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斌,巨繼龍,陳志杰
(西北師范大學地理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蘭州 730070)
蘭州城市宜居性評價及其空間特征
張志斌,巨繼龍*,陳志杰
(西北師范大學地理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蘭州 730070)
在新型城鎮(zhèn)化背景下,宜居性已成為當前城市發(fā)展研究的熱點?;趩柧碚{查、ArcGIS空間分析方法及聚類分析法,選取設施完善度、出行便捷度、居住安全度、環(huán)境健康度、景觀優(yōu)美度和居民歸屬感6個一級指標和27個分指標,建立城市宜居性綜合評價模型。在此基礎上,以蘭州市主城區(qū)內的48個街道和1個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為研究對象,從市區(qū)層面、分區(qū)層面和片區(qū)層面3個空間尺度,對蘭州市宜居性進行了系統(tǒng)評價,以期為蘭州城市建設提供參考。結果表明:蘭州市宜居性總體水平不高,市區(qū)層面上受河流山體的提升作用,宜居性整體呈帶狀分布;分區(qū)層面上東西部差異明顯。其中,城關區(qū)宜居性最好,七里河最差;片區(qū)層面受城市空間結構的影響,呈“多中心”分布格局。
宜居性;評價;空間特征;蘭州市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交通擁擠、環(huán)境污染、房價高企、生態(tài)惡化等一系列城市問題日益尖銳,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與居住環(huán)境不斷惡化。與此同時,經濟收入的增加、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城市生活質量和居住環(huán)境越來越受到關注。因此,如何營造更加和諧的宜居性城市不僅成為城市發(fā)展中的重要議題,也是實現(xiàn)綠色城市目標的重要內容[1- 3]。
宜居城市一般是指適宜人類居住和生活的城市,但其內涵與實質至今還未形成統(tǒng)一觀點,大部分學者對其定義的描述主要從自然環(huán)境、城市形態(tài)和市民生活等方面概括[4]。二戰(zhàn)后,面對資源環(huán)境的嚴峻挑戰(zhàn)和城市重建的要求,希臘學者道薩迪斯(C.A.Doxiadis)正式提出了人類聚居學的概念,并強調了人類居住環(huán)境的綜合研究[5]。之后,E. Salzano從可持續(xù)的角度發(fā)展了宜居性的概念,認為宜居城市鏈接了過去和未來,它尊重歷史的烙印,尊重我們的后代[6]。A.Palej從建筑和規(guī)劃的角度討論了宜居性城市,認為宜居性城市是社會組織的元素能夠被保存和更新的城市[7]。P. Evans認為宜居性城市的核心是生存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即良好的居住條件,便利的工作地,合適的收入,完善的公共設施以及可持續(x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8]。本文所講的城市宜居性是指能夠滿足居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適宜人類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近年來,學術界對城市宜居性評價的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關于居住客觀環(huán)境指標體系的構建,以及單指標評價和綜合評價的探討與分析,如Vanessa和Dr.Dola-Kate Seymoar在總結大溫哥華地區(qū)宜居規(guī)劃得失的基礎上,提出宜居性評價指標應包括綠色空間的公平性、生活基礎服務設施、居民的可移動能力和對城市發(fā)展決策的參與性等[9];二是建立宜居城市指標評價模型,對不同居住空間人居環(huán)境差異進行研究(焦華富等[10]);三是從不同居民的主觀屬性出發(fā),如居民的年齡,性別,收入等對城市宜居性評價的影響等(諶麗等[1])。
國外關于城市宜居性研究主要從環(huán)境、經濟和社會等角度展開。Timothy D. Berg認為,宜居城市的核心思想是重塑城市環(huán)境,在城市形態(tài)上,要建設適合行人的道路和街區(qū),恢復過去的城市肌理;在城市功能上要實現(xiàn)城市的工作、居住、零售等綜合職能;應增強城市的多樣性,使其變得更適宜一般市民的居住[11]。M. Clark 則認為,市場經濟的作用往往大于政府政策的調控力度,導致城市發(fā)展的收益人主要是高收入的市民,市民的收入差距不斷拉大,城市的宜居性并沒有得到提高,所以,政府建設宜居城市的設想一定要和經濟部門的行為想協(xié)調,避免城市發(fā)展單獨由市場控制[12]。Irene Van Kamp 等人在研究大城市環(huán)境與市民福利時指出,大城市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了市民隔離、社區(qū)退化、交通擁擠、社會分異等問題,導致城市宜居性下降[13]。上述評價包括主觀評價法和客觀評價兩個方面,前者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后者通過GIS軟件對空間數(shù)據進行分析計算從而建立定量指標體系。不過近來也出現(xiàn)了將兩種方法結合應用的研究[4],Gideon E.D嘗試將主觀和客觀結合起來,從就業(yè)、住房、公共設施及服務、教育、負面事件、經濟社會等六個方面對尼日利亞首都貝寧市的社區(qū)生活質量進行客觀評價,得出各個社區(qū)生活質量評價結果后,訪問社區(qū)居民對前五個方面的滿意度,并據此對社區(qū)的主觀評價進行排名,最后,對居民的主觀評價進行綜合分析[14]。葛堅、Hokao Kazunori則用客觀數(shù)據來解釋居民的主觀評價,通過對主觀和客觀數(shù)據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建立關系等式體系,探究主觀感受和客觀數(shù)據之間的相互關系[15]。
國內城市宜居性研究起步較晚,始于1990年代,主要涉及自然、環(huán)境、社會等方面。1993年,吳良鏞在借鑒希臘學者道薩迪斯(C.A. Doxiadis)“人居聚居學”理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國情,建立了人居環(huán)境科學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16]。之后,陸續(xù)有學者開展了人居環(huán)境方面的理論探討和實證分析,如寧越敏等建立了包括居住條件、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三大類20項指標的人居環(huán)境評價指標,并以上海市為例進行了實證分析[17]。李華生等構建了城市尺度人居環(huán)境建設水平評價體系,以南京市區(qū)為例對人居環(huán)境客觀建設水平和居民滿意度進行評價[18]。梁文釗等運用主成份分析法,選取了居住條件、生態(tài)環(huán)境、經濟水平、社會文化和基礎設施水平等五大綜合指標29個單項指標,對山東半島城市群的宜居性進行了全面刻畫,并結合當?shù)貙嶋H進行比較分析[19]??紤]到城市宜居性應主要通過人們的感受來體現(xiàn),因此,其后的研究開始考慮居民對城市宜居性的主觀感知。如王德利運用問卷調查法建立了城市宜居性綜合評價指標及模型,揭示了北京城市宜居性的空間分異,并提出建設宜居之都的具體路徑[20]。董曉峰運用模糊數(shù)學模型建立主觀評價指標體系,對蘭州市民宜居性滿意度做了探索性分析[21]。
總之,關于宜居性城市的研究,主要是在構建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運用主觀或客觀評價方法,從宏觀視角進行比較分析的成果居多,而對城市內部居住空間的系統(tǒng)評價相對欠缺;宜居性城市的核心內容是與居民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城市內部居住環(huán)境,是由城市居民的感受來體現(xiàn)。基于此,本文依據大量的調查問卷,試圖從市區(qū)(宏觀)、分區(qū)(中觀)和片區(qū)(微觀)3個層面,對蘭州城市宜居性進行較為全面的評價,旨在為宜居城市建設提供理論引導和決策依據。
蘭州為甘肅省省會,甘肅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我國西北內陸地區(qū)重要的中心城市,黃河自西向東穿城而過,形成典型的“兩山夾一川”的地形特點?,F(xiàn)轄城關、七里河、西固、安寧、紅古5個區(qū)和永登、榆中、皋蘭3個縣,市域總面積1.31萬km2,常住人口360多萬人。受河谷地形以及南北兩山的限制,蘭州城市空間發(fā)展受到很大制約,地域空間狹窄且完整性差,是國內典型的河谷型城市[22],受此影響而形成的人居環(huán)境具有特殊性。本文選擇蘭州城市建成區(qū)所在的黃河河谷盆地為研究區(qū)域,范圍為103°31′E—104°00′E,36°00′N—36°10′N,包括城關、安寧、西固和七里河四區(qū)(圖1),共48個街道和1個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常住人口249萬人,面積約221km2,其中,居住用地面積50.31km2,占城市建設用地的30.59%,人均居住用地24.65m2[23]。
圖1 研究區(qū)域Fig.1 Study area
2.1 數(shù)據獲取
基于蘭州市城市空間布局,并保證調查數(shù)據的科學性、可信度和代表性前提下,按照街道人口密度分布采用隨機抽樣與交叉控制配額抽樣(性別、年齡)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調查[24],具體調查方法是將課題組成員分成若干組,分別在各街道進行街頭訪問調查,或者在街道所轄社區(qū)發(fā)放問卷進行調查,調查樣本以街道為基本單元,覆蓋了蘭州市48個街道和1個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為確保調查對象對蘭州市的了解程度,本研究的調查對象均為16周歲以上的蘭州市常住居民,不包括短期停留人口(小于1a)。如此獲得的研究數(shù)據,保證了統(tǒng)計樣本和調查數(shù)據的權威性。
問卷調查于2013年3月5日開始,4月20日結束,為期45d,4月21—4月25日利用EpiData軟件,對問卷信息進行錄入,然后通過Excel2007軟件將問卷數(shù)據信息化,建立數(shù)據庫。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000份,其中,有效回收問卷為1774份,問卷有效率為88.7%。從調查人群的構成來看,年齡以20—50歲為主,占71.4%;學歷以本科、??萍案咧袨橹?,占到了80.7%;家庭月收入以2000—5000元為主,占到60%;家庭人口結構以2—4口之家居多,占到75.6%;同時,66.1%的市民在蘭州居住時間超過了10a。在完成問卷信息錄入后,將問卷數(shù)據與數(shù)字化后的蘭州市行政區(qū)劃圖相對應進行宜居性分析。
2.2 指標界定
構建宜居性評價指標體系不僅要遵循全面性、層次性、系統(tǒng)性及可比性原則,還要根據城市自身的特點,突出指標的區(qū)域屬性,從而最大程度地反映居民在工作、居住和生活等方面的真實訴求[25- 27]。宜居城市是一個由自然物質環(huán)境和社會人文環(huán)境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有機整體。其中自然環(huán)境,人工設施構成的自然物質環(huán)境,為居民舒適方便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社會環(huán)境、經濟環(huán)境和文化環(huán)境構成的社會人文環(huán)境則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公共安全,更多的就業(yè)機會和濃郁的文化氛圍,是宜居性城市發(fā)展的深化[24]。
根據以上原則,結合城市宜居性相關理論及其評價方法的基礎上[28- 32],提取對居民居住環(huán)境影響程度較大的六個方面作為評價的一級指標,分別為設施完善度、交通便捷度、居住安全度、環(huán)境健康度、景觀優(yōu)美度和居民歸屬感。其中,居民歸屬感屬于文化心理概念,它是指居民對周邊居住環(huán)境的認同、喜愛和依戀等的心理感覺[33],將其作為宜居性城市評價的一個人文環(huán)境指標,能更好的體現(xiàn)出“以人文本”的宜居城市理念。課題組在確定6個一級指標的基礎上,先期進行了居民主觀感知中的評價指標體系的預調查,根據居民對問卷中設計指標重要性的打分情況,進行指標篩選,共選取了27項分指標,將其歸并分類,并利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出了各項指標的權重(表1)。
表1 蘭州市宜居性評價指標體系及權重
2.3 研究方法
2.3.1 宜居性評價模型
在問卷中要求居民對27項分指標按照非常滿意、比較滿意、尚可、比較不滿意、非常不滿意五項進行判斷,并根據居民選擇分別賦予100、80、60、40、20的分值,得出分要素、分指標的評價得分,然后對各分項指標加權匯總,得到不同層次各區(qū)域的評價分值。
Si=(Ai×100+Bi×80+Ci×60+Di×40+Ei×20)/Ni
(1)
(2)
(3)
式中,Si為第i個指標的分街道滿意度評價得分值,i=1,2,…,n(分別代表n個分指標),Ai、Bi、Ci、Di、Ei分別代表第i個評價因子在某街道內有效問卷中非常滿意、比較滿意、尚可、比較不滿意、非常不滿意選項的樣本數(shù)。Ni為某街道內調查總樣本數(shù)。Qk為k街道分要素綜合評價值,Mki為k街道i指標滿意度評價值,Wi為i指標的權重;Zk為綜合評價值,n為街道數(shù)量[20]。
2.3.2 聚類分析
聚類分析是將數(shù)據劃分為不同的類或者族的過程,同一類中的對象具有相似性,而不同類中的對象則又有明顯的差異性[34]。為了揭示居民對宜居性感知的空間差異,對不同的居住片區(qū),采用Q型聚類分析方法中的歐式最小距離法進行宜居性類型劃分。具體公式如下:
(4)
式中,dij表示第i個片區(qū)與第j個片區(qū)之間的距離。Xik表示第i個片區(qū)第k個指標值,Xjk表示第j個片區(qū)第k個指標值,k=1,2,…,m;m為指標個數(shù)。
根據上式可得到各片區(qū)之間的初始距離矩陣,矩陣中每一個片區(qū)都被看作不同的宜居性類別,合并距離最近的兩個區(qū)域為新的一類,并計算新類與各類之間的距離,再重復直至所有片區(qū)都歸為一類,然后繪制出片區(qū)的宜居性聚類譜系圖,確定宜居性的類型[24]。
3.1 市區(qū)層面
3.1.1 宜居性評價
根據指標權重和宜居性評價模型得到表2和圖2。從表2中可以看出,蘭州城市宜居性總體得分不高,為63.9分。其中,6項一級指標中的設施完善度和出行便捷度分值較高,分別達到69.4和66.4,而環(huán)境健康度得分最低,為51.7。
圖2 蘭州市城市宜居性分指標得分Fig.2 The satisfaction level of second-degree index in the urban residenti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Lanzhou
從圖2中可以看出,27項分指標差異較大。其中,教育設施、居住地到學校的便利程度兩項得分較高。如30—39歲居民在選擇住宅區(qū)時,有53%最看重教育環(huán)境。同時,空氣質量、周圍噪音、環(huán)境衛(wèi)生、水體質量、小區(qū)設計風格等五項得分較低,說明蘭州市在空氣質量、環(huán)境衛(wèi)生等方面仍不盡人意。
3.1.2 居民屬性與宜居性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為了進一步探究居民主觀屬性對宜居性評價的影響,本文利用SPASS17.0將年齡、家庭構成等屬性與宜居性評價總體得分和六大類一級指標得分進行相關性分析,得到居民社會經濟屬性與宜居評價的相關關系(表3)。分析表3,可以看出:
(1)除“出行便捷度”、“景觀優(yōu)美度”外,年齡與宜居性指標呈正相關。不同年齡的人群對“景觀優(yōu)美度”和“出行便捷度”的感受明顯不同。年齡越大,對“出行便捷度”和“景觀優(yōu)美度”的感覺越差。這與老年人口行動不便、對周邊環(huán)境的期望更高有直接關系。客觀來講,蘭州城市交通擁堵日益嚴重,一些開敞空間,如綠地、黃河灘涂等不斷減少,對老年人的出行和健身休閑帶來不便。
表2 蘭州市各行政區(qū)宜居性得分
表3 個人屬性與宜居性評價的相關關系
*表示相關性在0.05水平上顯著;**表示相關性在0.01水平上顯著
(2)除“居民歸屬感”、“居住安全度”外,家庭構成與宜居性指標呈負相關。家庭成員越多,居民所承擔的家庭負擔越重,生活壓力也越大,因此,對“出行便捷度”、“環(huán)境健康度”、“景觀優(yōu)美度”的感受普遍較差。特別是人數(shù)較多的4口、5口之家,一般都有老人和小孩,他們大多對社區(qū)活動比較積極,對居住安全也較為重視,因此,“居民歸屬感”和“居住安全度”感知明顯。
(3)收入與宜居性指標均呈顯著的正相關。說明收入越高,對宜居性評價也越好。這是因為收入水平的高低對居民居住區(qū)位的選擇有直接影響,高收入居民所選擇的居住小區(qū)周邊環(huán)境普遍較好,容易享受到相對完善的生活、出行、安全、健康等方面的條件;而低收入者一般居住在城市周邊或者“城中村”,對城市所提供的公共服務享受較少,從而影響到他們對城市宜居性的感知。
3.1.3 宜居性空間特征
空間插值分析能直觀地反映出各個街道宜居性的連續(xù)性變化過程[35]。為了進一步揭示宜居性空間差異,運用各街道宜居性得分,進行克里金插值(Kriging)得到宜居性空間差異圖(圖3),可以看出蘭州城市宜居性的空間特征:
圖3 蘭州市宜居性空間差異Fig.3 Chat on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about livability of Lanzhou city
(1)河流山體作用明顯
蘭州市作為典型的帶狀河谷型城市,“兩山夾一河”的獨特地形,使城市宜居性呈現(xiàn)出沿河依山普遍較高的分布特征。如銀灘大橋至雁灘黃河大橋南北濱河路兩岸宜居性明顯要高。同時,城關區(qū)的白塔山、五泉山附近,以及西固區(qū)、安寧區(qū)靠近山體的地段,其宜居性也普遍較高。
(2)城市空間結構影響較大
蘭州市從第一版城市總體規(guī)劃提出“帶狀組團結構,分區(qū)平衡發(fā)展”的規(guī)劃理念,到第四版城市總體規(guī)劃提出“一河一心三軸四片區(qū)”的城市空間結構布局以來,城市空間結構一直得以傳承和延續(xù)。在其引導下的城市產業(yè)布局、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配置等,對城市宜居性的影響十分明顯,出現(xiàn)了多個宜居性的高值區(qū)域,整體呈“多中心”空間格局。
(3)東西部差異明顯
蘭州城市宜居性具有“東高西低”的不均衡特征。以金城關—中山路為界,東部整體宜居度較高,全市宜居滿意度超過70分的7個街道中,東部占5個,且在西關、南關、五泉廣場附近出現(xiàn)了3個高值區(qū)域。同時,在慶陽路、東崗西路、白銀路等主要交通干線附近宜居性也較好,并呈串珠狀集中分布。西部宜居性較好的地區(qū)出現(xiàn)在西站、費家營、西固城,分布相對分散。
3.2 分區(qū)層面
3.2.1 宜居性評價
從表2可以看出,盡管各行政區(qū)的宜居性分值比較接近,但仍存在一定差異。城關和安寧兩區(qū)超過了蘭州市平均得分63.9,且各項一級指標分值也位居前列;西固和七里河兩區(qū)則低于蘭州市平均水平,各項一級分值也處在較低水平。
(1)城關區(qū)宜居性得分最高
作為蘭州市的行政、辦公、商業(yè)中心,科研院所和高科技產業(yè)比較集中,居民歸屬感較高。同時,有五泉山和白塔山公園,以及徐家山、五一山森林公園等風景旅游區(qū),加之綠地、廣場較多,環(huán)境相對優(yōu)越。亞歐、西單等商業(yè)中心的繁榮,路網密度大,交通便捷,設施完善度突出。此外,居住安全度、出行便捷度均位居前列,因此,其宜居性最好。
(2)安寧區(qū)宜居性得分居第二位
作為蘭州市科教、文化中心,眾多高校聚集,區(qū)內又有銀灘濕地公園、仁壽山公園、蘭州植物園等大型綠色開敞空間,人文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良好。地5大道商業(yè)街的開通與培黎廣場的擴建,使得商業(yè)設施進一步完善。新建成的蘭州市第一條BRT快速公交也投入運營,使得其交通更加通暢。不過,在區(qū)位上偏離省市行政中心對其宜居性有一定的影響。
(3)西固區(qū)宜居性居第三
作為蘭州主城區(qū)的西大門,雖然遠離市中心,但區(qū)內交通網絡完善,出行便捷度較高。但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的功能定位,使其擁有眾多的污染型工業(yè)企業(yè),空氣質量較差,噪音污染嚴重,所以環(huán)境健康度得分在各行政區(qū)中最低。由于居民就業(yè)大多依托石化產業(yè),收入相對穩(wěn)定,基礎設施、社區(qū)治安以及環(huán)境治理不斷改善,居民歸屬感、居住安全度相對較好。
(4)七里河區(qū)宜居性最差
作為機械、輕工、鐵路樞紐為主的工業(yè)區(qū),噪音污染、車輛擁堵等現(xiàn)象較為嚴重,區(qū)內整體的文化氛圍、鄰里和諧度和社會治安等得分均不高,除環(huán)境健康度略高于西固區(qū)外,其余各項均處于較低水平。
3.2.2 宜居性空間特征
從圖3、表2可以看出,行政區(qū)層面的宜居性也存在一定的空間差異。
(1)各行政中心宜居性較好
作為蘭州市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的城關區(qū)整體宜居性較好,區(qū)內大致形成以西關、南關以及五泉廣場為核心的三個高值區(qū)域;安寧東路和安寧西路所在的區(qū)域將安寧區(qū)分為東西兩片,東部宜居性高于西部,受行政中心變遷影響,大致呈現(xiàn)出以費家營和十里店為中心沿安寧東路向周邊遞減的“啞鈴式”宜居模式;西固區(qū)宜居性以西固城為中心向四周遞減;七里河區(qū)的宜居性分值最低,且以西站為中心沿西津路向周邊遞減。
(2)行政區(qū)邊界區(qū)域宜居性較差
行政區(qū)邊界區(qū)域由于基礎設施相對滯后,加之地形條件限制,往往形成交通上的蜂腰地段,車流和人流量較大,交通擁堵、空氣和噪音污染嚴重,對宜居性影響較為明顯。以西固區(qū)與安寧區(qū)交界處最具代表性。
3.3 片區(qū)層面
3.3.1 居住片區(qū)分類
居住環(huán)境是指圍繞居住和生活空間,且與居民生活和居住密切相關的各種環(huán)境總和[36]。為了進一步揭示蘭州城市宜居性的空間特征,結合帶狀組團的空間結構特點,以蘭州市第四版城市總體規(guī)劃中對居住用地空間布局為依據,選取主城區(qū)內的15個居住功能片區(qū)作為研究對象,運用宜居性評價模型對各個居住片區(qū)六項一級指標進行加權統(tǒng)計,得到各居住片區(qū)一級指標評價分值(表4)。在此基礎上,對數(shù)據進行標準化,得到宜居性初始數(shù)據矩陣,運用公式(4)對初始數(shù)據矩陣進行聚類分析,得的居住片區(qū)類型(圖4)。
圖4 蘭州市不同居住片區(qū)宜居性聚類分析譜系Fig.4 The plot cluster analysis of urban residential suitability on different-type areas of Lanzhou
從圖4可以看出,當距離為5時,可將各居住片區(qū)分為5類,由于九州片區(qū)和沙井驛片區(qū)均為新規(guī)劃的住宅區(qū),且宜居性得分差別較小,故將其合并為一類,由此得到4個類型的居住片區(qū),見表5和圖5。
3.3.2 宜居性空間特征
第一類型居住片區(qū)宜居性最好
包括兩大片區(qū),一是占據蘭州市中心地理位置的城關片區(qū),區(qū)內公園和廣場較多(如五泉山公園、水車博覽園、東方紅廣場等),環(huán)境健康度和景觀優(yōu)美度均為最高。同時,又處在全市商業(yè)中心地段,設施完善度高,治安狀況良好,居民生活方便。另一片區(qū)是近年來形成的新興住宅區(qū),即雁灘片區(qū),靠近城市中心區(qū)的良好地理位置,使其逐漸成為市中心居住、商貿職能的擴散地,整體服務功能不斷完善,居民的宜居滿意度也相對較高。不過,城市快速擴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城中村”改造,大量外來人口的無序管理以及相對滯后的交通等問題,對其宜居性產生了一定影響。
表4 蘭州市不同類型居住片區(qū)宜居性得分
表5 蘭州市不同居住片區(qū)類型劃分
圖5 蘭州市宜居性居住片區(qū)類型及周邊設施空間分布Fig.5 The livability residential area type and the surrounding facilities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zhou
第二類型型居住片區(qū)宜居性居中
其中,西固南部片區(qū),是西固區(qū)最重要的生活區(qū),離石油化工企業(yè)相對較遠,并且城市建設基礎較好,交通路網密集,因此,宜居性較好;開發(fā)較晚的兩灘片區(qū),交通便捷,現(xiàn)代都市風貌特征明顯,基礎配套設施相對完善,宜居性也相對較好。眾多高校聚集的安寧西部片區(qū)和安寧東部片區(qū),由于濃厚的文化氛圍和優(yōu)越的人文環(huán)境,加上BRT快速公交的運行,出行便捷度明顯提高,出現(xiàn)了許多設施齊全、環(huán)境舒適的新興居住小區(qū),大大提升了其宜居性水平。七里河片區(qū)作為輻射安寧和西固兩區(qū)的重要商業(yè)中心,人口比較密集,住宅相對集中,宜居性較好。不過,人流和車流量大,環(huán)境健康度有待提高。
第三類居住片區(qū)宜居性較差
該類型居住片區(qū)數(shù)量最多,是蘭州最主要的居住片區(qū)類型,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城市宜居性水平整體不高。由于均位于蘭州市老城區(qū)的外圍,離市中心較遠,居民日常購物不便,生活娛樂設施較少,尚不能很好地滿足當?shù)鼐用裥枨蟆M瑫r,居住區(qū)內基礎設施較落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活便捷度和景觀優(yōu)美度。除了鹽場片區(qū)(內有白塔山、徐家山森林公園)環(huán)境健康度較高外,其他片區(qū)分值都比較低。
第四類居住類型片區(qū)宜居性最差
由于均為新開發(fā)的居住片區(qū),各項指標差異不大。位于城市西北郊區(qū)的沙井驛片區(qū),現(xiàn)代物流產業(yè)和新興石化產業(yè)發(fā)展較快,已對當?shù)禺a生了較為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景觀優(yōu)美度和居住安全度較差。不過,由于是通往中川機場和蘭州國家級新區(qū)的重要交通出口,居民對出行便捷度評價相對較高;九州經濟開發(fā)區(qū),周圍有五一山森林公園,噪音和污染較小,環(huán)境健康度好,但由于遠離市區(qū),出行便捷度較差,且受特殊的地質構造和削山造地影響,滑坡、坍塌等地質災害頻發(fā),居住安全度低。
(1)蘭州市總體宜居性水平不高,空間上受河流山體作用明顯,沿河谷及山體成帶狀分布;城市空間結構對宜居性影響較大,呈“多中心”分布格局,且具有“東高西低”的不均衡特征。采用空間插值等地理信息空間方法來刻畫和理解蘭州市城市宜居性的總體特征,能直觀地表現(xiàn)出各行政邊界和街道的過渡,其宜居性空間分布是蘭州城市發(fā)展與城市空間結構演變過程的響應。
(2)各行政區(qū)宜居性差別不大。城關區(qū)宜居性最好,安寧區(qū)次之,西固區(qū)一般,七里河區(qū)最差。從行政區(qū)內部看,宜居性沿行政中心向周圍逐漸遞減,行政區(qū)邊界宜居性水平最低。行政區(qū)尺度的宜居性評價,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區(qū)域居民的最大關切,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城市自然物質環(huán)境、社會人文環(huán)境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這對蘭州城市發(fā)展規(guī)劃和宜居性城市建設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3)居住片區(qū)宜居性差異較大,第一類居住片區(qū)宜居性最好,包括城關片區(qū)和雁灘片區(qū),均位于城關區(qū);第二類為宜居性較好,除城關區(qū)外,在其他各行政區(qū)均有分布;第三類宜居性片區(qū)分布在老城區(qū)外圍,宜居性稍差,為蘭州市最主要的居住片區(qū);第四類居住片區(qū)作為新興的開發(fā)區(qū),各指標得分不高。這與城市整體的宜居性水平不高的結果相吻合,可以說,蘭州城市的宜居性建設任重而道遠。
致謝:本文的問卷發(fā)放和數(shù)據整理得到劉洋、張應亞、張小玉、朱曉姍、趙永霞等課題組成員的大力幫助,特此致謝。
[1] Chen L, Zhang W Z, Li Y J. Urban residenti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Dalian′s resident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8, 63(10): 1022- 1030.
[2] Gu C L, Tang P Y, Yang X Z. Urbanization. Science Press, 2011: 605- 606.
[3] Sun Z F, Wang Y P.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n urban inhabitable environment of Hohhot.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7, 21(4): 84- 87.
[4] Tian S C. A review of foreign studies of theories and methods on livable city. Economic Geography, 2008, 28(4): 535- 538.
[5] Dong X F, Yang B J. The advancement of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n livable city in China.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8 23(3): 323- 326.
[6] Salzano E. Seven aims for the livable city in Lennard // von Ungern-Sternberg S H S, Lennard H L. Making Cities Livable. International Making Cities Livable Conferences. California, USA: Gondolier Press, 1997: 22- 23.
[7] Palej A. “Architecture for, by and with children: A way to teach livable c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making cities livable conferences. Vienna, Austria, 2000.
[8] Evans P B. Livable Cities Urban Struggles for Livelihood and Sustainability. California, 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td, 2002: 32- 34.
[9] Timmer V, Seymoar N. The livable city. World Urban Forum, 2006.
[10] Jiao H F, Lü Z T. Study on residential location of Wuhu city.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30(3): 336- 342.
[11] Berg T D. Reshaping Gotham: The City Livable Movement and the Redevelopment of New York City, 1961—1998 [D]. Purdue Mall: Purdue University, 1999: 1- 54.
[12] Clark M. Domestic futures and sustainable residential develop. Futures, 2001, 33(10): 817- 836.
[13] van Kamp I, Leidelmeijer K, Marsman G, de Hollander A. Urban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human well-being: 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demarcation of concepts; a literature study.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3, 65(1/2): 5- 18.
[14] Gideon E D O. The quality of urban life and the Perception of livability: A case study of neighborhoods in Benin city, Nigeria.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98, 20(4): 417- 440.
[15] Ge J, Hokao K.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odel established by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methods.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2004, 5(9): 1028- 1034.
[16] Wu L Y.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Building Press, 2001.
[17] Ning Y M, Zha Z Q.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for human settlement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s: Take Shanghai for example. City Planning Review, 1999, 23(6): 15- 20.
[18] Li H S, Xu R X, Gao Z G. Quality evaluation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a city scale---A case study on Nanjing city. Human Geography, 2005, 20(1): 1- 5.
[19] Liang W Z, Hou D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livable cities.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2008, 44(4): 51- 54.
[20] Wang D L. Comprehensive measures and improvement path of residential suitability of Beijing.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 23(2): 11- 15.
[21] Dong X F, Liu X G, Liu L C. Public participatory survey of urban livability of Lanzhou city. Arid Land Geography, 2010, 33(1): 125- 128.
[22] Zhang Z B, Pan J, Li X H. The spatial evolu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population density in Lanzhou city over the past 30 years.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33(1): 36- 42.
[23] Liu Z G, Zhang Z B, Wang X X, Da F W. The distribution of urban living space in Lanzhou and their causes analysis.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 28(1): 72- 77.
[24] Ren X H, Li X, Zhang H J, Zhang W Z. The spatial evaluation of urban residential suitability in Dalian.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 27(3): 683- 691.
[25] Zhang W Z, Yi W H, Zhang J Q. The Report of China Livable City Research.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06: 15- 18.
[26] Wang L C, Li Z C. The city livable evaluation standard construction in Gansu province.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 23(7): 77- 81.
[27] Chen J, Yi W H, Zhang J Q. Amenity city and evaluation on Beijing city. Journal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6, 4(2): 15- 19.
[28] Zhang W Z. Study on intrinsic meanings of the livable city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livable city. Urban Planning Forum, 2007, (3): 30- 34.
[29] Zhou Z T. Study and evaluation on livable cities in China.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 14(1): 27- 30.
[30] Peter E. Political strategies for more livable cities: lessons from six cases of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transition. City Review, 2001, (2): 203- 229.
[31] George L. Livable cities? The politics of urban livelihood and sustainability. The Built Environment, 2000, (2): 211- 219.
[32] Li Y J, Zhang W Z, Tian S C, Yu J H. Review of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livable city.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8, 27(3): 101- 107.
[33] Li X M, Liu W W. An estimation on sense of belonging of city housing plot environment: taking Dalian as an example.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6, 25(5): 785- 790.
[34] Wang Z, Wu J.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Geography.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1: 62- 64.
[35] Meng B, Yi W H, Zhang J Q, Zhang W Z.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able city satisfaction degree index in Beijing.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9, 28(5): 1318- 1325.
[36] Zhang W Z. Index system and method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in Inner cities.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 27(1): 18- 22.
參考文獻:
[1] 諶麗, 張文忠, 李業(yè)錦. 大連居民的城市宜居性評價. 地理學報, 2008, 63(10): 1022- 1030.
[2] 顧朝林, 湯培源, 楊興柱譯. 城市化.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1: 605- 606.
[3] 孫志芬, 王永平. 呼和浩特人居環(huán)境質量評價分析.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07, 21(4): 84- 87.
[4] 田山川. 國外宜居城市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經濟地理, 2008, 28(4): 535- 538.
[5] 董曉峰, 楊保軍. 宜居性城市研究進展. 地球科學進展, 2008 23(3): 323- 326.
[10] 焦華富, 呂禎婷. 蕪湖市城市居住區(qū)位研究. 地理科學, 2010, 30(3): 336- 342.
[16] 吳良鏞. 人居環(huán)境科學導論.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01.
[17] 寧越敏, 查志強. 大都市人居環(huán)境評價和優(yōu)化研究: 以上海市為例. 城市規(guī)劃, 1999, 23(6): 15- 20.
[18] 李華生, 徐瑞詳, 高中貴. 城市尺度人居環(huán)境質量評價研究——以南京市為例. 人文地理, 2005, 20(1): 1- 5.
[19] 梁文釗, 候典安. 宜居城市的主成份分析與評價. 蘭州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08, 44(4): 51- 54.
[20] 王德利. 北京城市宜居性的綜合測度與提升路徑.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 2013, 23(2): 11- 15.
[21] 董曉峰, 劉星光, 劉理臣. 蘭州市城市宜居性的參與式評價. 干旱區(qū)地理, 2010, 33(1): 125- 128.
[22] 張志斌, 潘晶, 李小虎. 近30年來蘭州市人口密度空間演變及其形成機制. 地理科學, 2013, 33(1): 36- 42.
[23] 劉爭光, 張志斌, 汪曉霞, 達福文. 蘭州市居住空間分布及其成因.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14, 28(1): 72- 77.
[24] 任雪慧, 林霞, 張海靜, 張文忠. 大連市居住適宜性的空間評價. 地理研究, 2008, 27(3): 683- 691.
[25] 張文忠, 伊衛(wèi)紅, 張景秋. 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6: 15- 18.
[26] 王錄倉, 李肇琛. 甘肅省各地級市宜居性比較標準的構建和評析.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09, 23(7): 77- 81.
[27] 陳靜, 伊衛(wèi)紅, 張景秋. 宜居城市與北京城市居住適宜性評價. 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 4(2): 15- 19.
[28] 張文忠. 宜居城市的內涵及評價指標體系探討. 城市規(guī)劃學刊, 2007, (3): 30- 34.
[29] 周志田. 中國適宜人居城市研究與評價.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 2004, 14(1): 27- 30.
[32] 李業(yè)錦, 張文忠, 田山川, 余建輝. 宜居城市的理論基礎和評價研究進展. 地理科學進展, 2008, 27(3): 101- 107.
[33] 李雪銘, 劉巍巍. 城市居住小區(qū)環(huán)境歸屬感評價——以大連市為例. 地理研究, 2006, 25(5): 785- 790.
[34] 王錚, 吳靜. 計算地理學.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1: 62- 64.
[35] 孟斌, 尹衛(wèi)紅, 張景秋, 張文忠. 北京宜居城市滿意度空間特征. 地理研究, 2009, 28(5): 1318- 1325.
[36] 張文忠. 城市內部居住環(huán)境評價指標體系和方法. 地理科學, 2007, 27(1): 17- 23.
The livabl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space in Lanzhou
ZHANG Zhibin,JU Jilong*,CHEN Zhijie
Geographicandenvironmentalscienceinstitute,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
In 1898, Howard put forward “garden city” as an introspection of the expense human paid for cities′ vigorous development. One hundred years later,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China came the same problem. Nowaday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livability a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in the research of urban geography has become the hot topics in the study of urban development at present. Hence, many scholars focus on the study of urban residential suitability. This paper base on the data of numerous filed survey questionnaires on the six indexes such as facilities perfection, travel convenience, residential security, environmental health, landscape beauty and the sense of belonging of the local residents, questionnaires a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residents who had stable life in Lanzhou for more than a year. Then 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ArcGIS space analysis method and cluster analysis, and establish urban habitabil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es and model. Choosing 48 streets and a high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of major regions of Lanzho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livability and analyse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zhou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 spatial levels on city, district and area as basic unit. Study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livability restrict factors has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urban development programming, and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Lanzhou.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Lanzhou city lives with a general level of overall livability. For instance, Chengguan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city is the most livable district and Qilihe is the worst. That is to say, the livability is obviously restricted by rivers and mountains spatially and expressed zonally along valleys. The livability of Lanzhou city turns out to be a “multi-center” pattern and present huge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Generally speaking, the score descents of the city level and district level gradually from city center to suburbs in spatial pattern and divergences of indexes are also lager. It accords with the result of evaluation on area level.
sustainable; evaluatio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Lanzhou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161028)
2013- 12- 31;
2014- 07- 30
10.5846/stxb201312313074
*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jujilong88@163.com
張志斌,巨繼龍,陳志杰.蘭州城市宜居性評價及其空間特征.生態(tài)學報,2014,34(21):6379- 6389.
Zhang Z B,Ju J L,Chen Z J.The livabl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space in Lanzhou.Acta Ecologica Sinica,2014,34(21):6379- 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