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琪
站在留園門口,你根本想不到里面會別有洞天。
一堵算不上潔白也算不上高大的墻上開有一扇非常普通的門,門楣之上寫了兩個并不張揚(yáng)的字:“留園”。而進(jìn)入大門后,迎面的一塊牌匾上那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吳下名園”提醒你,它與拙政園、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走過一道曲折的長廊,穿過廊門,留園內(nèi)那方天地一呈現(xiàn)在你的眼前,就讓你嚇一大跳。
入目的簇簇花草為留園平添了幾分俏麗。而比這俏麗的,卻是冠云峰。
冠云峰是由太湖石堆砌而成,取“云滿峰頭月滿樓”之意。太湖石以“瘦、皺、漏、透”而聞名于世。瘦,是它的體型。太湖石瘦削而多楞,一般都縱向堆砌,給人以亭亭玉立之感。皺,是說它的肌膚。太湖石的外表多褶皺少光滑。“漏”與“透”,是說太湖石的質(zhì)地。太湖石“中空而多竅”,大大小小的孔竅布滿其中。導(dǎo)游說,如果是下雨天,那雨水就會直接從那些孔竅中滲透而下。只可惜,我游留園時陽光燦爛,這“透”“漏”之妙,我們無緣得見。
游園途中,我們看到一棵花木上盛開著千萬朵花兒,那一朵朵的花兒又?jǐn)€成一顆顆玉瑩瑩的花球,讓人憐愛不已,紛紛與其合影留念。景色是這樣的美麗,難怪,雖然不是旅游旺季,園內(nèi)也是游人如織,熙熙攘攘。其中,還有不少金發(fā)碧眼的外國游客。
順著那貫串全園的曲廊,歷經(jīng)五峰仙館、冠云峰等名勝,我們最后來到“小蓬萊”。
“小蓬萊”在園中自成一體,其位置也非常獨(dú)特。剛進(jìn)園中,游人只能隔著長廊欣賞。它是留園中部水池中的一個小島,通過平欄曲橋與東岸相連,曲橋露天花廊上的紫藤纏繞,生機(jī)盎然。眼下,滿枝花蕾,嬌艷欲放?!靶∨钊R”四周有假山怪石。假山之上,有一座可亭,是園中的制高點(diǎn)。登亭一望,整個留園盡收眼底。
游完“小蓬萊”,正當(dāng)你游興勃發(fā)之際,留園的風(fēng)景卻戛然而止。還沒有游夠嗎?留園用一條到了盡頭的路遺憾地告訴你:不好意思,已經(jīng)結(jié)束了。
走出留園的大門時,我們都情不自禁地回頭再看一眼留園的大門。
留園得名有許多原因,而我最喜歡的一個是,當(dāng)年修建留園時,匠人們挖出一塊石碑,上面刻有五個大字——長留天地間,因此叫“留園”。
愿這留園能長留天地間!
參觀游覽類的文章,容易寫成卻不容易寫得美妙,這有許多原因,不過,如何安排文章的結(jié)構(gòu),是一個重點(diǎn)。一味地按照空間順序去寫,有些單調(diào)。最好的辦法就是兼用移步換景與定點(diǎn)觀景兩種技巧。本文就如此寫來,收到了景隨視遷的效果。
【作者系安徽省蕪湖縣第二中學(xué)學(xué)生,指導(dǎo)并置評:范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