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石林(1945-),侗族,貴州錦屏人,貴州師范學(xué)院中國山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員、貴州民族學(xué)與人類學(xué)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yàn)槎迸_(tái)語言與文化。
摘 要: 侗族為稻林兼作的山地民族,侗族的山地分類命名是侗族人文語言內(nèi)涵及當(dāng)?shù)氐乩憝h(huán)境的反映,也可為深入探討語言學(xué)和人類學(xué)領(lǐng)域中的命名模式理論提供有益的語言材料。
關(guān)鍵詞: 侗族山地;地名;命名模式
中圖分類號: K928.6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21X(2014)01-0065-06
山地為具有一定海拔高度和坡度的陸地,占地球陸地面積近1/3,蘊(yùn)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中國是世界第一山地大國,山地占國土面積的70%,因此,對我國的山地特別是貴州山地進(jìn)行跨學(xué)科的綜合研究乃為當(dāng)務(wù)之急[1]。侗族是一個(gè)典型的山地民族,以山地的視角來對侗族進(jìn)行研究的還不多見,本文擬就侗族的山地命名的名物語料進(jìn)行初步分析研究,以求彌補(bǔ)這方面的不足。
一、侗族的山地環(huán)境
侗族居住在黔湘桂三省區(qū)毗鄰地帶以及鄂西一部分縣市的山地區(qū)域里,處在武陵山與苗嶺交匯處的丘陵地帶上,海拔高度大都在300至1 000米之間,雨水充沛,溫度適中,很適合人類居住和生物的繁衍生長。侗族聚居地以山地居多,大壩子很少。在侗族地區(qū)有名的天柱大壩和榕江車江大壩,也不過只有萬余畝的山間壩子,站在大壩中間兩眼所見都是連綿不斷的山巒。侗族的大多數(shù)人住在山坡上,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居于山間壩子、山谷和江河岸邊。住在山谷河濱地帶的侗族被稱為“河邊侗”或“江侗” (gaeml nyal),住在山坡上的侗族稱為“山侗”(gaeml jenc)。但不管住在山谷江邊還是山麓上,侗族的生境都離不開山,人死后也要安葬到山坡上。侗族諺語說:“江山作主,人為客” (Angl xeenp weex xuh nyenc weex egs ),人僅是世間的匆匆過客,這是侗族關(guān)于自然與人類關(guān)系的哲學(xué)觀。雖然“河邊侗”在壩子中居住,在壩子中種稻養(yǎng)魚,但也要到壩子四周的山上植樹、砍柴、種雜糧和水果,還要狩獵。侗族一般以干欄式吊腳樓為居所,其所用的建材全部都是杉木。不管是“江侗”還是“山侗”,所需的建材都是從自己種植在山上的杉林中采伐?!吧蕉薄备x不開山,他們的家是沿山而建的干欄式吊腳樓,山上的平地開成壩田(bianv yav),斜坡有水源的開成種水稻的梯田,沒有水源的開成種雜糧、果樹旱地,陡坡上栽用材林。所以,侗族居住區(qū)除了田地,就是一望無盡的山林,很難見到荒坡禿嶺。他們既要種稻養(yǎng)魚,又要挖地造林。田地為侗族提供糧食,山林為侗族提供建材和現(xiàn)金收入。因此,侗族在生產(chǎn)上是一個(gè)稻林兼作的山地民族。
開田種稻養(yǎng)魚是侗族的生產(chǎn)方式,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所言的“飯稻羹魚”[2]的百越民族傳統(tǒng)在侗族中一直傳承。侗族諺語“Naemx weex neix, maoc weex nyox; Ongp neix lagx sigt,ongp meel lagx wuml”直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水是娘,肥是奶;無水兒干,無奶兒瘦。這是把水比作母親,可見,水在侗族的生活中十分重要。種水稻時(shí),稻田兩三個(gè)月都不能斷水,否則收成就不好,甚至絕收。侗族的稻田采用傳統(tǒng)灌溉技術(shù),河邊田用自提水車灌溉,山上的稻田,挖溝引溪水灌溉,或用竹筧引溪水或泉水灌溉。侗族人畜飲水大都是山泉水,即使住在河邊,他們也是要喝泉水。每個(gè)村寨都有幾口甚至十幾口水井,水井由村民集資出工建造,井壁井蓋以及通往水井的道路都是用青石板修造的。有的還在水井上搭建漂亮的木涼亭,一方面保持井水的清潔,一方面又可供大家休息。有的還根據(jù)地勢斜度把水井修成三級連環(huán)井,上井為飲水井,中井為洗菜井,下井為洗衣井。寨子四周的山?jīng)_里還有很多魚塘,那里既是蓄養(yǎng)母魚、老口魚以及供平時(shí)食用鮮魚的魚池,同時(shí)也是一個(gè)個(gè)蓄水塘,缺水時(shí)為稻田補(bǔ)充水源。
二 、侗族對山地的分類
我國古人很早就給山作了定義?!秶Z》曰:“山者,土之聚也?!薄墩f文》曰:“山,土有石而高”?!夺屆吩唬骸吧?,產(chǎn)也。言產(chǎn)生萬物”。古人還對山進(jìn)行了分類:“山大而高曰嵩,小而高曰岑,銳而高曰嶠,卑而大曰扈,小而眾曰巋,上大下小曰巘,山有草木曰岵,無草木曰垓,石載土曰岨,土載石曰崔嵬,山峽而高曰巒”。 現(xiàn)在學(xué)界把山定義為地殼運(yùn)動(dòng)后地面隆起的部分,是有一定海拔高度和坡度的地面[3]。山從下到上分為山麓,山腰和山頂。侗族是一個(gè)山地民族,每時(shí)每刻,一生一世,祖祖輩輩都離不了山。那么,侗族是怎么給山地命名、分類的呢?他們在這方面的名物稱謂與自然文化背景、語言認(rèn)知有何關(guān)系呢?筆者根據(jù)多年來在語言學(xué)田野調(diào)查中收集的材料對此試做分析研究。
侗族對不同類型的山地都各有稱謂,包括:jenc(岑)/山① ①Jenc,侗語,音:岑,為侗族以漢字記侗音的常用字,文中其他侗語情況相同。 、jih(己)/坡、gangh(岡)/崗、das(它)/山林、boul(凸)/垴、haoc(豪)/壕 、jemh(今)/沖、nanh(難)/懸崖、banc(盤)/盤山的平緩地帶、dongh(洞)/懸崖、iuk(坳)/坳、unx(滾)/山包、buv(布)/小林山、biingc(平)/坪、liingx(嶺)/嶺、bianv(便)/壩、longl(弄)/深山等。這些山地名稱一般根據(jù)山的大小、形狀、位置以及山的植被、物產(chǎn)等來分類。例如:jenc(岑),意為山,南北侗以jenc做山地名的最為普遍:jenc nyinv 葛山、jenc jus 九山、jenc pangp 岑胖、jenc yangc岑陽、jenc dongh 岑洞、jenc xingv岑星、soh jenc 索岑、jenc yaoc 岑瑤、jenc menc 岑門、jenc baenl 岑笨、jenc yux 岑友、jenc danx 岑膽、jenc noc 嶺諾、jenc wangc danx 王膽坡、jenc ngac 崖山、jenc meix biiul 岑美跳、jenc jiv reep 岑紀(jì)日等;jih(己),南部侗族山地名,也是山的意思,多譯為坡,常與jenc組成復(fù)合詞jenc jih。以jih做山地名的較少:jih xongh 機(jī)雄、jih qink 誘鳥坡、jih wongp 污水坡等;gangh(崗),山崗之意,北侗習(xí)慣用語,作地名的也不多,可與jenc組成復(fù)合詞gangh jenc: gangh oul勾山、gangh yuc 油茶山、gangh guenl 竹山;das(它),意為有林木的山,侗族南北方言區(qū)通用:dav das 山中、das yuc 油茶山、das nyangt 草山、das laox 深山等;boul(垴),意為山垴,北侗詞,常與jenc組成復(fù)合詞boul jenc: jenc samp boul 三垴坡(劍河縣屬② ②各個(gè)具體地名之后的括弧內(nèi)列出的縣名表示該地名在此縣所屬轄區(qū)內(nèi)。 )、boul jenc 報(bào)京(鎮(zhèn)遠(yuǎn))等;haoc(壕),意為兩山間的山谷,北侗詞,有haoc laiv壕賴(錦屏)、haoc menv壕悶(錦屏)、gaos haoc高壕(錦屏)等;jemh(今),意為兩山間的山谷,南侗詞,以其為地名的較多:jemh xeep 沙沖(榕江)、jemh biags 芭蕉沖(榕江)、jemh baoc 柚子沖(榕江)、jemh daeml 魚池沖(榕江)、jemh langc 情郎沖(榕江)等;nanh(難),意為懸崖,南侗詞:nanh louv 螺螄瀑布(榕江)、nanh ganv 干崖等;dongh(洞),意為懸崖,北侗詞:dongh wanh 洞萬(錦屏)、dongh jenc 洞岑(劍河)、dongh jac 洞甲(八仙洞,劍河)、dongh langh 東郎(黎平)、dongh haop東號、dongh hap 東哈等;banc(盤),盤山路,山腰平緩地帶之意:banc lol 盤樂(劍河)、banc gangv 盤杠(天柱)、banc youc 盤游(錦屏)、banc jenc memx 虎盤(榕江)、banc jenc hoip石灰盤(榕江)、banc dih huc符地盤(榕江)等;iuk/kiuk/tiuk(坳):山坳之意,南北侗通用:tiuk yak 紅土坳(榕江)、tiuk dadl 斷脈坳(榕江)、tiuk sax 祖母坳(榕江)、tiuk dal gueec 牛眼坳(榕江)、iuk jeenv店坳(錦屏)等;unx(滾)山包:指平壩中的小山包:unx seit bedl 公鴨包(榕江)、unx meeux 卯包(榕江)、unx xeep 沙包(榕江)、unx yint 青包、unx liemc xuh 榕樹包等;buv(布)小山林:指榕江車江大壩中高10米以下、面積有三四畝寬的緩坡風(fēng)水林地,其上長有高大的楓樹、杉木等古木,陰森幽暗。舊時(shí)為老虎、土匪出沒之地,被稱為“不潔之地”:buv hoc 布合(在車寨與章魯交界處)、gaos buv 高布(在章魯與寨頭交界處)、buv loc 布羅(在脈寨與月寨交界處)、buv xiuc 布休(月寨與口寨交界處)、buv dih 布地(口寨與忠誠交界處)等;biingc/biinc (坪、平):指山中的小塊平地,借自漢語的地名:biinc jus 平鳩(劍河)、biinc jenc 平岑(劍河)、biinc guis renc 平歸仁(錦屏)、biinc jeml 平金(錦屏)、biingc danx 坪坦(通道)、biingc samp 三千(從江)、biingc meix 平美(從江)、biingc xip 平細(xì)、biingc wac 平娃、biingc yiuh 平友(榕江)等;liingx(嶺):借自漢語的“嶺”,北侗無此借詞:wangc liingx 王嶺(榕江)、liingx gax 嶺卡、liingx dav 中嶺(榕江)、liingx sagx yanc 屋基嶺(榕江)等;bianv(便):指山中的田壩:bianv diaoc 便刁(黎平)、bianv meeux 便卯、bianv xongx 便雄、bianv wot車江壩(榕江)等;longl(弄):指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南侗山地名:longl miiul 苗大沖(榕江)、longl donc 圓沖(榕江)、longl wangc 王沖(榕江)等。
三、侗族的山地地名命名及其成因
地名是地方的名稱,是當(dāng)?shù)叵让駥Ξ?dāng)?shù)鼐哂刑囟ㄎ恢?、范圍、形態(tài)的地點(diǎn)所共同約定俗成的語言符號。地名是歷史的產(chǎn)物,是當(dāng)?shù)貧v史遺跡的反映。地名是語言的載體,可判定地名語言的系屬。地名具有民族、時(shí)代和地域特征。世界是廣袤無垠、紛繁復(fù)雜、變幻無常的。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rèn)知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完善,經(jīng)歷了從具體到抽象,從個(gè)體到整體,從簡單到復(fù)雜,從感性到理性的認(rèn)知過程。人類對世界萬物的分類命名是人類文明進(jìn)步的體現(xiàn)。最早的地名只有表示個(gè)體的專名,然后有表示類別概念的通名,最后才有通名專名連用的結(jié)構(gòu)形式。侗族對山地的命名是侗族先民根據(jù)當(dāng)時(shí)當(dāng)?shù)氐牡乩硖卣骰蛉宋奶卣鹘o山地的命名。侗族的地名大都是二元地名制:通名+專名。① ①我國古代漢語稱為:大名+小名
1.侗族地名的通名命名法
(1)由表示自然地理特征的guis山溪、jenc山、maengl潭、biingc坪、yav田、dih地、oc地方、geex山腳、banc盤、jemh沖、iuk坳、jih坡、bial巖、gueengv坳等構(gòu)成。如:guis yil 歸易(錦屏)、guis yenl 圭車(天柱)、jenc guangs 岑光(劍河)、jenc danc 潭洞(黎平)、maengl yaeml 孟彥(黎平)、mongl beel 孟伯(錦屏)、biingc muic 梅林(三江)、biinc jenc 平岑 (劍河)、dih liix 地理(黎平)、dih menc 地門(錦屏)、oc biaix 擺洞(天柱)、oc namv 南明(劍河)、goc gongv 貢溪(新晃)、oc xuih 水團(tuán)(三江)、goc liongc 各龍(通道)、ac xangc 而堂(通道)、geex juis 克居(通道)、geex jol 藥沖(通道)、bial bagx 白巖 (黎平)、bial maih 石美(三江)、jih liil 吉利(三江)、jih liongc biingc 龍坪坡(三江)、banc lol 盤樂(劍河)、banc youc 盤游(錦屏)、jemh ngueex 瓦寨(三江)、jemh daeml 魚塘沖(榕江)、gueengv yaeml 深坳(三江)、tiuk sax 祖母坳(榕江)、tiuk yak 紅土坳 (榕江)、iuk jeenv 店坳(錦屏)。
(2)以人文地理特征來命名。如:xaih/jaih山寨、senl/sunl山村、xangc山場、geml侗、miul苗、yiuc瑤等:xaih yaop 寨蒿(榕江)、xaih rangl 章寨 (天柱)、jaih beec 宰白(黎平)、xaih mungc 者蒙(錦屏)、senl sail 曬江(三江)、sunl yengl 大榮(融水)、xangc siup 平秋(錦屏)、xangc hank 石洞(天柱)、geml doul 更豆(劍河)、geml wangc 黃門(錦屏)、miiul beeh 瑤白(錦屏)、yiuc biingc 瑤坪(通道)。
(3)用人體部位名稱來命名。如:gaos(山)頭、bags/bat(山)口、ebl(山)嘴、dinl(山)腳、sais(山脈旋如)腸、kap(山麓)耳、mac(山脊)舌等:gaos gaenc 高更(三江)、gaos nyenc 高寧(黎平)、gaos xuh 高秀 (三江)、gaos jenc 高岑 (錦屏)、bags liangc 良口 (三江)、bags nyal 河口(通道)、bat jenc 半坡 (劍河)、ebl ngongh 猛口(通道)、dinl das 定達(dá)(榕江)、sais 曬洞 (黎平)、kap lac 耳蘿 (三江)、mac anl 馬安 (三江)、mac liongc 馬龍(通道)。
2.侗語地名的專名命名法
侗語地名的專名命名源自多方面,主要是以動(dòng)物、植物、地理方位、歷史文化典故或事件命名,見以下具體實(shí)例。
(1)以動(dòng)物為專名,主要有duc 牛、wi水牛、nguap 狗、gal烏鴉、laiv野豬、bedl鴨、memx虎、louv螺螄等動(dòng)物。如:biingc duc 平途(黎平)、liongc duc 龍圖 (從江)、biingc wic 水牛坪(通道)、bags nguap 狗沖外(通道)、nyal gal 大稼/烏下江(黎平)、haoc laiv 壕賴(錦屏)、nanh louv 螺螄瀑布(榕江)、banc jenc memx 虎盤(榕江)、unx seit bedl 公鴨包(榕江)、jenc yeel蛙山。
(2)以當(dāng)?shù)氐闹参镂锂a(chǎn)為專名,主要有meix樹、muic梅、nyingv葛、jeml金、menc薯、doh豆、buc瓜等。如:biinc tank 坪炭(錦屏)、biingc meix 丙梅 (從江)、biingc muic 梅林(三江)、biingc nyingv 平寧(黎平)、biinc jeml 平金 (錦屏)、dih menc 地門 (錦屏)、dih doh 地豆(天柱/黎平)、oc buc 卜寨(天柱)、senl buc 卜洞(黎平)、jemh biags 芭蕉沖(榕江)、jemh baoc 柚子沖(榕江)、jenc songp 岑松(劍河)。
(3)以地理方位為專名,主要有pangp高、taemk矮、dav中、dees下、ul/wul上。如:xaih pangp 宰胖(榕江)、xaih taemk 寨登(榕江)、guis dav 歸大(錦屏)、jih dav 治大(通道)、bags dees 八德(黎平)、jodx dees 下寨(錦屏)、nyal wul孖務(wù)(榕江)、xaih wul 上寨(黎平)。
(4)以姓氏為專名。侗族過去是沒有姓氏的,明清以后受漢文化的影響才有了姓氏,侗語中的姓氏地名也應(yīng)該是明清以后才出現(xiàn)的。如:xaih wangc 王寨(錦屏)、geml wangc 黃門(錦屏)、senl panp 潘老(黎平)、wangc gal 王家(通道)、yangc gal 楊家(通道)、xaih banp 潘寨(錦屏)。
(5)以民族歷史文化典故或事件為地名。侗族與苗族、瑤族在很多地方是雜居在一起的,他們之間在歷史上交往密切,在侗語的地名中的miiu苗、yiuc瑤為其歷史交流留下的印記。錦屏和劍河共瞎的高壩是錦屏、劍河、天柱三縣交界地區(qū)有名的北侗歌場和斗牛場,每年農(nóng)歷七月二十,這里熱鬧非凡,還會(huì)有黎平、從江等地侗族同胞來此地參觀和買斗牛。北侗侗族都稱此為:geml danx map jeis doc lax!(侗坦來買牛啦)。① ①北侗侗族把南侗侗族稱為geml danx(侗坦)。 還有在《侗族古歌》中也能看到不少以danx坦為地名的地方。如:miiul beeh瑤白(錦屏)、yiuc biingc瑤坪(通道)、longl miiul苗大沖(榕江)、biingc danx坪坦(通道)、guis danx歸坦(錦屏)、danx dongh(侗族《古歌》地名)、bux danx甫坦(侗族《古歌》地名)、jenc danx岑坦(侗族《古歌》地名)、jenc wangc danx王坦坡(侗族《古歌》地名)、danx 潭洞(黎平)。
四、侗族地名命名的語言學(xué)特征
1.語言經(jīng)濟(jì)性特征
地名具有民族性、區(qū)域性、經(jīng)濟(jì)性和穩(wěn)定性。經(jīng)濟(jì)性是語言的一個(gè)重要原則,地名的簡便性是語言經(jīng)濟(jì)性的具體體現(xiàn)。古漢語地名有很多單音節(jié)地名,在《說文解字》中的邑部的單音地名就有郊、邰、郁、邵等二十余個(gè),但現(xiàn)在漢語的單音節(jié)地名已很難看到了。而現(xiàn)在侗語仍然有不少單音節(jié)的山寨地名。如:dugs 獨(dú)峝(三江)、saov 肇興(黎平)、yiuc 堡上(通道)、nyogc 富祿(三江)、danx 潭洞(黎平)、maoc 茅貢(黎平)、gaol 高安(三江)、ngemc 巖洞(黎平)、xaengv 尚重(黎平)、xop 加所(黎平)、dox 托里(通道)、saok 紹洞(黎平)、piidt 皮林(黎平/從江)、guanv 貫洞/冠峝(從江/三江)。
古代漢語曾經(jīng)有“反切”注音法,即以上字的聲母與下字的韻母、字調(diào)相切(拼)得出第3字的讀音。如:“塑,桑故切”。湖南通道侗語山村地名就有此類基于反切而成的單音節(jié)地名:dongs ngox﹥dox 牙屯堡(通道),dih miax﹥diax 地馬(通道),gueengv lenc﹥guenc 古倫(通道),wul haol﹥waol 古貌(通道)。
2.語序類型特征
語序指語言單位的線性排列組合順序。語序具有民族性,不同的民族語言具有不同的語序類型。美國著名語言學(xué)家格林伯格(Greenberg,1984)以4種語序類型為標(biāo)度來對世界語言進(jìn)行類型學(xué)分類:(1)單句的語序VSO/SVO/SOV;(2)介詞的前置和后置Pr/Po;(3)所有者與中心名詞的詞序NG/GN;(4)形容詞與中心名詞的語序NA/AN[4]。他認(rèn)為在理論上可以有24種語言類型,但經(jīng)過對世界上各類代表語言進(jìn)行比較研究后發(fā)現(xiàn),實(shí)際上只有15種語言類型,而其中的4種語言類型為最多:(1)VSO/Pr/NG/NA/;(2)SVO/Pr/NG/NA/ ;(3) SOV/Po/GN/AN/;(4) SOV/Po/GN/NA/。據(jù)筆者研究,侗語的語序類型屬于顯見的上述4種語序類型中的(2),即SVO/Pr/NG/NA。上述所有多音節(jié)地名材料都顯示了這種語序結(jié)構(gòu)特征,由于語序不同,侗語地名的構(gòu)成模式是通名+專名,如:xaih wangc(寨王)、senl banp(村潘);而漢語正好相反,是專名+通名,如:王寨、潘寨。
3.符號語義特征
目前國際上有3種不同的名物命名理論,即任意命名、摹狀命名和文化歷史因果命名[5]。侗語地名符號的命名可以說是不同的命名制理論的體現(xiàn)和印證。結(jié)構(gòu)語言學(xué)大師索緒爾認(rèn)為:能指和所指的聯(lián)系是任意的,事物的名稱和符號,其語言形式與它們所指之間并沒有什么內(nèi)在的聯(lián)系,是任意性的結(jié)果[6]。侗語有不少的無意義地名,這些地名的命名應(yīng)是任意的,我們從地名中找不到其與所指的地方有何內(nèi)在的必然聯(lián)系。如:bos rox皮所、gongt longt新寨、jouh xoh九勺、sas xeip理榜、sees wangs小廣等都是筆者家鄉(xiāng)附近的侗語山村地名,我們不知道這些地名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這些地名與所指的地方有何內(nèi)在聯(lián)系。所以,我們認(rèn)為這些地名的命名符合索緒爾物種命名的任意性原則。
費(fèi)雷格、羅素等人的摹狀命名理論認(rèn)為,專名和通名實(shí)質(zhì)上是縮略的或偽裝的確定摹狀詞,命名活動(dòng)就是在把一組確定的摹狀詞或一組特定詞或一組特性與一個(gè)名稱相關(guān)聯(lián),也就是說,它取決于命名對象具有這樣的一組特征[7]。侗語地名有一部分是摹狀命名制的體現(xiàn),此類地名是根據(jù)所要命名的地方的外表形狀特征來命名的。這樣的命名形象生動(dòng)易于理解記憶,符合人們的命名心理。如:jenc samp boul三垴坡、emh lanl甲(蟲)形山、kap lac耳蘿、unx seit bedl公鴨包、mac liongc馬(舌)龍、bags liangc良口、ebl ngongh猛口、sais曬(腸)洞等。
克里普克、普特南等人的“文化歷史的、因果的命名”理論認(rèn)為,命名活動(dòng)取決于名稱與某種命名活動(dòng)的因果聯(lián)系,其所依據(jù)并不是名稱的意義,而取決于名稱的起源和歷史,即與名稱相關(guān)聯(lián)的歷史事件及其因果影響,而不取決于被命名對象的偶然特征[8]。侗語的此類歷史文化地名也較多,他們是侗族歷史經(jīng)濟(jì)社會(huì)文化事件的產(chǎn)物和遺跡,是我們認(rèn)識了解侗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依據(jù)。如:gont xangc款場(三穗,古侗族議款之地)、wanh baic萬排(昔錦屏被稱為木頭城,曾有萬排橫陳江中之勢)、dangc doc斗牛塘( 錦屏高壩)、dangc genc蘆笙塘(錦屏高壩,現(xiàn)雖已未見蘆笙蹤影但卻留下了古名)、iuk jeenv 店坳(錦屏高壩,現(xiàn)店鋪不再但留古名)、gaoc biinc rangh禳坪(錦屏高壩)、gaos biinc jongl鼓坪(劍河)、biingc moh坪墓/都嶺(天柱)、xangc hank漢場/石洞(天柱)、geml ngox更(侗)我(錦屏)、geml nyinh彥(侗)洞(錦屏)、miiul beeh瑤(苗)白(錦屏)、ul xul古州(榕江)、senp jangl清江(劍河)、senh xul誠州(靖州)、waic yinh懷遠(yuǎn)(三江)、ngox kuaip五開(黎平)等。
五、結(jié)語
綜上所述,侗語的山地命名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侗族當(dāng)?shù)刈匀坏乩硖卣骱蜌v史文化內(nèi)涵的反映,學(xué)界的任意命名、摹狀命名和歷史因果命名理論均可在侗語的地名中得到印證,從中也可看出不同的學(xué)術(shù)理論互有優(yōu)劣、互為補(bǔ)充,不可互相排斥。研究地名的得名、沿革、演變,對于深入了解一個(gè)民族的歷史、文化與認(rèn)知,具有很高的學(xué)術(shù)價(jià)值。在瞬息萬變的當(dāng)今世界,新舊交替、新陳代謝十分迅疾,民族語言瀕臨消亡,很多民語地名和民語物種名稱已為年輕人淡忘,若不加以調(diào)查研究整理,就有永久消失的危險(xiǎn),后人將追悔莫及。因此,對包括民族語地名和物種命名在內(nèi)的少數(shù)民族名物系統(tǒng)開展搶救性的調(diào)查、記錄和研究,建設(shè)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名物學(xué)(Ethno-onomastics),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xiàng)刻不容緩的學(xué)術(shù)任務(wù)。
參考文獻(xiàn):
[1]納日碧力戈.走向中國山地民族學(xué)的新天地[J].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xué)刊,2013(1):82.
[2]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2006:751.
[3]王明業(yè).中國的山地[M].成都:四川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89:1-2.
[4]格林伯格.某些主要跟語序有關(guān)語法普遍現(xiàn)象[J].陸丙甫,陸致極,譯.國外語言學(xué),1984(2):45.
[5]潘永榮,龍宇曉.香禾糯命名與分類的語言人類學(xué)考察.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xué)刊,2013(1):91-92.
[6]索緒爾.普通語言學(xué)教程[M].高名凱,等譯. 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 1999:100.
[7]R.J.內(nèi)爾森.命名和指稱:語詞與對象的關(guān)聯(lián)[M].殷杰, 等譯.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07:57-79 .
[8]索爾?克里普克.命名與必然性[M].梅文,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2-3.
[責(zé)任編輯:曾祥慧]
Onomastic Patterns in the Kam Place Names
SHI Lin
(Guizhou Institute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Guizhou Normal College; Chines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Mountain Peoples, Guizhou Normal College, Guiyang, Guizhou, 550018,China)
Abstract:
As a peopl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with the practice of agroforestry, the kam have named their places in their own ways, reflecting the connotations of their language and the local geographical features. Such naming patterns can be imortant references to naming pattern theory in both linguistics and anthropology.
Key words:
Kam place names; Onomastic patter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