(指汪東興)酌處?!彼€明確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似不應除名(逼死了人,還要開除嗎?)”[5]324不同意開除柴的黨籍。有的被重新安排工作,如對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院長賀誠要求工作的來信,毛澤東批示道:“賀誠同志來信請中央處理。我意應給予工作?!盵5]3011975年5月17日,在中央軍委關于賀誠任職的請示報告上,毛澤東再次寫下批語:“賀誠無罪,當然應予分配工作。過去一切誣蔑不實之詞,應予推倒。”[5]4321972年7月22日,對原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陳云請求分配力所能及的工作來信,毛澤東批示:“印發(fā)。請中央商定。我看都可以同意。”[5]304有的被重新作出政治結論,如原一機部副部長白堅,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隔離審查。患病因得不到搶救在當年12月11日死于北京復興醫(yī)院。其子白克功給毛澤東寫信懇請中央早日為父作出政治結論。毛澤東批示道:“白堅在我的印象里不錯,應為他做出政治結論。”[5]299有的被昭雪,如衛(wèi)生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衛(wèi)生部第一副部長、中華醫(yī)學會會長傅連暲,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林彪反革命集團的殘酷迫害,1968年3月去世。1975年5月17日,毛澤東批示道:“傅連暲被迫死,亟應予以昭雪?!盵5]432endprint
對于對老同志們使用的法西斯式的審查方式,毛澤東批示要“一律廢除”[5]334。對于老同志遭受林彪等人的政治陷害,毛澤東也有自責。在楊成武女兒關于楊成武是受林彪等人政治陷害的來信上,毛澤東批示道:“此案處理可能有錯,當時聽了林彪一面之詞”[5]294。對于一些審查時間較長而無結論的案件,毛澤東采取從寬處理的政策。如對周揚等人問題,毛澤東批示道:“周揚一案,似可從寬處理,分配工作,有病的養(yǎng)起來并治病。久關不是辦法?!盵5]441對被審查達8年之久的原地質部副部長劉景范問題的批語是:“此案審查已久,不必再拖了,建議宣布釋放,免于追究。”[5]412
老干部是文化大革命發(fā)動和全面開展之時的被打倒對象。他們在受到錯誤批判后,不僅被剝奪了工作的權利,而且處境也十分艱難。為解放老干部所寫下的大量批語,正說明此時的毛澤東在為結束文化大革命作努力。
2.恢復鄧小平工作,賦予鄧小平工作重擔。
從《文稿》來看,自鄧小平被打倒后,毛澤東第一次提到鄧小平是1967年10月9日。這一天,毛澤東將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組長陳伯達、副組長江青送審的《劉少奇言論》一書的《出版說明》中的“他伙同黨內另一個最大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鄧小平”一句改為“伙同其他一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并刪去了另一處同劉少奇并列的鄧小平名字。他還在陳伯達、江青的送審報告上批示:“《說明》中,不提鄧小平?!盵4]422此時,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期,我們不能斷定此時的毛澤東就已經有了解放鄧小平的意思,但是把鄧小平問題和劉少奇作了區(qū)分,確是后來解放鄧小平的思想基礎。
1972年1月,在參加陳毅追悼會時,在同陳毅家屬的談話中,毛澤東將鄧小平的問題定性為人民內部矛盾。為鄧小平復出定了基調[5]285。
1972年8月14日,在對鄧小平8月3日提出愿做一點工作來信的批語中,毛澤東再次將鄧小平問題和劉少奇加以區(qū)別。為此,他還對鄧小平的歷史作出充分肯定。他批示:“他(指鄧小平)在中央蘇區(qū)是挨整的,即鄧、毛、謝、古四個罪人之一,是所謂毛派的頭子;他沒有歷史問題,即沒有投降過敵人;他協(xié)助劉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戰(zhàn)功。除此之外,進城以后,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沒有作的,例如率領代表團到莫斯科談判,他沒有屈服于蘇修。”[5]308這種對鄧小平歷史的充分肯定說明了毛澤東決定讓鄧小平復出。根據毛澤東的這一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認真討論并決定恢復鄧小平的黨組織生活和國務院副總理職務。1973年3月,毛澤東對這個決定作出“同意”[5]347的批示。至此,鄧小平正式復出。12月12日、14日、15日,毛澤東又先后三次向中央政治局同志和北京、沈陽、濟南、武漢軍區(qū)負責人介紹鄧小平,稱贊鄧小平辦事果斷。對鄧小平的一生作出“三七開”。評價鄧小平是“柔中寓剛,棉里藏針。外面和氣一點,內部是鋼鐵公司?!边€說,鄧小平是他為政治局請回來的“秘書長”、“參謀長”[5]347-348。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后,由毛澤東確定,鄧小平擔任黨的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第一副總理、軍委副主席和解放軍總參謀長。1975年2月,周恩來病重住院治療期間,鄧小平主持國務院工作。7月,經毛澤東批準,鄧小平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這期間,鄧小平開始對各方面的工作進行全面整頓,使全國工農業(yè)生產和交通運輸?shù)男蝿萦辛嗣黠@好轉。人所共知,鄧小平是作為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第二號人物于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打倒的。解放鄧小平并讓他擔任重要職務,自然會引起人們對過去許多問題的重新認識。它直接關系到對文化大革命的看法和評價,所產生的影響和震動是不言而喻的。毛澤東作此決策,期盼鄧小平“把工作干起來”[2]366,固然同他對鄧小平問題和劉少奇有區(qū)別的判斷有關,但更能說明此時的毛澤東希望結束文化大革命。
3.批評、糾正和調整“左”的文藝政策。
文藝界、知識界是文化大革命的重災區(qū),也是社會各方面特別注目的敏感領域。為此,毛澤東多次講話,寫下多條批語,努力糾正一些“左”的做法。
1975年7月初,毛澤東同鄧小平談話時指出:“樣板戲太少,而且稍微有點差錯就挨批。百花齊放都沒有了。別人不能提意見,不好。怕寫文章,怕寫戲。沒有小說。沒有詩歌?!盵5]443
出于對文藝界現(xiàn)狀的這種不滿意,7月14日,毛澤東親自找江青談話,提出糾正、調整“左”的文藝政策問題。他說:“黨的文藝政策應該調整一下,一年、兩年、三年,逐步逐步擴大文藝節(jié)目。缺少詩歌,缺少小說,缺少散文,缺少文藝評論。”
“對于作家,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如果不是暗藏的有嚴重反革命行為的反革命分子,就要幫助。”“魯迅在的話,不會贊成把周揚這些人長期關起來。脫離群眾。”“處分人要注意,動不動就要撤職,動不動就要關起來,表現(xiàn)是神經衰弱癥?!盵5]446-447
11月15日,在有關傳達這次談話的一封信上,毛澤東又批示:“我講的不完全,至少應該提到魯迅提倡削爛蘋果一篇”[5]447。這里,毛澤東用魯迅提倡對那些“不是穿心爛”、僅是“有著爛疤”的蘋果應該削著吃的生動比喻,進一步說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能因為一個人有點毛病就丟開的道理。
從7月25日到11月2日,毛澤東又連續(xù)就文藝界有關人士的來信或材料寫下7條批語這7條批語是:1.1975年7月25日對電影《創(chuàng)業(yè)》的作者、長春電影制片廠編劇張?zhí)烀駚硇诺呐Z。2.1975年7月29日對電影《海霞》導演謝鐵驪、攝影錢江來信反映當時的文化部對送審影片《海霞》進行刁難一事,毛澤東批道:“印發(fā)政治局各同志?!?.對中央五·七藝術大學音樂學院作曲理論系青年教師李春光的一張大字報的批語。李在大字報中尖銳地批評當時的文化部負責人炮制“十條罪名”扼殺《創(chuàng)業(yè)》,后又消極抵制毛澤東關于《創(chuàng)業(yè)》的批示。對此,毛澤東批道:“此件有用,暫存你處。(指鄧小平—引者注)”4.9月19日對山東省章丘縣明水公社侯家學校教工謝革光在給紅旗雜志社的信中提出《詩刊》雜志復刊的建議,毛澤東批示:“同意”。5.對洗星海夫人錢韻玲1975年9月27日來信提出舉辦洗星海逝世三十周年紀念活動的建議,毛澤東批示:“印發(fā)在京中央各同志?!?.11月1日對魯迅之子周海嬰1975年10月28日來信提出出版《魯迅書信集》和新版《魯迅全集》的建議,毛澤東批示:“我贊成周海嬰同志的意見。請將周信印發(fā)政治局,并討論一次,作出決定,立即實行。”7.11月2日對作家姚雪垠1975年10月19日來信的批語。李在信中請求支持他繼續(xù)完成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毛澤東批道:“我同意他寫《李自成》小說二卷、三卷至五卷。”參見《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3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450-455頁。, 再次明確指示對文藝政策進行調整。endprint
其中,反映最強烈的是7月25日毛澤東對電影《創(chuàng)業(yè)》問題的批示。
《創(chuàng)業(yè)》是在銀幕上塑造中國石油工人戰(zhàn)天斗地形象的作品,被批準在1975年春節(jié)上映,受到廣大群眾的普遍歡迎。但卻遭到江青和當時文化部黨的核心小組嚴厲批判,指責該片“在政治上、藝術上都有嚴重錯誤”,并開列出“十條罪名”。對此,編劇張?zhí)烀?975年7月18日在給毛澤東的信中提出不同看法,建議重新上演該片。毛澤東批示全文如下:“此片無大錯,建議通過發(fā)行。不要求全責備。而且罪名有十條之多,太過分了,不利調整黨的文藝政策?!薄按诵旁霭l(fā)文化部及來信人所在單位?!盵5]450毛澤東的批示,語氣嚴厲,明確具體。表達出他對當時極“左”文藝政策的強烈不滿和糾正、調整極“左”文藝政策的迫切要求。
4.落實知識分子政策。
1972年11月7日,北京大學革委會副主任周培源就66屆至70屆的大專畢業(yè)生工資待遇等問題向毛澤東報告,說:在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和教育革命中,有一個問題急待解決,就是如何處置66屆至70屆的大專畢業(yè)生。66屆已經畢業(yè)6年之久,至今仍未轉正定級。一些大型國營企業(yè)工人的工資已經高于同齡的大學生,致使向此等單位招生,已有許多人不想上學。周認為,這些大學生全國有80萬左右,來自各階層、各地區(qū),處理好他們的問題關系重大。由此,周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意見。其中有:鑒于我國科學文化急需加速發(fā)展,大學生還要繼續(xù)培養(yǎng),而且要培養(yǎng)質量更高的,他們的資格尤其是經濟地位不能過低。對此,毛澤東批示:“此事關系很大。印發(fā)政治局各同志,國務院文教組及北京市委各同志研究。請中央考慮作出決定?!盵5]326這條批語不僅解決了80萬大學生生活待遇問題,而且對于我國高等教育和科技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都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
對于文化大革命期間一概排斥、否定知識分子的極“左”觀點,毛澤東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在1975年5月3日召集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談話時,毛澤東提出:“教育界、科學界、文藝界、新聞界、醫(yī)務界,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其中也有好的,有點馬列的?!贬槍ξ幕蟾锩詠戆阎R分子貶為“臭老九”的情況,他借用人們熟知的革命現(xiàn)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里的一句臺詞說:“老九不能走”[5]431,以說明革命和建設事業(yè)是離不開知識分子的。1975年10月16日,對《學部老知識分子出席國慶招待會的反映》材料的批語是:“打破‘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形而上學錯誤思想。可惜未請周揚、梁漱溟?!盵5]477這些批語,對于當時在極“左”年代里怎樣正確看待知識分子起了正確引導作用,對于改變知識分子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困難處境和不利地位起了積極的影響作用。
(三)“把國民經濟搞上去”
文化大革命初期,雖然毛澤東也提出“促生產”,但由于他的主要注意力是放在“抓革命”上,所以,我國經濟建設不僅沒有得到發(fā)展,反而因“革命”所造成的“動亂局面”遭到嚴重破壞。九大之后特別是文化大革命后期,毛澤東開始關注經濟建設問題,而且,他還將經濟建設同社會安定、四屆人大的人事安排結合起來加以思考。
面對文化大革命造成的長期動亂局面,1974年8月,毛澤東提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已經八年?,F(xiàn)在,以安定為好。全黨全軍要團結?!盵5]4021975年1月中共十屆二中全會召開期間,毛澤東在杭州聽取周恩來匯報時再次指出:“還是安定團結為好。”[5]402值得注意的是,毛澤東強調“安定團結”的這兩次講話,都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用黑體字印發(fā)的。前者是在經毛澤東圈閱的中共中央1974年10月11日關于準備召開四屆人大的通知中引用的,后者是在經毛澤東圈閱的中共中央1975年2月10日轉發(fā)1975年國民經濟計劃的通知中引用的[5]402。這正說明了毛澤東將安定團結看成是順利開好四屆人大和發(fā)展國家經濟建設的首要條件。先后僅5個月的時間,毛澤東就兩次強調安定團結,這非常明顯地隱含著他打算結束文化大革命的意思,甚至達到非常迫切的程度。他希望全國上下不要再發(fā)生大的變故,特別是中央內部應該團結一致,以便在近期順利地召開拖延已久的四屆人大,從而能夠更好地領導全國人民走上經濟建設的道路。
正是因為毛澤東希望結束文化大革命,所以,1974年11月,他在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會李先念、汪東興談話時就非常明確地提出:“把國民經濟搞上去?!盵5]410 這個指示,為四屆人大重提“四個現(xiàn)代化”目標提供了重要依據。兩個月后,周恩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重申1964年三屆人大《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出的“兩步設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時間,即在一九八零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xiàn)農業(yè)、工業(yè)、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xiàn)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6]479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是整個《報告》的精髓,是此時毛澤東的希望所在,也是全黨全國人民的希望所在。
也正是因為毛澤東希望結束文化大革命,所以,在四屆人大的人事安排上,毛澤東非常明確地表態(tài):“總理還是我們的總理”[5]405。1975年1月13日至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隆重舉行。大會產生了以朱德為委員長、董必武、宋慶齡等為副委員長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和以周恩來、鄧小平為核心的國務院領導班子,一大批富有治國經驗的老干部重新走上領導崗位。這種人事安排,更表明了毛澤東準備結束文化大革命、發(fā)展經濟建設的想法。
這一期間,毛澤東對有關國計民生方面的問題也很留意,從1975年5月25日到10月27日的5個月的時間里,毛澤東先后對農產品價格、山區(qū)農村食鹽價格比城市貴、農村工作以及農村社隊辦企業(y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等問題所寫的批語就有5條。此外,毛澤東還寫下5條批語對國防、科技工作作出明確具體的指示。所有這些,都能反映出此時的毛澤東準備結束文化大革命的心態(tài)。
三、捍衛(wèi)文化大革命——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1975年11月—1976年9月)endprint
收入《文稿》中的《毛主席重要指示》 該文是中共中央根據毛澤東1975年10月至1976年1月的多次談話整理而成,并經毛澤東審閱批準,于1976年3月3日以中共中央文件形式下發(fā),作為“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指導文件。參見《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3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491頁。(1975年10月—1976年1月)、《關于打招呼問題的批語》(1975年11月13日)、《關于打招呼會議的兩個批語》(1975年11月22日、23日)、《對毛遠新關于傳達華國鋒、陳錫聯(lián)工作安排問題請示報告的批語》(1976年1月31日)、《對華國鋒在中央召集的打招呼會議上講話稿的批語》(1976年2月25日)、《對中央關于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的決議稿的批語》(1976年4月7日)、《對吳德在天安門廣場廣播講話稿的批語》(1976年4月7日)等文獻基本反映了毛澤東由支持鄧小平全面整頓轉向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思想進程。認真研讀這些文獻,我們不難看到:
(一)1975年8月和10月,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劉冰等就遲群(校黨委書記)和謝靜宜的工作作風和思想意識等問題先后兩次向毛澤東告狀這一事件是引發(fā)毛澤東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直接原因
劉冰等的信是通過鄧小平轉交的?!睹飨匾甘尽分杏涗浟嗣珴蓶|對這封信的強烈不滿。他認為這封信:一是動機不純,想打倒遲群和謝靜宜;二是信中的矛頭是對著他的;三是鄧小平偏袒劉斌;四是清華大學所涉及的問題是當前兩條路線斗爭的反映[5]486。由此,毛澤東認定:周榮鑫、劉冰要翻案。甚至他還認為劉斌等的意見代表了對文化大革命不滿甚至要算帳的一批人的態(tài)度。為此,毛澤東指示將劉斌等的兩次來信“印發(fā)中央政治局在京各同志。清華大學可以辯論,出大字報?!盵3]1754 隨著毛澤東指示的下達,清華大學全校展開了“教育革命”大辯論,開始批判所謂“右傾翻案風”。
(二)嚴厲批評鄧小平提出的“三項指示為綱”的提法
按照《毛澤東傳(1949—1976)》的說法,鄧小平領導全面整頓,就是在“三項指示為綱”的旗號下展開的1975年5月29日,鄧小平在出席中共中央召開的鋼鐵工業(yè)座談會上首次提出“三項指示為綱”的思想。他說:“毛主席最近有三條重要指示,一條是關于理論問題的,要反修防修,再一條是關于安定團結的,還有一條是要把國民經濟搞上去。這三條重要指示,就是我們今后一個時期各項工作的綱。這三條是互相聯(lián)系的,不能分割的,一條都不能忘記?!眳⒁娭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編:《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第50頁。。 所謂“全面整頓”用鄧小平的話來說,就是“改革”[7]255?!叭嬲D”實質上就是系統(tǒng)糾正文化大革命以來種種“左”的錯誤做法,進一步落實黨的正確政策,大力恢復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風和行之有效的規(guī)章制度,進而使黨和國家的工作逐步走上正軌。對于這種在“三項指示為綱”的旗號下進行的“全面整頓”,毛澤東顯然不能容許。他批道:“社會主義社會有沒有階級斗爭?什么‘三項指示為綱,安定團結不是不要階級斗爭,階級斗爭是綱,其余都是目。”[5]486 他還批道:“一九四九年提出國內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十三年后(指1962年八屆十中全會)重提階級斗爭問題,還有形勢開始好轉。文化大革命是干什么的?是階級斗爭嘛?!薄芭f的資產階級不是還存在嗎?大量的小資產階級不是大家都看見了嗎?大量未改造好的知識分子不是都在嗎?小生產的影響,貪污腐化、投機倒把不是到處都有嘛?劉、林等反黨集團不是令人驚心動魄嗎?”[5]486-487不僅如此,毛澤東還點名批評鄧小平,認為“他這個人是不抓階級斗爭,歷來不提這個綱”,“代表資產階級”[3]1771。如此嚴厲批評之后,在江青集團的煽動和指使下,各地造反派根本不顧中央規(guī)定的政策界限和方式方法,許多地區(qū)和單位層層揪“走資派”、揪“代理人”。致使生產秩序再度混亂,國民經濟再度滑坡,整個形勢再次動蕩不安。
(三)捍衛(wèi)文化大革命是毛澤東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根本原因
晚年的毛澤東曾多次將文化大革命列為他一生中所做的“兩件大事”之一。直至生命的最后時刻,毛澤東還對文化大革命作出“基本正確,有所不足”的評價。所謂“有所不足”就是“文化大革命犯了兩個錯誤,打倒一切;全面內戰(zhàn)。”盡管如此,毛澤東又說:“打倒一切其中一部分打對了,如劉、林集團。一部分打錯了,如許多老同志,這些人也有錯誤,批一下也可以?!薄叭鎯葢?zhàn),搶了槍,大多數(shù)是發(fā)的,打一下,也是個鍛煉。”[5]488由此可見,此時的毛澤東雖然承認文化大革命犯了兩個錯誤,但仍然是十分勉強的。“基本正確”是他對文化大革命的主導評價。作這樣的評價,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在他生命的最后時刻,為他親自發(fā)動的文化大革命作一個后人不能推翻的結論。這也是他生命終止之前所堅持的最后原則。為此,他還要鄧小平主持制定一個中共中央肯定文化大革命的“決議”。
為什么要鄧小平主持制定一個中共中央肯定文化大革命的“決議”?
毛毛在《我的父親鄧小平:“文革”歲月》一書中,對此作了回答。她寫道:“毛澤東讓鄧小平主持作這個決議,一是讓鄧小平這樣對‘文革有看法的人來作這個決議,可以堵住對‘文革持異議人的嘴,讓人不敢再唱反調。二是,毛澤東再給鄧小平一個機會,讓鄧小平改變觀點。毛澤東對鄧小平,真應該說是‘仁至義盡了。分析毛澤東的內心,他既真心地賞識鄧小平的才干和品格,又惱恨鄧小平對‘文革的態(tài)度。他對鄧小平一再留情,是希望鄧小平能夠就此妥協(xié),順從了他這一個最后的心愿?!盵2]426然而,令毛澤東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的提議卻遭到鄧小平的婉言拒絕。毛毛接著寫道:“鄧小平這種完全不讓步的態(tài)度,使得毛澤東下決心進行‘批鄧。在毛澤東政治生命的最后關頭,他要堅定不移地捍衛(wèi)‘文化大革命,他不容許任何人對此存有非議,更不容許任何人翻‘文革的案。這是他所堅持的最后原則?!盵2]427endprint
(四)“打招呼”是毛澤東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方法
在毛澤東看來,對文化大革命態(tài)度問題,不只是鄧小平一個人,而是涉及到相當多的老干部。他認為,一些老同志思想還停止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對社會主義革命不理解、有抵觸,甚至反對。對文化大革命采取兩種態(tài)度,一是不滿意,二是要算賬,算文化大革命的賬[5]487。由此,毛澤東決定,采取“打招呼”的辦法,“幫助”老同志“打通”思想,回頭轉彎,不再“犯錯誤”[5]490。1975年11月13日,毛澤東專門寫了一個關于“打招呼”的批語。他寫道:“過去只有河南同80%的縣委書記打了招呼,所以沒有受沖擊。在多數(shù)人身上復雜一點。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漢,何論魏晉。要估計這種情況。一些老同志打個招呼,如周榮鑫、李昌、胡耀邦、胡(指國務院政治研究室主要負責人胡喬木)、劉冰、李井泉等幾十人也要打招呼。”[5]495對于“打招呼”會議的開法,毛澤東于11月22日、23日又接連寫了《關于打招呼會議的兩個批語》[5]504。足見毛澤東對這件事是多么重視。
11月24日,中共中央召開“打招呼”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在京的政治局委員、黨政軍機關一些負責的老同志,共130余人。會議由鄧小平傳達的經毛澤東批準的《打招呼的講話要點》中講到:“清華大學出現(xiàn)的問題絕不是孤立的,是當前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斗爭的反映。這是一股右傾翻案風。有些人總是對文化大革命不滿意,總是要算文革的帳,總是要翻案。通過辯論,弄清思想,團結同志,是完全必要的?!盵2]428
顯然,按照毛澤東指示召開的這次“打招呼”會議的目的就是要讓鄧小平在傳達文件的時候當眾作個檢討;就是要讓老同志都知道毛澤東的態(tài)度,讓老同志們回頭轉彎,不要再“犯錯誤”。
26日,中共中央把《打招呼的講話要點》轉發(fā)各省市自治區(qū)、各大軍區(qū)、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的黨委常委?!胺磽粲覂A翻案風”運動迅速展開,持續(xù)進行了9個月的全面整頓工作,至此中斷,全國局勢重新陷入混亂。
為了推動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深入開展,經毛澤東批準,從1976年2月下旬起,中共中央再次在北京分批召開“打招呼”會議,參加會議的對象擴大到各省、市、自治區(qū)和各大軍區(qū)負責人。會議傳達“反擊右傾翻案風”的指導性文件——《毛主席重要指示》,并部署各地各部門的運動。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華國鋒發(fā)表了經毛澤東批示“同意”的講話。主要內容有:要把學習《毛主席重要指示》和中央文件擺在首位;深入揭發(fā)批判鄧小平同志的修正主義路線錯誤;要牢牢掌握斗爭大方向,各地以這次打招呼會議為界,轉好彎子[2]525-526。
3月3日,中共中央發(fā)出《關于學習〈毛主席重要指示〉的通知》,轉發(fā)了毛澤東關于“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講話,要求組織縣、團以上干部學習?!芭嚒⒎磽粲覂A翻案風”運動正式在全黨大規(guī)模開展進行。
(五)為捍衛(wèi)文化大革命成果采取的重要組織措施
1976年1月31日,毛遠新給毛澤東的請示報告中說:我已向王洪文、張春橋傳達了主席對華國鋒、陳錫聯(lián)工作安排的指示,他們表示完全擁護,保證支持,并建議此事政治局應指定專人分別向國務院副總理、各部部長和軍委常委、各總部負責人傳達。我個人考慮,確實需要。這樣做也等于向下打個招呼:小平同志有錯誤[5]18-519。毛澤東當天批示:“已閱,同意。”[5]5182月2日,中共中央發(fā)出通知,也就是1976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通知說:“經偉大領袖毛主席提議,中央政治局一致通過,由華國鋒同志任國務院代總理。經偉大領袖毛主席提議,中央政治局一致通過,在葉劍英同志生病期間,由陳錫聯(lián)同志負責主持中央軍委的工作?!盵2]450這和一年以前任命鄧小平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中央“一號文件”相比,確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根據這個“一號文件”,不僅鄧小平不再主持中央和國務院的工作,連葉劍英也被冠以“生病”,不再主持中央軍委工作。對于這個人事變化,毛毛在《我的父親鄧小平:“文革”歲月》一書中評論說:“這次人事變動所涉及的,不只是鄧小平一個人,而是將有可能翻‘文革案的重要人物——葉劍英,一起撤換了下來。明顯地,這次的人事變動,是毛澤東下決心保衛(wèi)‘文革成果的一個重大舉動?!盵2]450-451
1976年4月7日,中共中央關于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的決議說:“根據偉大領袖毛主席提議,政治局一致通過,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保留黨籍,以觀后效?!泵珴蓶|的批語是:“照發(fā)。”[5]530至此,鄧小平終于被再次打倒。
在此后的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陣陣聲浪中,毛澤東翻完了他人生之書的最后一頁。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2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
[2] 毛毛.我的父親鄧小平:“文革”歲月[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1949—1976)(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
[4]王年一.大動亂的年代[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3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責任編輯:范君李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