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困生轉化策略探究
〔關鍵詞〕 學困生;轉化;原因;興趣;鼓勵;分
層教學;指點方法;課外輔導
〔中圖分類號〕 G625.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11—0028—01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不能一蹴而就,“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只要我們教師懷有一顆愛心,遵循科學的教育教學規(guī)律,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一定會取得成效。
但在現(xiàn)實教學中,“愛”常常成了優(yōu)等生的專利,學困生的奢侈品。事實上,學困生更需要愛和陽光。如何轉化學困生,是我們提高教學質量的當務之急。下面,筆者就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做法。
一、 對學困生要進行具體分析,找出原因,對癥下藥
有的學困生是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對學習缺乏自覺性。對這樣的學生必須在加強思想教育的同時,多督促,必要時輔之以一定的批評。多數(shù)學困生并非不用功,而是基礎差,接受能力差或者學習方法不對頭等。對這樣的學生則應采取保護他們的積極性,與他們共同討論進步的方法。
二、對學困生要注意激發(fā)動機,培養(yǎng)興趣
多數(shù)學困生對英語學習感到困難重重,信心不足,缺乏積極性。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或是在平常的學習中過多的挫折傷害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或是認為學好英語沒什么用處。所以,教師要讓他們懂得學好英語的重要性,教育他們自覺立志去學好。這是一種社會責任感的學習動機。同時要讓他們覺得學習有趣,自發(fā)地去學習。這是一種與學習活動直接相聯(lián)系的動機。所以,教學過程要注意生動活潑、輕松愉快,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持久地保持個人愛好的學習動機。
三、 對待學困生要多鼓勵,熱情幫助,避免消極批評
多數(shù)學困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總有一種懼怕心理,怕出錯,怕被老師責備,怕被同學恥笑。他們所需要的是老師、同學的信任、關心、愛護和幫助。為此,教師要像對待優(yōu)等生一樣對待他們,并熱情地幫助他們,使他們樹立起良好的自我概念,消除自卑感,從而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學困生也有學好的愿望,當他們看到經過自己的努力、老師和同學的幫助而取得一點成績時,他們就會更加堅定能學好英語的信心,并想趕上或超過他人,學習興趣也會更濃厚。所以,當學困生在學習上有所進步時,教師就要及時給予鼓勵,并勉勵他們更上一層樓。
四、 采用分層教學方法,為學困生創(chuàng)造平等參與課堂練習的機會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只有多多實踐,多多練習,才能學好。對學困生更是如此。所以,教學中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只顧優(yōu)等生,而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采用分層教學,使各層次的學生都有平等參與課堂練習的機會。學困生的練習要設計為讓他們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不能太難,以確保他們的成功體驗和自信心。
五、 要多給學困生指點方法,減少他們的學習困難
英語學習有兩個特點,一是實踐,一是方法。只有方法正確,多多實踐,才能學好英語。所以,教師要多給學生指點一些學習方法,教會他們自己走路,這樣他們學起來就容易些、輕松些。同時,教師本身也要不斷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藝術,促進學困生主動自覺地學習。
六、對學困生要加強課外輔導
卓有成效的課外輔導是提高學困生成績的重要一環(huán)。對許多學困生來說,許多問題在課堂上講一遍是不可能解決的,課后還需多加輔導。輔導學困生要做到定對象、定時間、定任務、定目標。師生共同努力,逐步縮小學困生面,同時要有的放矢,先查明原因,再對癥下藥。學生嘗到了學習的甜頭,自然想學好英語,成績也隨之提高。
七、爭取家長的配合
英語是一門語言,要進行“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大量訓練,但由于任教班級比較多,學困生自然也有一定數(shù)量,教師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沒有家長的積極配合,是很難完成學習任務的。所以,要利用家長會及家長來訪等機會和他們聯(lián)系,爭取他們的合作,督促學生做作業(yè)、聽磁帶、背書、默寫單詞等。家長的配合對學困生成績的提高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總之,英語學困生的轉化是一個艱巨而長期的反復過程。但只要我們關心愛護學困生,幫助他們樹立自立自強的信心,善于捕捉他們的“閃光點”,不歧視他們,積極引導他們進步,用我們全部的身心去熱愛他們,以科學的方法去教育他們,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一定會卓有成效的。編輯:郭裕嘉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