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友群?鄧茜
〔關鍵詞〕教育戲劇;智障;情緒管理
“教育戲劇是以戲劇的方法來達到教育的目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建構式教學。”教育戲劇的目的不在于戲劇作品的呈現(xiàn),而是注重把戲劇作為一種教育的工具和手段,通過戲劇的形式來傳遞教育內容,讓參與者在生動的戲劇活動中即興表達自我,以此來獲得知識、釋放天性、完善人格,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智障學生的思維缺乏靈活性,自我意識發(fā)展緩慢,他們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我校把繪本《野獸出沒的地方》改編成了有關管理生氣情緒的教育戲劇議題,用教育戲劇的形式幫助學生探索“生氣”這一議題,活動的情境性、情節(jié)性、游戲性、反思性以及團體性等特點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效果十分顯著。
【案例描述】
環(huán)節(jié)一:開始儀式
師邊拍鈴鼓邊踏步說:請大家圍成一個圈。
男、女生輪流踏步向圈中聚攏,相互問好:你好,你好,你—好—!
【點評】整齊的踏步、響亮的問好,讓身體、思維還處于發(fā)散狀態(tài)的學生注意力立即集中,精神百倍。儀式就如普通課堂的師生問好環(huán)節(jié),每次都以相同的儀式開始課程,既吸引學生注意力,又能提示他們?yōu)榻酉聛淼幕顒幼骱蒙硇臏蕚洹?/p>
環(huán)節(jié)二:暖身活動
1.走走停
師拍鈴鼓,學生跟隨節(jié)拍隨意地走,有的走得像小鴨,有的走得像小鳥,有的走得很散漫……
師:等鈴鼓聲停時,請變成一只小兔。
教師剛說完,有學生就停了下來,教師在他面前繼續(xù)拍鈴鼓,提示學生鈴鼓還沒有停。
師停止拍鈴鼓,學生變成各種樣子、各種情緒的小兔。
師進行描述性反饋:有走來走去的小兔,有睡著的小兔,有蹲著的小兔,有吃東西的小兔,有看起來很憤怒的小兔,有打哈欠的小兔……
接著,學生扮演了生氣的老虎,表現(xiàn)了自己生氣的樣子,教師均進行描述性反饋。
2.123,木頭人
師:123,木頭人!
生隨教師指令,定格在生氣的畫面。
師:你為什么會生氣?
生1:媽媽打我!
生2:××撕了我的畫!
生3:我想出去玩,又下雨了!
……
學生的生活經驗被喚醒,紛紛說出自己生氣的原因。師總結每個人都會生氣,生氣的原因和表現(xiàn)會有不同。
【點評】暖身活動的首要目的是肢體開發(fā),師生在自由的、即興的表演過程中,逐漸淡化自己的身份意識,情緒漸漸放松,肢體變得開放而自然,學生因對團體感到安全而樂于釋放自我。其次,暖身活動還為后續(xù)活動作好鋪墊,小兔——小兔把老虎惹生氣了——自己生氣的樣子——為什么生氣的扮演和思考過程,既是一個連貫的情節(jié),還帶入了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為引入阿奇的故事奠定基礎。同時,這一環(huán)節(jié)還讓學生明白了生氣是人的正常情緒。
環(huán)節(jié)三:主活動
1.阿奇生氣了
師:有一個叫阿奇的男孩,他也在生氣,我們一起去看看他為什么生氣。
師:現(xiàn)在我們都變成了阿奇,一會兒媽媽來了,我們都得聽她的。
助教穿上圍裙變成媽媽入場。主教和全班學生一起變成阿奇,媽媽說什么,阿奇就得做什么,通過“媽媽說”還原阿奇生氣的情景。
媽媽叫阿奇寫字、掃地,過程中不停地嘮叨。等媽媽出去后,阿奇覺得很煩,學生在主教的帶領下表演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
助教回來,看到亂糟糟的房間,指著所有學生:你簡直就是野獸!給我出去!
師:你現(xiàn)在的心情怎么樣呢?你會怎么辦?
生1:嗯,走就走!
生2:媽媽這樣不對!
生3:我無所謂!
生4:我好生氣!
……
【點評】本小節(jié)以師生共同入戲的形式重現(xiàn)阿奇生氣的情境,學生在媽媽的嘮叨和責罵聲中,演出寫字、掃地、搗亂等情節(jié),生活經驗被充分喚醒,體驗了阿奇在那種情況下的心情和想法,知道了每個人面對同一情景時的心理感受或許是不同的,同時引出去野獸國這一行為。
2.阿奇去野獸國
師:阿奇真的離開了家。他走過門前的小路,路很窄很窄,只能一個接一個地走。
生在此環(huán)節(jié)慢慢走,走成一隊,以師扮演的阿奇為領隊。繞場三分之二圈,助教用身體在前方作出弧形狀。
師:那邊是什么呢?我們怎么過去呢?
生1:山洞,跪著過去!
生2:隧道,鉆過去!
……
師:那我們用自己的方式,試試能不能過山洞!
師以“這邊的路也很窄”引導先過來的學生有序等待。有的學生太高,跪著不能通過,師提醒他山洞很矮,可能得想其他辦法(比如:爬過去或者匍匐前進);有的學生過于興奮,師提示他過山洞要小心,不要碰著腦袋。
助教相繼用身體做小河,用輔具做獨木橋。主教帶著學生繞場一圈后,讓學生思考那是什么,怎么
通過。
師:終于走過了獨木橋,那邊好像有什么東西,我們去看看。
助教放野獸國的標志物,師與學生一起走進野獸國。
師:野獸國到了,野獸國里有——
生:獅子,野牛,野雞。
師:獅子在哪里?
師提示學生舉手,扮演自己想扮演的動物,給每個學生披上一張相應的動物披風。同時助教有意識地把學生分為A、B、C三組,能力較強的A組學生扮演獅子,能力較弱的C組學生和助教扮演野雞。
師分組完成后,再確認一遍:獅子在哪里?野牛在哪里?野雞在
哪里?
師:獅子、野牛、野雞都在野獸國里做自己的事情。
生進入野獸國自由活動,扮演野雞的助教引導學生自由活動。
師簡單描述:有走來走去的野雞,有張牙舞爪的獅子,有撞來撞去的野牛,有趴在地上的野牛,有站著的獅子……野獸們都自由自在地
玩著。
【點評】在去野獸國的途中,設置了一系列障礙,學生想辦法通過障礙的過程,可以平復學生在前一活動中可能被喚醒的生氣的負面情緒,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和肢體控制能力。以披風做的野獸皮為象征,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角色,將學生進行分組的同時便于表演的進行。
3.可怕的阿奇
師:阿奇來了,所有的野獸都很怕他!
師扮演阿奇,拿著權杖進入野獸國:現(xiàn)在,我是國王,你們都得聽我的!
師:所有的野獸,到角落去!
……
助教扮演野雞,帶領大家完成“到角落去、跳舞、摘果子”等
指令。
摘果子過程中,助教提議:生氣的阿奇好可怕啊,我們想想辦法讓他不生氣吧。
阿奇聽到了:對,給你們幾分鐘想辦法,獅子到這塊石頭旁邊來想,野牛到這塊水池邊想,野雞到這棵樹下想。
師在說話時用權杖示意分組的場地位置,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助教輔助“野雞”組討論,主教參與到每組當中,了解每組討論的大致情況,如果小組討論出現(xiàn)困難,師提供辦法供他們參考。
【點評】這是一個由外在過渡到內在的過程??此圃诮鉀Q讓阿奇不生氣的問題,但實際上是學生在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辦法處理生氣這一負面情緒。而以小組的形式探討,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
4.阿奇不生氣
師扮演阿奇入戲:時間到了,都想好辦法了嗎?獅子,你們先說有什么辦法?其他野獸不許說話,認
真聽!
生1:你可以深呼吸!
生2:跑跑步,騎騎車!
生3:睡一覺!
生4:大聲地喊出來!
……
師在學生敘述方法時,跟隨學生一起夸張地做動作。
師:都說得不錯,你們跟我一起做一做,深呼吸,做做運動,喝點水,吃點東西,吃個香甜的蛋糕……然后睡一覺。
睡覺時示意學生坐下來,提示學生盡量圍坐在一起。
師:阿奇通過這些辦法不再生氣了,他讓野獸們都回家去了。
學生脫下象征意義的獸皮,順利完成角色轉換。
【點評】讓阿奇不生氣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因此,每個學生的意見都會被大家重復,而這重復的過程,就以情境的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了管理生氣情緒的辦法,易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同時,也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對教師和同學們是有影響力的,增加了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5.回家
師:現(xiàn)在阿奇不生氣了,你們覺得他是該回家呢還是留在野獸國?
師引導全班學生討論阿奇是該回家還是留在野獸國,讓學生明白回家和留在野獸國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讓學生自主選擇。
師:贊成回去的到這邊來,我們回家吧。
師到野獸國門口時對不回家的學生說:你們也來送送我們,把我們送到家再回來好嗎?
主教和回家的學生進入房間,助教和不回家的學生在門口等候。助教放家的標志,搬桌子在場地中間。
師:大家坐下來,啊,這里有一個盒子,還有一封信。
助教放溫馨的音樂。
師念媽媽的信:阿奇,媽媽給你準備了你最愛吃的巧克力,你吃完后乖乖睡覺,不要再搗亂哦。媽媽永遠愛你。
助教示意:我們也想進來。
主教同意,分享巧克力(虛擬)給每個學生,品嘗巧克力后休息、放松。
師:其實,我們生氣了可以想辦法發(fā)泄,甚至可以去野獸國做國王。等不生氣了,我們可以回家來,媽媽總會在家等著我們。
【點評】通過情境中的互動探討,學生將發(fā)現(xiàn)沒有完美的選擇,體會事物的矛盾性,并作出自己的選擇。媽媽準備的巧克力,是家庭溫暖的象征,家人或許會生我們的氣,但他們也總是愛我們的,媽媽的愛也總是伴隨著媽媽的嘮叨。
環(huán)節(jié)四:結束儀式
師:今天的課就到這里,伙伴們,再見吧!
師生:××再見,×××再見……
【點評】教育戲劇活動仿佛一段旅程,由外在走向內在,但重要的是,內在并不是終點,而外在的現(xiàn)實才是。親切地叫著每一個人的名字,和他們友好地告別,學生在溫馨的氛圍中知道課程結束了,我們不再是阿奇,也不再是野獸。結束儀式讓學生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與此同時,戲劇活動的過程卻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學生的情緒和行為,進而改變著學生的生活。
【案例反思】
教育戲劇的本質是人格教育,在歐美和我國港臺地區(qū)已經被列為法定的教育項目,廣泛運用于學前教育、普通中小學教育和特殊教育。而在中國內地,教育戲劇的課程和探索活動還僅僅處于引入階段?!栋⑵娴墓适隆愤@節(jié)課,從教育戲劇的本質出發(fā),學生在開放、平等、互動的氛圍中,充分發(fā)揮其自主創(chuàng)作性,親身體驗參與和創(chuàng)作的樂趣,并在角色投射中認識自我,在互動對話中理解他人。
首先,教育戲劇本身的內涵,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意識。教育戲劇是以戲劇的手段來達到教育的目的,而戲劇本身是一種囊括了文學、音樂、美術、舞蹈的綜合藝術形式。它把這些生動鮮活的形式作為教育的工具和載體融入教育過程中,以儀式、師生入戲、即興表演、坐針氈、說故事、集體繪畫、思緒追蹤、良心巷等形式展開。《阿奇的故事》中,學生通過即興扮演神色各異的小動物,從自己和他人的形象中獲得了樂趣;通過媽媽的嘮叨和發(fā)怒,理解了阿奇生氣的原因和生氣的感受;通過去野獸國,體驗了長途跋涉的艱辛;通過解決阿奇生氣的現(xiàn)狀,思考了生氣情緒的管理辦法;通過選擇是否回家的糾結情感,知道了事情往往沒有完美的結局,選擇也常常意味著放棄和包容;通過體驗回家后的溫暖,感受到家和親人永遠是我們身心的棲息之地。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有樂有悲、有動有靜、有輕松有糾結,而學生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學生的模仿生命、反思生活,沒有排練,也沒有彩排,完全是在情節(jié)的發(fā)展過程中被引發(fā)出來,在扮演和對話中被投射出來。學生在自發(fā)愉悅的情境中,體驗人物角色的喜怒哀樂,感受藝術形式帶來的審美快感,探索和理解情緒管理這一主題內容。
其次,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fā)編制劇本,能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以人為本”。教育戲劇沒有固定的教材,也不會根據已有的劇本進行排練,其主題的確定、故事的編寫、情境的構建均是根據班級學生的障礙程度、年齡階段和學生呈現(xiàn)出的主要問題來編制。《阿奇的故事》也是這樣編制而成的。由于智障學生自己身心的局限性,他們的情緒覺察、表達和調控能力都比較差,反映到生氣情緒這一方面,他們常常用大哭大鬧、打人摔東西來表達。根據這一現(xiàn)狀,在閱讀大量有關情緒的繪本之后,我們選擇了故事性強、人物角色鮮明、拓展空間大的繪本《野獸出沒的地方》,將它改編成管理生氣情緒的議題活動。同時,劇本的編寫過程中,除了充分考慮主題內容,我們還會思考:該劇還能對學生進行哪些缺陷補償?還能鍛煉哪個學生的哪些能力?——活動中鼓聲停時才變小動物,讓習慣性著急的學生學會了等待;鉆爬跑跳滾,是對學生的肢體控制能力的提升;鉆山洞、過河、吃巧克力等均需要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分組討論既能讓學生學會溝通,又照顧到了個體差異……“以人為本”的編寫方式,即能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途徑,又能及時地解決學生面臨的問題,有效地達成個別化教育目標,并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再次,在情境中“做中學”的活動特點,有利于學生社會化的發(fā)展。第一,教育戲劇所提供的情境是開放的、自由的?!栋⑵娴墓适隆分?,學生不管是走路的方式、扮演動物樣子,還是要不要回家,都是隨意的,學生在活動中的表演與觀點無所謂對錯。他們有足夠的空間去展示自我、表達自我,并通過“教給國王解決生氣的辦法”“讓所有人學習自己的方法”等活動體會到被關注、被模仿的感覺,這有助于自信心的培養(yǎng)與自我實現(xiàn)。第二,教育戲劇所思考的議題或議題中探討的問題,往往是多面向的。它所運用的形式如思緒追蹤、良心巷、坐針氈等均要求從多面向思考問題,并從不同角度探索不同人物的內心活動。這樣的方式可以引導學生多面向思考問題,并理解他人的想法,有利于學生同理心的構建。如《阿奇的故事》讓學生知道并不是每個人生氣都會有同樣的表現(xiàn),每個人面對同一情境也會有不同的想法,回家與不回家都不會是只有好的一面或只有壞的一面。第三,《阿奇的故事》讓學生在情境中親身感受戲劇情境和人物角色,進而思考如何處理生氣情緒。其中的重點是要在問題情境中合作解決問題,這就要求學生不斷把已有經驗和現(xiàn)有狀況聯(lián)系起來,在師生互動中不斷思考、討論,進而形成新的經驗,新經驗的形成過程也是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同時,在此過程中,創(chuàng)設的情境與學生真實的生活情境緊密結合,互動過程又讓學生逐漸學會社會交往技巧和團體互助,把兩則結合起來就鍛煉了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的社交技能。這些能力的提升均為學生的社會化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教育戲劇的教育價值不局限于對主題內容的探討,而是可以更廣泛地讓學生獲得人格的成長和生命內涵的豐富。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qū)特殊教育學校,成都,610100)
編輯 / 王晶晶 終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