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丹
有機會參觀國內(nèi)一家知名的內(nèi)衣公司,聊天時聽說,他們的設計周期每年只有兩季,春季和秋季,不禁大為吃驚!
在美國,只有童裝和男裝能如此輕松,其余的,連配飾每年都有四個設計季。大眾市場的內(nèi)衣和女性成衣共五季,有春夏秋冬,外加“節(jié)日季”。歐美品牌公司的設計量就更大了,每年至少上演春秋兩場成衣大秀;如果加上兩場高級定制秀,是四場;加上男裝秀,是六場;現(xiàn)在又多出一個度假季秀和一個秋前季秀就是八場。倘若再要加上在亞洲、巴西、迪拜或莫斯科做的推廣秀,這個數(shù)字就可以推至十了。就是說,刨除暑假和節(jié)日季的話,這些時裝公司要每月一秀!
王爾德在“服裝的哲學”一文中這樣定義時尚:“時尚不過是一種丑陋的形式,實在令人難以忍受,因此我們必須每隔六個月就要變化一次?!辈贿^,被他諷刺的六個月時尚速度,在今天已經(jīng)過時,這個速度已縮短到六個星期,甚至六天。
在美國,面向大眾市場的時裝公司一直有“市場周”的傳統(tǒng),即在每個設計季安排一周的時間,讓全國各地的買家在約定時間里集中到紐約會見賣家,在其展示間看樣品,隨后投放訂單。市場周是大眾時裝工業(yè)最重要的日子。在每一個市場周上,時裝公司會按照“發(fā)貨月份”展示整個季度每月的設計稿或設計樣品,通常一個品牌平均要展示六到八組。在這八組的背后,很可能是設計師十二到十六組的設計底稿,如果每組有四到六個款式,那么整個季度平均七十款左右。一年即使按四個設計季算,一個品牌的設計師一年總要提供差不多三百種設計。服裝設計不是機器流水線作業(yè),即使多產(chǎn)如畢加索也不可能源源不斷產(chǎn)出。而只有少許天賦的設計師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當然是淪為更會抄襲或者更會借鑒的設計機器。Lanvin的設計師阿爾伯·艾爾巴茨最近在他的時裝秀后抱怨說,過去他總還能找時間為時裝秀尋找靈感??墒乾F(xiàn)在因為設計系列加倍,除了出差,他再也沒有時間做任何其他性質(zhì)的旅行了。高級時裝如此,以借鑒甚至抄襲高級時裝為設計靈感的大眾品牌能做到什么程度,便不難想象。
快不一定是壞事。當時尚太快,什么是時髦可能也就不清楚了。反正趕不上,總會有人干脆不趕,一種新的速度也許很快又會出現(xiàn)。在王爾德說那番話的時候,托爾斯泰也說著:“為什么現(xiàn)在每天都要有個新時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