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
由100多名青少年表演的令人震撼的“筑夢之塔”;可愛的9歲南京小姑娘俞佳一帶著小伙伴們站在巨大的“平板電腦”上用手滑動“屏幕”,劃出一幅幅青奧會期間定格的笑容和彩色照片;動感十足、激情絢爛的開閉幕式主題歌……在南京第二屆青奧會期間,開閉幕式成為比賽進程、文化交流之外,又一大亮點。激情點燃青春,令觀眾直呼難忘。
開閉幕式總導演是中國著名編導陳維亞。作為北京2008年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副總導演、閉幕式執(zhí)行總導演,他曾獲得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fā)的金質(zhì)獎章,工作履歷表堪稱“輝煌”。然而這次肩負“南京青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的任務畢竟與眾不同,不僅因為南京是他的家鄉(xiāng),更重要的是,此次陳維亞的大手筆將點題“青春”,放眼未來。
“的確很辛苦,但是真的很快樂,很感動。此生難忘?!?月28日,江蘇南京秦淮河畔,青奧會圣火雖然剛剛熄滅,青年的狂歡卻仍在細雨中進行,望著燈光閃爍中那忘情歡唱的年輕臉龐、興奮雀躍的青春身影,圓滿完成任務的陳維亞疲憊中透著喜悅欣慰。
為青春制造一場狂歡
“青奧會是青年人的盛會,不僅有比賽,還有文化和友誼的交流,我們希望全世界青年人共聚一堂,共享圓夢的快樂?!标惥S亞從理念入手,講起他對青奧會的理解。在他看來,青奧會是青年人的盛會,最終選定用“圓夢”篇來完成整條線。
2005年,陳維亞曾作為十運會開幕式總導演,在南京奧體中心為全國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此后,他以副導演的身份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又以總導演的身份做廣州亞運會開幕式。9年之后,他作為青奧會開幕式總導演,再回南京奧體中心。陳維亞坦言,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因為這次是青年的運動盛會,感覺很不一樣。這是國家的重托,要辦得成功,要辦得精彩,對于我本人來說,這是國家和人民、南京的父老鄉(xiāng)親對我的高度信任,我覺得要把這種信任當成一種壓力和動力,把青奧會的開閉幕式辦得精煉又精彩。我們面對的對象就是15至18歲之間的青年。這個時期是這些年輕人最有想象力,最有活力,最敢于探索,最敢于面對未來的一個年齡段。所以運動會的開閉幕式里所有內(nèi)容都得引領他,激勵他,啟發(fā)他才行,這就是創(chuàng)意的難點。怎么樣通過開閉幕儀式、文藝表演讓所有年輕人覺得我們就是當之無愧的年輕人,我們就是勇敢面向未來的年輕人,內(nèi)容要特別仔細地選擇,要積極的,要向上的,要具有時空距離感的內(nèi)容才能選擇進來?!?/p>
按照這一思路,陳維亞在開幕式演出中設置了“筑夢之塔”環(huán)節(jié)。當100多個青少年“拔地而起”,不斷向上攀登,在空中用中國武術演繹“筑夢”主題時,觀眾震撼。除了時間跨度,陳維亞還要表現(xiàn)空間張力。“這些年輕人向空中‘生長,這是一個大膽試驗,讓觀眾感受到這就是夢實現(xiàn)的過程,這說明中華民族確定目標后,無論多么艱辛都要堅定地去實現(xiàn)夢想。我覺得整個青奧會,包括開閉幕式都滲透著一種精神,就是勇于面對未來的追夢的精神。我們當初去河南塔溝看空中筑夢表演的雛形,孩子們訓練非常艱苦,但我們第一次看就感受到了這個節(jié)目一定會成功,一定會震撼所有觀眾。事實果然如此,‘筑夢之塔成為開幕式最令人難忘的環(huán)節(jié)之一?!?/p>
壓力無處不在?!扒鄪W會的開閉幕式,要操心的環(huán)節(jié)非常多,需要考慮的事情是一般人難以想象,因為開幕式只有一次,只在那一天,不能出錯,更不能重來。我經(jīng)常睡不踏實,不過只要跟年輕人在一起,就感覺自己充滿了活力和干勁。”
2011年下半年,陳維亞團隊接到競標邀請時,開始完全不知道從何做起,“有幾次集中在北京郊區(qū)創(chuàng)意,不夸張地說,一兩天都大眼瞪小眼,一籌莫展。所幸在我們這個團隊中99.9%都是年輕人,除了我。我一個人‘混在這些年輕人中間感覺很好,自己也變年輕了。而且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能很敏銳地發(fā)現(xiàn)隊伍里每個人身上、每種方案里最有價值的東西。不用說上100句,有時就半句話,我就能把它抓住,然后結(jié)合自己已有的想法,融會、變通、總結(jié)、提煉,形成一個新東西,更全面,更精彩。經(jīng)常幾個人的想法完全相左,但是你只要相信每一種思路里面都有合理性,你就能汲取。只熱愛自己那一點點小點子,其他人的東西都排斥,只熱衷于向別人灌輸自己那一點點理念,是很愚蠢的,這樣的人也當不了總導演?!?/p>
“青奧會最注重的是年輕人的交流與成長,他們要在這里收獲友誼、感動、鼓勵、快樂等正能量,而我們需要用一場精煉不失精彩,給人們心目中留下難忘記憶的開幕式,為這場青春筑夢行動營造一個盛大的啟動儀式?!?/p>
為人生編織一個夢想
是一場盛宴,也宛如一個夢境。8月28日,在青奧會閉幕式上,一個青檸女孩滑動手機屏幕,圣火在手機屏幕上一點一點隱藏起來,青奧會主火炬也隨之漸漸熄滅,青奧會會徽慢慢清晰。有多少歡笑,就有多少眷戀,唯有不滅的奧運精神之光,在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畔照射到世界熱愛青春、熱愛運動的人們心中。
在閉幕式結(jié)束后的新聞發(fā)布會上,陳維亞談到閉幕式火炬熄滅的創(chuàng)意時講道:“從閉幕式的序幕到熄火,我們都運用手機作為道具,這是導演組做出的決定?,F(xiàn)在手機已經(jīng)完全滲透到生活中,青奧會期間最引人關注的就是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自拍行動。我們設計幾個孩子一起面對圣火,由孩子滑動屏幕把圣火隱藏起來,想表達隱藏的圣火不僅在每一部手機里,也在每一個人的心中?!?/p>
這樣的表達不僅出于陳維亞對青春時尚的敏銳把握,更代表他對青春的理解——為人生編織一個夢想。
1950年代出生的陳維亞,在動蕩中度過了屬于那一代人的青春。在陳維亞的記憶中,有一幕非常清晰:1969年12月27日,陳維亞跟著父母坐著小船從下關離開了南京這座生他養(yǎng)他的城市,被下放到泗洪?!盎液谏奶炜张c夜晚下的水面相接,水天一色,雪花漫天飄灑。記憶中充滿的是那里的寒冷,每到冬天蘆葦都沒有了,雪茫茫一片。”那一年,他13歲。
在那座灰色小城中,陳維亞開始了自己艱苦磨礪、充滿不安的青少年生活。所幸的是他從小喜歡文藝,讓他在茫然中找到一抹亮色:“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喜歡,看到舞臺上、電影里的人表演,就跟著學。想學的多了,那時候南京就有小紅花藝術團,羨慕??!看見人家拉二胡,自己也弄一把,吵得全院子不安生……拉過京胡,吹過口琴,學過笛子,還拉過小提琴。”
于是,陳維亞在泗洪只生活不到一年,就去了安徽淮北市文工團,是煤礦文工團。從此走上文藝之路。
深諳夢想之于人生的重要,陳維亞將自己對青春的理解、對年輕一代的希冀,都作為開閉幕式的重要元素融入其中。這是兩代人之間的對話,也是對青春共同的注解。
2011年12月,已經(jīng)開始籌備青奧會開閉幕式的陳維亞,第一次帶著主創(chuàng)團隊中的重要成員專程從北京匯聚南京,并登上了南京紫金山天文臺,他說:“小時候我家住游府西街,那時候我在二樓就能看到閃耀著銀色光芒的紫金山天文臺,它給我的兒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發(fā)了無限遐想?!?/p>
也正是這次參觀拜訪,給陳維亞及主創(chuàng)團隊一個重要的青奧會開幕式創(chuàng)意,“這個創(chuàng)意代表著南京這個城市現(xiàn)在的精神氣質(zhì),它是可以與世界對話的,它一直堅挺在我們的創(chuàng)意中。這是青春中國、青春南京的展現(xiàn),通過開幕式,我們也想告訴廣大青少年,你們的未來如此美好,美好的未來寄托在你們身上?!?/p>
按照國際奧組委規(guī)定,青奧會開幕式包括儀式部分時間不超過90分鐘。除了開幕入場儀式50分鐘外,表演環(huán)節(jié)只剩下大約40分鐘,在40分鐘里,陳維亞設計“四個第一”,第一次在大型廣場表演中推出了100多人在空中舞蹈;第二個“第一”,則是由在南京藝術學院等院校中挑選出的500名舞蹈學生創(chuàng)造的,“這種被稱為是‘軟雕塑的舞蹈,也是首次在大型廣場表演中被應用?!贝送猓赡暇┒嗨行W300-400名學生組成的合唱團,將在開幕式全程90分鐘內(nèi)站在一側(cè)適時演唱,這種新穎的,大量運用的合唱方式,也是首次出現(xiàn)在這類場合,面向世界為青奧會的表演增光添彩。最后一個“第一”,是整個開幕式表演中,音樂是貫串的主線,而設置的段落中,也第一次運用了微型音樂劇的概念。
陳維亞說:“這四個第一,我們就是想要運用藝術的形式,特別準確、強烈和形象地表達青年人對于夢想的追求和情感?!睘榱苏宫F(xiàn)青年人的這種風采,開幕式的表演者均為青少年,幾乎沒有明星藝人,包括會歌的演唱都不是特別大牌的演唱家。不過陳維亞也在開幕式安排了金秀賢、張杰、張靚穎和一位來自俄羅斯的歌手演唱主題歌《點亮未來》,又在閉幕式表演中邀請到平安、楊培安、吉克雋逸等13位歌手現(xiàn)場演唱。一定會有年輕人喜歡的歌手登場,“這就是一個青春的狂歡”。
作為開閉幕式總導演,陳維亞對青奧會有獨特理解:“在我看來,青奧會是一個筑夢的地方,來到青奧會,青年人就開始規(guī)劃自己的夢想,或者為成年后參加奧運會準備,或者為將來更精彩的人生準備……我們現(xiàn)在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迎接這些青年人的到來,為他們的夢想而努力?!?/p>
在閉幕式前兩天,陳維亞在網(wǎng)絡上發(fā)出倡議:建議閉幕式當晚,在正式表演結(jié)束后,所有運動員、志愿者以及觀眾們能走上舞臺,盡情狂歡。“主舞臺的燈光將不會關閉,我們希望能給現(xiàn)場的青年一個充分釋放的環(huán)境,讓他們盡興,是我們最大的愿望?!?/p>
而今愿望實現(xiàn)?!白铍y忘的是當閉幕式雨水不斷灑落的時候,場上的孩子們面對雨水,激情地歡呼歌唱,在空中飛舞,他們忘掉了一切,因為他們知道這就是綻放青春的最好時刻。我們當時在監(jiān)視器里看到這些特寫畫面后特別感動?!?/p>
依舊雨夜,依舊遮不住青春的激揚與歡暢。
責任編輯 李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