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心血管疾病基金會的專家認為,馬拉松長跑之類的耐力性運動反而會令心臟更容易出問題。該基金會的專家小組以白老鼠為實驗對象,發(fā)現(xiàn)長時間不停地運動會令人體內產(chǎn)生心搏的心肌部分發(fā)生變化。
這有可能可以解釋為何運動員的心搏率比一般人要低,而且發(fā)生心律不齊(心律不整)的可能性也超過常人。一般來講,馬拉松長跑、鐵人賽等耐力性比賽的運動員體格都比較健壯,雖然他們的運動對健康造成危害的風險不高,但他們常出現(xiàn)心律不齊(心律不整)之類的毛病,尤其是在老年的時候,患病風險比別人稍大。
專家們懷疑馬拉松長跑之類的耐力性運動所作的訓練會令心搏率變慢。一般成人每分鐘心跳是60次至100次,但是馬拉松長跑運動員的心跳每分鐘平均只有30次,而在夜間,他們的心跳次數(shù)甚至更少,每次心跳之間有相當長的間隔。
人類心臟的搏動是由神經(jīng)系統(tǒng)控制,經(jīng)由心肌細胞內的自律細胞產(chǎn)生。一般看法認為,運動員心搏率較低的原因是自主神經(jīng)使用過度,但是英國馬車斯特大學的波耶特教授表示,這次實驗的結果顯示也許不是如此。他說,很可能是心臟的自律心肌細胞對長期訓練所作出的一種反應。
波耶特的研究團隊從小白鼠的身上發(fā)現(xiàn),持久的運動導致一種對心肌自律細胞極為重要、叫做HCN4的酶產(chǎn)生量減少,因此使得心搏率也變低。不過波耶特也說,雖然持久的運動可能會傷害心臟,但是運動絕對是利大于弊。
但也有不同的觀點。心血管疾病基金會的皮爾森教授認為,在小白鼠身上的實驗看起來似乎是說運動員到老的時候心臟很可能因為長期運動而出毛病,但是在我們能夠作出這樣結論之前,還得需要做更多的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