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澤友
《淮南子·原道訓》中說,“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弊鳛閳?zhí)政黨,必須知道支撐其執(zhí)政的根基在哪里,力量來自何方,否則,就會成為無水之木,難逃營養(yǎng)缺失而干涸死亡的命運。我們黨來自于人民,服務于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唯一宗旨,人民群眾就是我們黨的“根”,并且是唯一的“根”??恐嗣袢罕姷闹С?,我們黨奪取了政權,建立了新中國,建設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正在朝著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目標和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奮勇前行。
隨著形勢的發(fā)展變化,少數(shù)黨員背離了黨的性質宗旨,把人民群眾這個“根”忘了。本應與群眾“面對面”卻成了“背靠背”,眼光唯上不朝下,只在乎領導滿意不滿意,對群眾的疾苦不聞不問;來自人民的權力不是服務于人民,而是變成了謀取個人或小團體私利的工具;丟棄了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四風”盛行,甚至侵犯群眾的切身利益。有的與群眾“面向,心不向”,工作作風漂浮,政策落實不到位,對群眾所思、所想、所憂缺乏熱心關注、全力解決的熱情和耐性,沉不到底、幫不到位,本來可以做好的事情沒有做好,本來可以解決的問題久拖不決,本來可以緩解的矛盾卻進一步激化。有的與群眾“身近,心不近”, 身在基層心不在基層,不問民冷暖,不知民情民意,不曉民憂民怨,即便與群眾待在一起,也是居高臨下,心與心隔著一堵墻,對群眾沒感情,對群眾的事情沒感覺,對群眾的支持沒感恩。群眾有話不愿對其講,心攏不到一塊,形同陌路。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會上指出,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使全黨同志牢記并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優(yōu)良作風把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每一名黨員都必須居安思危,臨危思進,敬畏歷史、敬畏人生、敬畏百姓,把思想上的醒悟,轉化為政治上的成熟。要把我們黨的“根”記牢,用實際行動把“根”守住,這對個人是成事之道,對黨是興旺之路,對國家是強盛之途。
一是要始終堅持群眾標準。黨來源于人民,服務于人民,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的事業(yè)說到底是人民的事業(yè),黨的事業(yè)成功完全依賴于人民群眾的支持。每一名黨員,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要圍繞人民群眾來謀劃和開展,始終做到謀劃工作以群眾的期盼為標準,推動工作落實以群眾的要求為標準,衡量工作成效以群眾的滿意為標準。做到了這一些,才能始終與群眾心貼著心,情暖著情,政治上代表群眾,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植根于人民群眾肥沃土壤里的黨的事業(yè)才能興旺發(fā)達。
二是公共權力要全部運用到為人民謀取利益上。人民群眾通過授權,把管理社會的公權力交到了黨的手中,黨把它分解到各層級的每名黨員干部身上。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是社會的公器,是為人民群眾謀取利益的工具。如果變成了滿足個人或小團體私利的利器,我們就會失去人民群眾的信任,失去人民群眾的授權。水是載舟還是覆舟,關鍵就看這舟有沒有航行在設定的航道里。
三是任何時候都要向“根”施肥澆水。 列寧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忘記黨的根基是人民群眾。如同淮海戰(zhàn)役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一般,離開血肉相連的黨群關系,沒有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我們黨只能枯萎死亡,別無他途。每一名黨員都要把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眼睛向下看,手臂向下伸,重心向下移,始終相信群眾,依靠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體察民情,體恤民心;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與群眾坐在同一條板凳上,心貼到一塊;全心盡力、矢志不移地做密切黨和人民魚水深情、保持與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的實事好事,依靠群眾提供的力量來源,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帶領人民把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變?yōu)楝F(xiàn)實。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公務員局綜合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