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有祿
我國是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我國五千年輝煌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輩們創(chuàng)造了屬于我們中華民族的輝煌燦爛的文化,其中書法就是其重要標志之一。書法顧名思義就是書寫的法度,也就是書寫的法則。我國的書法藝術在漢字成熟階段就已經出現,隨著我國古代文化的不斷發(fā)展,書法藝術也在不斷地完善,一般來說書法大致包含這幾部分內容:筆法、字法、筆勢、章法、墨法,其中筆法是核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如何在書寫過程中科學運筆。
伴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特別是我國融入世界的程度在不斷加深,我們國家教育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為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科技的競爭、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yǎng)離不開我們國家教育的發(fā)展,據此為了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我國開始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要摒棄片面追求學生文化成績的應試教育思想,要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綜合提高為基本目標,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均能夠獲得一定的發(fā)展。
語文學科是小學課程中的一門基本學科,也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但是,從目前來看很多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基本技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聽、說、讀、寫這幾個方面問題越來越多,特別是在書寫方面可能問題更為明顯,很多教師都在抱怨學生寫的字太差了,根部不像這個階段學生的水平。追根溯源,實際上這是由一系列的因素造成的。首先,就是學生在學習寫字的最初階段沒有經過科學、規(guī)范的要求和訓練,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可能更重視學生識字而忽略了寫字。其次,大量的課下作業(yè)使學生在寫字的的過程中只關注速度,而忽略了書寫的質量;最后,是與現階段的社會發(fā)展有關系,電子計算機和網絡的發(fā)展把人類帶入了信息時代,信息時代的來臨使紙面的書寫減少,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有這樣的感受,那就是大量電子產品在生活中的使用事實上是在削弱著人們的很多能力,其中就包括書寫這一環(huán)節(jié)。
新頒布的《語文教學大綱》中現在明確規(guī)定:“規(guī)范書寫、不寫錯別字是現階段語文教學對于學生的基本要求。”這就意味著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作業(yè)質量,更要關注學生的書寫習慣。這其中,最有效地養(yǎng)成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就是上好小學生書法課了。我們都知道,書法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遺產和重要組成部分,很早就被列入了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六藝”。上書法課不僅能夠規(guī)范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寫字順序,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端正嚴謹的態(tài)度。所以,如何利用好書法課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就非常重要了。
就目前來看,盡管很多學校在上級部門的要求下現在已經開設了書法課,但是相對來說還是略感有些不足。主要表現在:首先是課時較少。很多學校因為上級要求“要減輕學生的負擔”,一般一周只安排一節(jié)書法課,時間太短和太少導致教學效果不佳,而且有時還得不到時間上的保證,導致學生很快就遺忘了自己學習的內容。其次是學生書法練習相對單一,因為部分教師沒有經過專門的這方面的學習,導致在教的過程中涉及范圍窄,只是更多的拿出一兩個范例讓學生反復地去練習,這往往導致學生厭倦,學習興趣不大。這就意味著我們如果想提升書法課堂的教學效果,進而提升學生的書法水平,必須要從多方面著手,結合學生的實際,科學地把正確書寫、規(guī)范書寫滲透到學生的學習中去,力爭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作為關注這一問題的小學教師,我也在思考著如何來提升書法教學的效果,下面我把自己認為應該注意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做一簡單介紹,那就是要注意教師板書對于學生書法學習的影響。
人們常說:除了父母,教師可能是對于學生影響最大的人。處于低年齡段的學生可能對于教師的認識更為神圣,教師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們行為習慣的標尺。因此,著名的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學生能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教師的不學無術?”這就是說我們教師一定要為人師表,真正做好學生的表率。
據統(tǒng)計,小學和初中階段是學生受教師影響最大的階段,這里的影響不僅僅是知識上的,還有其他的細微環(huán)節(jié),其中就包括學生的書寫很受教師板書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自身的示范作用
經過觀察,我們發(fā)現這樣的情況,即一個班級學生的字形、字體與任課教師相似,表現出一種向師性。這是因為學生是可塑性很強的群體,他們長期與教師相處,對教師充滿信任和崇拜,處處模仿教師,教師便成為最好的典范。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绻麑W生從教師的板書、范寫中發(fā)現了美,產生審美愉悅感,那么在心理上會產生積極向教師學習的動機,促使學生在無意識中模仿教師,從坐立姿勢到寫字方法,特別是書寫態(tài)度,教師始終如一地認真書寫,對學生認真書寫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教師的導向作用
首先,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方法幫學生記憶字形,在鞏固漢字的基礎上指導書寫。其次,書法教學要借助教材優(yōu)勢遵循描、仿、臨、放的規(guī)律進行,并對應不同的階段分別提出相應的要求。最后,教師在指導書寫時,要教給學生起筆、行筆、頓筆、收筆等運筆的方法,教師再進行恰當的示范,把書法中的運筆方法運用到書法教學中,學生可以輕松地掌握其書寫方法。
三、教師的激勵作用
寫一手好字非一時之事,一夕之功,它需要堅持力、自制力、耐挫力等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寫好一個字容易,但寫好每一個字就不容易了,而一直用心地書寫就更難了,但唯有如此,才能獲得碩果。教師可以結合自己的板書,運用多種方法,鼓勵學生,促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心理因素,克服消極的心理因素,從而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信心,走向健康發(fā)展的軌道。對于字寫的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獎勵他們得紅五星,每次作業(yè)前讓學生做縱向、橫向比較,看到自己的進步,也找到與別人的差距,從而帶著信心、看準目標認真寫字。寫字教學中,優(yōu)生常出現驕傲自滿的現象,教師可從思想上引導他們不能因驕傲喪失目標,還要不斷提出高一層次的要求,自始自終從嚴執(zhí)教,引導優(yōu)生不斷進取。而差生缺乏堅持力,不能保持熱情,教師要關注他們及時給予鼓勵,為他們加油,讓成功的喜悅成為促使他們前進的動力。
教育是門藝術,既要靠教師的言傳,也要靠教師的身教,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學生才能真正地健康成長。
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3年度《關于我校開展書法教育的實踐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13]GHB0264)成果。
(責編 田彩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