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玲+潘國
關鍵詞(Keywords),是為反映文獻主題內容和滿足數據檢索需要而從文獻中選取出來的重要詞或詞組,是對文獻最核心內容、思想觀點和論證方法的提煉和概括[1]。關鍵詞雖然往往只有3~8個詞,卻直接反映了論文的精髓[2]。對于課題研究來說,關鍵詞也同樣體現了課題研究的重點內容。通過對一段時間內某個專業(yè)領域立項課題的關鍵詞進行分析,可以了解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前沿及發(fā)展趨勢。
中央電化教育館所立項的教育技術類課題規(guī)范嚴謹,代表了基礎教育領域教育技術研究的整體最高水平。本文以中央電化教育館立項的全國教育技術研究規(guī)劃課題及其關鍵詞為研究對象,利用社會網絡分析工具進行相關分析,把握中央電化教育館立項課題的研究熱點與發(fā)展趨勢。
一數據準備與研究方法
1數據來源與準備
本研究選取了中央電化教育館“十一五”以來的全部規(guī)劃課題1826個,以及已公布的“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776個作為分析對象,通過對課題關鍵詞進行整理后,得到待分析課題的關鍵詞信息表(見表1)。
2研究方法與工具
為清晰表征中央電化教育館課題的研究熱點和相互關系,本文采用了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對表征研究主題的關鍵詞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研究。社會網絡分析能夠用于學科研究熱點分析,其原理在于將被分析對象視為社會行動者和他們關系的集合,關鍵詞是網絡中的一個個節(jié)點,而它們的共現則體現為節(jié)點之間的聯系[3]。這種方法應用的優(yōu)勢在于它可以從定量的角度來確定某個關鍵詞在網絡中的地位,以及定量地反映出詞與詞之間的關系。在社會網絡分析工具方面,本文采用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開發(fā)的UCINET軟件。
二分析過程
1構建關鍵詞共詞矩陣
為了對虛擬關鍵詞網絡進行社會網絡分析,本研究將“十一五”以來立項課題高頻關鍵詞中前31個組成一個31x31共詞矩陣(表2),此矩陣是無向對稱關系矩陣。本文列表選取前15個關鍵詞,行與列分別代表15個關鍵詞,當兩個關鍵詞同時出現在同一課題時,表明兩者存在關系。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及課程整合共現頻次最高(720次),可直觀得出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研究的重點;信息技術與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的共現也較高(246次),可見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學模式的構建及教學方法的選擇也是課題研究的關注點。
2共詞網絡中心度分析
Lee, W.H研究發(fā)現,[4]在一個共詞網絡中,網絡中心性的點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三個指標不但可以發(fā)現某一研究主題當前的研究熱點,而且還能夠用于識別未來發(fā)展趨勢。本研究利用Ucinet將關鍵詞共詞矩陣處理后得到30個關鍵詞的上述三個指標的數值來進行相關分析,對上述分析進行驗證。
(1)點度中心度又稱“關聯度”或“局部中心度”(Local Centrality),是指與某節(jié)點直接相連的節(jié)點個數[5]。在本文中反映的是某個關鍵詞與其它詞是否共同出現在某篇文獻中。通過Ucinet軟件得出30個關鍵詞的點度中心度,轉化為表3所示,例如課程整合的絕對中心度是696,表示它與網絡中其它696個關鍵詞至少同時出現在某一課題當中。點度中心度越高,則表明與該節(jié)點關聯的其他節(jié)點越多,反映其在網絡中的地位越高,越有可能是該類研究中的熱點。從點度中心度數據判斷,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與課程整合是“十一五”規(guī)劃以來課題研究的熱點所在。
(2)中介中心度是用來測量一個點在多大程度上位于圖中其他點的“中間”,即節(jié)點位于其他節(jié)點間最短路徑的次數。在本文中是指網絡中某個關鍵詞影響其它關鍵詞共同出現在一篇期刊論文中能力大小的指標。從表3看,信息技術、網絡環(huán)境、教學模式這三個詞的中介中心度與其它詞相比,顯得較為突出。這表明在“十一五”規(guī)劃以來課題的研究中,這些詞影響其它詞是否共現的能力較強。
(3)接近中心度是指節(jié)點與其他各個節(jié)點之間的捷徑距離之和,用來衡量網絡中的某個節(jié)點不受其它節(jié)點“控制”的能力。在本文中它表示的是網絡中某個關鍵詞與其它關鍵詞共現的機率大小。接近中心度越小,表示某個關鍵詞越容易與網絡中的其它關鍵詞共現在同一研究課題當中,如表3中的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網絡環(huán)境及教育資源等。
在關鍵詞的中心度統(tǒng)計表中,“信息技術”都處于第一位,可見“十一五”以來的規(guī)劃課題都抓住信息技術這一中心,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以信息技術為依托,關注信息技術與其他研究領域的交叉融合發(fā)展。另外學科教學與網絡環(huán)境也處于前列,這表明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網絡環(huán)境等既是當前研究的重點,也是其他領域研究的紐帶和橋梁。節(jié)點的點度中心度較
低但是中介中心度較高則表明新興的潛在研究熱點的出現,如“云計算”在點度中心度統(tǒng)計表中排在26位,但在中介中心度統(tǒng)計表中處于第8位,這表明“云計算”在“十一五”以來的研究課題中位于其他主題領域的邊緣位置,不是研究的重點所在,但它起到了連接不同研究領域的作用,是研究的新興發(fā)展趨勢。類似的還有“數字化環(huán)境”、“區(qū)域教育”也屬于潛在的研究熱點。而“教學方法”在點度中心度中排在第6位,但在中介中心度中僅處于22位,表明“教學方法”雖屬于當前研究的熱點,但其在研究過程中對其它關鍵詞的共現影響較弱,可能不再是未來研究的熱點。
3小團體分析
關鍵詞網絡的小團體是指網絡中的關鍵詞同時作為某些文獻的關鍵詞,相互之間的關聯度較強。本文主要從節(jié)點距離方面對此進行分析。n-clique是指小團體內每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小于等于n,本文是指每兩個關鍵詞之間的距離小于n。endprint
利用Ucinet將表2對應數據進行處理,其中n為2,最小規(guī)模為3。利用Ucinet小團體分析中的n-clique功能生成聚類圖。圖1完全依賴于關鍵詞之間的天然的聯系,可以較為客觀地反映“十一五”以來規(guī)劃課題的研究內容之間的內在關聯。如信息技術、網絡環(huán)境、教育資源及學科教學與課程整合等位于圖的靠左邊,這些內容是“十一五”以來規(guī)劃課題研究中的最為基礎的內容,也是課題研究的重點內容;而虛擬化技術、電子書包、移動學習、電子白板等位于該圖的最右邊,這些相對而言是課題研究的新領域,隨著此類新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將會發(fā)展為未來研究的熱點。從樹狀圖的聚類效果看,這些研究內容相互關聯的緊密程度不同,研究內容間的關聯度較低。
總之,通過以上相關數據對中央電化教育館全國教育技術研究“十一五”以來規(guī)劃課題進行分析,可以看出:
“十一五”以來課題研究的重點是網絡環(huán)境下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這反映了當前中央電化教育館教育技術研究課題主要集中在基礎教育領域。
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育資源的開發(fā)以及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也是課題研究的熱點,這說明當前的課題研究十分注重實際應用,研究關注點已由“建設”轉向“應用”,這也符合信息化教育的發(fā)展趨勢。通過分析我們也可看出研究課題大都集中在實踐應用領域而對教育技術理論方面的研究較少,這也符合基礎教育領域研究的特點。
綜上所述,“十一五”以來的研究課題主要是以信息技術為中心,圍繞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課程整合這一重點來展開,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研究的重點由關注具體的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轉向教育信息化及信息素養(yǎng)提高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而依托網絡環(huán)境,云計算的教育應用、數字化環(huán)境下智慧教育的發(fā)展及區(qū)域教育信息化建設等都將成為未來研究的熱點。
參考文獻
[1]耿志杰,朱學芳,王文鼐.情報學領域關鍵詞同現網絡結構研究[J].情報科學,2010,28(8):1179-1182.
[2]劉則淵,尹麗春.國際科學學主題共詞網絡的可視化研究[J].情報學報,2006(5):635.
[3]朱慶華,李亮.社會網絡分析法及其在情報學中的應用[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2):179-183.
[4]LEE,W.H.How to identify emerging research fields using scientometrics an example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J].Scientometrics, 2008, 76 (3):503-525.
[5]約翰·斯科特.社會網絡分析法[M].劉軍,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