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俠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真正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這些為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提供了正確導向,真正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形式,讓語文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在教學中,我們要盡一切可能,學生的學習服務。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活力呢??
一、新課導入要“活”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個精巧而成功的導語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之妙,它能產生良好的課堂氛圍,使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導語的設計沒有一定之規(guī),總的說來,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方式來體現:一則笑話、一段故事、一個謎語、一次活動、一篇即興演講、一個特定情景、一場游戲等等。導語作為一節(jié)課的開頭,設計得巧妙,往往會“一石激起千層浪”,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師的教學方法要“活”
深入的實踐研究證明,語文教學不應有僵化的程式,應講求方式方法的靈活、創(chuàng)新。不同學段的學生有不同的年齡特點,不同的教學內容也有不同的教學要求,因此,教學方法應符合學生的特點與教材特色,利于激發(fā)情趣,利于實現教學目標。這一點已被廣大的教師所認同。
1、利用活動增強課堂吸引力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在教學中,舉辦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活動,往往容易激發(fā)學生興趣。例如:學習《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時,我將課文內容編成課本劇,讓學生分角色表演。表演后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評論表演優(yōu)劣?!把輪T”和“觀眾”全都進入角色,在注意力十分集中而又異常興奮的情緒中深入理解了課文。這樣既為學生提供了顯示表演和活動才能的機會和場地,又刺激了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懸念的運用
根據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還可通過設置懸念,來引導學生的積極思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懸念能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一種期待情境,產生學習興趣和急于求知的緊迫心情。一個精彩而成功的懸念能達到“投石沖破井中天”的最佳教學境界,能緊緊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學得有滋有味。
3、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發(fā)語文課堂趣味
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體會語文課堂的趣味,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景,去吸引學生,調動形式的情感體現,從而引導學生進入情感。從情中品味。依據教材的特點,運用多種形式去的創(chuàng)設情景,激起學生學習的趣味。如:環(huán)境布置,營造情境;利用多媒體,渲染情景;借助圖畫,再現情景。
三、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要“活”
改變學習方式,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和靈魂之所在。教師角色、教學行為的轉變都必須以此為前提。也只有真正改變了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才能更為主動、輕松、活躍、有效。因此,我們將改變學習方式作為小學語文課改實驗的重中之重,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1、突出自主,讓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
在聽課的過程中,不時會看到有的老師習慣上課講得口干舌燥,自己累得筋疲力盡,學生聽得昏昏沉沉,其結果是課堂沉悶,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課堂上顛倒了“主次”關系。作為主體的學生成了被動接受的“機器”,作為主導的教師只注重自己的想法,而不關注學生的表現,學生焉有不厭之理?因此,要解決課堂上的主次問題,就需要教師多問幾個為什么:我這樣設計,是否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會怎樣思考?會提出什么問題?同時,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采用現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設情景,渲染氣氛,在輕松愉快中把學生帶入文學的殿堂,于無痕中實現三緯目標。
2、體現合作,讓學生的學習既個動又互動。
3、鼓勵探究,讓學生的學習白促動到能動。
從某種意義上講,探究學習是自主學習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一種高層次的自主學習,低年級學生能不能進行探究學習?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關鍵是探究的問題不宜過大,要符合兒童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
四、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活”
“活”的語文課堂教學要講究語言藝術,很好地運用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
1、有聲語言
語文課堂教學語言,一要規(guī)范,教師要用普通話,切忌將方言、土語、口頭禪帶進課堂;二要有科學性,教師對問題的分析和認識要完整、嚴密,對所教內容要準確無誤,切忌含糊其辭;三要富有美感,語文教師要適當選詞,善于修辭,巧妙組合,口若懸河,出口成章;四,要抑揚頓挫,講到哀痛處要用慢速降調,講到激憤處要用快速升調,講到一般敘述處則用中速平調。課堂上老師語言的運用要在規(guī)范的前提下“活”起來,要旁征博引,信手拈來;要淺唱低呤,“激昂處還它以激昂,委婉處還它以委婉”;一則笑話、一個故事、一句諺語……總之,課堂上教師要善于用“活”的語言,調節(jié)氣氛,活躍課堂,優(yōu)化教學,全面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
2、無聲語言
無聲語言是指教師的眼神、表情姿態(tài)、手勢、動作等。教學中,教師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帶著鮮明的感情色彩,學生置身于情感氛圍中,不自覺地就會受到熏陶和感染。如講“風吹草低見牛羊”一句時,教師加以手臂舒緩起伏動作和遠視的眼神,將學生帶入了一個廣闊的天地中,使之意會到草原的無邊無垠。
五、板書設計要“活”
內容上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形式上要整潔優(yōu)美、要醒目;既要重視板書的造型,還要注意色彩的運用,要善于借助造型和色彩的變化,讓板書充滿生機和活力,從而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他們探究的欲望。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讓語文課堂“活”起來,有利于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讓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學中,結合學生實際開動腦筋,采用多種多樣折教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使語文課堂“活”起來吧。
【作者單位:宿遷市洋河實驗小學江蘇】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