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松
在阿爾罕布拉宮
你能感受到
天堂
近在咫尺
——安德列斯·塞戈維亞
紅色的城堡
紅色的城堡
夕陽下緩緩流動
指尖上翹起
一些沉默的沙礫
泥土混雜著
鮮血與光榮
長久沉睡,隱隱
琴弦上傳來心跳聲
阿爾罕布拉宮,垂暮的老人
遙望尼羅河水
泛濫青春
黑暗幽深的笑
在西班牙,總會有一些鳥兒,盤旋在天空中。它們的飛轉(zhuǎn)鳴叫,形成了格拉納達上空凄楚憂傷的藍調(diào)。巍峨的阿爾罕布拉宮(阿拉伯語即“紅色城堡”),就矗立在這樣的叫聲里。
在摩爾王朝時期,這是一座專門為夜晚的月光修建的清真寺——宮殿——城堡建筑群。它位于西班牙南部,坐落于格拉納達城外,是西班牙現(xiàn)存最完好的阿拉伯式宮殿。和麥地那——扎哈拉宮不同,它用每一部分簡單的構造,形成了驚人的整體表達,達到了與同樣有著巨大水銀池,以及加上大理石、青銅、金銀等裝飾極致的麥地那——扎哈拉宮非凡的效果,甚至還要更深刻神秘。1984年,它被收進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之中,并不是由于它的存在,而是因為它的消逝,或者說是因為它一度成為有毒的天堂。
這樣一座城堡,曾經(jīng)輝煌的背后,承載著太多滄桑。如今,它靜靜躺在濃密的山林間,任隨星移斗轉(zhuǎn),歷盡炎涼世態(tài),參破紅塵劫數(shù),卻巋然不動。
而格拉納達,這個夢幻一般的城市,穿過層層時間,變得靈動、逶迤,映射出歐洲文明史的光輝棱面。
每一粒音符顫動
連著血肉的關節(jié)
將圣殿彎曲
多少美妙光陰在發(fā)慌
任性的一天
還在繼續(xù)
滾滾鐵蹄下
埋葬過多少
陰冷的大理石
“中世紀”距離我們的記憶已經(jīng)很遠了,希波戰(zhàn)爭硝煙散去,鑄就了古希臘輝煌的文明史。這樣的歷史,雖在古羅馬的鐵騎下破碎過,卻也被破壞性地延續(xù)下去。劫后余生的文明,更加顯現(xiàn)了不可抵擋的步調(diào)。
從476年西羅馬帝國崩潰到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我們無以回首在“黑暗的中世紀”長久野蠻、沉悶、殘暴、陰暗的宗教集權統(tǒng)制下的情景,哥白尼、布魯諾、希柏提亞、伽利略等科學家慘遭迫害。然而,伊斯蘭教卻在阿拉伯半島、北非等地區(qū)迅速崛起,阿拉伯人建立了強盛的阿拉伯帝國。當然緊隨其后的,依然是野心和血腥的擴張。
格拉納達,童真
混雜著腥紅的山脈
金燦燦的陽光從早到晚
尋找著,丟失的記憶
微風牽走人們的夢境
高高飛起來
格拉納達,戰(zhàn)爭的孤兒
如此優(yōu)雅地,橫躺在歐洲邊緣
災難懷抱著她
在音孔中不斷翻滾、積壓
格拉納達,天空的藍調(diào)
被一只只鳥
憂郁地奏響
711年,柏柏爾人(后基督教居民稱他們?yōu)椤澳柸恕保④娝癯梦鞲缣赝鯂鴥?nèi)亂,率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軍隊,從北非丹吉爾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入侵西班牙。在西班牙國土上,展開了三年的廝殺與征服。714年,西哥特王國覆滅,入侵者占領了托羅薩。但,西班牙埃布羅河源頭處的山區(qū)居民,為抵抗阿拉伯人的入侵,建立了許多堡壘(西班牙語稱“卡斯提爾”)。
這些堡壘,如同他們戰(zhàn)死的士兵陰魂的集合體,在夕陽的照射下,投下沉重、堅韌而荒涼的陰影。在漫長的殺戮與反抗中,殘酷的戰(zhàn)爭在荒涼的山脈間,涌動激蕩起a小調(diào)細碎傷感的輪回旋律。
一只獵豹
穿過連綿山脈
闖入伊斯蘭
人群生衍繁殖
月光明亮
大地安詳
虛擬的風箏探詢著密碼
斷了線的速度
朝向天國
彈奏更快地
分割地平線
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侵占與反侵占,抵抗者與侵略者就這樣消耗了五百多年。新的王國,也被地中海和煦的陽光照耀了五百余年。曾經(jīng)強悍的侵略者早已經(jīng)尸骨無存,現(xiàn)在的子孫們,這些更為年輕的、理所當然的這個國王的主人貴族們,已經(jīng)在得來不費吹灰之力的溫柔鄉(xiāng),逐漸迷失了自己。整個國度里,一面是戰(zhàn)勝者浮華的、醉生夢死的王孫貴族奢靡的宮廷生活;另一面,則是隱藏民間“復國運動”火焰的經(jīng)久不熄。
1212年,“卡斯提爾”這頭狂怒的獅子猛然醒來??ㄋ固釥枃醢⒎剿靼耸?,率諸國聯(lián)軍在托羅薩戰(zhàn)役中一舉擊敗摩爾人。換個角度,其實更應該說摩爾人是被自己打敗的。數(shù)百年的享樂生活,已嚴重磨平和摧毀了統(tǒng)治者尖利的爪牙,血性的強悍早已化作溫柔的享樂夢鄉(xiāng)。托羅薩戰(zhàn)役之后,摩爾人在西班牙的實力轉(zhuǎn)盛為衰。到了1236年,摩爾人在西班牙的領土只剩下格拉納達地區(qū)。兩年后,格拉納達在摩爾人的統(tǒng)治下宣布獨立。
血腥的戰(zhàn)爭終于告一段落,樂曲繼續(xù)進行,a小調(diào)在和C大調(diào)的交融中,也逐漸變得幽深迷離起來。
再見
光鮮的衣物
锃亮的冷兵器
嬌媚的新娘
一個戰(zhàn)士倒下
為了不屬于自己的戰(zhàn)爭
一個音符破裂
為了不屬于自己的王國
只有回憶,這殘忍的匕首
浮動于眼眶
宮殿只屬于一個人
土地溫暖的時候
它就悄悄
生根發(fā)芽
幸虧還剩這最后一塊領地,幸虧這個殘敗的王國還可以在這里茍延殘喘,幸虧格拉納達在摩爾人的統(tǒng)治下保持著獨立,并于1238年開始了一個偉大的構思與建筑——建造“阿爾罕布拉宮”,修建一個王國墳墓式的預言,以期獲得存活過的證明。endprint
他們耗盡青春
偉大工程完工之前
響起1238年的口哨
1358年
山腰鋪展圣潔的樂譜
沒有人堅持活過一百多年
包括它的主人
顫音記載著他們的勞動
遙遠國度的聲音
浸透在六根琴弦里
手指纏繞、再纏繞
巨大的石頭、木塊
不停地被搬運、再搬運
不斷矗立起
飛快的三連音
整整一百二十年的時間,摩爾人多位統(tǒng)治者和王子們持續(xù)不斷地修建這座宮殿,仿佛是在執(zhí)行真主下達的一道擁有至高無上榮譽的命令,仿佛他們修建的并不僅僅是一座塵世中的宮殿,而是在構筑和踐行真主穆罕默德的一句話:“你們當銘記我所賜予你們的恩典,并銘記我曾使你們超越世人?!?/p>
在修建阿爾罕布拉宮的一百二十年間,摩爾人表現(xiàn)出了他們的祖先征服西班牙時那種無比的英勇與智慧,在格拉納達城外西南的山丘地帶,修建完成了這座舉世無雙的宮殿建筑群:愛神木庭院、國王廳、祈禱宮、使節(jié)廳、獅泉庭院……諸多院落。
這些基本結(jié)構異常簡單,但整體卻紛繁復雜的建筑和裝飾,美輪美奐、震撼人心。穆卡納斯穹頂高懸的蜂窩式壁龕,就像先知無數(shù)思考的智囊一樣,為建筑賦予了別樣的色彩與靈魄。穹頂布滿用石灰膏粉敷在皮革上的彩繪,綻放出天國花朵一樣攝人心魄的色彩。從這一點來看,與其說是他們修建了宮殿,還不如說是建造了真主神奇的旨意。
然而,這些統(tǒng)治者做夢也沒有預料到,未來的某一天,這座宏偉壯闊的美,終究要旁落他人,然后成為塵土與記憶?;蛟S他們也曾想到過,但依然堅持不懈,為了某種信念,以異常的堅毅力量與執(zhí)著精神,經(jīng)過千難萬礪,奇詭的阿爾罕布拉宮,終于得以在1359年完工。
風鈴響起
琴弦裝配完畢
悅耳的泉水涓涓流淌
阿爾罕布拉宮最高頂
就要建成
一個人看著,發(fā)出愉快的笑
在靠近中低音部的
某些音符中
至今還保留著他
異常滿足的
驕矜與快慰
在險要的山地上,在華美的宮殿里,在一片歌舞升平的宴飲中,一息尚存的摩爾王國繼續(xù)尋歡作樂。
格拉納達獨立于西班牙后,成了一座孤城,但是作為外來入侵者,倚仗著極其有利的地形地勢,擊退了西班牙人一次又一次潮水般洶涌的進攻。無路可退的境地,反而促使他們更加心安理得、更加肆無忌憚地揮霍著摩爾王國幾百年來積累的一切財富,加速著自我消亡的步伐。
戰(zhàn)爭前夕,在異常緊迫的時光中,每一夜,都有歌聲,從不知名的深處傳來,回蕩在阿爾罕布拉宮,經(jīng)久不散,反復傳達著某項特別的秘密指令。那些神秘的詠嘆,牽引著他們的夢境。
我們修建我們
唯一的家
我們卻不住在那個地方
我們創(chuàng)造偉大的心房
我們卻
不住在那個地方
我們因此
獻出了血肉和骨頭
我們?nèi)匀?/p>
不住在那個地方
我們只能把
唯一的靈魂
安葬在這
深深的堡壘中
a小調(diào)在轉(zhuǎn)向同名大調(diào)的旋律聲中,漸漸激昂明亮起來,又一個將近一百五十年的悠長歲月,沉浸在這座城堡的喜悅和放蕩之中。這一百五十年里,發(fā)生過的事情多得難以計數(shù)。一百五十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卻如一道閃亮的痕跡,悄無聲息地落幕。
阿爾罕布拉宮庭院內(nèi)的那些石獅子,熏黑的面部,格里芬似的鱗,床柱般的腿,身體上明亮的漆色,口中噴出圣潔泉水里隱現(xiàn)鋒利的爪,無一不呈現(xiàn)出舊時歲月光輝的威嚴??墒钦l又能想到,一場大風暴將不期而至。
獅子的狂躁業(yè)已安息
石質(zhì)賦予它別樣的生命
守衛(wèi)著紅色的城堡
不動聲色就把空氣中
彌漫的腐蝕暗自吞噬
堅硬的齒根
同時還咀嚼著
帶刺的音符
利爪也凝固成
風雨中的大印
這狠命的一抓
某一天定會痛徹心扉
還夾雜著
藍色閃電
致命的一擊!
此刻,阿爾罕布拉宮內(nèi),年輕的國王博布迪爾惴惴不安。阿拉貢國王費爾南多二世和其妻卡斯提爾女王伊薩貝拉一世,正率領大批軍隊御駕親征,團團圍住了格拉納達這座高高在上的城堡。
摩爾王朝七百多年的輝煌歷史,在今夜的戰(zhàn)斗中,終將一去不復返。紅色的阿爾罕布拉宮,將繼續(xù)被鮮紅的血液澆筑布滿山崗的影子與根基。就像摩爾王國的大臣、宮廷詩人伊本·扎姆拉克的詩句一樣,一直圍繞著獅泉庭院的噴泉:液體與固體相混淆,分不清誰在涌動。
費爾南多二世
伊薩貝拉一世
1492年
士兵正好18歲
他掄起長矛狠命一拋
上面刻滿瘋狂的名字
它們硬生生刺入
宮殿碩大而
肥厚的心臟
戰(zhàn)斗異常慘烈。在隆隆的炮聲中,棄宮而逃的摩爾王國最后一位國王博布迪爾,仰天哀號:“真主偉大!”便淚如雨下。而他的母親、蘇丹王妃阿伊哈·霍拉不屑于他的軟弱無能,用一種大無畏的口氣譏諷:“你真行啊,你像婦人那樣哭泣,卻沒能像男子漢那樣,挺身保護自己的王國。”
格拉納達
獨立的異邦
偉大的兔子直起身子
無限風光在
胃里消化
格拉納達
長出豹子的花斑endprint
上面冒出祖國
親切的微笑
那巨石與森林的二重奏
遼闊而詼諧
數(shù)月后,哥倫布踏上了這片渴望之地。在阿爾罕布拉宮使節(jié)廳,受到伊薩貝拉的接見,伊薩貝拉說服了丈夫費爾南多,支持哥倫布航海。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懷揣偉大的航海夢想,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揚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開始了漫長而奇特的冒險旅程,便有了輝煌的1492年10月12日——美洲新大陸被發(fā)現(xiàn)。
告別
黃昏來臨
城墻的秘密
在萬眾期待的目光中
灰色暗淡
宮殿把群山喚醒
喧鬧、熱烈的鳥
沿著音符在酒杯中
漸漸融化為某種語言
阿爾罕布拉宮
剝落的顏色
繼續(xù)在畫布上施道
一個探險家
為此著了謎
古老的音樂從海底
漸漸上升
波濤洶涌的大海
有激烈的和聲共鳴
摩爾王朝內(nèi)部
一息尚存
康有為熱情贊頌費爾南多為“繼往之祖”,因為他將穆斯林文明中的科學精神帶入黑暗的歐洲;又稱伊薩貝拉為歐人“開來之先”,因為在她的資助下,哥倫布尋找到了新大陸。“此二人者,幾可謂歐人開辟新世界之亞當、夏娃可也。”
歷史在關鍵時刻往往就是這么巧,假如摩爾王國不衰落,或者晚一些年衰落,那么日后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極有可能是阿拉伯人,那么近代歐洲和世界歷史必將改寫。作為摩爾王國葬生于此的君王們,也許也會隨之在宮殿內(nèi)等待真主的召喚而再次蘇醒。
妻妾成群
兒女成堆
縱欲的王國放蕩
莊嚴的宮殿
他一直認為他還活著
聽著
幾百年后
黃昏奏響的泛音
甚至他認為
那是他不死身體
發(fā)出了不可更改的命令
摩爾王朝在歷史的塵煙中逐漸隱退、消亡。唯有阿爾罕布拉宮,卻越來越清晰地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隨著摩爾人統(tǒng)治七百余年伊斯蘭時代的分崩瓦解,阿爾罕布拉宮,幻化成了一座巨大的感嘆號與疑問號。如今,它依然孤獨地抱守著一個真實卻又虛擬的昨日夢境。
小王子斜靠在宮殿內(nèi)側(cè)
他很累了,微閉雙眼
仍然不能不思考
一道極難的算術題
幾百年后才可能有的答案
讓他費盡心機、絞盡腦汁
一無所獲后,他悶悶不樂
確實很累了
他靠在一塊
青銅的顏色上
一動不動
格拉納達地區(qū),流行著這樣一句諺語:世上最不幸者,就是生在格拉納達的盲人。由此可見,坐落在美中之美上的阿爾罕布拉宮,具有怎樣的驚世之美。偉大的吉他演奏家安德列斯·塞戈維亞面對這種建筑復調(diào)之美時,不禁感嘆道:“正是在這座宮殿,我向美睜開了雙眼,仿佛第二次降生到這個世界?!倍昃S亞輝煌演的奏生涯,以及人性思考的“一生的主導動機”,無疑也是這種美的最高體現(xiàn)。
一把琴承載的宮殿
直立的手指
刺痛天空
穆罕默德手捧信物
Alhambra、Alhambra……
如果四寂曠野
就應該讓其空著
萬物生長
在音符中勻速變奏
沿著心頭濕滑的路
同樣,更早的另一位吉他大師弗朗西斯科·泰雷嘉來到這里,譜寫出與宮殿同名的不朽名曲——《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當然,還有更多的后來者,不斷癡迷于這座偉大宮殿的傳說與廢墟中。誠如詩人蘭波感慨道:“這一切都過去了,完了。今天,我知道我要向美致敬!”
一切皆已逝去時,樂曲卻給了我們歷久彌新的應和。激蕩起伏的旋律,宛如摩爾王國的一位小王子,飄游在阿爾罕布拉宮。他正穿過音符,朝向天國。
你還沒有長大
我的小皇宮
暴風雨把你俘虜
你還沒有長大
我的
永遠長不大的影子
你分不清那個人唇齒間的微笑
隱隱亮出匕首
你還沒有長大
我的亡國之音
你在歌唱
愉快地唱著
自己的葬禮……
顫音之雄
祈禱聲
在某座神祗的腳下
回蕩
疲倦的手指
安放在金字塔最高的頂端
又一個遙遠的古老文明
慘遭殺害
兇手在巨石陣前
陰冷地霍霍磨刀
祈禱聲回旋著
又返回格拉納達
放下吉他的人
在雨夜里踽踽獨行
阿爾弗列多·科延
繪制著無調(diào)音符的色調(diào)
謹此
獻上絕望的輪回之音
謹此
獻上顫動的手指和
光榮的力量
照耀這
陰郁的黃昏
1896年,四十四歲的弗朗西斯科·泰雷嘉來到阿爾罕布拉宮。
此時,正值黃昏。
泰雷嘉久久凝視著華美的壁畫以及色彩絢麗的幾何紋飾和阿拉伯圖案。透過宮殿的門窗,外面是高遠的蒼穹以及連綿的群山。
中世紀虔誠而渾厚的管風琴聲隱約傳來,在空氣與韻律的流動中,人的身體幾乎可以毫不費力地飄起來。endprint
以摩爾王子的旨意
修筑通往天國的階梯
阿哈馬王子
在眾多人群中選擇了水
他跳上臺階
很多年前
水流已在他眼中
筑起了這座
流動的紅
泰雷嘉不由得眼界大開、心生萬象。
當年摩爾人統(tǒng)治的黃金時代,一切的繁華與喧囂,一切的人生和世事,都如云煙般消失殆盡、無處覓跡。
只有阿爾罕布拉宮輝煌的過往,依然清晰地矗立在眼前。
柔軟的宮殿只此一座
城墻累積過多少
高傲的肉身
纖細的裂縫透析著
天國的光亮
秘密的鑰匙懸掛在
叮當作響的腰際
蠻橫的小腰啊!
這條芬芳的琴盒
里面正躺著
一個國家的王
泰雷嘉激蕩的內(nèi)心,一直伴隨著那天的夕陽下落。
他突然想到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與命運無常,感嘆之余,心緒長久無法平復。于是,在諸此種種幻想之后,遂創(chuàng)作了被譽為吉他名曲中的名曲的《阿爾罕布拉風格》(A LaAlhambra),并加上副標題“祈禱”(Invocation)。樂譜出版時泰雷嘉改用現(xiàn)在的曲名《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并記上“紀念杰出的畫家阿爾弗列多·科廷”(HommagealeminenteAlfredCottin)。
事實上,弗朗西斯科·泰雷嘉之所以能夠在那樣一個黃昏創(chuàng)作出這首偉大的樂曲,除了特定的外在環(huán)境因素外,最主要的是和他的內(nèi)心,和他一生品性的形成息息相關。正所謂“偉大的藝術來自偉大的人生”,這點在泰雷嘉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解釋和印證。
泰雷嘉一生創(chuàng)作了八十余首吉他曲,被他的學生稱為“吉他精神的長生鳥”,更為世人尊為“近代吉他音樂之父”、“吉他的薩拉薩蒂”、“吉他史上的肖邦”等。但真正能夠體現(xiàn)泰雷嘉不朽價值的,正是這首需要不間斷連續(xù)顫音彈奏的《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他因此被稱為“顫音之雄”。
從容不迫的演奏者
宮殿向你伸出
莊嚴的一角
被證明有罪的人
正在修補罪惡損壞了的時光
他慢悠悠掏出這把鑰匙
插入金色的光
群山被照亮了,彈奏者
通向阿爾罕布拉宮的道路
就是這把安靜的
斷了弦的吉他
這是一首史詩般的作品,悲憫、博大、深邃,宛如一個巨大誘人的謎?!爸i”的中心,就是泰雷嘉顛沛流離的一生,以及他始終向上的藝術追求鍛造出的偉大人格魅力。
這首真正意義上的吉他名曲,注定了泰雷嘉一生都無法剝離與阿爾罕布拉宮的隱秘聯(lián)系。而阿爾罕布拉宮,同樣蘊藏和循環(huán)著泰雷嘉天才而極具悲憫情懷的血液。后人之所以無比仰慕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人類的泰雷嘉”,這種人性深深地烙印在樂曲《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之中。
顫音里響起另外
血肉摩擦的聲響
聽不見的
無聲無息的摩擦
只有觸弦的一剎那
被精細地消耗著的時間
奏起這悲傷
生與死
只不過是
不知疲倦彈奏著的
某一個滑音
它忽然滑出這個
未知的距離
泰雷嘉每天早上一起身,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吉他,自由地彈些曲子。早點都是家人聽到琴聲后,悄悄放至桌上。如果不到興致告一段落,泰雷嘉是絕不動一下食物的。
早餐結(jié)束后,吉他練習正式開始。第一小時,必是音階練習。這是一個徹底解決復雜節(jié)奏與困難的音群練習。其后一小時,練習琶音(分散和弦)、震音(Trill)和圓滑音(Ligado)等特殊技巧。最后一小時,則練習特別有難度的樂段。由此可以想象,僅僅是這種持續(xù)練習,手指的支持性耐力也應該是到了極點。不過,估計這種練習的確為泰雷嘉帶來了某種特別的收獲,也許在泰雷嘉指間交替的每個音符,都將成為未來動人的堆砌。更為重要的是,他試圖用音符建筑起夢中的某座宮殿,所以才會如此單調(diào)乏味地執(zhí)意練習下去。
我的手指
承載神秘的宿命
P、i、m、a、ch
我的手指撫摩紅堡
殘缺的一角
①、②、③、④
我觸動閃電在心中
烙印下急速的傷痕
我在黑暗中把它們
一個個剝落
我血液中流淌的
阿爾罕布拉憂傷的因子
我尋找到了
并再一次一口
把它吞下
在和家人共進午餐后,稍等身心一恢復,泰雷嘉又再次投入練習。這次則把困難的樂句,做再三的反復練習,這個過程一直要持續(xù)到傍晚六點左右。如果從午餐后的兩點算起,則泰雷嘉每天至少也有六個小時以上的練習。像這種考毅力、高強度的練習,真可謂是耗盡心力的艱難鍛煉,就像那些為建造宏偉宮殿而耗費所有來生產(chǎn)的、獨一無二品質(zhì)的磚瓦。
鍵盤華麗美妙的魔術
絲毫動搖不了
一根弦緊繃的決心
奇形怪狀的小蝌蚪
顫悠在大海清晨的帷幕
紅堡寄來第一封長信
來自阿爾卡斯
強健的一撥
決定性的一個顫音
令使者的喜悅蒼白
在泰雷嘉練習期間,必定會有友人或弟子來訪,來聽他的演奏。他很樂意。為此,他全力以赴,并在諸友人面前謙遜地接受真正有益的批評和指導。泰雷嘉渴望這樣的指導,他身上流淌著永遠向前的藝術追求。正是這種不滿足的藝術精神,幫助他完成了對阿爾罕布拉宮最為完美的詮釋。endprint
有一個動人的故事,說的是某個早晨,泰雷嘉正沉浸在高強度的練習帶來的緊張與快樂之中,巴塞羅納一乞丐在門外被吸引,停下來站著,靜靜聆聽。泰雷嘉八九歲的兒子巴吉多發(fā)現(xiàn)并告知他,乞丐被請進家中,讓以上座,美妙的琴聲從泰雷嘉的指尖與琴弦之間傾瀉而出,將陽光中最燦爛的光芒剝離了。乞丐聽完他的演奏后,止不住淚流滿面。離開時,泰雷嘉還給了他一些錢。
無怪乎《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那動人的旋律中,總是涌動著金子一般純粹的質(zhì)地,并閃耀著博大悲憫的入世情懷。
他能譜寫出《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恰恰是這種魅力的集中體現(xiàn)。不過,在這之前,泰雷嘉前半生坎坷的經(jīng)歷,或許與之息息相關。正是在命運的起伏中,不屈靈魂的抗爭,支撐起這位偉大音樂家藝術光輝的一生。
前半生
我用指甲彈奏
后半生
我剪去了指甲
只用指肉
直接觸弦
我想讓血液
順著音符循環(huán)
就像阿哈馬王子一樣
讓1600米的水道
灌注進入阿爾罕布拉宮
每一寸肌膚
每一根神經(jīng)
每一個期待已久的
毛孔
阿爾罕布拉宮在泰雷嘉出生后,就一直在召喚這位“立傳人”。更是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以特別的力量拯救了泰雷嘉,并指引其朝向圣殿邁進。
他曾在一個夢境中看到自己的手指變成了琴弦,而琴弦卻變成手指。他被一把琴反復地彈奏著,他渴望那份奇妙的感覺,那種每個毛孔都被注入甘甜汁液的美好。
維拉里亞爾的小陰溝
1852年11月21日
痛苦的分娩
貧窮試圖剝奪
生命的流淌
紅堡的使者
悄然把命運重新?lián)焓?/p>
病體和眼疾與音符抗衡
紅堡注入體內(nèi)某些
神秘的勝利氣息
燦爛的氣息
如花般綻放在
灰暗居所陰冷的早晨
這是我的伊始與終結(jié)
在身體某個部位
隱隱閃動
家境貧窮的泰雷嘉出生后不久,就被慘棄于一條小陰溝里。棄而重生的他,一生經(jīng)受著病痛和眼疾的折磨。他發(fā)現(xiàn)身上的病痛,像極了某些有不均衡瑕疵的顫音,他試圖通過練習,消弭這些瑕疵。
祈禱夜的安寧
祈禱血的鮮紅
祈禱想象的深淵
祈禱泛音凸顯的輪廓
祈禱生命
突然間的溫暖
祈禱琴弦盡頭
歸來的手指
祈禱生活
譬如琴弦
祈禱顫動的音符
回歸故土
19世紀中后期,歐洲正盛行鋼琴音樂。病弱的泰雷嘉在家人強烈的要求下,從幼年開始學習鋼琴。但是泰雷嘉卻對吉他,有著某種更特別的契合與強烈興趣(料想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一種樂器或任何一首曲子比吉他曲《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更貼近阿爾罕布拉宮的了)。
那時,同在加斯德倫的盲人馬奴約魯·康沙雷斯(Manuel Gonzalez),別名瑪麗娜,成了泰雷嘉的啟蒙老師??墒翘├准螌W得實在是太快了,以至于很快老師也無法再教他。泰雷嘉陷入一片荒蕪之中,他渴望著與那座宮殿對應的情感和撫慰。
指引前進的某位女士
她教導人間盛產(chǎn)
豐盈的秘密果實
才情和習慣向貧窮挑戰(zhàn)
哦!瑪麗娜
已喪失技法
在我幼小的心中
雙手開始編織紅堡
奇特的漫漫旅程
西班牙馳名吉他演奏家弗利安·阿爾卡斯(Julian Arcas)的一次演奏會,決定了泰雷嘉未來走向紅堡的漫漫旅程。當這位西班牙貴族吉他演奏家聽完還是個十歲出頭的泰雷嘉的演奏后,激動地大聲贊揚其非凡的天賦,并鼓勵他到巴塞羅那馬德里音樂學院深造。
那是一個中轉(zhuǎn)站,到紅堡的必經(jīng)之路,他在彈奏時,聽到了琴弦發(fā)出磚瓦般的召喚。
我寄全部希望于
手指上的道路
我確信雙手能編造
動人的迷宮
阿瓜多、索爾、馬德里音樂
學院……
無數(shù)的車輪滾滾向前
乘著碩大的一個音符
翻騰于古堡
洶涌的上空
我看見變幻的云層
有生命建筑中某些
隱秘的構造
泰雷嘉在不幸中,卻擁有了更為幸運的生命。他初到巴塞羅那,還是個十歲出頭的小小少年。為了生計,不得不混跡于咖啡館、酒店彈吉他,有時也和當?shù)氐膼荷賯兓煸谝黄稹?/p>
來自藝術的隱秘力量,使幾經(jīng)沉浮磨難的泰雷嘉幸免于難,并最終向著心中的圣地阿爾罕布拉宮出發(fā)。他通過夢境看到了音符堆積而成的古堡,那些磚眼鋪就了未來的道路。
巴塞羅那迎來旅途的第一站
十歲出頭的少年腳步緩慢
通往紅堡的門
在咖啡廳
在酒店
在旋轉(zhuǎn)的金屬軸中悸動
小費、惡少、酒……
我親密的朋友
你們在音符中
變得勇敢忠實
你們于城墻的磚眼中
悲傷過我冷冷的一撥
玩鬧放蕩的生活,并沒有影響到泰雷嘉對吉他的練習和對音樂的追求。深夜睡魔來襲,他就把雙腳浸泡在冰冷的水中,繼續(xù)著彈奏。
他想起為山賊伙伴們的一次彈奏,他的手指上沾滿了山林野性的味道,惡少和瓦倫西亞臭名昭著的山賊伙伴們正密謀對抗一次生活的圍剿,這正是他艱苦練習所需要的特殊養(yǎng)分。endprint
所謂藝術家
所謂小藝術家
這些高貴的稱呼
來自尊敬的伙伴
瓦倫西亞有名的山賊
他們才是大自然真正的
不朽藝術
他們的行動
構成現(xiàn)在最重要的
行為藝術
因而常常觸動
某些社會支柱
敏感的神經(jīng)
他們熱愛這純粹之音
我熱愛他們的熱愛
那神秘缺血的
紅色城堡
除吉他外,泰雷嘉還有一個鋼琴演奏家的身份廣為人知。因此,他要付出更多的艱辛訓練。
1870年,二十二歲的泰雷嘉在卡內(nèi)沙的資助下,進入西班牙最高的音樂學府馬德里音樂學院,并在學院內(nèi)舉行了一場吉他演奏會,精彩絕倫的演奏轟動一時。
演奏廳回蕩著吉他如泣如訴的歌唱。泰雷嘉知道這些歌者并非來自自己的手指,而是紅堡不死的幽靈,正是它們,引領自己深入到音樂學院聽眾的感官。
你們也該去一趟
紅堡
馬德里音樂學院的
教授們
那個巨大的樂音里
滾滾的車輪碾過冰川紀
帶走記憶中
多么熟悉的味道
當我拿起吉他時
巍然矗立的身影
給予純凈的啟示
它在時間的盡頭驟響
在我的手指下
閃閃發(fā)光
1877年秋天,泰雷嘉在馬德里的阿蘭布拉劇院舉行了第一次面向社會的公開演奏會,反響巨大。亞力約達教授記錄道:“弗蘭西斯科·泰雷嘉為吉他而生,可以說是吉他的救世主。他為了確立自己的音樂性,首先,就征服了鋼琴。這可能是一個正確的方法,不過,事實已經(jīng)擺在眼前,吉他是需要泰雷嘉的。”
阿爾罕布拉宮需要的也只有吉他,紅堡期待的真正主人是泰雷嘉。就像他的父親在一個清晨把他從警局領回來一樣,紅堡就是他手指上跳躍的圖騰,是他前世作為音符和琴弦的父親。
放蕩
猶如一場
曖昧的戰(zhàn)爭
貧瘠的土地迎來雨水
成濕的快樂
父親在一個早晨迷失
他一直與音符無關
唱歌的錢幣帶走他的希望
而我所擁有的
仍然在紅堡內(nèi)部
橫躺著發(fā)酵
在距離本場演奏會十九年后,泰雷嘉與阿爾罕布拉宮不期而遇。他流連其間,難以抑制無比激動的心情,名曲《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得以面世。
十三年后,即1909年1月15日,“顫音之雄”在巴塞羅那辭世,泰雷嘉結(jié)束了其五十五年的非凡生涯,也結(jié)束了1896年,阿爾罕布拉宮在黃昏中矗立起的那個巨大謎團。
這個謎團包裹著泰雷嘉一生的夢幻。他留戀其間、忘乎天地。一串串密集的音符,載著他的手指飛奔。他充滿渴望,但并不知道將去向何方。
1896年
黃昏
巨大的謎團一點點
朝我靠近
險要的地勢令音符
顫動不安
東西200米
在弦與弦之間搖曳
南北200米
在品與品之間滑行
向上30米
我的頭顱凌駕于
手指無法企及的
另一個高度
泰雷嘉的離去,或許是他的另一種開始。這個開始依然起始于阿爾罕布拉宮。在那里,有石膏雕塑微微敞開天國之門;有一個個圖騰輝映天體;有布滿墻面的音符晝夜響徹;有水流緩緩漫過寂靜的倒扣的夜空……
阿爾罕布拉宮就在那里,在時間的塵埃里拂面而來。十三年后,泰雷嘉又回來了,為他送葬的是他彈奏了一生的音符。在一排排淪陷的浩大音符中,一場盛大的旅行,將再次發(fā)出驚人的聲響……
旅途在阿爾罕布拉宮中
結(jié)束
更多的旅行
乃是生命的意外
我?guī)е饬现泻鸵饬贤獾?/p>
恩賜離開
阿爾罕布拉宮
一聲召喚令血肉顫抖
我獻出最后這一聲
顫動的音符
安放在指尖
淪陷的骨髓里
安息!震顫之音
在紅堡中靜靜流淌
它們翻越生死界線
爬上夜空
它們相互交談、徐徐
閃動,不再屬于我
它們活著、注視著
它們?nèi)绱舜婊?/p>
感受著
塵世的黑暗與陽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