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漫玲
【摘要】漢語和泰語都有著大量的動物擬聲詞。本文通過對漢語和泰語動物擬聲詞語音、結構、語用等方面的對比揭示漢泰動物擬聲詞表達的異同。
【關鍵詞】動物擬聲詞;語音;結構;語用
擬聲詞是以特定的韻律結構直接模擬現實世界的聲音的詞語,它能使語言更加生動、形象,并且經常在口語中使用。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斯多葛派提出“摹聲說”,認為原始人類最初就是采用模擬聲音來為事物命名的。動物擬聲詞把自然界各種動物的聲音與人類語言對應起來。本文將從漢語和泰語動物擬聲詞的語音、結構和語用方面進行漢泰動物擬聲詞的對比。
一、語音方面
正如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所說:“有些符號是絕對任意的;而在另一些符號中,我們注意到任意性雖然不是完全不存在,但卻存在程度的差別:符號可能是相對有理據的?!睂ν环N動物,漢語和泰語大多模擬的不同,有時甚至相差很遠。如我們一般用我們用“唧唧”的聲音形容老鼠叫,而泰語用???[kuk21];馬蹄聲“得得”,泰語用????[kab21kab21]形容;小山雀的叫聲“啾啾”,泰語用?????[t?ib?? t?ib??];漢語中用“嘶嘶”形容毒蛇發(fā)出的聲音,泰語用???[f??21];然而,有些擬聲詞卻模擬地相近。如漢語中的鴨叫聲為“嘎嘎”,泰語為?????[ka?b?1 ka?b?1];漢語中用“嗡嗡”形容小蟲飛來飛去的聲音,泰語類似用????[wi?21];漢語中小雞的叫聲為“唧唧”,泰語為??????[t?i??b??];漢語中的牛叫聲為“哞”,泰語為??[m??33]。
二、結構方面
漢語動物擬聲詞和泰語動物擬聲詞在組成結構上有很大區(qū)別。漢語和泰語動物擬聲詞結構中都有A式、AA式和AB式,如“喵”和“???[h???1](狗的吼聲)”,“呱呱”和“?????[ho???1 ho???1](狗叫的聲音)”,“布谷”和“???????[kra21ta?k??](母雞下蛋時的聲音)”。但是漢語中的AABB式是泰語所沒有的,如“唧唧喳喳”。而泰語中的ABB?式、AA?A?式和ABAB?式在漢語中也是不存在的,如“???????????[kra21to???1ho??21](孔雀的鳴叫聲)”“????????[sa??s?33si??33](唧唧喳喳”“???????[kra21ta?k??]咯嗒咯嗒(母雞下蛋后的聲音)”。此外,漢語和泰語動物擬聲詞的重疊方式也不一樣,泰語是表音文字,因此,泰語擬聲詞形式比漢語擬聲詞形式多。
三、語用方面
擬聲詞的語言形式所表達的音響效果在實際運用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周南·關雎》篇第一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瓣P關”為雌雄二鳥相互應和的叫聲。讀了此句,我們仿佛看到雙宿雙飛的兩只鳥兒“關關”叫答應和著,意境頗感真切。泰語“????????????????????(嗒嗒的馬蹄聲)”中的“????(嗒嗒)”如身臨其境般地讓我們看到馬兒在眼前走過。
在漢泰兩種語言中,有時用同一個擬聲詞可表達幾種不同事物的聲音。如漢語中的擬聲詞“蕭蕭”的意思有①馬長鳴聲?!笆捠採R鳴,悠悠旆旌。”(《詩·小雅·車攻》)。②風聲?!帮L蕭蕭兮易水寒?!保☉?zhàn)國策·燕策)。③雨聲?!盀t瀟暮雨子規(guī)啼?!保ㄌK軾《浣溪沙》)。④落葉聲?!盁o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泰語擬聲詞詞義的衍生一般是基于某一個特點進行引申的,如???[kuk21]這個詞的意義有三種:①嗒嗒(手杖之類觸地的聲音)。②咕咕(一些鳥的叫聲)。③唧唧(老鼠的叫聲)。而之所以會用???[kuk21]這一個詞表示這三種聲音,是因為這三種聲音都有短促、輕快的特點。
許多語言里都有著豐富的擬聲詞。漢語和泰語里都有著豐富的擬聲詞。本文通過漢泰語動物擬聲詞語音、結構、語用方面的對比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漢語和泰語在動物擬聲詞方面表達的異同,同時,對漢泰語擬聲詞翻譯有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Gray. I. H.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M].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85
[2] ??????? ???????????????.?????????????????????????????????????(泰語擬聲詞研究)[D].曼谷:朱拉隆功大學,2007
[3]郭紹虞.《中國語詞的聲音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30
[4]勞允棟編.《英漢語言學詞典》 [G].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490.
[5]李鏡兒.現代漢語擬聲詞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17.
[6]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 [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81
[7]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