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正,李芳懿
(1.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北京 100070;2.山東工商學院 圖書館,山東 煙臺 264005)
在我國,改革指令是自上而下傳導的,關于改革的討論、設計和率先實施均集中于同一部分行為主體手中,這部分行為主體擁有超越一般主體的能量,可以率先引導改革實施。然而,這部分行為主體在決策時,在參考數極少的他國模式情況下,基于個人或小范圍集體的偏好,提出對未來中國社會和經濟的目標體制的理解,并給出改革建議。當然,作為改革決策者和執(zhí)行者,單個主體的完全理性,在擴大了的時間和空間范圍來說,可能是有局限的,造成從長期來看的非理性,因此有限理性在我國改革進程中是客觀存在的。同時,我國正處于轉軌時期,完全理性適用性也值得懷疑,這也在側面說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有限理性的存在。因此,本文從有限理性的視角分析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以期為經濟體制改革提供新思路。
“理性”涵義極廣,在不同的學科領域,其涵蓋的內容有所差異。同樣,在經濟學領域,在不同時代與不同經濟學分支中,“理性”的內涵也不同。對于“理性”內涵的界定直接關系到經濟學體系的構建,也是區(qū)分主流與非主流經濟學的重要假設前提。
古典經濟學中的理性,僅指行為人追求自己利益的過程。此處所指的“利益”并沒有絕對最大化的含義,其大小是相對的。正如在《國富論》中,亞當·斯密寫道[1]:“我們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家或烙面師的恩惠,而是出于他們自利的打算。”繼而,現(xiàn)代經濟學領域延伸了對“理性”的界定,理性也被分為完全理性、程序理性、有限理性等幾種情況。完全理性也成為了構建主流經濟學理論體系的重要假設,廣泛存在于新古典經濟學的消費者行為理論、廠商理論、市場理論、福利經濟學等諸多領域,貫穿于整個主流經濟學的分析框架之中。此時的理性,已經具有了最大化的含義,正如阿羅所言,通常被解釋成決策過程中的效用最大化[2]。主流經濟學中完全理性的行為人是一位無所不知的“圣人”,具有全知全能的本領。他不僅擁有完美的偏好系統(tǒng)和計算能力,同時還擁有完全的信息。在橫向方面,他通曉自身及其他行為人的資源狀況、選擇偏好、行動步驟,洞徹交易流程及規(guī)則;在縱向方面,他能夠基于已有的信息和資源預測未來,并得到可預期的結果。因此,他可以做出最理性的選擇——實現(xiàn)效用最大化的決策方案。具體而言,完全理性的行為人具有以下特征:
確定性。對于完全理性行為人來說,一切信息都是確定的,不存在不確定性;即使存在不確定性,其概率分布也是可預知的。同時,其效用函數(包括消費者的效用函數和廠商的利潤函數)也是確定的[3]。
選擇最優(yōu)性。完全理性行為人具備完備的計算和推理能力,可以像計算機一樣快速運算,其運算時間可以忽略不計;同時,對于完全理性行為人而言,也不存在感性因素對選擇的干擾。故而,他可從各種方案或選擇集中比較,并挑選最優(yōu)方案。
內在一致性。內在一致性是理性的核心,行為人無論是自利,還是追求效用最大化,都必須保持邏輯的、內在的一致性才能稱之為理性行為人,如果行為人的行為過程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不能與其需要主導下的目的保持一致,那么他就不是理性的。
主流經濟學的完全理性邏輯主線已被諸多學者所接受,并逐漸延伸。經過瓦爾拉斯、馬歇爾、阿羅以及德布魯等幾代經濟學家的錘煉之后,新古典經濟學跨越了統(tǒng)計學、系統(tǒng)學、博弈論等多門學科,逐漸形成了完善的理論體系,構建了漂亮的理論和數學模型,經濟學得到空前發(fā)展[4]。然而,這種超越現(xiàn)實的完全理性假設只是表象的完美,不僅經不起經濟學內部邏輯推敲,也經不起實踐和現(xiàn)實的考驗。隨著經濟學的發(fā)展,由于有限理性假說更具真實性,正逐漸取代完全理性,被學者所認同[5-6]。于是,有限理性、漸進理性、理性疏忽、適應性理性等理論如雨后春筍般紛涌而出。
阿羅最先提出的“有限理性”的概念,他認為有限理性就是指行為人的行為是有意識地、理性的,但這種理性又是有限的。隨后,在《行政行為學》一書中,西蒙基于有限理性描述了一套以“滿意”為導向的“有限理性決策模式”,此處的滿意,是指在各方面屬性達到期望要求[7]。該模式認為:決策者的行為序列計劃以及認知能力是有限的,決策者在進行決策時,對其決策狀況的信息掌握不完備;面對期望,目標呈多樣化的趨勢,所以,即便是得到大量有關信息的前提下,決策者充分處理信息的能力仍然有限,因此,其選擇行為標準是以“滿意”為導向,而不是利益最優(yōu)化。通過這個模型,西蒙改進了傳統(tǒng)理性選擇理論的“理想化”和“模型化”決策,糾正了理性決策中“最優(yōu)化”導向造成的現(xiàn)實偏差,從根源上使得理性選擇的預設條件更符合決策現(xiàn)實環(huán)境,很大程度上緩和了理論與實際脫節(jié)的矛盾[4]。繼而,在諾思看來,人的有限性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世界是不確定的。在非個人交換形式中,人們面臨的是復雜的、不確定的世界,并且交易越多,信息就越不完全,增大了這種不確定性;二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比如,人的計算能力和認知能力是有限的,這就造成了人不可能無所不知[8]。
也有學者將理性概念劃分為“理性意識”與“理性能力”兩部分[9],并作為劃分理性與有限理性的標準?!袄硇砸庾R”指經濟活動中經濟主體所具有的,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的主觀意識和愿望;“理性能力”不僅包括在一定規(guī)則下應用概念進行判斷、推理等思維能力或認識能力,而且包括對行為和目的的選擇、質疑、反駁和辯護的能力。所謂完全理性是指同時具有“理性意識”與完全的“理性能力”;而有限理性是指有“理性意識”但卻沒有足夠的“理性能力”。
存在即合理。每一種理論都是在一定的假設下存在的,因而完全理性理論與有限理性理論并非對立,采用哪一種理論取決于所研究問題的層次和范圍。更深層次說,取決于所研究問題行為主體的能力,具體包括行為主體的洞察力、記憶力、注意力、計算能力、自控能力等。在研究轉型的體制變遷時,需要考慮兩點:一是轉型期經濟組織結構的變化,二是時間約束。
首先,轉型期經濟組織的結構變化分析。經濟轉型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可用復雜系統(tǒng)理論(system complexity)來描述。復雜系統(tǒng)理論強調用整體論和還原論相結合的方法分析系統(tǒng)。復雜系統(tǒng)的組織行為分為兩種模式:一是“自組織”模式。此模式指各子系統(tǒng)的相互作用能力是對稱(或均勻)的,市場經濟對應于此種模式;二是“他組織”模式。在此模式下,各系統(tǒng)相互作用的能力極不對稱,會出現(xiàn)一個子系統(tǒng)獨大的情形。當系統(tǒng)呈“星”形結構時,系統(tǒng)的整體行為依賴于“中心”子系統(tǒng)的“組織”行為及其模式。計劃經濟就屬于此種模式。
無論是在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中,其基本行為主體主要為政府機構、生產部門(企業(yè)、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等)和家庭(個人)三類。在“自組織”模式下,這三個主體之間是平等的契約關系;但在“他組織”模式下,政府居于“中心”位置,占據強勢地位,在博弈中力量極大;政府層級越高,在博弈中能力越大。生產部門等基層單位和家庭(個人)的能力依次降低。而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過程就是經濟組織結構從“他組織”到“自組織”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涉及到了行為主體力量的轉變,也就是博弈方式的轉變。
完全理性假設適用于“自組織”的市場經濟,在市場經濟中,市場主體是完全理性的,這些主體通過競爭達到瓦爾拉均衡,并實現(xiàn)全社會福利最優(yōu)。但是在“他組織”模式的計劃經濟中,經濟主體之間是命令和服從的等級制關系。只要轉型過程沒有完成,這種“他組織”的等級制關系會一直發(fā)生作用。因此,在轉型中,完全理性的適用性值得懷疑。如果最優(yōu)化能夠實現(xiàn),那么計劃經濟也就能夠取得成功。因此,有限理性實際上更加適合用于分析經濟結構改革。
其次,考慮時間約束。在經濟學中,對于時間長短并沒有明確的劃分,比如微觀經濟學領域中,短期和長期的區(qū)別僅是從生產要素能否完全調整來劃分;宏觀經濟學領域對于短期和長期劃分較為模糊,可以僅僅認為無數個短期構成了長期。此處借鑒微觀經濟學關于短期與長期劃分的方法,認為短期是指至少有一項改革沒有完成時的狀態(tài),長期是指所有的改革均已完成的狀態(tài)。當研究西方國家的資本主義發(fā)展史時,可以認為這幾百年發(fā)展歷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由無數起伏波折的短期構成的類似最優(yōu)化的選擇的平滑期,其走勢是理性的。反觀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僅有短短數十載,僅能觀察到的是短期內歷史發(fā)展的起伏。此時,非最優(yōu)化的選擇則相對比較重要。可以認為我國的現(xiàn)在的經濟體制改革是短期的,非完全理性階段,可以認為是有限理性的。
在轉型的體制變遷研究這個層次上,考慮轉型中的這兩個特點,回到古典理性假設,放棄最優(yōu)化,可能是必要的。
制度變遷是制度創(chuàng)新的過程,即制度的替代、轉換與交易過程[10]。在促進經濟增長上,它比技術進步更優(yōu)先、更根本。導致制度變遷的內在動因是制度主體(利益集團)期望獲取最大的“潛在利潤”,而經濟形勢、外部成本與收益的變化等是誘致人們制度創(chuàng)新的外部動因。一般來說,制度的基本功能體現(xiàn)在維持生產秩序和創(chuàng)造社會活力上。經濟體制改革就是要打破原有生產秩序,重新構建新秩序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組織結構和利益結構的變動會造成原有社會秩序破壞,人們往往會無所適從,或導致混亂出現(xiàn)。在經濟領域,在無法預期未來的情況下,人們會減少長期的和大規(guī)模的生產性投入,必將導致經濟的停滯或衰退。所以在新舊交替的過程中,總會伴隨著風險。
最優(yōu)的改革應該是無帕累托改進,即帕累托最優(yōu)的改革。對于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是否理性的判斷,最直接反映在社會總福利大小上。按照成本——收益原則,改革的收益就是最終社會福利,改革成本大小體現(xiàn)在風險上。所以,按照這么一種思路,對于理性與有限理性的判斷,主要體現(xiàn)在對改革風險大小的判別和風險的控制上。
按照改革發(fā)生的階段,可以將改革風險分為兩類。一是初始風險。初始風險大小受轉型初始條件的制約,經濟體制轉型的初始條件是指在改革的起點上存在的、制約著當政者進行改革決策的一些客觀因素,即原計劃經濟體制的結構、改革啟動時機和外部環(huán)境。二是過程風險。初始條件是客觀的存在、無法選擇和必須面對的,它們的共同作用構成了改革策略空間。改革實施策略是在改革初始條件既定的情況下,改革的關鍵主體給出的改革實施的順序等,涉及改革路徑設計并實施的過程。改革實施的策略空間風險構成了改革過程風險的主體。改革的風險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改革風險圖示
初始風險下的改革策略及有限理性。雖然原計劃經濟國家市場化改革面對的主要矛盾和最初的目的是相同的,但他們的初始條件卻并不一致,這就導致了其面臨改革風險的差異。在改革初始條件下,原計劃經濟國家市場化改革需要明確: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經濟體制轉型的關鍵行為主體。
第一,關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風險分析。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從計劃經濟體制轉軌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體而言,是指在公平、自由的環(huán)境下實行開放經濟,市場機制成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機制。這就要求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居民主體同時擁有經濟、政治上的自由;企業(yè)主體具有締約自由,不受嚴格的硬預算約束,可以自主決策;同時,政府主體的行為需要受到規(guī)則約束,無“激勵變異”和“代理變異”等情況發(fā)生[11]。當然,這是在理性條件下的改革目標。而實際上卻是,對于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制定掌握在少數行為主體手中,基于個人偏好,單個主體的完全理性,在時間和空間的大范圍來說,是有局限的,在長期看來可能是非理性的。一方面,他們對于經濟、政治“自由”的理解可能是片面和非完全理性的;另一方面,我國并非所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居民主體在改革過程中全部擁有此類“自由”。我國仍是具有典型的“二元結構”的狀態(tài),國有企業(yè)與民營企業(yè)各自擁有的約束和自由并不一致,自主決策受到制約,這種“二元結構僅僅依靠經濟體制改革恐難消除,在無其他配套改革的現(xiàn)實下,激勵變異”和“代理變異”也必會存在。
第二,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行為主體的分析。判斷我國經濟改革的理性與有限理性,需要從分析我國經濟改革的關鍵行為主體說起。有關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關鍵行為主體,在目前中國的理論經濟學界仍存在分歧,以至于在各個具體政策的制定和評價上也存在對立的觀點。較主流的觀點是,中國的市場化進程是政府主導的供給型制度變遷;而一些中青年學者則傾向于認為是自發(fā)型的利益誘導型制度變遷。
計劃經濟是由一套互為條件、互相適應的制度安排構成的,政府是維持和推動這一整套制度安排運轉的最重要主體。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xiàn)經濟制度變革離不開政府作用的發(fā)揮。中國的改革是在既定政治框架里面推進市場化的,這樣就決定了一條所謂中國式道路,其特點就是利用已有的組織資源推進改革,保留了原來的構架,改革在邊際上發(fā)生,改革權在中央,中央在行政范圍配發(fā)改革權。因此,中國的市場化進程應該是政府主導的制度供給型制度變遷,其關鍵行為主體是政府。
正如上文所言,完全理性、有限理性取決于所研究問題和層次范圍下的行為主體的認知能力。討論和設計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精英階層集體認知能力總會有限,造成所謂的改革的似然風險。改革的似然風險是指精英階層對具有帕累托改進性質的改革舉措發(fā)生風險誤判而感知到的似然而非實然的改革風險。受到認知的限制,一些事后證明帶來巨大帕累托改進,尤其是提升弱勢階層的權利,推動整個社會福利改善的改革,事前在精英階層的一些人看來,其個人和公共風險卻是不可接受的。一旦這樣做了,不論這種改革舉措是否最終得到實現(xiàn),都失去了原來潛在的帕累托優(yōu)化。
過程風險下的改革策略及有限理性。改革過程圍繞著如何控制風險和策略選擇而展開。各類政策目標的實施和變動應是以有效地降低和化解改革風險為目的。過程風險下的改革策略可以分為兩個維度:經濟體制改革方式分析有限理性;各類主體過程行為的有限理性分析。
第一,關于經濟體制改革方式的有限理性。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xiàn)經濟制度變革具有不同的路徑選擇。關于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轉型理論,主要有兩種流行觀點。一種觀點是通過區(qū)分轉型速度和轉型策略,將經濟轉型分為漸進式(代表國家為中國)和激進式(代表國家為蘇聯(lián))兩種。另一種觀點是把轉型與改革區(qū)分,轉型僅指蘇東巨變后的后社會主義國家的市場化進程,而把社會主義國家的市場化進程稱為改革[12]。對于第一種觀點,轉型是一個長期過程,無論轉型的國家采取什么策略,所謂的激進式改革最終也演變成了曠日持久的漸進式改革;而所謂的漸進式改革中也都包含著某些激進的局部改革,所以,第二種觀點并沒有揭示出這兩種轉型方式的本質區(qū)別。第二種觀點將經濟轉型與政治體制的變革完全聯(lián)系在一起,甚至以政治變革為經濟轉型成功的前提條件,缺乏現(xiàn)實根據[13]。
以上兩種分類方法并未抓住改革的本質。改革的目的是最大限度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共同富裕。所以,對于改革路徑的分析,要從是否解放和發(fā)展了生產力區(qū)分,當然,改革是有波折的,一些改革過程中伴隨著生產力降低,比如20世紀90年代初的蘇聯(lián)的市場化改革、80年代后期的東歐改革等。而有些改革則延續(xù)著生產力的釋放,比如我國的市場化改革?;诮夥派a力的角度分析,現(xiàn)有制度與適合經濟發(fā)展的制度相匹配時,無需改革;當兩者不匹配時,則需要改革。因此,經濟體制改革方式有限理性體現(xiàn)在:一是對于改革階段判斷的有限理性;二是對于改革方式判斷的有限理性。
第二,各類主體過程行為的有限理性分析。關鍵行為主體(政府)具有一定權威性,主導的改革進程,由于行為主體的有限理性以及未來的不確定性,導致了無法準確計算改革的收益和風險,各類行為主體只能是在一定的理論和信念基礎上進行預期和估計,最后在收益和成本上尋找均衡。當然,政府機構也是一個有限理性的存在,不可能超然于有限理性之上。具體來說,政府機構可細化為各類具體“有限理性”的個體(政府官員),在整體上無法超出“有限理性”的局限。因此,社會公眾就沒有理由完全相信政府提供的方案一定是最優(yōu)的,從而其權威性就有理由被質疑[13]。
不同的行為主體的集體行動是有限理性的。不同的行為主體各種具有基于自身理性的目標效用函數,這些目標效用函數是有差異的。關鍵行為主體(政府)的目標效用函數既要考慮經濟收益(產出)最大化,又要考慮非經濟收益(統(tǒng)治的最大穩(wěn)定、政黨利益、政府壟斷租金等)最大化。制度變遷只會在綜合經濟收益和非經濟收益總和大于成本時發(fā)生。而其余行為主體的目標函數僅以經濟上的成本——收益的比較為出發(fā)點,并以超過制度變遷成本的最大收益為目標。由于目標最大效用的不一致,單個目標函數最大化不可能同時出現(xiàn),這就是造成某單個目標效用函數最大化時,社會總效用并非最大;或者社會總效用最大時,并非所有單個目標效用函數都達到效用最大。所以說,社會總效用最大目標下,必然會出現(xiàn)部分行為主體是有限理性。用新制度經濟學的觀點解釋,這種集體的有限理性存在,根源在于各行為主體間交易成本存在。初級行為主體和次級行為主體目標不一致和信息不完全導致的溝通的障礙加大了這種交易的風險。
從有限理性的角度思考經濟體制改革,是更加基于現(xiàn)實去分析問題。我國改革面臨的風險,無論是初始風險還是過程風險,事實上,均源于行為主體的有限理性上。從初始風險中的改革目標和關鍵行為主體的分析以及過程風險中改革方式的確定中,貫穿著各行為主體的有限理性。因此,提升所有行為主體,尤其是關鍵行為主體的“集體理性”便尤為重要,溝通理性和認知理性作為“集體理性”的組成部分,是需要我們刻意學習和培養(yǎng)的。提高溝通理性和認知理性,可以調動人類的集體智慧,防止社會陷入“集體非理性陷阱”,減少無謂的沖突和非理性的內斗,減少交易成本,在競爭與合作之間實現(xiàn)較好的均衡。
[1] 亞當 斯密.國富論[M].謝宗林,李華夏,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
[2] Arrow K J.Rationality of self and others in an economic system[J].Journal of Business,1986,(1):59.
[3] 柴盈,何自力.論完全理性與有限理性——對現(xiàn)代經濟學理性假設的反思[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9):57-63.
[4] 李廣海,陳通.現(xiàn)代決策的基石:理性與有限理性研究述評[J].統(tǒng)計與決策,2008,(3):49-51.
[5] Simon.Administrative Behavior-A Study of Decision Making Processe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M].New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 lnc,1971.
[6] Scott K.Bounded Rationality and Social Norms:Concluding Comment[J].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1994,(3):150-155.
[7] Bryan D Jones.Bounded Rationality[J].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1999,(2):297-321.
[8] 約翰N德勒巴克,約翰V C奈.新制度經濟學名著譯叢第2輯[M].張宇燕,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9] 胡杰.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理性人格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8):8-13.
[10] North D C,Thomas R P.The 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A New Economic Histor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3.
[11] 李軍杰.經濟轉型中的地方政府經濟行為變異分析[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5,(1):39-46.
[12] Kornai,Janos.What the Change of System from Socialism to Capitalism Does and Does not Mean[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0,1(Winter):22-27.
[13] 周冰,靳濤.經濟體制轉型方式及其決定[J].中國社會科學,2005,(1):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