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志
在寫作中,準確的語言表達可以清晰的傳達出作者的思想感受,而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更會讓作品產(chǎn)生寓意深遠、藝術(shù)魅力四射的效果?!盀槿诵云У⒓丫洌Z不驚人死不休”。這是古人執(zhí)著追求語言表現(xiàn)力的證明。
學習寫作就要涉及到語言問題,而要寫好作文就要使語言形象化。語言形象化就是使寫作的語言能生動地描繪出人物和各種環(huán)境,給讀者一種可觸可摸、歷歷在目的感受。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使寫作語言達到這樣的效果呢?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寫作語言形象化問題談幾點具體做法。
寫“冬天”,只說“冬天是一個飽含特殊美的季節(jié)”,這遠遠不夠,你得先弄明白到底是冬天的哪些現(xiàn)象使你產(chǎn)生了這種感覺。也就是說,在寫文章時,要把使你獲得“特殊美”的那些“形象儲備”再現(xiàn)到筆下。
例如,老舍在描寫濟南的冬天時,曾這樣寫道:“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窗桑缴系陌稍桨l(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這樣寫,文章才會具體生動、形象優(yōu)美,給人以新鮮感。
凡生動的語言都具有形象化這個特點。那么,何謂形象化的語言呢?所謂形象化的語言就是能具體、形象、生動地把所描述的事物、情景、人物等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語言,這種語言能使讀者如觸其物、如覽其景、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我們在寫作時,就要注意提煉這種形象化的語言。
例如,“孫老師看了那位漂亮姑娘一眼”,“看”只是一般性表述眼睛的動作,并不能具體向讀者展示孫老師的眼神。若根據(jù)表述情態(tài)的需要用“掃了一眼”“瞪了一眼”“瞥了一眼”等詞,不僅可以敘述眼睛的動作,而且可以描繪“看”者的眼神及心情,給人的感受就比較切實、具體。
那么,如何選擇形象化的語言呢?最常見的方法是從同義詞或近義詞中選擇比較恰當?shù)脑~語。
例如,“每一口井都成了他們的救星,不管剛拉了幾步,見井就奔.過去,趕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驢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氣”。若將這段文字中加點的“奔”和“灌”改成“跑”和“吃”,表達效果就不那么生動形象了。“奔”,言速度之快;“灌”,講喝水之猛?!氨肌薄ⅰ肮唷倍职选傲率濉钡目釤犭y耐和拉車時的口渴難忍逼真地展現(xiàn)在了讀者的面前。
生活中的事物不僅有形象,還有聲音和色彩。因此,我們在寫作時應(yīng)當運用具有形象色彩的擬聲詞和色彩詞表現(xiàn)事物的特點。
例如,朱自清的《春》里有這樣一段描寫:“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ɡ飵е鹞?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ㄏ鲁汕С砂俚拿鄯湮宋说聂[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在這段話中,作者運用了擬聲詞和色彩詞將花朵的多、花色的艷、花味的甜表現(xiàn)出來,將一幅優(yōu)美的《春花圖》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給人以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覺,喚起了人們對該事物的形象的聯(lián)想。
再如,托斯陀耶夫斯基曾舉過這么一個例子,他覺得“有個小銀元落在地上”這個句子不夠好,應(yīng)當寫成“有個小銀元,從桌子上滾了下來,在地上丁丁鐺鐺地跳著”。后一句既有生動的動態(tài),更有清脆響亮的聲音,使讀者的視覺和聽覺同時清晰地感覺到這一事物,這樣,讀者的印象自然就深刻了。
正確使用色彩詞還能夠充分體現(xiàn)人物的肖像特點,突出反映人物的心理矛盾,生動描繪出作品的典型環(huán)境。
例如,“他(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雜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透過這些描寫,讀者仿佛看見了實在的“孔乙己”,看到了孔乙己窮酸的處境、迂腐的性格和矛盾的心理。
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的一組句子叫整句,相反,結(jié)構(gòu)長短不齊、參差錯落的一組句子叫散句。整句形式整齊,氣勢貫通,意義鮮明,讀之上口,聽之悅耳;而散句散而不亂,比較靈活,容易避免單調(diào)、呆板。因此,在一般情況下,整句和散句應(yīng)交錯使用,這樣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
例如,朱自清在《春》的第二段中是這樣寫的:“小草偷偷地從土地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這段文字整中有散,散中有整,句子錯落有致,充分顯示了語言的音樂美和視覺美。
適當?shù)厥褂眯揶o手法能使深奧的道理淺顯易懂,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形象。對于其他修辭對語言的功用,本文并不想多談,本文著重想要討論的是通感這一修辭的作用。
聲音、顏色、氣味、感覺等生活、生理形象缺乏實體形象,若能在描寫時適當運用通感,描寫就會顯得具體形象。
例如,感覺雖無實體形象,但若在描寫中運用通感,讀者就能通過味覺、視覺、聽覺經(jīng)驗予以體驗。如《水滸傳》中對“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的“三拳”是這樣描寫的:“撲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鮮血迸流,鼻子歪在半邊,卻便似開了個油醬鋪,咸的、酸的、辣的一發(fā)都滾出來”;“提起拳頭來就眼眶際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縫裂,烏珠迸出,也似開了個彩帛鋪,紅的、黑的、紫的都綻將出來”;“又只一拳,太陽上正著,卻似做了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磬兒、鈸兒、鐃兒一齊響”。在描寫中,作者為了把魯達恨鄭屠和鄭屠挨打的心理感覺具體形象地傳達給讀者,在正面描摹狀寫“打”之后,又借助通感,讓心理感覺向味覺、視覺、聽覺換位,讓讀者借助味覺、視覺、聽覺經(jīng)驗去具體地感受打人者和挨打者的心理感覺。
總之,要使語言形象化,固然還有很多寫作技巧可以借鑒,但根本問題在于作為寫作個體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語言,有勇于實踐的信心。要真正做到語言形象化,就需要在具體寫作過程中去不斷體味、揣摩,心領(lǐng)神會,逐步掌握,更加形象化的語言。此外,語言形象化的范式也不是固定不變的,由于每個人的行文風格各不相同,這就決定了行文的語言風格也可以各不相同。有些人善于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使文章文采斐然,有些人喜歡簡潔干脆的語言使文章工整易懂。無論哪種語言風格,只要能使文章更具表現(xiàn)力,就都值得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