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巖 趙茹
摘 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對鐵路企業(yè)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利于加大鐵路投資建設力度,實現(xiàn)市場化運作;有利于鐵路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和人民群眾;有利于促進鐵路在國際、國內要素間的有序和自由流動、資源的高效配置、市場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鐵路企業(yè);市場化運作;資源配置;補貼
中圖分類號:F53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3-0080-01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發(fā)展。其中,對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全局和戰(zhàn)略意義的是:“《決定》明確提出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這是我國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尤其是對于鐵路企業(yè)來說,必將對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xiàn)更大的發(fā)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1 市場資源配置與鐵路建設
鐵路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和大眾化交通工具。由于鐵路實行政、企分離的時間不長,鐵路總公司實行企業(yè)化改制的時間不長,目前束縛鐵路市場主體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活力的體制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等顯性或隱性的體制或機制。
目前,我國鐵路運輸能力在與國民經濟的發(fā)展速度,與人民日益增長的運輸服務需求上,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從縱向看,雖然全國日均旅客發(fā)送量已經首次突破千萬大關,高鐵里程已經突破10 000 km,總鐵路里程已經突破100 000 km,但是“一票難求”“一車難求”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從橫向看,在日本,國家撥款、貸款、債券和地方、公司投資都為日本鐵路的發(fā)展增添了動力;英國則完成了投資主體多元化,有政府投資、補貼、貸款、公共債券、私人投資等多種資金來源;而一直實行股份制的美國,其融資一直傾向于在金融市場上采取發(fā)行和出售股票、發(fā)行債券、貸款來融得資金;而我國鐵路的建設資金則主要來自于銀行貸款,鐵總2013年上半年虧損高達65億元,還本付息更是高達800億元。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貫徹三中全會精神,實現(xiàn)市場化運作,按照“統(tǒng)籌規(guī)劃、多元投資、市場運作、政策配套”的基本思路,完善鐵路的發(fā)展規(guī)劃,全面開放鐵路建設市場,對新建鐵路實行分類投資建設。向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發(fā)放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資源開發(fā)性鐵路和支線鐵路的所有權、經營權,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吸引社會法人投入,并創(chuàng)新鐵路債券的發(fā)行品種和方式。
2 市場資源配置與鐵路轉型升級
長期以來,不論是運輸部門,還是非運輸企業(yè),都在圍繞著“鋼軌”發(fā)展物流業(yè)務,但由于運輸部門沒有“站到門”“門到站”這一流程優(yōu)勢,非運輸企業(yè)又不具備直接組織運輸?shù)臈l件,導致兩者都不能做大、做強,制約了鐵路多元化經營的發(fā)展道路。
有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鐵路貨運周轉量占全社會的份額由1980年的47.5%下降到2013年的16.9%,而同期公路的市場份額卻由6.4%上升到34.6%. 在2014年第一季度,全社會貨物發(fā)送量同比增長9%,其中公路增長10.5%,水運增長9.3%,民航增長4.8%,而鐵路卻下降了0.9%. 由此可見,鐵路企業(yè)不適應市場需求、不適應現(xiàn)代物流發(fā)展趨勢的問題已非常突出,如果不改革,必將嚴重影響鐵路的生存發(fā)展。
政、企分開后,全社會對鐵路的發(fā)展更為關注,對鐵路進一步提升運輸服務質量,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寄予了更多期盼。只有采取市場化改革,才能解決長期以來鐵路運輸組織,尤其是貨運組織存在的問題和弊端,從根本上提升貨運服務質量,更好地體現(xiàn)鐵路骨干作用,更好地發(fā)揮鐵路低成本、節(jié)能環(huán)保的優(yōu)勢,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群眾。
3 市場資源配置與鐵路發(fā)展
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必須推動對內和對外開放的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地結合,以開放促改革。對鐵路企業(yè)來說,沒有市場化的運作,沒有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的合理流動和高效配置,想要進一步以開放促改革、促發(fā)展,加快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是比較難的。
20世紀90年代末以后,高速鐵路所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使高速鐵路的建設與發(fā)展在國際社會更廣的層面上得到了認可。2004-04,韓國第一條高速鐵路KTX建成通車;2006-01,中國臺灣第一條高速鐵路投入運營;2008-08,中國大陸第一條真正意義的高速鐵路正式開通。在短短幾年時間里,中國的高鐵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歷了一個飛速發(fā)展的過程。截至目前,中國高鐵投入運營的里程已達8 358 km,位居全球第一。
4 市場資源配置與鐵路企業(yè)
推進鐵路科學發(fā)展的中心任務是提高鐵路效益。鐵路效益包括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鐵路部門在運輸能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把主要運力用在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物資運輸上,多次圓滿完成煤炭、糧食、化肥、搶險救災等重點物資的搶運任務,保證了國民經濟的平穩(wěn)運行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需要。但是,也正因為這樣,導致長期以來鐵路運價并不能真實反映運輸成本。
在市場經濟競爭和由此引起的市場優(yōu)勝劣汰等具體環(huán)境下,如果價格是扭曲的,資源配置的效率就不會高。只有當價格是合理、有效、靈敏的時候,才會使資源配置的結構優(yōu)化和效率提高,并為企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強大后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要將這一重要判斷和基本要求落到實處,就必須要堅持鐵路運價市場化改革,建立鐵路貨運價格隨公路貨運價格變化的動態(tài)調整機制;要創(chuàng)造條件,將鐵路貨運價格由政府定價改為政府指導價,增加運價彈性;要建立鐵路公益性、政策性運輸補貼制度,為社會資本進入鐵路創(chuàng)造條件。對于鐵路承擔的學生、傷殘軍人、涉農物資和緊急救援等公益性運輸任務,以及青藏線、南疆線等有關公益性鐵路的經營虧損,要建立健全核算制度,形成合理的補貼機制。
〔編輯:張思楠〕
Abstract: The decisive role of the market in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ailway companies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help increase investment in railway construction, to achieve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favor of rail upgrade and better serve the community and the people; help to promote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railway in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the free movement of inter-national elements, resources, and depth of market integration.
Key words: railway companies; market operation;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subsi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