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石 洪 恩 葉愛華
益心湯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夏元石 洪 恩 葉愛華
目的 探討中醫(yī)益心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武寧縣中醫(yī)院自2009年6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確診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和對照組(n=40)。對照組患者給予卡托普利聯(lián)合地高辛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加用中藥益心湯,療程均為2個月。記錄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5.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5.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結(jié)論 中藥益心湯輔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好,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
益心湯;慢性心力衰竭;溫氣益陽;價值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為臨床上一種較為復雜的癥候群,臨床治愈較難。近年來,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病率日益增加,發(fā)病年齡有下降趨勢[1],但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益心湯用黃苠、紅參補氣固本,川芎、丹參活血化淤,葶藶子瀉肺平喘,合用共奏溫氣益陽之功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療效。本研究采用益心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臨床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武寧縣中醫(yī)院自2009年6月~2012年1月確診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n=40)。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38~73歲,平均(55.3±5.1)歲;病程3~20年,平均(12.2±5.5)年;心功能(按NYAH分級)Ⅱ級12例,Ⅲ級20例,Ⅳ級8例;其中冠心病22例,高心病13例,風心病3例,擴心病2例。對照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36~71歲,平均(54.8±6.2)歲;病程3~21年,平均(13.0±4.8)年;心功能(按NYAH分級)Ⅱ級11例,Ⅲ級29例,Ⅳ級10例;其中冠心病23例,高心病13例,風心病2例,擴心病2例。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心功能、原發(fā)病、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 診斷參照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2007年制定的《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2]。排除標準[3]:(1)腎、肝等重要臟器功能衰竭致繼發(fā)性心力衰竭者;(2)妊娠或哺乳期歸女;(3)有肝、腎等嚴重臟器病變、精神病患者;(4)對本藥過敏,不能耐受治療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先口服卡托普利,12.5mg/次,3次/d;從第2周開始口服地高辛,0.125mg/次,1次/ d。依據(jù)患者癥狀控制情況逐步調(diào)整卡托普利的劑量,每天最多不得超過75mg[4]。服藥期間需要將患者的血壓保持在大于90/60mmHg,心率保持在大于60次/min。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方法上加用中藥益心湯(制附子、桂枝、黃芪、紅參、川芎、丹參、葶藶子、茯苓、豬苓、澤瀉、大棗等組成,上藥加水500mL,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溫服, 1劑/d。2組患者給予相同基礎(chǔ)治療,包括限制水鈉攝入及減少體力活動,注意水電解質(zhì)平衡,必要時吸氧等綜合措施。療程均為2個月。
1.4 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分級(按NYHA標準評價患者心功能)和LVEF值(超聲心動圖得出)。同時記錄2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
1.5 療效判斷標準 療效判定參照《中藥新藥治療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顯效:心力衰竭基本控制或者心功能提高2級以上;有效:心功能提高1級但不足2級;無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級,或心力衰竭癥狀惡化。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得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 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正態(tài)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LVEF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5%,較對照組的總有效率6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LVEF(49.3±6.2),較對照組的(42.6±5.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安全性 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6例(15.0%)胃腸道不良反應,有2例(5.0%)出現(xiàn)干咳;對照患者出現(xiàn)5(12.5%)例胃腸道不良反應,1例(2.5%)出現(xiàn)干咳,1例(2.5%)出現(xiàn)眩暈。給予對癥處理后癥狀均消失。2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療程結(jié)束后并未出現(xiàn)心、肺、肝等臟器病變。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如冠脈缺血、心肌梗死等)引起的心肌損傷,最終導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損而引起的一組綜合征[6]。心力衰竭隸屬中醫(yī)“水腫”、“胸痹”、“喘證”等范疇,病機主要沿循氣陽虧虛、瘀血阻滯、氣陰虧虛的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7]。本病的病理基礎(chǔ)主要是心之氣陽虧虛,而血瘀、水飲為標,則是本病主要的病理因素[8]。本病病位雖主要在心,但與肺腎關(guān)系密切,并可涉及肝脾。益心湯方中附子大辛大熱,溫腎暖土;人參味甘苦、性溫,人脾肺兩臟,益氣補腎,兩者相需為用共為君藥。茯苓、豬苓、澤瀉、葶藶子,甘淡滲濕利尿,有健脾之功,加桂枝溫陽化飲,一利一溫,其濕自除為臣藥。丹參、赤芍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效為佐藥。大棗和中健脾、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溫陽益氣、活血化瘀、利水消腫之效。
本組臨床療效對比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同時,分析2組患者治療后LVEF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2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觀察組患者(49.3±6.2)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42.6±5.8),差異明顯(P<0.05),證明益心湯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方面的作用。通過對比2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益心湯聯(lián)合常規(guī)西藥并未提高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2組患者的用藥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臨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基礎(chǔ)上加用中藥益心湯,在心功能癥狀改善、超聲心功能指標改善方面均優(yōu)于單純西藥治療,并且不良反應少且情況輕微,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藥劑,值得借鑒與推廣。
[1] 劉淑琦.益心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30例[J].中國中醫(yī)藥,2013,11(13):14-16.
[2] 趙宗磊.參附益心湯治療心腎陽虛型慢性心力衰竭30例[J].中醫(yī)研究,2009,22(11):26-29.
[3] 孫振永.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治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2,18(20):42-43.
[4] 馬永俊.溫陽益心湯治療心衰51例[J].光明中醫(yī),2009,24(2):288-289.
[5] 李延明.關(guān)于慢性心力衰竭藥物治療的進展[J].當代醫(yī)學,2009,15(1):18-19.
[6] 凌敬.黃芪注射液聯(lián)合葛根素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3,19(8):135-136.
[7] 邵靜.益心湯對慢性心衰患者腫瘤壞死因子及血管內(nèi)皮素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9,11(22):149-150.
[8] 孫雪平.參芪益心湯加減治療慢性心力衰竭60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信息,2013,30(3):87-89.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1.123
江西 332300 武寧縣中醫(yī)院 (夏元石 洪恩 葉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