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 劉健 張敏強 陳燕梅 吳東濤
(1.東莞理工學院 師范學院,廣東東莞 523808;2.東莞理工學院 成教學院,廣東東莞 523106;3.華南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廣州 510631;4.潮安縣東洋新區(qū),廣東潮州 515634)
行為產生的最初來源是需要和動機,動機水平直接影響了行為的效率和效果。學習積極性反映了學習內部動力水平。研究和了解學習積極性的影響因素,揚長避短,有助于提高學習內部動力水平,促進學習的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傳統(tǒng)教育強調知識本位、社會本位。大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因素的研究多側重于以上兩方面,影響因素也多概括為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學生學習因素。
有學者基于現代哲學思想和當代建構主義心理學研究成果,提出了學生本位的觀點。劉貴華從新哲學方向“生態(tài)哲學”提出了大學學術價值判斷從“知識本位”、“關系本位”發(fā)展到“生態(tài)本位”的必然趨勢,把世界看成是整體,包括人、自然和社會等[1]。由此進一步的理解是忽略人的發(fā)展的大學學術價值并不完整。徐振魯從存在主義哲學思想論述對學生本位的理解,認為應強調受教育者個體的自由選擇、有用的知識是教育者需要的知識、教學內容和方法應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選擇[2]。鄧小華基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從辯證的角度,指出傳統(tǒng)教育學亦步亦趨地選擇了社會本位論的社會哲學直接導致了教育中的人學空場,提出學生本位的實質就是學生需要本位、學生發(fā)展本位和學生權利本位[3]。上述三位學者基于現代哲學思想,從不同角度提出了相似的一個觀點:大學教育應注重人的因素,教學應注重學生本位。當代建構主義心理學研究認為,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外來信息,而是主動地進行選擇加工,教學應注重以學生為中心[4]。從學者對現代教育定位的反思,及心理學最新研究提出的學習者學習規(guī)律,均指出現代教育教學應注重學習者的因素。
本文嘗試從學生本位的視角,了解學生認為的影響自己學習積極性的因素,進一步了解大學階段學習者的特點和學習需要。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學習狀態(tài)、期望、愛情因素、消極因素。其中,學習狀態(tài)排在第一位。
研究包括準備研究、預備研究和正式研究三個部分。
以開放式問卷的形式,要求學生回答在大學階段促使學習的動力來源有哪些,周圍哪些現象會影響到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如何能讓自己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習中。調查對象為195位大學生,其中男生91人,女生104人;文科109人,理工科86人;大一學生68人,大二學生28人,大三學生47人,大四學生52人。對開放問卷的結果進行歸類,對學生提出的影響學習積極性的因素進行整理。
在準備研究的基礎上,編制問卷,進行預備研究。在預備研究中,共發(fā)放400份問卷,回收393份問卷。剔除整份問卷答案呈現同一性作答的、整份問卷漏答題目大于2題的、同一題項選取2個答案的題項大于2的、3個測謊題中不符合題項超過1個的,剩余有效問卷353份。其中男生174人,女生179人;文科181人,理工科172人;大一學生80人,大二學生95人,大三學生91人,大四學生87人。
對問卷的項目進行區(qū)分度分析,相關系數均顯著;對問卷項目進行鑒別指數分析,t值均顯著。對55個題項進行因子分析,經過6次因子分析,不斷刪除因子負荷量較小的題項共28題,剩余題項27題。
在預備研究形成的27個題項的基礎上,經過討論增加了4個題項,編制形成31個題項的正式研究問卷。在正式研究中,共發(fā)放450份問卷,收回404份問卷。剔除整份問卷答案呈現同一性作答的、整份問卷漏答題目大于2題的、同一題項選取2個答案的題項大于2的3個測謊題中不符合題項超過1個的,剩余有效問卷349份。其中男180人,女169人;大一學生95人,大二學生88人,大三學生85人,大四學生81人;理工科177人,文科172人。
對問卷的項目進行區(qū)分度分析,相關系數均顯著;對問卷項目進行鑒別指數分析,t值均顯著。對31個題項進行因子分析,經過6次因子分析,不斷刪除因子負荷量較小的題項共13題,剩余題項18題。對正式問卷的18個項目進行Bartlett球形檢驗,Bartlett值為1408.24,P<0.001,說明這18個變量之間具有顯著相關,有必要進行因素分析。同時,取樣適當性數值KMO=0.79,可以對這些變量進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因素分析法對問卷做初步分析,發(fā)現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有4個,可解釋總變異的51.52%。根據主成分特征值的碎石圖,其曲線在第4個因子后開始趨于平緩。
由因素分析結果可以建立4個分問卷,根據每一個公共因素所包含項目的內容,對這4個分問卷的命名如下:因子1——期望,包括自己的期望、父母的期望和老師的期望等;因子2——消極影響,主要包括外部的干擾和自身的干擾如不好的習慣等;因子3——學習狀態(tài),包括自身的情緒狀態(tài)、目標定位是否清晰等;因子4——愛情因素,包括積極愛情體驗如鼓勵,消極體驗如失戀。采用問卷的信度Cronbach α一致性系數來考察自編問卷的同質性信度。整份問卷的α系數達到了0.73,4個分問卷的內部一致性α系數分別0.75、0.72、0.67、0.68,信度基本符合研究者的看法。從各分問卷與總問卷之間的相關得知,各分問卷與總問卷的相關均顯著,表明其內容效度是比較理想的。
運用SPSS11.0軟件處理數據,運用了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等統(tǒng)計方法。
表1 大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因素
由表1可見,大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因素得分由高到低為學習狀態(tài)、期望、愛情因素、消極因素。
表2 不同性別大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因素的比較
不同性別大學生在學習狀態(tài)方面差異非常顯著,女生得分4.08顯著高于男生得分3.87;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愛情因素方面差異顯著,男生得分3.28顯著高于女生得分3.07。
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期望方面,消極因素方面差異不顯著。
表3 不同年級大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因素的比較
不同年級大學生在期望方面得分差異非常顯著,進一步分析發(fā)現,大一學生與大二學生、大四學生均差異顯著,大一學生得分3.91顯著高于大二學生得分3.62,大四學生得分3.67;大四學生與大二學生差異均不顯著;大三學生與其他年級學生差異均不顯著。
不同年級大學生在消極因素方面差異非常顯著,進一步分析發(fā)現,大三學生與大一學生、大二學生、大四學生差異顯著,大三學生得分3.37顯著高于大一學生得分3.06,大二學生得分2.96,大四學生得分3.02;大一學生、大二學生、大四學生之間差異不顯著。
不同年級大學生在愛情因素方面差異極其顯著,進一步分析發(fā)現大三學生與大一學生、大二學生、大四學生均差異顯著,大三學生得分3.60顯著高于大一學生得分3.07,大二學生得分2.86,大四學生得分3.21;大二學生與大四學生、大三學生均差異顯著,大二學生得分2.86顯著低于大三學生得分3.60,大四學生得分3.21。大一學生與大四學生之間差異不顯著。
不同年級大學生在學習狀態(tài)方面差異不顯著。
不同專業(yè)大學生在消極因素方面差異顯著,理工科學生得分3.20顯著高于文科學生得分3.00。
不同專業(yè)大學生在期望、學習狀態(tài)和愛情因素方面無顯著差異。
表4 不同專業(yè)大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因素的比較
影響大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因素中,學習狀態(tài)排在第一位。學習狀態(tài)對大學生學習積極性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女生相對男生,學習狀態(tài)對學習積極性的影響更大。
學習狀態(tài)是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心理活動狀態(tài),包括學習的準備狀態(tài)和學習進行中的狀態(tài)。有學者以心理學家奧蘇伯爾先行組織者策略中學習者進行意義學習的準備狀態(tài)和主動狀態(tài)說明學習狀態(tài)的重要性[5]。心理學家戴斯等人提出的注意-喚醒系統(tǒng),是其三大認知功能系統(tǒng)的基礎。只有達到一定的喚醒水平,大腦才能進行有效的信息加工[6]。也說明了學習的準備狀態(tài)影響著學習的有效進行。
結合調查結果和學習心理理論,學習狀態(tài)對大學生的學習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從學習者的角度,學生認為學習狀態(tài)對自己的學習積極性有影響,且排在影響因素的第一位;從學習心理研究的角度,研究者認為學習狀態(tài)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投入和學習的效果。
期望因素包括自己的期望、父母的期望和老師的期望等。經歷了緊張的高中學習,大一學生對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充滿了好奇和憧憬。大學一年級是進入大學學習的第一年,學生像是鼓著風的帆船,駛進向往已久的海域。而這風的動力,主要是對大學學習和生活的期望,包括了自己和周圍人的期望。進入大二以后,學生經歷了大學生活的適應期,更多地考慮解決擺在面前的實際問題。所以,大一學生相對其他年級學生,期望因素對學習積極性的影響更大。
消極因素對大三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影響,顯著高于大一、大二和大四的學生。大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對其他年級的學生,更易受到消極因素的影響。
愛情因素對大三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影響,顯著高于大一、大二和大四的學生。大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對其他年級的學生,更易受到愛情因素的影響。
大三學生相對大一、大二學生,學習任務沒有減輕,就業(yè)的壓力卻開始增大。大三學生雖不及大四學生就業(yè)壓力大,但大四學生的學習任務已明顯減輕。大三學生相對其他年級學生,壓力源明顯增加。從個人成長來看,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是學習與異性建立親密關系的關鍵時期;同時,入大學前緊張的高中學習和大學畢業(yè)后緊張的就業(yè)之旅,讓學生感受到大學是發(fā)展愛情比較合適的時期。而大三學生壓力源的增加,也增加了愛情因素帶來的影響。當人面對多個壓力源時,需要消耗更多的精力和耐力,而應對外部和內部的干擾因素影響的能力也會下降。所以,大三學生相對其他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方面,面對更多的挑戰(zhàn)。
愛情因素對男生學習積極性的影響相對女生更大,反映了男生的學習更易受到愛情因素的影響。這個差異可能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女生的情感發(fā)展相對男生較早,二是女生比較擅長和其他人交流和分享情感體驗。所以男生相對女生,情感協(xié)調能力較弱些。
消極影響,主要包括外部的干擾和自身的干擾,如不好的習慣等。理工科學生的學習內容的思維邏輯性和步驟嚴密性要求比較高,差之毫厘則失之千里,所以消極因素對理工科學生影響相對文科生更大。
無論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還是理論研究的角度來看,學習狀態(tài)對學習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教學中,教育者應更多地了解和重視心理現象中注意規(guī)律在教學中的運用,有效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應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建立原有知識和新知識的意義聯結。有學者提出研究型大學本科教學應喚醒學生主動學習的自我修煉意識,其實從學生本位的角度,這個觀點也適用于其他類型高校的學生。[7]學生主動學習的自我修煉意識,才是學生學習狀態(tài)處于并維持活躍水平的源源不斷的內部動力。
期望因素對大一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比較大,可以在大一這個階段進行相應的引導。一是專業(yè)學習和發(fā)展的引導,雖然學生選擇了自己的專業(yè),但具體情況并不十分了解,適時的專業(yè)介紹和熏陶,有助于學生專業(yè)發(fā)展的自我定位;二是鼓勵學生在了解專業(yè)發(fā)展的基礎上,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這樣,學生對今后的大學學習和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底氣。
注意對大三學生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引導,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實習和就業(yè)問題,關心學生情感的變化,了解學生遇到的困難和煩惱,減輕壓力并減少壓力的累積。
有兩個觀念誤區(qū)影響了在大學階段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一是教育者認為愛情對學習的影響不大,或者有意無意回避學生的愛情問題;二是認為女生傾向感性,易受情感的影響,男生傾向理性,易于控制情感。事實是,愛情是大學生這個年齡階段面對的重要課題,同時這個階段也是學習和成才的重要時期,無論我們教育者如何回避,學生都在摸索或者自學如何處理愛情和學習兩者的關系。再有,相對女生,男生更需要情感的學習和引導。男生不是易于控制情感,而是不擅于學習、表達和交流情感,男生出現情感起伏,大多表現是隱性的。所以相對女生,愛情因素對男生學習積極性的影響更大,喜則更喜,悲則更悲。
由研究結果,我們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1]劉貴華.對大學學術合理性的追問:從“知識本位”、“關系本位”到“生態(tài)本位”的確證[C]//中國科協(xié)學會學術部.學術交流與學術生態(tài)建設:中國科協(xié)第二屆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30-142.
[2]鄧小華.論學生本位[J].高教研究與實踐,2010(12):20-24.
[3]徐振魯.簡論存在主義學生本位的教育思想[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7):212-214.
[4]莫雷.教育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7-130.
[5]張晶晶.學習狀態(tài)研究綜述[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5-16.
[6]莫雷.現代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3-204.
[7]胡樂野.建導法在研究型大學本科教學中的初步嘗試[J].復旦教育論壇,2007(5):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