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菁菁
(國內暫譯《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以下簡稱《多崎作》),是村上春樹繼2010年4月《1Q84》第三卷完結篇發(fā)售以來,時隔三年后的又一部長篇小說。于2013年4月在日本一經上市即引發(fā)了搶購熱潮,僅7天即創(chuàng)下銷售100萬冊的記錄,不得不說是村上創(chuàng)造的又一個奇跡。這部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與村上之前那部三卷組成的長篇巨著《1Q84》相比,出乎意料地有返璞歸真之感。主人公多崎作大學二年級時,在不明緣由的情況下,被四位至親好友單方面宣布絕交,這給他帶來了無法痊愈的心靈創(chuàng)傷。十六年后,多崎作在女友沙羅的要求下,踏上了探尋“被絕交”原因的旅途。從東京到名古屋,并遠赴芬蘭,多崎作終于解開了困擾自己多年的心結,得到了救贖,獲得了心靈的成長。
標題的含義
該作品標題很長,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包含了兩個關鍵詞。首先是“多崎作”,這是男主人公的名字,他高中時代的四名好友,有一個很偶然的共同點——姓氏中都帶有一種顏色。兩位男生分別是赤松(Akamatsu)——赤,紅色;青海(Aomi)——青,藍色;兩位女生則分別是白根(Shirane)——白,白色;黑墊(Kurono)——黑,黑色。而與此相對,只有多崎作的姓名中沒有與色彩相關的字,這隱喻了男主人公對自我的否定——缺乏色彩和個性的虛無的人,沒有什么價值。
其次是“巡禮之年”。這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李斯特創(chuàng)作的鋼琴曲集,又名“旅游歲月”。也是在整部小說中一直盤旋在男主人公腦海里的旋律。充滿了淡淡的哀愁?!把捕Y”(pilgrimage),通常可譯作“朝圣”,原本是一個帶有強烈宗教意義的詞匯,指的是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出發(fā)去某處圣地或是對自己的信仰有重要意義的地方。當然這一路上必定得經歷尋常生活中不曾有過的考驗與磨難,從而使自己成長為一個合格的信徒。到了19世紀,隨著宗教力量在世俗世界的式微,宗教上的圣者圣地不再具有過去的高度統(tǒng)治力,巡禮之朝圣這一意義便漸漸淡去。特別是當拜倫的長詩《夏爾德·哈洛爾德巡禮》(Child Harold'S Pilgrimage),記錄了走在路上發(fā)現自我的成長經歷,開啟了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潮流后?!把捕Y”(Pilgrimage)這個名詞通過游歷各地尋求精神成長的意義,就被流傳下來了。
綜合前面兩個關鍵詞的含義,這部作品便可理解成“對自我價值持否定態(tài)度的多崎作,發(fā)現自我的成長之旅”。可以發(fā)現這部作品與村上在這之前的作品所具有的魔幻色彩、非現實主義形成對比,返璞歸真,再次回到了寫實主義,專注于精神層面的成長。
人物的色彩符號
《多崎作》中人物的設定有意識地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姓名中帶有色彩字眼的,就像男主人公的四名高中好友:赤松、青海、白根、黑埜,分別代表“紅、藍、白、黑”。還有大學時代的好友灰田,以及灰田父親年輕游歷時遇見的爵士鋼琴家綠川。另一類就是姓名與色彩無緣的男主角多崎作,和他的女友沙羅。
而這樣的人物設定緣由其實在小說中有所提示。據灰田轉述,那位奇怪的鋼琴家綠川告訴過灰田的父親,“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顏色,沿著身體的輪廓發(fā)出淡淡的微光,有讓人喜歡的顏色,也有令人厭惡的顏色。有很開心的顏色,也有悲傷的顏色。有的人發(fā)的光很濃,也有人發(fā)的光很淡”。“作為接受逼近死亡這一條件而交換得到的才能,他獲得了看透人身上的這種色彩的特殊能力?!币虼?,這里的“顏色”其實可以理解為每個人身上的人性特質。而這種人性特質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命運。
MR.RED,赤松,個頭不高卻頭腦聰明,表面謙虛的同時又天性不服輸。特別是對毫無道理的規(guī)定和無能的上司權威無法忍耐。非常具有紅色的特質,光芒難掩。因此他創(chuàng)立并發(fā)展壯大了一家人才培訓公司?!皩iT高效培養(yǎng)老實接過上邊命令,按照系統(tǒng)行動的人才?!钡艿氖?,正因為他本身不愿意成為這種人,才讓他找到了商機,成就了自己的事業(yè)。
MR.BLUE,青海,高大魁偉的運動健將,性格開朗,如同晴朗的天空一般,具有相當的親和力。因此他成長為了豪華車雷克薩斯經銷門店的銷售主管。
MS.WHITE,白根,具有相當鋼琴才藝的絕色美女。性格沉靜內向,純潔無瑕,惹人憐愛。但白色似乎更容易受其他色彩的沾染,純潔的外表下,有旁人無法觸及的陰暗面,性格的缺陷導致精神上的偏激,在冤枉男主人公強暴自己,并使其被五人團體杯葛后,最終迎來了悲劇命運。
MS.BLACK,黑埜,聰慧性感,個性獨立又堅韌,好諷刺人但又幽默爽朗,具有黑色大地一般的沉穩(wěn)和包容性。一直成為“白”的精神支柱。當她發(fā)現自己無力阻止“白”逃避現實,并有可能被“白”的精神狀況的惡化所影響后,她逃離了,遠赴芬蘭,后來成為一名極具才華的陶藝家。
MR.GREY,灰田,端莊俊秀,聰慧又謙遜,是男主人公大學階段結交過的難得的朋友。與多崎作有諸多相似處,兩人相處和諧。但他突然出現,后又突然消失。并且可能擁有某種特殊的知覺能力,能將身體與意識分開。灰色介于黑白兩色之間,在多崎作意識模糊時,MR.GREY成為了一個奇特的媒介,將“黑”“白”二人帶入男主人公的奇怪夢境中。
而與以上幾位相對的,男主人公自認為自己沒有顏色,僅僅是個“空的容器,無色的背景”,并因此感到“微妙的疏遠感”。但按照“青”的評價,多崎作能“讓周圍人的心平靜下來”。因此與其說他沒有顏色,還不如理解為他具有透明色,是MR.CLEAR。正如水是透明的,卻能折射出最為斑斕的色彩。只有在透明的背景上才能充分顯現出其他色彩。而一旦失去了透明的背景色,那所有其他色彩往往就會失去原本的魅力。因此男主人公擁有相當的存在價值,只是他自己看不見。而男主人公后來被沙羅吸引,恐怕也是因為沙羅同樣擁有“透明”的特質,毫不起眼,卻有容納他人、觸動他人內心的能力吧。
“黑白灰”三色的隱喻
《多崎作》中“白”“黑”兩位女性角色,一個惹人憐愛,一個機智靈活,在“不被打亂的和諧共同體”五人小組中屬于引人注目的一對美女。如同黑白兩色是對比色,各自擁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但組合起來卻能構成奇妙的統(tǒng)一體,甚至成為經典。魅力無限的黑白二人組,當然不可能不令人遐想。于是“青”喜歡上“黑”;多崎同時被“黑”“白”二人所吸引,而“黑”“白”二人都喜歡上了多崎;唯有“紅”有同性戀的傾向。但為了不破壞這個小團體的微妙的平衡感,五名成員都克制了自己的欲望。但潛意識里,只要有引信,欲望還是一觸即發(fā)。endprint
當多崎作被其他四人單方面宣布絕交,精神上深受打擊,行尸走肉一般的時候,曾經做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夢,夢見自己深陷于狂熱的嫉妒之中。在夢中,他強烈地渴求著一位不知是誰的女性。“她擁有特殊的能夠把身、心分離開來的能力。她對多崎說,身和心中的一個,可以獻給你。但是無法兩者都給你。因為另一個要給別人,所以請你做一下選擇?!钡珘糁械亩嗥樽飨胍@位女性的一切。他做不到把其中的一半讓給別的男人。這使得他的身體如同被撕裂一般,痛苦、憤怒到不堪忍受的程度。那么這個夢境隱喻了什么呢?是多崎作潛意識里對某人的愛與渴望吧。但這個時候的渴望對象還不是很明確。一直到遇見MR.GREY,灰田。灰色是白色和黑色調和而產生的顏色,既可以無限接近于黑色,也可以無限接近于白色。正因為如此灰田就成為了某種靈媒,令多崎作看清楚了自己心底的渴望——對“黑”“白”二人的渴望。所以他開始做與“黑”“白”二人同時發(fā)生關系的春夢?!昂凇薄鞍住倍司拖袷乔懊鎵艟持械摹吧怼迸c“心”,兩者結合起來才是多崎作心底渴求的對象。當然多崎作不可能同時擁有兩人,當無法全部擁有時,多崎作只能選擇放棄。因此多崎作選擇離開名古屋,去往東京,是否也是潛意識的一種逃避呢?
白色掩蓋的真相
《多崎作》一文一直到最后也未解開“白”被人絞殺之謎,但“白”之所以捏造多崎作非禮她并令她懷孕的緣由卻可以猜測。
如同白色可以掩蓋其他所有顏色一般,“白”純潔的外表掩蓋了她內心深處的陰霾——“嫉妒”。按照“紅”的猜測,“白私底下說不定喜歡著多崎作。所以對于多崎作一個人去了東京心存失望,暗存怒意?;蛟S是嫉妒也說不定”。而“嫉妒”恐怕是這個世界上最令人絕望的牢籠吧。因為那是囚犯自己把自己的心幽閉其中的牢籠。除了她自己,無人知道她的心靈被關在里邊,當然也就無人能夠解救她?;蛘哒f旁人即便發(fā)現了征兆,也無力解救她。而這個過程是漸進發(fā)展的。當“白”深陷于自己構筑的內心的牢籠后,患上了精神疾患,當被人非禮后,就妄想是被自己所喜歡的人所非禮的,而當時的多崎作未追查自己被絕交的原因,只是一味地自我逃避,“黑”則因為自己也喜歡多崎作而不愿卷入其中。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多崎作與“黑”的不作為放任了“白”的自墜深淵,從那時起她的生命就被剝奪了。雖然不是生理上的“生命”,但如同“紅”看到的那樣,“那個時候的白已經失去了生命里所有的自然的光輝”。因此最后在芬蘭,多崎作和“黑”不約而同地說出了可能是自己殺了“白”的言論。
多崎作從日本到芬蘭一路調查,查明了自己被好友們宣告絕交的原因,并了解了“白”的死亡之謎。最后終于明白了自己對人生原本持有的逃避態(tài)度,造成了“白”的悲劇。也終于明白了只有直面人生的態(tài)度才有可能得到真愛。雖然文章結尾被留白了,多崎作愛上的沙羅最終選沒選擇多崎作,需要讀者自己去評判。但多崎作經歷的追尋之旅最終完成了自我的救贖,獲得了心靈的成長。
結語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一經上市,即引起了日本媒體界的熱議,各大書評博客網站,展開了激烈的口水戰(zhàn),既有大加贊賞的,也有很多批評的聲音。贊賞的,認為這是一部回歸之作,寫作手法接近于村上早期的青春三部曲;批評的,認為這部作品毫無新意,遠不如前面的《1Q84》,甚至認為村上江郎才盡了。
但用簡潔的公路小說的手法,從色彩符號入手,層層挖掘人性深處不為人知的一面,卻是頗有新意。而且,不再在虛幻世界與現實世界間穿行,不再嘆息孤獨,能夠回到寫實主義,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關注心靈的成長。這不是更加體現出村上春樹本身內心的成長與強大嗎?endprint