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婧
幼兒園教師整天面對的是一群幼兒,其中難免會有使人頭疼者。而這些令人頭疼的問題,是怎么產(chǎn)生的?又該怎么解決呢?
學生甲,生活自理能力可以稱得上較差,而且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中班的孩子,吃飯、穿脫衣服、疊被子等,什么事情都要老師、阿姨的幫助。奇怪的是,寶貝的爸爸是一名博士生。高學歷的家長,本應是最佳家長,幼兒教育最得力的幫手。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教師到孩子的家里做過家訪,整個過程不到兩小時,媽媽聊著孩子的情況,爸爸卻是一味地說我們家女兒很棒,很聽話之類的話。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抱著孩子在旁邊親了兩個小時。
學生乙是一位男孩,在班級里很內(nèi)向。教師布置的讓家長共同完成的作業(yè),也是原封不動地交回。到了冬天,衣服總是會里三層外三層包裹得嚴嚴實實動彈不得。寶寶與爸爸媽媽見面的時間少,都是爺爺奶奶帶著長大的,爸媽基本上不管孩子。
從上述兩個實例可以看出,問題幼兒一般都有一個問題家長或家庭?;叵胍幌拢瑤啄昵?,當孩子剛出生時,家長心里是多么喜悅和驕傲啊。可是,為什么僅僅幾年之后,心頭肉就變成了心頭刺,無比開心變成無盡鬧心,無比驕傲變成無地自容,甚至感覺生不如死?不懂得孩子,就培養(yǎng)不好孩子。愛孩子是一種本能,連老母雞都會做。但是如何去愛,卻是一門偉大的學問。作為家長,有的沒有受過任何“職業(yè)訓練”,完全是屬于“無證上崗”。有些人理所當然認為,只要憑著對孩子的滿腔的愛,無私奉獻,就可以無師自通地當好父母。無數(shù)事實證明,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在這一想法支配下,有的家庭沖突、人生悲劇就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了。當然,從理論上講,每一個父母都能夠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教師,每一個家庭都能夠營造良好的教育場所,促進孩子健康成長。但具體實施起來,又該怎么做呢?
一、要無條件地愛孩子
孩子都是可愛的,都是需要被愛的,每一位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漠然、獨立性差、沒有歸屬感。在不好的家庭環(huán)境生活的孩子,心理和行為都是很極端的,他們要么就是覺得自己不重要,開始自暴自棄,要么就是故意做一些“壞事”,從而“引人注目”。很顯然,這樣的孩子需要幫助,非常需要別人的肯定和愛。如果孩子在幼時得不到這種愛的話,那么孩子長大后很可能出現(xiàn)反社會、自閉、不相信他人等行為。所以,我們班3位老師很注意保護這類孩子的自尊心,常常為一些小事夸獎他們,表揚他們,讓他們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和存在感。同時,教師要與家長多次談話和交流,向家長出示現(xiàn)實生活中的許多案例,說明事情的嚴重性,因為孩子長此以往會產(chǎn)生心理疾病。通過我們的多次溝通,家長終于感受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二、家長的愛要理性
有的子女,由于父母的愛的不足而感受痛苦??墒牵械囊矔捎谀欠N過分的愛而脆弱。理智應當成為家庭教育中常備的節(jié)制器,否則,可能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的父母對孩子愛得過分,由愛轉(zhuǎn)成了溺愛,對孩子百依百順,包辦代替,沒有原則地遷就,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知道替別人著想,養(yǎng)成孩子任性、自私、膽小怕事、依賴的性格,長大以后,不能融入到社會中去,這種愛實際上是害了孩子。如學生甲,由于爸爸過于溺愛,導致孩子的自理能力差、獨立性差。也有的父母愛孩子太深,將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人財產(chǎn),是自己光宗耀祖的籌碼,自己沒有實現(xiàn)的目標想在孩子的身上找回來,因此對孩子的要求過高,甚至采取強制的手段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學習。這樣的孩子對父母就會產(chǎn)生隔閡,有的孩子也就變得冷漠、膽小,甚至喪失了自信心。個別父母寵愛自己的孩子,可是卻虐待老人,孩子從中獲得了不良的情感教育,等長大成人以后,也會步其后塵。
三、家長的愛需平等、公平和包容
現(xiàn)實生活中,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比如學生丙,父母或爺爺奶奶重男輕女,喜歡哥哥卻不喜歡妹妹。這樣的偏愛會導致孩子心理扭曲,產(chǎn)生嫉妒心理,也會產(chǎn)生幼兒的極度自卑感。我們要樹立正確的責任觀念,要真正為孩子著想和負責。新形勢下,我們不需要傳統(tǒng)封建的重男輕女的思想,需要的是一個健康、自信的孩子。我們要尊重孩子,愛孩子。誰也不想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后,變成社會所排斥的人。著名教育家愛莫森這樣說過:“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孩子?!彼螒c齡也說過:“讓我們做父母的真正蹲下去,只有這樣,才會真正做到把最珍貴的東西獻給孩子,才會使他們早日成為參天大樹?!钡枰⒁獾氖牵杭议L在和孩子交流時,不僅身體要蹲下來,心靈也要蹲下來,分享孩子的歡樂悲喜,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總之,我們要重視家庭教育,理性地愛孩子,促進孩子健康
成長。
(江蘇省昆山市花橋曹安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