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丁義國
丁義國,海安縣海陵中學(xué)副校長,中學(xué)高級教師,南通市骨干教師,海安縣高層次拔尖人才,南通市園丁獎獲得者,全國語文報刊協(xié)會會員,全國規(guī)范漢字書寫專業(yè)委員會會員。主持省、市“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研究,發(fā)表研究論文20多篇。
“要么讀書,要么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這是我喜歡的一句話。旅行之于人生,是一次靈魂的遠足,一幅唯美的畫面,更是一次心靈的震顫。
旅行,需要學(xué)會隨遇而安。它不需要溫暖而柔軟的三月天,即便是寒意料峭的冬日里,抑或纏纏綿綿的微雨中,背了行囊,或走或停,不要顧及目的地,只留意某一個瞬間的凝視,凝視流水江南,凝視久違的感動,凝視最放任而又真實的自己。
旅行,需要學(xué)會孤獨。它不同于旅游,那需要一個風(fēng)景如畫的地方,一群人,留下的只是步履匆匆的印記和浮光掠影的景致。旅行,卻需要一顆安靜的心和不停的腳步,不停地遇見,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流逝自己的思想。一個人,來到海邊,看海水蔚藍,看殘陽如血,看沙鷗低翔,沒有孤獨只有博大;一個人,坐著公車,走在熙攘的車流中,看身邊行色匆匆的路人,看華燈璀璨的都市,沒有孤獨只有繁華;一個人,握著相機,走在鄉(xiāng)村古鎮(zhèn)上,踩著青石板路,看小橋流水、煙籠人家,沒有孤單只有愜意。原來,孤獨并不屬于真正的行者。
旅行,還需要流浪精神。這種精神使人能在旅行中和大自然更加接近,悠然享受和大自然融合之樂。旅行,有一種杜甫筆下的蒼涼,“細草微風(fēng)岸,危檣獨夜舟”;旅行,有一種李白筆下的閑適,“看花飲美酒,聽鳥臨青山”;旅行,更有一種吳偉業(yè)筆下的逍遙,“黃雞紫蟹堪攜酒,紅樹青山好放船”。旅行,是精神的放逐,是行者的家園。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只需讓眼睛去發(fā)現(xiàn),讓心靈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