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麗
好友不僅寫一手漂亮的文字,而且愛養(yǎng)花,喜歡縫制些小東西,她會用舊牛仔褲縫成一個時尚的包包,還會做布藝動物。一次她興奮地告訴我,她用處理的童裝連衣裙,改成一件精致的上衣,所見之人無一不驚嘆她的心靈手巧。
一顆富有情趣的心,才能寫出宛如花瓣般美麗輕盈的文字吧!她說自己是一位窗外聽琴的女子,喜歡夜半口含一片茶葉,和小說里的人物幽會。多么有情趣的場景呀。
王小波曾經(jīng)把人分為有趣和無趣兩種,在一個無趣的時代、無趣的社會,做個有趣的人,不容易。
曾看到一副對聯(lián):“柴米油鹽醬醋茶,不可不要;琴棋書畫詩酒花,非要不可;橫幅為‘活得像人。”有一陣子看情感作家張小嫻專欄,一一敘說了她的物質(zhì)生活,包括杯子、臺燈、枕頭等,并附著實物圖解。她的枕頭,是一款專程去意大利買的絲綢枕頭,旅途都帶在身邊。她說“女人一定要備這種枕頭啊,它能讓你永遠(yuǎn)都不長皺紋!”
《紅樓夢》里的賈母是很有生活情趣的人,房間里掛的是明代著名畫家仇十洲的《雙艷圖》;她欣賞戲劇,愛聽琴,講究賞月之道,說“如此好月,不可不聞笛”;她懂音樂,“鋪排在藕香榭的亭子上,借著水音更好聽”;她指導(dǎo)惜春作畫,教寶釵居室布置,告訴鳳姐嬋翼紗和軟煙羅的區(qū)別。沈復(fù)《浮生六記》里記述蕓娘制茶的過程:“夏月荷花初開時,晚含而曉放。蕓娘用小紗囊撮茶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韻尤絕?!庇星槿さ呐俗钣绪攘?,會把平淡煙火人生,打理得芬芳四溢、余音裊裊。
明代蘇州名妓薛素素,詩、書全能,山水、人物、草蟲、蘭竹皆擅,各具意態(tài)。據(jù)記載,其會十藝,武藝超群,善馳馬挾彈,兩彈先后發(fā),后彈可擊碎前彈,以女俠自命,甚為傳奇。民國時期的陳小翠,十三歲即能詩,印有《翠樓吟草》十三卷,其書法宗王羲之,筆致清峭,有俊拔挺秀之趣,擅工筆仕女和花卉畫,所作澹雅清逸,頗具蕙心蘭質(zhì)之氣韻。
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情趣是一種美,來之于心,存在于生活中。自己設(shè)計一道廚藝,繪一款鐘情服式,做一次插花設(shè)計,甚至養(yǎng)幾只蠶,舉行一次鄉(xiāng)間野游——山含玉而生輝,水孕珠而川媚,大抵熱愛自己的人,都會有某種惹人眷戀的情趣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