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柱
(河南省上蔡職業(yè)中專,河南駐馬店 463800)
喪親后科學的心理疏導綜述
張鐵柱
(河南省上蔡職業(yè)中專,河南駐馬店 463800)
喪親是人人會經(jīng)歷的痛苦的事情。本文綜述了如何對喪親者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以避免導致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盡快度過喪親痛苦期。
喪親 心理疏導
眾所周知,喪親是人生中最痛苦的經(jīng)驗。那么喪親痛苦的心理反應是怎樣的呢?心理學專家認為大致要經(jīng)歷以下三個階段:
(1)休克期:這個時期可持續(xù)數(shù)小時到幾天。此階段的喪親者常否認喪失親人的事實。表現(xiàn)為缺乏相應的情緒反應,還常常帶有非現(xiàn)實感,不能完全接受親人已逝的事實。有的喪親者可能無法安靜,就像在尋找死去的親人。
(2)悲傷期:常持續(xù)幾周到6個月。有時也可能更長。此階段的喪親者可能感到極度悲哀、孤獨。心中充滿了對亡親的思念。此階段常常表現(xiàn)為焦灼不安、睡眠不好、缺乏食欲等,有的還可出現(xiàn)驚恐發(fā)作。
(3)恢復期:不再做噩夢,開始適應新生活,癥狀可逐漸緩解,日?;顒右部苫謴?。喪親者逐漸接受親人已逝的現(xiàn)實并通過回憶過去與其相處的美好時光來緬懷死者。
在以上三個階段里,喪親者會通過哀傷過程獲得內(nèi)在心理的重組與平衡。在此期間,如能進行科學地心理疏導,就能減輕喪親的痛苦,盡快度過喪親痛苦期。反之,則有可能發(fā)展為嚴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
下面我就談談喪親者的自我心理疏導以及如何對她們進行心理疏導的科學方法。
(1)首先進行一次大的全面的徹底的痛苦宣泄。在家中或空曠田野或?qū)χ恿?大聲痛苦地說出、哭出心中淤積的所有痛苦、委屈和難過。這個宣泄可包括:對逝者的懷念、感恩,對自己的責備以及對逝者的承諾:我要堅強承擔一切、我要把生活過好讓你放心、過年過節(jié)我都會想你念你為你送上紙錢。通過宣泄,讓積壓隱藏的各種情緒得以充分釋放。
(2)靜下心,寫一篇悼念逝者的祭文。把對逝者的思念用文學的形式記錄下來。比如,清朝詩人袁枚,就把對亡妹的思念,寫成了一篇傳世名作《祭妹文》。
(3)把對親人的思念向他人傾訴,從而排解心理壓力和悲傷情緒。
(4)自我心理安慰。人有生必有死,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規(guī)律。我們的親人也是人,當然也逃不脫這一規(guī)律的制約。同樣的,我們也將有那么一天,必然會走向死亡,正如我們不希望自己的親人不要因此而哀傷過度,傷身害體一樣;現(xiàn)在我們?nèi)ナ赖挠H人在另一個“世界”也不希望我們太過于哀傷。我們要面對生活,勇敢而堅強地活下去,要活得更好更愉快,這才是告慰死者最好的方式。
(5)清理逝者的遺物,消除睹物思人懷舊誘因。該收起來的收起來,該燒掉的燒掉。
(6)轉(zhuǎn)移注意力,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可以出外旅游,可以聽聽音樂,可以進行體育鍛煉。但切忌吸悶煙、喝悶酒等傷害身體健康的行為。
(7)制定一個新的人生、工作、生活目標規(guī)劃,和新的工作、學習、生活時間表。要讓工作生活充實起來,要開始為全新的目標、理想而努力奮斗。
(8)為自己選一個戰(zhàn)勝人生苦難積極面對人生的榜樣,把他的畫像不妨貼在墻上,寫上兩句激勵自己的話,每天看一看,讀一讀,強化自己的奮斗勵志精神。
(9)升華精神境界。從親人的離世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從而更加珍惜親情,珍視生命。
(1)引導喪親者面對現(xiàn)實,接受喪親的事實。
(2)鼓勵喪親者適度地表達悲傷情緒。喪親意味著失去,失去必然痛苦。所以應鼓勵喪親者感受哀痛、表達哀痛,而不應該壓抑哀痛。
(3)幫助喪親者適度地處理依附情。協(xié)助喪親者對逝者重新定位,讓喪親者了解失落之后可以持續(xù)擁有與過去相關(guān)的想念和回憶,但同時要去找一種讓自己可以過下去的方式。對他人的關(guān)愛并不意味對逝者的愛有所減損。
(4)允許喪親者有足夠的時間去悲傷。悲傷的歷程是需要時間的,它是一種漸進的過程,因此要允許喪親者有足夠的時間去悲傷,不要急著回歸正常。
(5)給喪親者提供持續(xù)的支持。悲傷既然是一種過程,那么給悲傷者提供持續(xù)性的支持是必要的。我們應能在失落發(fā)生后一年內(nèi)的每個關(guān)鍵時刻,給予悲傷者提供持續(xù)性的幫助。
(6)幫助喪親者在失去親人的情況下適應新的生活。
(7)給予喪親者合理的建議,促其將感情從逝者身上轉(zhuǎn)移。將情緒精力重新投入到其他關(guān)系和事業(yè)上。
喪親會給當事人帶來巨大的身心沖擊,同時導致各種情緒困擾。心理疏導的重點則是處理好當事人的情緒困擾。常用方法如下:
(1)空椅技術(shù)。此技術(shù)一般只需要一張椅子,把這張椅子放在當事人面前,假定失去的親人就坐在這張椅子上。喪親者把自己內(nèi)心里想對他/她說卻沒來得及說的話,表達出來,從而使內(nèi)心趨于平和。這個過程幫助喪親者完成了與失去的親人沒有來得及的告別,宣泄了喪親者的思念與哀傷以及其內(nèi)心的自責與歉疚。
(2)角色扮演。讓喪親者扮演逝者的角色,通過扮演,換位思考,當事人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深深理解所扮演角色的想法,體會到逝者對自己能夠好好生活的期望,以此作為調(diào)節(jié)消極情緒、繼續(xù)生活下去的動力之一。
(3)儀式活動。儀式活動通常代表結(jié)束一個活動,同時開始新的活動。心理疏導很重要的一個步驟是讓喪親者正視喪親現(xiàn)實,而且在心理上接受與逝者的分離。儀式活動,如追悼、寫信、鞠躬、寫回憶錄等利于當事人完成健康的分離,引導新的出發(fā)。
(4)保險箱技術(shù)。保險箱技術(shù)是一種很容易學會的負面情緒處理技術(shù),是靠想象方法來完成的。喪親者將喪親導致的負面情緒放入想象中的容器里,即將創(chuàng)傷性材料“打包封存”,以實現(xiàn)個體正常心理功能的恢復。另一種做法是喪親者將已失去的美好部分鎖入一想象的保險箱里,鑰匙由他自己掌管,并且可以讓他自己決定是否愿意以及何時打開保險箱的門,來重新觸及那些記憶以及探討相關(guān)事件。
[1]陳維梁,鐘莠筠著.《哀傷心理咨詢理論與實務》.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6年出版.
[2]《認識哀傷應對哀傷》汪海燕(電子文檔).
[3]史占彪(電子文檔).《針對喪親人員的哀傷輔導技術(shù)》.
[4]黃麗珊等(電子文檔).《哀傷輔導的基本知識和方法》.
作者姓名:張鐵柱,單位:上蔡縣職業(yè)中專,職稱:中教一級,最后學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