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畫
柏林的小學是在放假那天放發(fā)成績單,佑佑拿著一枝好看的玫瑰花回家,說是老師送的,全班每個同學人手一枝,還有巧克力。老師還說:“謝謝你們一學期的努力,同學們辛苦了!”
我感到挺新鮮。這要是在國內的話,好像應該反過來吧。
最近常在微信里讀到各式被熱捧的文章,諸如:德國立法禁止學前專業(yè)培訓、美國孩子的家務清單、看日本孩子吃飯才知道什么是輸在起跑線上……里面有真有假,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其實靜下心來想想,國內外的教育差別本質在哪兒呢?
就是佑佑得到的這一朵花。
老師給的這朵花,美好的色彩是愛心和鼓勵,散發(fā)出的芬芳是平等肯定與尊重。在德國的學校,老師一律用“您”和學生說話;在咱們中國,從來都提倡尊敬父母,尊敬師長,沒人提尊敬孩子。其實我反而覺得,孩子十分值得尊敬,他們身上有很多優(yōu)點,比如因為單純,所以悟性很高;比如小天使般的心靈和舉動,常常柔化大人們僵硬的嘴角,凈化大人們復雜的內心。
越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懂事。人人平等,這才是教育最應當注重的。
國內的孩子不缺愛,不缺問寒問暖;有時候,我們甚至擔心溺愛了他,有時候,我們又擔心嚴管了他。我們唯一不擔心的,就是他們內心的感受:當他們總處在被安排、被教育的位置上時,會不會也希望不要總是仰視大人,會不會也希望得到一朵大人送給的小花呢?
送孩子一朵花吧!不是為了討他歡心,也不是為了形式主義,而是代表著:“謝謝你,孩子,你很懂事,你很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