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系
【摘 要】本文基于對學生的調查,歸納總結目前高中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反思分析其中的原因,結合教學經驗探討高中德育方法,旨在為廣大高中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思想教育德育
高中生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高中即使對過去小學、初中學習的提高,又是即將進入高等教育或者踏入社會的作鋪墊。高中學習教育的合格與否直接影響到學生能否進入一所理想的大學,而高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成功與否影響到學生能否成為高素質的社會公民。本文基于高中教學過程對學生的接觸認識,對如何在日常教學中提高學生思想品德修養(yǎng)做了思考,旨在給廣大師生提供參考性的建議,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淺談目前高中生存在的問題
筆者通過和同學座談和問卷的調查方法了解到,目前高中教育主要以專業(yè)知識教學為主,注重對學生知識的教育,而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力度有待于加強。通過調查歸納,大致總結了以下幾點常見的問題。
1.社會責任感不強
大約30%的學生對國家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漠不關心,他們反映學習任務比較重,沒有多余時間。而大部分學生認為的關心國家大事僅局限于看新聞,達到了解的層次上,而沒有深入的思考。而對于社會問題,大部分表現出冷淡的態(tài)度,尤其是對社會的不良現象無動于衷。
2.法制觀念不強
有15%的高中學生喜歡我行我素,不希望別人干涉自己。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要求獨立自主的愿望,但我行我素卻不等于良好個性的養(yǎng)成,它更多的是表明學生因從小備受嬌寵,形成“以我為中心”、“放任自由”的放任個性,不尊重別人,不關心他人,不愿受約束,忽視法律和紀律的存在。如果不加強法制教育,讓學生了解觸犯法律法規(guī)的代價,容易使學生自食惡果。
3.意志薄弱
高中生意志薄弱主要表現在對誘惑的抵御能力不高,現在電視、手機、電腦很普及,學生往往抵御不住游戲、色情、暴力等等的誘惑,既耽誤了學習的時間,又會使思想萎靡。另外還表現為沒有持之以久的恒心和克服困難的決心,無論在學習還是在人生上,遇到困難就想到打退堂鼓。此外,雖然學生在意識上渴望自由獨立,但是生活上對家長的依賴程度很高,不能獨立的生活。
二、高中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的希望
他們處在青春期,心理、生理上均處在一個尷尬的階段,容易出現問題。以上列舉的問題,僅僅是針對筆者所在學校部分學生進行調查的總結,而類似問題應該還有很多。筆者從高中生自身和他們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進行思考,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1.高中生自身的原因
眾所周知,高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生理、心理不成熟,正處在躁動的時期。從生理上來說,高中生身體開始發(fā)育,由幼年階段向成年過度,面對身體明顯的變化,既有渴望成熟的興奮又有對未知的恐懼。但是最重要一點是大腦發(fā)育不完全,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沖動不考慮后果。在心理方面,青春期的孩子有強烈的好奇心,如果控制不好,會沉溺于游戲、色情等糟粕之中。身體的發(fā)育導致他們內心情感世界漸漸豐富,對異性的好感逐漸表現出來。此外,他們的自我意識逐漸強烈但是不穩(wěn),標楊個性,叛逆,不想被管教。
2.高中生生活環(huán)境
導致高中生思想教育方面出現問題的原因,不僅有學生自身的原因,還有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因素。高中生生活環(huán)境主要是家庭和學校。高中階段學生在學校生活的時間最多,占據主導地位,學校的學習氛圍好壞、教師的素質高低、同學之間關系是否融洽、學習壓力大小等等因素都會影響到學生思想素質的高低。而在在家庭中,家庭的和睦程度,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以及父母的思想素質同樣影響學生。
三、結合實際情況對高中生進行思想教育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主要戰(zhàn)場,應當起到全面并且負責的角色作用,不僅要教學生學習、掌握知識,還要教學生做人,提高思想修養(yǎng)。結合目前高中學業(yè)任務重的現狀,學??梢詮囊韵聝牲c入手,進行德育教學,加強學生思想素質修養(yǎng)。
高中學業(yè)任務較為繁重,再者,全國高中幾乎都以高考成績、高考升學率來衡量學生和學校,想要單獨開設思想品德以及法制教育專題課程,是不現實的。因此,對學生德育的工作就落在了日常授課教師的肩上。只有通過課堂上,與本門課程相關自然順暢的延伸,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教育,才能達到較理想的德育效果。例如,思想政治課是大部分同學認為比較枯燥無味的課程,主要原因是理論知識太多,與之相結合的例子離自己太遠,課程嚴重脫離現實。但是,思想政治課作為學生德育教學的主要陣地,作用不可替代。教師應當分析現狀,積極改進。思想政治課教學絕不能僅僅滿足于書本內容的教學和知識的傳遞,而應理論聯(lián)系實際,緊跟時事,與時俱進。
四、總結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重要陣地,對學生的人格形成、知識儲備影響重大。對于高中教學來說,為了培養(yǎng)高素質、高思想覺悟的學生,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亟待加強。
參考文獻:
[1]強飚,李東海.辯證看待新自由主義提高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針對性[J]. 江蘇高教,2010,02:115-117
[2]任翠香,齊慧穎.加強大學生擇業(yè)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J]. 改革與開放,2010,10:133
[3]程榮暉.論大學生就業(yè)弱勢群體的思想教育與危機干預[J]. 教育探索,2010,0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