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凌
近日,中央電視臺某主持人為臺球職業(yè)選手、“九球天后”潘曉婷題的字火了,因為他題的是“玖球天後”。題字者大概是想顯示自己有點文化功底:瞧,寫書法得用繁體字。殊不知,“玖”壓根兒不是“九”的繁體,而是常用于做賬的數(shù)字大寫;“後”只是“先后”之“后”的繁體,“天后”“皇后”自古以來就是“后”。難怪網(wǎng)友揶揄道:“錯誤率高達50%,這是有文化呢還是沒文化?”
“玖球天後”遭人嘲笑,在于作者對文學、文化的賣弄。近年來,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大為復興,一些人卻走上另一個極端——既不能潛心向?qū)W,體會傳統(tǒng)深意,卻還要附庸風雅,視現(xiàn)代為不齒。于是,但凡有了“傳統(tǒng)”的標簽,無論內(nèi)容如何,都是好的。此風盛行之下,繁體字與簡體字隔三差五就被炒作一番。每次都能看到不少明星、企業(yè)家、網(wǎng)絡大V高呼繁體字何等何等好,甚至以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的身份遞交“小學增設繁體字教育,把中國文化的根傳承下去”的提案,大有“不識繁體字就是數(shù)典忘祖”的架勢。
除了繁簡字之爭,這幾年流行的,還有對葉圣陶撰寫、豐子愷手繪的《開明國語課本》等民國教材的追捧,以及對各種“民國大師”和所謂“黃金時代”的幻想。盲目的跟風帶來走樣的模仿,“玖球天後”只不過是一個極端的表現(xiàn)。
其實,這樣的“傳統(tǒng)”只是一些人臆想中的傳統(tǒng),絕非真實的傳統(tǒng)。網(wǎng)上有個流傳甚廣的段子:“一位臺灣朋友說:漢字簡化后,親不見,愛無心,產(chǎn)不生,厰空空,麵無麥,運無車,導無道,誌無言,兒無首,飛單翼,湧無力,有雲(yún)無雨,開関無門,鄉(xiāng)里無郎,聖不能聽也不能說,可魔仍是魔,匪還是匪。”很多人不問真假就跟著感嘆“傳統(tǒng)文化在大陸已死”,大贊“臺灣保留了五千年文明的血脈”。這可真是黑色幽默,要知道“親”字正是1935年國民黨推出《第一批簡體字表》時確定的。至于“愛”“云”等字,咱們的老祖宗們從宋、元以來就運用自如。
這股盲目的“偽傳統(tǒng)熱”背后,是一種“反常為貴”的文化心態(tài)。寫繁體字也好、看民國語文課本也好,的確會顯得與眾不同。但如果僅有零星見聞,便自以為是真理,不深究、不細探、不下功夫,明明缺少基本的古漢語常識,卻言必稱“傳統(tǒng)文化”,這無異于“以犬羊之質(zhì),服虎豹之文;無眾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如此,“反常為貴”便容易變異為一種炫耀之心,甚至是徒慕虛榮。
那么,究竟怎樣才算是“尊重傳統(tǒng)”?又該如何做才能“繼承發(fā)揚”?
史學家錢穆曾說,“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和敬意”。正是懷著這樣的溫情和敬意,國家主席習近平從孔子和儒家思想中看到了“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中央政治局從學習歷代國家治理中看到了“升平之世社會發(fā)展進步的成功經(jīng)驗,衰亂之世社會動蕩的深刻教訓”。這或許可以啟發(fā)我們:以傳統(tǒng)作用現(xiàn)代,用過去映照現(xiàn)實,才不失為正確的“傳統(tǒng)熱”。
誠然,人們對民國語文課本的溫情,多少也是源于對現(xiàn)實的觀照。一方面,民國語文教材確有其長處,圖文并茂,少說教,重視人文傳統(tǒng);另一方面,現(xiàn)行語文教材確有可反思之處,一些文章選擇失當,應試痕跡嚴重,甚至教材中出現(xiàn)廣告。民國教材成了一面鏡子,照出現(xiàn)行教材的不足。但這面鏡子絕不是一照就靈。如果僅僅因為它是葉圣陶、豐子愷等“民國大師”用繁體字寫就的課本,就不求甚解一味追捧,還不知會制造出多少個“玖球天後”來。
馬克思當年對法國的一段批判值得借鑒:“歷史傳統(tǒng)在法國農(nóng)民中間造成了一種迷信,以為一個叫拿破侖的人將會把一切美好的東西送還他們。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一個人來冒充這個人,只是因為他取名為拿破侖?!笨蓜e把繁體字和“民國大師”當作了我們的“拿破侖”!面對“傳統(tǒng)熱”,一個成熟的現(xiàn)代人,他的文化品格應該是這樣的:既不否定傳統(tǒng),做文化虛無主義者;也不膜拜傳統(tǒng),做文化復古主義者;他懂得傳統(tǒng),更懂得現(xiàn)實,懂得如何把傳統(tǒng)變?yōu)橛幸嬗诂F(xiàn)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