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萍(湖北省隨州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隨州 441300)
目前,結核病作為極其重要的傳染病之一,其發(fā)病概率越來越高,且致死比例高。這主要是由于衛(wèi)生狀況導致的,因此,需要加強對結核病的防治。臨床上常見小兒原發(fā)性肺結核以及結核性腦膜炎,其致死概率高,而應用卡介苗,有利于提高兒童抵抗結核病的能力,保護易感者[1]。但新生兒卡介苗接種存在一定的麻煩,傳統(tǒng)注射方法常由于菌液外溢而降低注射效率,無法真正發(fā)揮藥效,因此,需要對接種方法進行改進。本研究通過改進新生兒卡介苗接種方法,并對改進后的接種方法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以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200例符合接種條件的新生兒為研究對象,男98例,女102例,順產121例,剩余為剖宮產,新生兒平均胎齡39周,出生到注射卡介苗的平均時間為24 h。采用隨機分配的原則,將所有新生兒分成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10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2]:材料采用干凍卡介苗,用滅菌注射用水將其稀釋,并靜置1 min,搖動,使用注射器進行多次來回抽吸,促進卡介苗的充分溶解,最后取0.1 ml進行注射。兩組新生兒注射部位都為左上臂外側三角肌的中下部位。對照組接種注射方法為傳統(tǒng)皮內方法。家長將新生兒抱緊,并露出其胳膊,應用25~26號的一次性藍芯注射器針頭,吸取0.1 ml的疫苗,將注射部位皮膚用左手拇指繃緊,并進行皮內注射。觀察組應用改進后的方法,其他操作跟對照組一致,但接種前進行了固定,操作人員用左手將新生兒接種部位的皮膚往同一個方向移動1 cm,將其繃緊,并對該處皮膚進行固定,一直到拔針。其選擇卡介苗接種專用注射器,吸取0.1 ml疫苗,并首先對其注射部位應用75%的乙醇進行消毒,接種人員將注射部位用左手食指、大拇指捏起,用小魚際肌及余下三指將其手臂業(yè)主,并固定新生兒下肢。注射角度跟皮膚成15°。
1.3 接種效果評估:接種分為有效、一般及無效三個級別。有效:拔針后,皮膚上白色皮丘直徑在0.8 cm以上;一般:白色皮丘直徑在0.5~0.8 cm之間;無效:白色皮丘直徑在0.5 cm以下。判斷菌液外溢的標準:如果拔針之后,針眼部位出現(xiàn)菌苗逆流,則代表菌液外溢。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19.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各項參數(sh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新生兒在接種效果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首次接種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無菌液外溢現(xiàn)象,跟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新生兒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點,其皮膚很薄,且缺乏韌性,具有較高的含水量,采用常規(guī)皮內注射,容易引發(fā)藥液外溢。
對卡介苗接種方法的改進,主要是將待注射部位皮膚先側移約1 cm,繃緊并固定皮膚, 待注射完畢拔針后才松開。此時側移的皮膚位置復原,使原先直的、與外界相通的針道隨即變成折的、被完整皮膚覆蓋的針道,不易使藥液溢出。另外,還要注意接種的條件:①卡介苗接種室內保持清潔、通風、保暖、光線明亮,接種工作臺寬敞,室溫保持在25℃左右,相對濕度約為55%,室外設有醒目標志??ń槊缃臃N劑量非常嚴格,必須是0.1 ml,量大增加反應,量小免疫效果差。②卡介苗接種的手法固定。由于新生兒手臂處皮下脂肪薄,注射范圍小,使進針難度加大,采用左手大拇指、食指兩指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膚,其余三指及小魚際肌壓住新生兒手臂,同時用左手肘部輕輕壓住新生兒下肢,牢牢將新生兒固定住,在操作時有利于接種人員把握好穿刺的角度及針頭斜面的長度,提高首次注射成功率。③卡介苗接種注射器的選擇 根據(jù)調查報告及筆者實踐,臨床通常采用1 ml一次性藍芯注射器(25~26號針頭)或0.1 ml一次性無菌自毀式微量輸入注射器(卡介苗接種專用),選擇在新生兒左上臂三角肌處下緣注射卡介苗。針頭斜面<2 mm,容易穿刺成功,不致于造成針頭進得太深、太淺或針頭進不全的現(xiàn)象。
表1 兩組新生兒接種效果對比
本研究通過對改進后的新生兒卡介苗注射方法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其跟傳統(tǒng)方法比較,有利于提高首次接種成功概率,且降低了菌液外溢現(xiàn)象的發(fā)生,注射的總有效率提高。同時,應用改進后的方法,操作較為簡便,值得推廣應用。
[1] 陳漢珍,王惠瑩,林佳玲,等.頭皮針在新生兒卡介苗接種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6,21(6):57.
[2] 陳超清.提高新生兒卡介苗接種陽性率的體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