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紅
教育,應該為師生的幸福生活創(chuàng)造可能。在追尋幸福生活的過程中,松陵一中在蘇州市吳江區(qū)教育局的領導和指導下,于學校日常工作中,引入聚力文化、給力課程、魅力教師、活力學生、張力課堂和助力評價的“六力”理念,努力以“六力”為支撐,抓好校園文化建設、課程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抓好課堂管理、學生管理和評價管理,引領全校師生走上了“地利為樂”、“人和為樂”、“天時為樂”的快樂教育之途。
每天清晨,教職員工都會從家中趕來,跨入松陵一中的校門,問一聲:“我們?yōu)槭裁匆獊磉@兒?”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涉及學校存在的意義。我們必須有這么一個固定的專業(yè)的場所,供學生與我們會聚,方便他們修養(yǎng)品德、學習知識、培養(yǎng)技能,我們把它叫作“學?!?。
一、厚德載物:地利為樂
1.聚力文化,樂構(gòu)生活“情景園”
我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苯逃毷且环N文化的浸濡。孟母三遷,正是為了給小孟軻找一個有利于他修學的文化氛圍。我們在這里辦教育,就需要把校園變成一個“情景園”,我們要把藝術文化、體育文化、科學文化、文學文化、廉潔文化等文化內(nèi)容匯聚其中,凝聚成一種師生共有的昂揚、奮發(fā)的學校文化,讓校園的明窗凈幾、大樹頑石、涼亭石凳、板報雕塑,乃至師生的儀容儀表、待人接物都滲透著文化的基因,跳動著文化的音符。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我們設計了校園八景:“樂樂迎賓”景點,雕塑為一個載歌載舞的人,體現(xiàn)了藝術活動之樂;“五柏同清”景點,把五棵清勁的柏樹比作人非己不取的五指,體現(xiàn)了廉潔奉公之樂;“百步香瀾”景點,把豐厚的樹蔭比作老師的恩德,體現(xiàn)了尊師重道之樂;“觀書石巧”景點,把石頭看作用功勤讀的人,體現(xiàn)了讀書求知之樂;“千生共樂”景點,設置無數(shù)學生的笑臉,體現(xiàn)了協(xié)同進步之樂;“和合歡騰”景點,關注學生在操場的活動,體現(xiàn)了體育運動之樂;“竹林雅韻”景點,展示了竹之“五德”,體現(xiàn)了修身立德之樂;“綠園學樂”景點,為學生提供了探索自然的空間,體現(xiàn)了科學探索之樂,這些校園各處的快樂景觀,一壁一牌皆有語,一枝一葉總關情,能教化人于常態(tài)之中、無形之中、漸進之中的文化氛圍。它們聚合成了“快樂教育”的文化力,在我校發(fā)揮著重要且持久的教育影響力。任何人走進我們校園,都會受到一中文化的熏染。再頑劣的孩子都能受到點點滴滴的感化,思想變得積極向上,更加好學進取。
2.給力課程,樂研教育“施工圖”
在松陵一中這方熱土上工作,我們得有自己的“施工圖”。完成這個“施工圖”不僅需要課程標準和教材,我們要做的更為有價值的事就是——國家課程的校本化開發(fā)。我們分析“樂居吳江”背景下太湖新城的學生生活狀態(tài)和特點,我們鼓勵教師發(fā)揮自己的資源優(yōu)勢和專長,能以班為本、以生為本地對國家課程進行校本化開發(fā)。我們總結(jié)出了重組型、拓展型、聯(lián)合型、嵌入型等多種國家課程校本化的策略。基于這樣的工作,“國家課”變成了“一中課”,我們的國家課程更加適應我們的學生了,課程效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fā)揮。當然,光是讓我們的孩子學習國家課程還不夠,我們還根據(jù)地方文化開發(fā)了校本課程,教師用“漏窗”課程打開學生的心窗,用“中國結(jié)”課程編織學生的夢想,用“碑拓”課程拓印學生的欣喜,用“美食”課程凸顯學生的能力……校本化的課程讓學生的學習充滿了活力,帶來了更多選擇、更多精彩。
通過用聚力文化構(gòu)建生活“情景園”,用活力課程研制教育“施工圖”,我們實現(xiàn)了地利之樂。
在學校里,我們備課、上課、選作業(yè)、批作業(yè),天天忙忙碌碌,永遠有做不完的事兒……沉下心來我們不禁要問:“我們是誰?”“我們在干什么?”“我們怎么干?”這些問題看似無聊,卻涉及我們肩負的使命和責任。答案便是:我們要回到我們一切行為的邏輯起點上來,我們是老師,我們的天職是教學生,準確地說是教學生學,也可以簡單地說成“教學”。
二、教學相長:人和為樂
1.魅力教師,樂做辦學的使者
我們的辦學方案和課程計劃靠誰去執(zhí)行?當然是我們教師。學校一直把教師看作是辦學的使者:教師帶著“快樂教育”辦學愿景走向?qū)W生,通過教學的藝術用愛和知識引領學生,讓我們的辦學愿景付諸現(xiàn)實。做這個使者是辛苦的,因為我們的學生未必都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因此,增添自身的職業(yè)魅力是一中教師的常修課。在我們的引導下,教師們正努力通過“微研究”開展教科研活動,讓自己的品德更高尚,讓自己的專業(yè)基礎更扎實,讓自己的學識更淵博,讓自己的教學設計更精彩,讓自己的講解更精當,讓自己的教學語言更優(yōu)美,讓自己與學生的互動更良好,讓自己的課堂更有趣味。我們教師的最高境界就在于用他們的魅力去吸引學生,用魅力向?qū)W生傳送盡可能多的正能量,乃至給學生的一生以積極的影響。
2.活力學生,樂為學習的主人
我們都知道一個常識,學生學得好不好,主要取決于學生自己。“我要學”和“要我學”是大不相同的。我們需要激發(fā)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活力,讓他們把學習真正當作自己的事情,自己出于上進和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需要去參與學習。這樣,學生就會在學習中充滿熱情、歡樂和成就感。在松陵一中,我們倡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到心情快活、思維靈活、言行鮮活。我們正在培養(yǎng)充滿活力的學生:這些學生能活躍地融入課堂,會自主探究,會質(zhì)疑權(quán)威,會分析問題,會尋找資源,會解決困難;他們還掌握一兩項體育運動的技能和一兩項藝術活動的技能,能在課外放松心情,自得其樂;他們還熱衷于走向自然和社會的研究性學習和社區(qū)服務活動,熱衷于做屬于自己青春的“事業(yè)”?,F(xiàn)在,越來越多的一中學生實現(xiàn)了由被動應對學習到自主經(jīng)營學習的轉(zhuǎn)變。
通過培育做辦學使者的魅力教師和做學習主人的活力學生,我們實現(xiàn)了人和之樂。
每當上課鈴聲響起,我們都會帶著教科書匆匆走進課堂,我要問一聲:“這時候我們該做什么?”這個問題看似多余,卻涉及教師工作的效率。課堂45分鐘是有限的,我們需要思考怎樣在有限的單位時間里,用我們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力,盡最大可能地幫助我們的學生進步和成長,這也是我們經(jīng)常談論的“有效”。
三、因勢利導:天時為樂
1.張力課堂,樂控教學“進行時”
課堂是我們實施教育的主陣地,要優(yōu)化學校教育,就一定要把握每位教師的每一個“課堂進行時”。頭等大事就是要作別如一盤散沙的松弛無序的課堂。為此,我們正在推動松陵一中教師構(gòu)建充滿張力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的需求與教學的內(nèi)容、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施教、學生的問題與教師的指導等諸如此類的矛盾能相互制衡,恰如拉弓上箭:外力運而內(nèi)力應,用力不至于過小而弓馳,亦不至于過大而弓崩。松陵一中就有一大批好教師,他們的課堂運力適宜、節(jié)奏恰當,不平淡淺露,也不繁復拖沓,他們能恰到好處、收放自如地熟練駕馭課堂。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常能保持適度緊張,常有積極求知的憤悱狀態(tài)。
2.助力評價,樂建成長“加油站”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路子走得對不對,步子跨得對不對,他們自己也許真的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因此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育目標之下,用專業(yè)的眼光對他們進行評價。評價的目的是適時地給學生的前進之車加點油,讓學生在前進道路上跑得更遠,我們稱這種評價為“助力評價”。我們提倡教師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及時地掌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動態(tài),能采用回答點評、作業(yè)講評、檔案袋反饋、面對面談心等不同的形式,對學生的錯誤點正一正,對學生的偏差點糾一糾,對學生的困惑點導一導,對學生的閃光點顯一顯,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點夸一夸,從而實施針對性、全面性和發(fā)展性評價。松陵一中的助力評價,起著指導、激勵、引領學生發(fā)展,為學生成長保駕護航的作用。
總之,通過用張力課堂掌控教學的“進行時”,用助力評價建設成長的“加油站”,我們實現(xiàn)了天時之樂。
我們感謝“六力”,它幫我們打造著文化先進、特色鮮明、樂學幸福、質(zhì)量上品的學校;我們感謝“六力”,它讓我們師生享受到了在學校里生命成長的快樂;我們感謝“六力”,它為我們松陵一中托起了“快樂教育”的一輪朝陽。
(責任編輯 甘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