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偉英
我有一位班主任朋友李老師,每年寒假過后新學期的第一天,她的教室里,孩子們都會排著整齊、安靜的隊伍,等待著李老師的擁抱。這是李老師和孩子們的約定:每年一個新年的擁抱,50個孩子,50個擁抱,一個都不落。那一天,每一張小臉上,都蕩漾著幸福的期待。曾經(jīng)有畢業(yè)好多年后重新回到母校的孩子回憶,小學,給他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老師六年里的六個擁抱。這六個擁抱,成為了孩子們終身的印記。
想起前陣子,在大陸風靡了好一陣的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因為他對愛人體貼入微的呵護,人們給了他一個“暖男”的頭銜。一個“暖”字,引來了神州大地上一陣空前的“暖風”。
我在想,那位給予孩子們六個擁抱的李老師,在孩子們的心中,一定是一位“暖師”。她平等、真誠、執(zhí)著的300個擁抱,給孩子們留下了溫暖的記憶。
什么是教育?有人說,衡量一個老師成功與否的標準,是留給學生記憶的深淺,留給學生記憶的長短。
如何成為一名“暖師”?我覺得——
所謂童心,就是要有兒童般的心情?!蹲髠鳌は骞荒辍防镉性唬骸坝谑钦压拍暌?,猶有童心?!彼未懹?《園中作》詩:“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兒竹馬嬉。”冰心在《寄小讀者》里寫道:“因為我若不是在童心來復(fù)的一剎那頃拿起筆來,我決不敢以成人煩雜之心,來寫這通訊?!?/p>
擁有一顆童心的教師,會與孩子為一只小鳥的離開而同傷心,會為一朵花的綻放而同喜悅。教師擁有一顆童心,就會以兒童的眼睛去觀察云卷云舒,以兒童的耳朵去傾聽花開花落,以兒童的興趣去探索未知世界,以兒童的情感去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擁有童心的教師,一定是學生的好老師,也一定是學生的好朋友。
在古希臘,人們把教師稱為“智者”,言外之意,有智慧的人,才能成為教師。我們中國也有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些話語都隱喻了教師必須要具備智慧。
孩子千人千面,千變?nèi)f化,他們就像花兒,各有各的“花期”。當孩子們?nèi)拇魏筮€不能將詞語默寫正確,五六遍后還不會解答一道題目,一個星期后還沒有背熟一篇課文;當孩子們?nèi)宕蔚卦谡n堂上插嘴,三令五申后仍在課間打打鬧鬧……此刻,就需要教師用心智去打開智慧之窗,用理智去引導學生走向智慧之路,用機智去挖掘?qū)W生身上無窮的智慧。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則告訴我們:“任何章程和任何綱領(lǐng),任何人為的管理機構(gòu),無論它們設(shè)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業(yè)中的作用。”
人格是構(gòu)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統(tǒng)合模式,這個獨特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qū)別于他人的、穩(wěn)定而統(tǒng)一的心理品質(zhì)。教師是做人的“樣板”,人格是“樣板”的核心。教師的人格應(yīng)該是最完美的人格。教師只有具備表里如一、言行合一的美好人格,才能“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人格。從事了教師職業(yè)的我們,必須鼓足勇氣,義無反顧地朝著健康、美好人格發(fā)展的新高度不斷攀登,以穩(wěn)定的情緒、開朗的性格、廣泛的興趣、堅定的意志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去影響孩子。
心靈是一個生命場,它以“場”這樣的一種形式,與我們身邊的人、事、物發(fā)生著相互的作用;心靈也是一個能量場,它的能量能覆蓋身邊的一切領(lǐng)域,這部分能量在履行其自身的功能成長的同時,能夠給予別人能量的傳遞;心靈更是一個情感場,你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不知不覺間流淌。
《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馬修老師,面對大人們眼中的問題少年,他把他們當作一件件正在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品,用寬容、仁慈幫助問題孩子成長為出色的人。每個教師都有過化蛹成蝶的經(jīng)歷,面對危機,面對困難,要不斷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用一顆永遠“年輕”的心去追求靈魂的高貴,用自己積極陽光的心靈去晤對孩子們的心靈。教育就是一種成全,我們在成全學生的同時,也應(yīng)該成全自己。
最后,希望有更多像李老師那樣的老師,擁有旭日般的陽光,時時燃燒愛的火焰,溫暖每一個孩子;敞開母親般的胸懷,處處流淌情的甘泉,潤澤每一顆幼苗。
成為一名“暖師”,是我的終身追求。你呢,我的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