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杰 耀 忠 文/圖
謝家麟
他是我國粒子加速器事業(yè)的開拓者、國際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的名字是和以下幾項科研項目連在一起的:世界上第一臺能量最高的醫(yī)用加速器、中國第一臺可向高能發(fā)展的電子直線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北京自由電子激光、新型輻照應用加速器。在這些項目中,有兩項是世界原創(chuàng),有三項填補了國內(nèi)空白。他奠基和開拓了新中國的高能粒子加速器事業(yè),為我國高能粒子加速器從無到有,并躋身世界科技前沿,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他就是謝家麟,2012年 2月14日,謝家麟榮獲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shù)獎。原國家主席胡錦濤為他頒獎。
謝家麟,1920年8月8日出生于哈爾濱,從小愛好文學,又熱衷于無線電研究。童年的他一直寄居在沒有子嗣的伯父家,在老家河北武清縣長大。他從小就喜歡動手拆裝各種裝置,曾偷偷用家里電燈中瓷砣的鉛砂、爆竹里的黑色火藥、火柴頭和舊彈殼成功自制子彈,效果與原裝子彈相同。
中學畢業(yè)后,他回到哈爾濱父母身邊,隨后全家遷居北平。謝家麟進人當時北平有名的匯文中學。他那時成績普通,除喜歡物理課外,業(yè)余時間都沉溺在擺弄無線電上,從礦石機到單管機、雙管機,從低頻到高頻,在提高收音機性能中獲得極大滿足。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他自制的收音機成為全家了解戰(zhàn)事的唯一渠道。高三時,他突擊備考,成績優(yōu)異。1938年被保送到燕京大學物理系。
謝家麟還是一位文學愛好者。在歷史、文學、詩詞、書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謝家麟在童年時對詩詞就有強烈的興趣,并背誦了不少名作。后來去燕京大學雖然讀的是理科,但對文學頗為喜愛,謝家麟在燕大物理系就讀時還選讀了一門文學院的課程。在期末考試時,謝家麟選了蘇軾的《蝶戀花·密州上元》。當時他的講評寫得不錯,贏得了導師在班上的表揚,導師說可惜他不是中文系的學生,如果在中文系,他一定會有很高的建樹。他還為當時的北平晨報副刊寫過稿子,還經(jīng)常用稿費去東安市場西點鋪買糕點與弟妹們共同享受。每每談到這段插曲時,謝家麟總會開心地笑起來。
謝家麟的妻子范緒篯(ji2n),1921年生于哈爾濱市。是燕京大學物理系同班同學,當時班級20多人,只有兩個女生。二人一開始根本不敢說話,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軍占領了燕京大學,謝家麟獨自離家赴內(nèi)地求學。1943年春,燕京大學在成都復校,他于是回到燕京大學繼續(xù)學業(yè)。而此時范緒篯也輾轉(zhuǎn)來到這里求學,他們再度成為同學。大學畢業(yè)后,二人又進入同一家單位工作,這才有了接觸的機會。
1947年,大兒子謝亞寧剛出生四個月,謝家麟赴美留學,妻子帶著孩子留在國內(nèi),在北京師范大學任教。
報效祖國是謝家麟從小就堅定的信念。1947年8月,他登上前往美國的輪船,他的隨身行李中仍有研制高溫真空電爐用的滑石。關于這段歲月,有謝家麟當年寫下的詩為證:“一心燒煉人笑癡,滿箱密件是頑石。春風蜜月誰為伍,火炭風箱度亂時。”在美國,他用了9個月的時間以優(yōu)秀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接著又到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斯坦福大學物理系,謝家麟嶄露出過人的才華,每年綜合考試,都是第一名。
謝家麟獲得了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學位,謝絕了美方的挽留,登上了一艘名叫克利夫蘭總統(tǒng)號的郵輪,擬歸國。1951年9月20日,謝家麟終于踏上日思夜想的歸國輪船。輪船行至美國檀香山時,幾名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工作人員將包括謝家麟在內(nèi)的8名中國留學生強行帶回美國,理由是美國政府禁止交戰(zhàn)國學習科技專業(yè)的學生離境。與此同時,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的特工,突然提出要檢查謝家麟的行李。幸運的是,檢查的箱子里是謝家麟攜帶的書籍。下船后,謝家麟氣憤地給白宮打了一個電話,以示抗議。沒能及早回國,他站在大海邊遙望祖國寫下這樣的詩句:“峭壁夾江一怒流,小舟浮水似奔牛,黃河橫渡渾相似,故國山河入夢游?!?/p>
從檀香山返回之后,謝家麟面臨生活問題。因為他預備回國時,有的錢都買了科學儀器,手里頭沒錢了。留在美國,謝家麟先后在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和美國斯坦福大學擔任助教。半年后,他被實驗室派到美國芝加哥一家醫(yī)學中心,獨立負責研制一臺世界上能量最高的醫(yī)用加速器,用它產(chǎn)生的高能電子束來冶療癌癥。他登報招聘了一名退伍兵,帶著一位50多歲的機械工程師,他們克服一個個技術(shù)難題,用3年的時間完成了這一創(chuàng)舉,終于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臺使用高能電子束治癌的裝置,在美國高能物理界產(chǎn)生了轟動。
1955年初,謝家麟接到美國移民局來信,要他在做美國永久居民和限期離境之間做出決定,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回國。謝家麟登上了美國總統(tǒng)輪船公司的威爾遜號郵輪,開始了他渴望已久的回鄉(xiāng)之旅。
謝家麟的大兒子謝亞寧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同步輻射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二兒子是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yè)的,現(xiàn)在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材料系終身教授,主要研究半導體,女兒是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yè)的,現(xiàn)在美國AMD公司工作。謝家麟回國后帶給大兒子的禮物是一個可以自由組裝的鐵片積木,里面還有發(fā)動機等零部件。只要有空,父親就會說,來,爸爸教你做個礦石收音機。在他的記憶中,父母從沒指導過他和弟弟妹妹的功課,但是父母的身教讓孩子們對理工科都特別感興趣。
生活中愛看“閑書”,比較喜歡看偵探和探險小說。像狄仁杰探案集,福爾摩斯探案集,尤其是英國著名女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系列作品,而且看的還是英文原版的。可能正是這份對未知的好奇,讓謝家麟在科研上一直能夠創(chuàng)新發(fā)展。
謝家麟癡迷于無線電,以實驗和動手能力強而著稱?;貒憧蒲械臅r候,國家一窮二白,跟同事們自己動手,他給新分來的大學生補“核物理”、“電子學”、“微波技術(shù)”、“電子直線加速器理論”等課程;沒有試驗用的元器件和裝置,他帶著學生動手制作。1964年,他們終于研制成功了我國第一臺可向高能發(fā)展的加速器。這臺加速器的問世,大大推動了我國電子直線加速器的建造和應用,為我國發(fā)展高能粒子加速器奠定了基礎,鍛煉了人才。
1972年,作為中國首屈一指的加速器專家,謝家麟的一份報告很快被送往中南海,當時身患重病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看過報告后非常興奮。1973年初,在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這一年,一項規(guī)模巨大的科研工程在中國拉開了序幕,工程完工后,在北京研制成功一臺當時世界上規(guī)模巨大、技術(shù)先進的高能加速器。
1984年10月7日,鄧小平來到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參加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奠基典禮。他興致勃勃地揮鏟為對撞機奠基。他一邊鏟土,一邊對周圍的人說:“我相信,這件事不會錯?!编囆∑接H自題寫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奠基”。
1990年12月7日,國家科學技術(shù)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獲得“國家科學技術(shù)進步獎特等獎”。作為這項工程的主要領導者和總設計師,謝家麟率領導的團隊,最終跳上了飛馳的特快列車。他們創(chuàng)造了國際同類工程中建設速度快、投資省、質(zhì)量好、水平高的奇跡。
2000年后,謝家麟更是老驥伏櫪,提出了一個利用束調(diào)管同時作為微波源和電子源的高效加速器的創(chuàng)新性設想,他帶著幾個學生,將這一構(gòu)思化為現(xiàn)實。他還提出了創(chuàng)新性構(gòu)想,將電子加速器沿用了幾十年的三大系統(tǒng)精減為兩個系統(tǒng),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這成為世界首創(chuàng)。
在科技領域里辛勤耕耘60余年,謝家麟獲得了一長串共10多項科技大獎: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科院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等等。謝家麟說:“我這個人很喜歡自己動手,我的很多成果之所以能因陋就簡研制成功,和自己的動手能力,和自己樂于動手是分不開的。”謝家麟會多種焊接技術(shù),會使用車床,試驗中設備器材出的一些小問題,他總是自己動手解決。上世紀50年代,他跑遍南京無線電廠等國內(nèi)工廠,也沒找到加速器需要的微波源,便自行啟動了尖端的制作速調(diào)管的工作,并獲得成功。
如今,謝家麟和夫人還住在老房子里,他們沒有保姆,僅請個小時工幫幫忙。兒子謝亞寧說,父親身體非常好,現(xiàn)在還能騎自行車呢,經(jīng)常獨自上下樓,大家經(jīng)常擔心會摔著。
謝家麟還有著詩詞、小說、音樂等眾多愛好。他說:人應該有廣泛的興趣,世界上有那么多美好的東西,你一點不知道是很遺憾的。如果沒事,看看信件、上網(wǎng)看看郵件,讀些閑書可以擴大視野,了解社會和人生。
原國家主席胡錦濤為謝家麟頒獎
謝家麟的飲食非常普通,從不吃補品,生活很簡樸。每到過年了,就跟家里人說,要吃北京稻香村的點心,妻子就趕緊給買去。每年春節(jié)他還要吃螃蟹,因為螃蟹膽固醇太高,妻子不讓吃。謝家麟平時沒有時間去鍛煉身體,唯一特別的就是,他一直堅持服用維生素。其實,他的好狀態(tài)跟他平和的心態(tài)有關。他對得獎的事非常淡然,而對有人提到了科技成果轉(zhuǎn)化的問題他立刻來了精神頭兒,侃侃而談。對于榮譽,他看得很輕,一些重要的榮譽獎章或證書,他可能很隨意地就不記得放在哪里了。有時,看到他在指導學生論文時做了大量工作,學術(shù)秘書把謝家麟的名字也放在作者之列,但他堅決要求把自己的名字劃去。他對學術(shù)界的這種陋習,是十分反對的。
有人問他當院士的推薦人是誰,謝家麟被問愣住了,想了想說:“還真不知道是誰推薦的。”他的回答讓問話的人很意外。在講到獲獎感受時,謝家麟說:“事業(yè)是大家一起做的,我只加了一小塊磚。但是,我已經(jīng)覺得非常幸福了?!?/p>
2008年,謝家麟出版了自傳《沒有終點的旅程》。書中飽含深情地描述了他師從名家刻苦求學、突破封鎖報效祖國、歷盡艱辛終成大業(yè)的傳奇人生,字里行間充滿了科學家的嚴謹、文學家的生動,有戰(zhàn)士的堅毅,也有詩人的浪漫。他將多年的科研經(jīng)驗總結(jié)為:做研究工作的最大動力是強烈的興趣,書本知識加上實際經(jīng)驗是創(chuàng)新基礎。
2010年8月8日,是謝家麟90壽辰的日子。北京海淀黃莊一幢普通的居民樓里,迎來了前來祝壽的學生、同事和領導。大家看到謝家麟耄耋之年,耳聰目明,精神矍鑠,都非常高興,紛紛詢問先生健康長壽的秘訣。謝家麟幽默地回答:“我正在返老還童!”雖然已是耄耋老人了,但謝家麟依然思維靈活、視野開闊,關心著國家未來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關心著年輕人的成長成才。
謝家麟和家人一起慶祝自己的生日
謝家麟付出了常人雙倍的努力進行科研。近些年,他健康狀況不佳,醫(yī)生規(guī)定只能半日工作,但是,他一直是全天投入工作。一直到去年,謝家麟還在帶研究生?,F(xiàn)在每周一,他都要照常到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去看看,跟年輕的科學家們聊聊。現(xiàn)在他的思路依然清晰,思維仍舊敏捷。
2011年,謝家麟指導的最后一個博士生畢業(yè)。他率領的中國加速器研究團隊,站在了世界科學研究事業(yè)的前沿。2012年 2月14日,謝家麟榮獲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shù)獎,原國家主席胡錦濤親自為他頒獎。謝家麟把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了中國科學研究事業(yè),為中國粒子加速器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